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邪剑山庄之刀见江湖

第22章 安乐府2

邪剑山庄之刀见江湖 张小封 4403 2024-11-11 16:26

  固一隅如此说来,便是应允,史判于是讲道:“在二十年前,固先生,不,当时还没有固一隅这一号人物,我们应该唤当时的固先生为二皇子。二皇子不过是十七有多。当今的圣上,当年的大皇子,也才刚满二十。

  大皇子是当今太后所生,是先皇的长子嫡孙,成为太子乃是名正言顺之事。先皇却迟迟未立太子,只因为大皇子性格专横,将来大有可能成为穷兵黩武的君王。外加皇后外戚嚣张,皇上向来对此颇有嫌厌。相对而言先皇更宠信贤能的二皇子。而二皇子不过是先皇侧妃所生。所谓长幼有序,何况还不是嫡出。二皇子知道先皇所想,知道史上帝皇之家不立嫡长多半因此祸乱,却无奈这纷争并不是他一言两语就能解决,只好借机游历之名,暂离宫廷权位之争。

  二皇子本就不顾恋皇权,较之,在皇城之外游玩更是舒心。加上他为人仗义,在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武林豪杰,抑或是市井之辈,通通都交之,很快就在宫外交到众多好友。但这当中之中,最让二皇子倾心的,是一个叫刘玥的天真烂漫小侠女。”

  话至此,史判看了一眼安乐府中的老管家。老者和固一隅脸上露出相似温柔的神色。

  “那位刘玥是一位小商的独女,因为家境优越,加之家中母亲早逝,父亲有对之宠爱有加,养得她有些许任性——认定之事从不顾反对。幸好她心地良善。那女子从小向往民间流行的英雄豪杰的传说,不好诗词琴棋,爱舞刀弄枪,却因为从来没有拜师学艺,不过是些不入流的花式。可是就凭着这些三脚猫功夫,这女流之辈竟就敢为街头被欺负的小乞丐行侠仗义。刘玥自然是不敌街头恶霸,却是因这些机缘巧合,二皇子和刘玥才得以相识。这翩翩公子,那英气侠女,四目相投,相视而笑。就一刻,大概就注定了二人身上必定会发生纠缠,只是当时未有人知道是福是祸。

  郎才女貌,情投意合。二皇子在二人都表明心意之后,告知刘玥自己的身世,并向刘父提亲,二人步入洞房。

  这本来是佳偶天成,好一段美姻缘。却在二皇子携新婚妻子回到皇城,一切都变了。

  皇上对皇子私结姻缘之时勃然大怒,同时还将这一年多来他在民间结交的粗豪、劣士数落一遍。皇上将刘玥打入天牢,责令二皇子忘却在民间一年之事,并不要再提刘玥这人,与他选定之人成亲,之后做他的太子。二皇子对此执意反对。皇上盛怒难下,将二皇子囚禁于宫中,次月立长皇子固隆为太子。

  后来天牢中人来报,刘玥诊明怀有身孕。皇上的身子不如壮年,不过数十日怒气便逐渐退却,让二人相见。二皇子与刘玥重逢之时,一人一个多月茶饭不思,落得形容消瘦;一人委身在天牢中阴森地方度日,早已面无血色。

  皇上对自己一怒之下立大皇子为太子之时感到后悔,欲弥补。而二皇子却面圣请求,欲永离宫中争斗,只安安乐乐与妻儿作伴,在山林之间,渔樵耕读,不问世事。皇上毕竟宠爱二皇子,见他心意已决,只好让他离去。他又怕有一日自己驾崩,太子会忌惮他,琢磨过后,便册封二皇子为安乐王,赐一座安乐府,曰:固氏皇朝一日,安乐府中永享太平。

  离开皇宫之后,二皇子与刘玥先至刘玥娘家,将来龙去脉向刘父尽诉。后他们游历至眉梁城,恰逢武林大会。经过天牢一事,刘玥身子虚弱,加上怀有身孕,便在眉梁城里买了一所旧宅,住了下来。

