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秦汉豪侠传

第28章 镇国神坛

秦汉豪侠传 李承侠 4270 2024-11-11 16:29

  风吹雨冷,洒在脸上犹如冰霰。众人冒雨前行,至申牌时分已到蓟都,冬来夜早,街头已是黄昏朦胧。

  莞兰公主盛怒之下,喝令马夫策马直驱太子宫,姬召见她气怒于色,想必要大闹太子宫一番,心中喜极,只希望皓月公主也能大发雷霆,从此与太子丹彻底决裂。

  正窃喜,只见他的亲兵前来附耳传报,原来太子丹已经出城去了镇国神坛。失望之余只有劝道:“太子已经去了镇国神坛祭拜诸位英烈,妹妹此去太子宫只怕要落了空,妹妹路上车马劳顿,何不先回听雨楼休息一晚,明日二哥再陪你一道去镇国神坛。”

  四位婢女也都在劝莞兰公主息怒,先回听雨楼再说,莞兰公主无奈,只好回返听雨楼。但见听雨楼人去楼空,往日与秦天雨一起欢聚的情景历历在目。

  秦天雨没有太多的遗物,唯有几件更换衣衫,二位公主见到他的衣衫睹物思人,又忍不住再次哭泣。

  四位婢女把屋内桐灯一起点燃,取火烧炭,屋内顿时灯火通明温暖如春。二位公主依然思绪难定,时而悲愤怀恨,气恼于胸;时而又追忆往昔痛彻心扉,一夜翻身辗转直到天明都未曾入眠。

  天刚亮,莞兰公主已经梳洗更衣,还未用膳便急着要去镇国神坛。开门见屋外雾霾缭绕,房屋石道隐隐约约。小纹劝道:“公主莫要急行,待到云开雾散后,再走也不迟。”

  莞兰怒道:“你们休要劝阻,还不速与我备好马车,难不成要我徒步走去不成?”

  小兰也在劝道:“公主至少也得先用过早膳吧。”

  莞兰又流下泪,想到秦天雨尸骨未寒,纵然是山珍海味也是食不甘味,她此刻只盼着浓雾早点散去,她恨不得要立即杀了姬丹报仇!

  回首间,见赵欣尚未起床,忙走到她的房间掀帐呼唤,见赵欣双目红肿泪湿枕巾,说道:“姐姐只顾伤心流泪,难道天哥就能活转过来,你我何不一起去找姬丹讨个说法。”

  赵欣想到秦天雨放纵秦王政是事实,就算她们见了太子丹也是理屈词穷,不免又伤心落泪,问道:“是天哥有负太子在前,我们有什么理由杀了太子为天哥报仇?若只是去大哭大闹一场,徒增几分伤心,那又有何必呢?”

  莞兰公主气的大囔:“姐姐要是不去,我自个儿去就是了,天哥被被太子丹给杀了,我们总不能当事情没有发生一样。”说完转身走出门外,见马车已经备好,车上已备好早膳。莞兰坐进车内既不言语,也不用膳。

  至晌午时分已至蓟城东郊的镇国神坛,莞兰掀帘往外张望,只见神坛四处站满了人,他们都是前来祭拜爱国英烈的人。

  那群人当中,既有朝中文臣武将,又有各路门派的剑道好汉,此时众人正一起向镇国神坛俯首朝拜。

  莞兰公主下了马车,但见神坛石碑高耸,石碑上刻录了燕国自开国以来,所有爱国英雄的名字。石碑前置放一座五尺见方的青铜祭坛,姬丹正烧香膜拜,频频叩首。

  莞兰公主见太子丹叩拜诸位英烈时举止虔诚,心中火气已灭了三分。但想到秦天雨的死,又一阵伤心难过,忍不住走近前去质问道:“真是你派人杀了我夫君?”

  太子丹不语,仍在默默地敬拜神位,莞兰公主见太子丹不搭理,更是又气又恨,从袖中掏出匕首指向他怒道:“枉你与我夫君义结金兰,你却居然派人杀死他,就算你不念着他与你结义之情,你可曾想到过小妹?”

