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秦汉豪侠传

第29章 大战前夕

秦汉豪侠传 李承侠 4356 2024-11-11 16:29

  浓雾散去,渐见清明,镇国神坛的万众英雄誓勇杀敌,无不热血沸腾。

  正在大家宣誓同心抗秦时,燕王姬喜派人传令太子丹火速回城。

  原来秦国的三路大军已经齐整北上,燕王喜大骇失色,心中惊乱,忙命人传召太子丹进宫商议抗秦之事。

  太子丹临近燕王宫殿时,但见燕王宫殿全由青石筑成,势态威严,历经数百年仍然雄姿屹立,不禁驻足观望。

  北燕人简朴尚武,历朝的燕王都未曾修建豪华宫殿,那深灰色的燕王宫庄严威武,正象征着北燕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然而到了燕王喜却胆小怕事,懦弱无能。太子丹不免摇头叹息,随内侍一道进了燕王宫,见燕王喜已吓得六神无主,瑟瑟发抖。

  燕王喜见太子丹进殿,忙强作镇定先声夺人:“无知小儿,你可知罪?”

  太子丹暗中派人刺秦王,周转半年有余,燕王喜岂会不知?此番事败,却把责任一并推给他。

  太子丹本想借词分辨,但见群臣分班两旁,只有跪拜道:“儿臣不孝,儿臣为逞一时之能,未经父王之意,暗中派人行刺秦王不成,却招来秦人犯我边界,孩儿深知罪重,还望父王重重责罚。”

  燕王喜更是大声怒斥:“无知小儿,不思励精图治强我大燕,却居然专与一些江湖剑士混在一起,又受那些江湖剑士的怂恿,派人前去刺秦,如今事败,秦军不日即将兵临易水,你为祸国民,既已知罪,何不以死谢罪?”

  北燕虽小,然历代燕王却是勇猛强悍,直叫邻国不敢侵犯,可是到了燕王喜这一代,却是懦弱无能,北燕王族唯有太子丹智勇双全,又勤于国事,太子丹才是国之未来,大燕希望。

  众臣一听燕王喜真要杀了太子丹,都心忧燕国的未来。

  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太子丹派人刺秦一事旁人不知,燕王喜耳目众多,岂有不知之理?

  燕王喜故作不知,若是事成当可坐享成果,此番事败却将责任一并推在太子丹头上。众臣想到此都纷纷上前保奏。

  太子丹见众臣纷纷为自己求情保奏,更加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众卿又何须为我求情,倘若姬丹今日一死能令秦军收兵南回,姬丹区区小命又何以珍惜不舍?。”

  群臣纷纷附和称是,太子丹继续道:“目前当务之急父王更应该召回辽东大军与蓟都大军前往易城下都,与下都守军汇合共同抗秦才是。”

  燕王喜迟疑甚久,心中虽然已知秦国大部分兵力都分布在楚、魏交界处,却仍然质问:“大胆无知小儿,就算汇集辽东大军,蓟都大军与易城守军,我大燕举国兵马总共才三十万左右,又怎能抵抗秦军李信,王翦,辛胜的六十万联军?”

  群臣见燕王喜虽然是质问太子丹,却是怒目环视众人,只等大家各抒己见。

  群臣表面上装作沉思不解,心中却都在想当今秦国南与强楚,东与齐魏都对峙难下,如果秦王政冒然拢集全国兵力北上大燕,列国定然会会趁机反攻。此番北上我大燕的秦军,莫过是李信驻守咸阳的十万护军,与辛胜驻守易水以西的十万兵马罢了。

  群臣正都怀着同样想法,只是谁也不敢贸然进谏,他们只有等太子丹进一步直言阐述。

  稍许,太子丹果然按捺不住,道:“秦将李信虽然年轻气盛,骁勇善战但他此番劳师远征,又不熟悉我国地形,而我大燕儿女也是英勇善战,我们以三十万之师何惧他二十万秦兵?”

  燕王喜怒斥:“你派人刺杀秦王,秦王一气之下,已收回南楚所有的兵力,秦军北上兵马何止二十万?”

