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沧行江湖

第3章 话说泱朝

沧行江湖 沧行者 5171 2024-11-11 16:30

  路上,孙云帆随手捡起一个在他看来很有型的棍子,照着记忆中画本里的大侠模样一招一式的模仿着,毕竟是孩子心性,之前的烦闷困扰很快就随着自己发出的几声“唰、嗖、噹”渐渐化解,他连跑带蹦的前行着,因棍子不算短,惹得一些路人都要绕着行走,纷纷投来鄙夷的目光,最后更是打翻了一个礼品摊上的几个摆件,惹得老板破口大骂,吓得孙云帆扔了棍子快跑离去。

  终于来到了说书摊前,远远望去,台下已然熙熙攘攘坐有数十人,说书先生正在眉飞色舞的吐东弹西,孙云帆暗骂晦气,学堂先生太过认真,自己未得机会,到底还是来晚了,他只得找了个不算太过边角的位置坐下。

  只看那说书先生约莫四十岁年纪,面目清朗且神采奕奕,身子削瘦,个头跟常人差不了太多,他坐在高台之上,面摆一方桌,桌上只有一套茶具和一块气拍,手里半合着一柄纸扇,随着内容和气口在不停的比划,伴着衣角摆动,系在腰间的配饰若隐若现,桌子左侧立有一块木板,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君若雅量,复有书力”,大概也就是求诸位打赏的意思,孙云帆自是愿意吃白食的,起初几次,也抹不开面子,还会将身上藏着的铜板或者水果放到高台之上,时日一长,他也就明了了,既然自己所做只是杯水车薪,那还有甚顾忌,吃白食的那么多又岂会差他一个不起眼的小孩儿,自打说服自己之后,便也学着旁人大大方方地坐在长椅之上,还不时叫个空好。

  听了一会,孙云帆跟上了进度,此番讲的是八十余年前,武宗皇帝北征石林原野时遇险,武林盟主率众救驾的故事,这段历史太过波澜壮阔,酷爱武侠的孙云帆早就从画本和父亲、先生讲述中习得并烂熟于心,但毕竟是说书先生,依旧可以讲得绘声绘色,并且从中抽丝剥茧、引发众人思考,孙云帆听得如痴如醉,一阵阵联想、一段段过往、一幅幅江山画卷、一个个武学奇闻慢慢的在他的脑海中汇聚,为这个没有出过远门的孩子总结出了对所处世界的最早认知......

  这是一片丰饶的大陆,地势东高西低,一条自东偏北至西偏南的大河横贯大陆,直至西方出海,宽近一里,东方主干汹涌异常,需挖掘引流方可造福世人,名唤烈河,烈河源头在东部一瀑布高地之上;另有一条内陆大河,自东南方向正西流去,水缓且深,宽逾二里,名唤未河。两河在大陆腹地形成汇集,汛期水量大增,汇流之地两岸往往广受洪涝灾害,诸朝诸代都曾于此整治水利,颇耗国力,虽有其他诸多内陆小河,但作用却不可与上述两条相提并论。

  这片大陆上,据史可查的人们在战火与和平的不断更替中已繁衍两千余年,随时光流逝,大陆上的势力渐渐地趋为一体,两百年前,大陆东西对立,西朝国丈沈林在新皇猜忌下为自保而立,趁国力疲敝之际,一举功成,得“禅让”并因封地建国号为泱,泱朝立,沈林是为太祖。后,太祖趁东朝君昏臣暗之际将其一举扫平,澄清寰宇,构建了亘古未有之大陆一统局面。太祖为测国距,派民间马匹沿官道自东向西和自北向南出发,均为三月有余。

  泱朝东起悬洪瀑布,西抵大海,南拒数万里戎狄关卡,北接石林原野;西北方向自海中耸立而起直插云霄的尖挺山石,每一座直径皆不宽,但数量众多,越向北去山石越为密集,直至接抵石林原野,再不见海,此处地貌船只无法行驶,非人力所能穿行;东北方向居于海拔更高处,于天气晴朗之际似能看见远方存有大海,但紧贴大陆的乃是绵延不绝的沼泽地段,雾气朦胧,据传只有诸如鳄鱼般生存能力极强的猛兽方可在此生存,曾有逃犯先于捕快躲进沼泽,不出半晌便有哀嚎和野兽狂嘶传出,之后慢慢趋于平静,捕快也只敢空手回府复命,即使认罚也要抗那死要见尸之命。另外,此处虽有树木花草,但全部长得奇形怪状又歪歪扭扭,稀稀松松、不高不茂,夜间尚能听到惨烈的暗鸟长鸣,尽显萧瑟。越向东去地势越高,沼泽渐少,最终抵达东部高地方才呈现另一片地貌。除悬洪瀑布以东,泱朝边界均已是人力所能勘探之尽头。

  在遥远的东方高地上,存有十余个国家,每个国家面积并不足泱朝一个州大小,有的更是只如一个大型郡城般模样,总面积大约为泱朝的三分之二,他们诞生于烈河发源地文明,语言体系受东朝影响颇大,演化至今终于形成了国家制度,他们时而打打杀杀、时而离间共讨、时而通货建交,也流传着很多英雄侠客的故事,也曾出世不少名臣骁将,但如今,他们却面临一个足以令他们改变基本国策的情形,那便是在他们的西方赫然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它的力量越来越强,胃口越来越大,不断对高地诸国倾轧,使得他们越发感觉自己只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佳肴,正在被慢慢舔舐,他们现今站在一起紧紧盯着这个庞然大物,从牙缝里恨恨的挤出来一个名字——泱朝。