  太子丹直到礼毕后,才起身面对莞兰公主,冷冷的说道:“我只恨我没有亲手杀死他。”莞兰听罢更气,挥霍匕首正要向太子丹刺来,早有护卫上前夺下她的匕首。

  太子丹见莞兰公主双目含泪怒瞪着他,说道:“我知道你恨我派人杀了秦天雨,可是你也知道我为什么会派人杀他?”

  为了秦天雨能效忠大燕,太子丹不仅与其义结金兰,还愿倾其所有用来酬谢,甚至连心爱的皓月公主也都舍得放弃。可是秦天雨还是背叛了他,背叛了整个大燕。

  太子丹此时想到此,怒不可遏问道:“你可知道我大燕即将迎来亡国浩劫?我大燕万千英烈筑建的基业,将毁于一旦?是谁?是谁出卖了我大燕!是他,是他秦天雨,秦天雨他不该死吗?”

  莞兰公主被问的无语,太子丹又继续质问道:“你身为大燕公主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安享太平,可是你知道是谁在为你驻守边疆,是谁为你舍命护驾?”

  此时在场的所有人员无不悲愤,只见太子丹转身指着那一片陵墓,更加大声道:“是他们,是我大燕千千万万的英烈,用他们的热血生命保得我们安享太平。可是因为秦天雨的背叛,我大燕前人先烈辛苦建设的基业将毁于一旦,试问我大燕公主,秦天雨不该杀吗?”

  众人听的太子丹大声质问,更加气愤填膺,都一起高喊:“太子英明,太子英明!”

  为了树立在群雄中的英武形象,太子丹故意对莞兰公主言辞厉指,越说越激动,又拉着莞兰公主的手腕,拽到镇国神坛后面的一片墓地。

  只见一座座英雄墓都是用青石垒建而成,墓碑刻录了墓主的生平战功及事迹,其陵墓的建造毫不逊于燕国的王陵之墓,可见燕国历代君王对英雄的敬重。

  墓群中又多了几十座新墓,一一是长剑门的诸位英雄,田光,樊於期,秦舞阳,荆轲等人之墓。

  当莞兰看到荆轲之墓不禁暗道:“荆轲刺秦不成已经埋骨他乡,太子丹还是为他建了一座空陵,太子丹果然是识英雄重英雄。”想到荆轲及众位英雄都是为了大燕而牺牲,忙向各个陵墓一一敬拜。

  忽见在荆轲墓旁看到还有一座空墓,居然刻上太子姬丹的名字,莞兰公主惊问姬丹:“怎么这英雄墓群中竟然会有你的名字?”

  姬丹答的是莞兰公主的话,却转望着群雄问道:“那又怎么样?我不配吗,为了大燕我才学步之龄便已置身赵国做了质子,后又受辱于秦国。我为大燕呕心沥血,网罗天下英雄为我大燕效命,愿与众英雄同生共死,一起为我大燕御敌杀寇,试问我死后,还不配葬进这英雄墓园么?”

  这时前来祭拜的群雄又一起大声呼喊:“太子神武,震古烁今,佑我大燕,功德无量!”

  莞兰待众人安静下来才道:“你是燕国太子,将来是大燕国王,若百年之后,应该是葬在我大燕王陵才是。”

  太子丹凄然惨笑:“我身为大燕太子,几曾锦衣玉食,几曾安享福禄?可是我却无怨无恨,因为我生平最愿结的便是这些英雄好汉,能与众位英雄于生一起勠力杀敌奋战沙场,死后又能与众英雄葬在一起,又有什么不好?”

  莞兰公主无言以对,顾不得有孕在身,屈膝向众位英烈膜拜。太子丹搀扶起她:“其实你也是我大燕的好儿女,最可恨的是秦天雨,还有我怎么就信了他,我怎么会用一个秦国人去刺杀秦王政?是我错了,此番大燕若是真的被秦人入侵,叫我怎么对得住众位英烈?”