  次年,因刘玥身体每况愈下,产子当日与腹中孩儿一同失救。刘父得到消息之后赶到眉梁城里,二人一同守丧一年。

  同年皇上崩,太子固隆登上帝位。发密旨至眉梁城,曰:“朕尊先皇圣谕,吾固氏王朝之内,安乐府内永享太平。”并赐固先生当时所居宅子为安乐府。从此,固先生改名固一隅,不再出安乐府一步。守丧期满,固一隅报皇上,曰:‘丧妻子之痛,犹如切腹,爱妻子之深,似比日月。弟愿此生常伴亡妻左右,此生不再二娶。’

  从此之后十多年,再无事端。刘父也结束了家乡的经营,住进了安乐府。也就是如今府上的老管家。

  安乐府也从此成为了宫中密探禁军所谙的禁地。

  固先生结交江湖豪杰不计其数,所知道此事的人却不多。本来这事并不该被言明,今日固先生为保各位周全,可谓是兵行险着。”

  旁人不禁为这对苦命鸳鸯而叹息,同时也惊讶于这门庭若市的安乐府,竟然是固先生的牢笼。当今圣上的妒心分明已起,若不是固先生言明无眷恋皇位之心,并发下不留子嗣之言,专权如当今皇上,难保不会因为心中的猜疑顾虑而将之灭口。

  “固先生,如今,怕不怕皇上会?”史十年问道。

  陈环摇摇头,道:“当今皇上对先皇敬重有加,在下曾有缘得以面圣,感觉圣上并不是一位只知专权独政而不念骨肉亲情的人。皇上对皇爷的恨,或许是由于他太重视骨肉亲情,却是先皇太偏爱皇爷。”

  大家都沉默不言,心底又是一阵的叹息。这世间多少事情,都不过是“情”、“爱”执念。帝皇之家,还不如农家子弟四方桌上粗茶淡饭,却是兄友弟恭。

  外院里已是聚集不少突出重围的好汉,那个首先进府的人在打点着后来的身上多少带着伤的各路人士。

  钟书明抱着钟绍轩闯入府内,四处寻着什么。花雨芍见状立即从内堂中迎出去。钟绍轩钟书明二人身上都带着明显的伤,钟绍轩腹中中了一箭,已经昏迷过去。

  “书明大哥。怎么样了?”花雨芍有些惊慌地追问道。

  “绍轩,绍轩,救救他。”显然这位父亲已经慌了神,他如今唯一的亲人正命悬一线。

  固先生将他们请进内堂,而后大家退出内堂,为他们让出一个安静的治疗空间。

  外院中那人还在打点一切,俨然一副主人翁的样子,不过他那身市井气又难以将他与这打理得当的老宅相提并论。这时,大家才又一次想起这个带着些莽撞的人。这人看似二十七八年纪,一身粗衣麻布,身上不见有何武器,更是看不出武功派系、师出何门。

  固一隅上前问道:“这位小兄弟,此前未曾得见,不知该如何称呼?是哪方豪杰?”

  那人一笑,抱拳回道:“安庆张大龙。未请教前辈大名。”

  这位张大龙竟还不知道这眉梁城中安乐府住的便是固一隅固先生。看来是位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来眉梁城中不过凑个热闹,见识见识这武林大会。

  固先生也不见怪,礼貌回道:“在下固一隅。”

  “哦。固大侠。多谢你借出地方来让我们避难,这官府走狗赶尽杀绝,伤了好多弟兄。不知固大侠府上是否有金疮药之类药物,草药也可以。”他不好意思地问道。

  “张兄弟仗义,这些府上自然会备上,在院外的军队退离之前,院中众人大可放心在府上安顿,食宿药物方面不必担忧。”

  “太好了。固大哥才是大大的仗义。”张大龙心中大乐,口上已经和固先生称兄道弟,一张大手拍在固先生肩上。

  张大龙这般无礼,固一隅也不见有任何愠色,反而乐道:“张贤弟果然是性情中人。”

  邪见天见此,也上前礼数一番。张大龙见邪见天年幼,又是张口口一个邪老弟,闭口一个见天小兄弟地叫道。

  这时邪见天却问道:“孙大哥不在?”