  据探兵报道,此番北上秦军以李信为先行,王翦为中军主帅,辛胜为右军主帅,三军统帅都已在北伐军之中,不出十日即可兵临易水。

  这件事燕国全民皆知,群臣听燕王喜质问,先是愕然相望,接着又一起把目光投向太子丹。

  太子丹低头不语,许久才问:“试问王翦座下的副帅王卉可在北伐军中?”

  燕王喜一时语塞,心中已知太子丹为何有此一问,忙命人传来探兵。

  那探子兵躬身回答:“末将此番也甚是奇怪,怎么王翦主帅都已经折道北伐,却不见副帅王卉莫非…”

  太子丹听得王卉仍在大军中暂代帅职,心中更加铁定是秦王政借帅不借兵之计,蔑笑道:“秦王的雕虫小技,又怎能蒙骗本太子?只是来了王翦老匹夫,就能吓着本太子,尔等此番前来我定要你来得去不得。”

  这时众臣随声附和:“太子英武,定叫贼人有来无回,臣等叩请大王赦下太子殿下之罪,派太子殿下前往易城抗战秦兵,将功赎罪。”

  燕王喜见群臣力挺太子丹犹胜自己,心中虽不悦,无奈众子臣之中全都娇生懦弱,此番御秦还得仰仗太子丹。

  思至此忙下令辽东主帅梁尚雄班师南下易城,又对姬丹言道:“孤王年事已高,此番御秦还得全仗我儿布军策划,待到秦军兵败撤回后,孤王便正式禅位与你,希望我儿此战能攻必克,战必胜,能早日凯旋归来。”

  太子丹听的燕王喜要禅位他,心中窃喜却不便张露,忙三叩其首,故作推辞道:“父王健壮雄伟,更胜当年,有父王在位举国拜服,四海列国更是不敢犯我边界寸土,此番秦人狂妄,入侵我国,孩儿亲自统兵坐阵,定叫秦人有来无回,叫他们见识父王威武!”

  燕王喜颔首嘉许,立即下令太子丹去校场领兵五万,前往易城下都与下都守将柴哲的十万守军汇合,接着问道:“你以十五万兵力可胜已经驻扎易水以西的十万秦兵?”

  太子丹道:“儿臣定当活捉辛胜,使他对父王俯首称臣。”

  燕王喜又问:“待到秦军王翦李信二路援军到来时,我辽东十万大军也已经赶到下都,到时我大燕以二十五万兵力可否抗衡二十万秦兵。”

  太子丹更是信誓旦旦:“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儿臣不但要将秦人逐出大燕,还要收复以前的失地。”

  众臣见太子丹信心十足,沉积在胸的恐惧和不安立即释然,都愿和太子丹共同抗敌。

  只有公子召见燕王喜不但没有责罚太子丹刺秦之事,反而另有重用,又见太子丹还未出战已令殿前群臣拜服,心中不悦,站前说道:

  “太子哥虽然英明神武,却少有在战场上点兵派将,又何以信誓旦旦能驱逐强秦,此番殿前朝议,太子哥莫要为了想早日继承大统而胡夸海口。”

  群臣想到秦军中的王翦,辛胜,李信三位将军,无一不是久经沙场深谋多虑的将帅。单凭其一,太子丹恐怕都难以驾驭,更何况三军联手?

  太子丹见群臣忽然又变得满脸质疑,怒斥道:“秦军即将兵临城下,我若临阵退缩,燕国更是难逃一劫!单凭本太子一人之力当然难破秦军!”