  莞兰见太子丹声泪俱下,安慰道:“太子哥哥何必自责,天哥他绝不是无义之人,也许他有他的苦衷。”

  太子丹听到莞兰公主还在为秦天雨辩护,囔道:“你还在信他,他本来就是秦国派来的细作,他对你也不是真心的。”话说间,回想当初没有听莞兰的劝阻,没有信秦天雨是秦国派来的奸细,更是懊悔不已。

  莞兰公主争辩道:“天哥他不是奸细,他对我,对大燕都是忠心的,他突然改变主意放了秦王,定是有他的苦衷,或许他是受到他人的挑唆。”

  太子丹沉思不语,过了许久才道:“若是还有人能让秦天雨改变初衷,那人定是皓月公主赵欣。”

  赵国才刚刚被秦国吞灭,赵欣应该比任何人更恨秦王政,她又怎么会挑唆天哥去护秦。莞兰公主这么想着,暗道:“到底是什么人教唆的天哥,连父母之仇都不报了。”

  太子丹也希望赵欣不会是护秦人,心中仍然猜不到是谁指使秦天雨放过秦王政,这时萧正楠走近他身前道:“还有什么人,一定是秦王政自己大放豪词,为他的宏图伟业和天下百姓鼓张一番,才使得秦天雨放过他。荆剑士乃是我大燕勇士,此番刺秦,秦王政既处死了他,却又要封他为天下第一勇士,岂不是太虚伪?”

  “不错,我燕国勇士又何须他来追封,天下尚未一统,他嬴政又何以资格封赏天下?”太子丹豁然明白,哼道:“他以为封了荆二哥为勇士,就能堵住天下人的嘴吗?秦王政想统一天下,有没有问过我姬丹,有没有问过我大燕的众位英雄!”

  这时,群雄又在齐声高喊:“亡秦必燕,直捣咸阳,亡秦必燕,直捣咸阳!”

  太子丹见群雄激情高涨,趁机拔剑高举大声道:“我大燕自从周天子分封以来,大燕儿女弓马娴熟,素有尚武之风,大燕国乃勇士之国,英雄之国,今日姬丹试问众位英雄,如今强秦来袭,你们怕了吗!”

  这时群雄异常激动竭力高喊:“亡秦必燕,直捣咸阳!亡秦必燕,直捣咸阳!”

  待众人平息下去,太子丹又命人叫来工匠向群雄道:“小王今日召来工匠可否就在这英雄碑上,刻上我姬丹的名字?”

  这时群雄中一员大将跪拜道:“殿下,这是万万不可呀,这镇国神碑刻的都是我大燕为国而战死的英烈名单,太子万金之躯,国之未来,岂能亡命沙场,若太子战死沙场,岂不意味着我大燕业已亡国了么?”

  说话的人身形魁梧,容貌威严,正是易城守将柴哲,太子丹豁然醒悟,忙抱拳说道:“柴将军教训的是,为了大燕本太子不能死,倘若秦国人真要犯我大燕,我定当与众英雄一起奋战到底,直把那些秦国兵赶尽杀绝为止。”

  众人一起跪下三呼:“太子千岁,太子千岁!”这时人群中一位年轻的小将拿起匕首,要在镇国神碑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高喊道:“小将刘兆雄,为保我大燕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但愿神碑上能有小将一席之地,小将先刻下了。”

  刘兆雄刚要为自己刻字,柴哲将军一把利剑快速撩去他的匕首,骂道:“你要逞英雄吗?你以为轻言生死就是英雄吗?只有大家齐心合力勇胜强秦,保住了我大燕百万百姓,那才是真正的英雄!”

  太子丹听的柴哲言下之意是大家勠力同心,战胜强秦,既要驱逐外敌,又要留的有用之身继续保家卫国,大感赞同:“只要能在战秦沙场上立下战功,百年之后这英雄碑上,同样会刻上你们的名字,若大家都轻言生死,逞匹夫之勇,谁又能留的有用身躯报效国家。”

  这时大家都觉得太子丹所言甚是,又一起齐声高喊:“太子英明,太子神武!”莞兰公主见万众英雄对太子丹敬重有加,犹胜当年的赵三公子,心中已不再怨恨他,见太子丹衣衫甚少,忙从车内取出暖披给他披上,以示心中对他已无怨恨。

  太子丹伸手将莞兰公主揽在身边,在她肩膀上轻轻拍了数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