  他问的自然是孙宇道,在邪见天离开山庄这些日子以来,见识确实是见识了不少,新相识的人当中却也这和史十年、孙宇道算是交好。而在面对禁卫军之时,他们一众俱是脱逃,孙宇道却是留在那里。刚才处于情急之中,如今见安乐府前院中均是刚才被围的武林人士,不禁就担心起他的安危。

  众人都不禁在院子中寻觅孙宇道的身影。

  “是那个吗?”张大龙问。

  本来他们都认为张大龙竟连眉梁城有座安乐府有个固一隅都不知道,定也是不知道孙宇道为何人,却也都下意识地看向那边。

  张大龙手指之处,正是禁卫军重围之中。还苟存一口气能突出包围圈的人,基本都逃进了安乐府中,只有零星还在垂死挣扎。安乐府外,早已经是尸横片野。

  “孙大哥。”邪见天担忧地喊道。

  孙宇道此时正在一番打斗后剩余的两千禁卫军当中,和张宾斌一同,与周平缠斗。

  那个张大龙自然是不认识孙宇道,只是还在府外也只有张宾斌和孙宇道二人还有余力打斗而不入内,他见识过邪见天方才的风头,自然而然地就觉得他口中的孙大哥并不会是泛泛之辈,加上之前一直留意着府外形势,立即就联系在一起。

  “孙公子,暂且到府上一避吧。”史十年也说道。

  孙宇道听见二人在府中的喊声,偏就是不理,只看着张宾斌的动静。

  见此,固一隅对府外缠斗的几人道:“张少侠,且留得青山在啊。”

  张宾斌似是有些犹豫,大概是经过思量,几个纵身挡避便逃至安乐府中。见张宾斌也离开,孙宇道也匆匆逃进府中。两人均是神色肃然,入府内便在一个角落盘腿闭目而坐。要说他们方才全无压力,自是不可能。

  见是如此,邪见天几人即使担忧,却也不敢打扰。邪见天见孙宇道安然,心中忧虑也是减轻。

  虽说是以一对二,况且张宾斌刀法的犀利,孙宇道也绝对不是容易随便敷衍的对手,但因还有一干禁卫军作协击,周平还是应付有余,根本就没有使尽全力。至二人欲从中抽身,也没有多加阻挠。局面已经至此,若不能当场解决这帮乌合之众,后患注定无穷,也不必与这一个两个苦苦纠缠。

  他一摆手,转过马首,马儿慢慢踱步离开。至此,他始终未曾离开马背。余下的禁卫军在几个禁卫军队长的管理下休整队伍,在安乐府四周驻扎起来。

  那个放箭的少年早被周平吩咐带到安全的地方,此时周平控马至此,翻身落马,正是望风楼。

  他登至楼上,见少年伏身桌上,吩咐一旁的守卫离开,径自取了酒水,至邻桌上坐下。到少年醒来时候,周平已独自喝完一壶凉酒。

  “师傅。”少年抬头见张宾斌就在附近,心中安定不少,弱声叫道。

  “大概我们要去拜访一下他。”他说道,又是喝下了满满一杯。

  “接下来会很难吗?”

  周平只是一笑,神色平静犹如深潭死水,“应付得来。”

  将大家都安顿妥当,固一隅和老人便退到边厢,留下满庭宾客。禁卫军驻扎在眉梁城中,众人不是容易就能脱身,日后之事也需打点。

  武林大会发帖邀请的武林人士不过也就数十人数,当中不乏屡邀不至之人。相信自己能从群雄当中取得一席之地之人,为一名而来的,又能有多少?这数百之众,多半好事之徒,为一睹武林传奇而来;或是武林世家,惯例出席。如今,数百人数只落得一百来人,不少已经多少带着伤。

  “看来会有人来访。”

  边厢上,老人望着这满院子的武林人士,自言自语说道。

  “是啊,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该来的都上门找来了。”

  固一隅在一旁似是在回答。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