  听到此,群臣更是哗然一片,好在太子丹继续道:“本宫此番与大燕万千勇士齐聚镇国神坛,看到我大燕勇士英勇无惧誓死报国之心,才有此雄心壮志驱逐胡秦,倘若举国上下人人都若你这般贪生怕死,我大燕国恐怕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公子召被太子丹斥的一时无语,许久才道:“小弟这番言语相劝,其实是担心太子哥哥的安危,经太子哥这么一说,小弟这才放心了许多,但愿太子哥能早日得胜回来,小弟在此提前恭贺了。”

  这时燕王喜道:“太子说的对,此番大敌当前,守卫家园,人人有责,姬召是我大燕二公子,更是责无旁贷!”接着下令姬召率兵三千护送粮草辎。待至下都后,再与众兵将一同抗敌。

  又令太子姬丹,先领五万精兵速速前往易城下都,与下都守将柴哲将军一同守城抗敌。并再三嘱咐太子丹不等辽东大军到来断不可开城迎敌。

  姬召见燕王喜委以重任,忙与太子丹一起跪下谢恩下去。

  燕王喜又命人刻录书简传来二位使者,命令二人各持一份书简,分别出使楚国和魏国,告知两国大王秦兵已齐聚北燕。

  二使得令下去,燕王喜这才坚定的道:“楚魏两国得见此书简后,必定会趁机收复失地,这样秦王政就再也不敢集兵于我大燕了。”众臣听后都惊佩燕王的策略,一起跪拜:“我王英明,我王神武!”

  直至正午时分,朝议才结束,众臣退去。太子丹出得殿堂直奔校场,挑选了五万精兵,又带上百剑联盟的千位勇士,来不及和彩云公主作别,径自直奔易城而去。

  才至未牌时分,太子丹已经到达易城下都,易城守将柴哲率众兵在城外跪迎。

  众兵见太子丹亲临坐阵,士气大增,柴哲将太子丹迎入城中,心中明明已知燕王定是下定决心迎战秦军,却还是欠身试探着问:“主战否?”

  太子丹想不到他会有此一问,大声怒斥:“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秦人犯我疆土当然要负隅顽抗,你身为易城守将,莫非害怕了不成?”

  柴哲被太子丹当众喝斥,却一点也不感到委屈,回身挺直腰杆,大声回应:“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大王既然派我驻守易城,我又怎会惧怕强敌来犯,此番大王主张迎战秦贼,正合我意。”

  稍许又问:“却不知大王又如何调兵遣将,蓟都本有十万守军,为何今日太子殿下只带来五万精兵?”

  太子丹道:“只要用兵得宜,古来两军交战,以少胜多举不胜举,如何我等就不能出其意外,用最少的兵力将秦军击败。”

  柴哲想到秦国兵多将广,近年来征战列国战无不胜,然易城只有十五万守兵,又如何抵抗秦人六十万大军,惊问道:“殿下英明神武、胆略过人,殿下若有良策,还望殿下明示。”

  太子丹早已看出柴哲在担心秦国六十万大军,才把秦国与多国树敌交战,秦王断不敢以六十万秦军犯举燕境的想法说出。

  又把燕王早已传召辽东大将梁尚雄兵援下都,并书信于楚魏二国趁机与秦人开战,也一并说来,最后瞪眼说道:“本宫料秦军也不敢拢兵齐聚我大燕!”

  柴哲躬身道:“我主圣明,此策当真万无一失,只是有人传报秦军已从楚魏撤兵,又调回王翦大将军,汇集三路大军起征我大燕,这难道是传报有误?”

  太子丹道:“三军主帅确实是王翦辛胜和李信三位大将,但据本太子推测此乃是小将李信的借帅不借兵之计,此等疑兵之计又怎么能惊吓到本太子,本太子便将计就计活捉李信小儿,打他个措手不及。”

  柴哲也想秦王政断不敢撤离楚魏边界的兵力,齐来攻取大燕,一旁附和道:“殿下推测的甚是,此番殿下亲临易城下都,城内守军士气大增,殿下若有指使,全军将士莫敢不从。”

  太子丹正要发话,忽有探子来报,说秦军此时离燕界只有两百里开外,仍在趁夜前行。

  柴哲想不到秦兵如此神速,大惊之下,正要传令倍增兵力,重重把守各个关口,忽然想到太子丹在身侧,哪里轮到他发号施令,只好一旁等待太子丹发话。

  太子丹沉思良久,突然下令:“传本太子指令火速召集所有兵力,一齐开城准备迎战秦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