  泱朝承西朝衣钵,实施州郡县三制,将既有土地划分九州,依据山川河流而定边界,州下辖三、四郡,每郡辖十余县,长官负责制。自正东始逆时顺序分别为太州、凯州、赟州、元州、涵州、永州、胜州、翊州和腹地的京州。京州原本为元州地界,沈林于此大兴土木兴建都城轩灏,迁都后划分京州由皇帝直辖,设八州牧,统领军政,每五年归京述职,京州驻军既精且广,远超任何一州,他州私自扩军备者同不赦之罪,若无串联,此项政体看似亦可传承千秋万代,但要求便是居高位者政令清明,恩威并举,皇权浩荡。

  天下和睦,所需兵员骤减,百姓得以恢复生产,大量金银铜货币流通民间,百业盛兴,诸多退役军人纷纷转投武行,一时间武学大盛,门派纷立,不断出现传世名技,除历史传承数百年之几家大门大派之外,多有门派享誉江湖或消弭于沧海之中。然,物极必反,武学的特殊性和武人之风骨决定了杀人技的危险性,虽然大多数门派均可以秉持公道行侠仗义,但或因地、因人、因利、因尊严总会出现巧取豪夺、仗势欺人的情况,打打杀杀在所难免,也激发了那些为保护己方利益而不择手段、亵渎生命的邪功邪式层出不穷,渐渐的这些门派便被利益既得一方称为了邪魔外道,另一方则获得了更多的百姓和士族的支持。

  因死伤之事越发浮于世面,单凭地方府衙无力缉捕,时任泱朝第三任皇帝的仁宗特令设武林自治制,于京畿召开武林大会,人数在五百人以上之掌门有权到场比武,由公认的武林大贤,时年耄耋的妙明大师判定胜负,决出胜者担任武林盟主。最终,四十五岁的胜州心源派掌门叶阳志凭借大涌灭浊拳法和沄上真气夺得头筹,众人深慑其力且信服大师判罚,自此史上第一名武林盟主横空出世。仁宗特赐武林盟主特权为终身制,至京城居住,并可在京畿选址迁派,广招豪杰,像京州震慑八州,武林盟主一门也自当无上荣耀,之后朝廷将对武林之事不予过问。

  此外,仁宗又颁布了四点要求,一、各门各派需在武林盟主处登记造册,每年上报弟子花名册,新门派的设立须由盟主校核,若故意延缓登记或私自建派,则全江湖中人可视其为邪魔外道,人人得而诛之;二、若遇对外战事,朝廷组成之远征军,将根据当时状况抽调现今门派中所存人数两到四成,不服者,盟主应当敕令逐出武林;三、当朝廷与武林在某人某事出现矛盾时,如逃犯,需以朝廷为主;四、盟主一职交替之际,若本门未能续拔头筹,则全门需迁离京畿返回原址,不可逗留。叶阳志一一允诺,上任后主责各地上报的纠纷断裁,因他的豪迈风骨使其并不愿过多干涉他派事务自由,但也凭借一时无两的权威,要求几州显赫大派接收了他派去的长老到各自的监督部门任职并形成惯例,同时设立江湖驿站,广传天下武林消息,造福武林,自此,武林盟主制成,天下严肃整齐,后皆称盛世。

  不足百余年前,文宗暴毙,皇二子在右丞相赵承和郭皇后的运营下得以继位,是为武宗,然而武宗年幼,右相又因故和皇后有了异见,渐渐淡出了权力核心,自此蛰伏,皇后索性亲政,任命左相王昌辅政,那王昌广交朋党,把持朝政,堵塞上听,一时言路昏暗蔽塞,好在王昌本人虽然权欲熏心,但并不贪腐,凡事亲力亲为,只不过能力不济又不敢启用大贤,使得国事有所不稳。不久,郭皇后薨,各地亲王见状,以武宗继位不正为由,纷纷串联举兵,南地外族探得虚实大举进犯边界,一时人心惶惶,亏得外戚郭奎乃不世出之名将,讨叛逆,据贼寇,大杀四方,威震天下,虽狡兔死后被王昌罢黜,但王昌本人亦在不久便在武宗、赵承、郭奎三方反击中一举溃灭,还政于皇。

  武宗临朝,心性渐变,承蒙宣帝、文帝二圣大治积攒了赫赫家业,欲一展宏图,开疆扩土,恰逢赵承继任者王勉进言,东方高地诸国互相征伐不休,正乃佳机。后,武宗不顾太尉郭奎劝阻,令其举兵三十万东征并调武林人士三成出战。泱朝与东方高地有两处接壤,一为正东悬洪瀑布,绵延数里,虽明显居高易守难攻,但若浩浩荡荡绵延不绝、多点齐上,仅靠那沿瀑小国离国,终是守不了多久,瀑布上下本有运往货品之大型升降梯,一旦此点被攻陷,则马匹、军粮和大型攻城器械均可运至高地,此后便如一马平川,东部高地再无险可守;另一处则是与北地沼泽接壤之处,但行军路远,且有落沼之险,粮草接运不济,同时拒守关卡之国乃高地势力最为强大的游烛国,若强攻,只怕即便上得高地,也再无东征之力。

  郭奎笃信王勉所称诸国攻伐不断之言,却不知早在数年前,各国看泱朝恢复元气,已签订了弭兵之盟,公举一骁将姜佐离率诸国之兵镇守瀑布沿线,知己不知彼的郭奎令江湖中人率先攀登,却中了姜佐离的引君入瓮之计,佯装防线兵力薄弱不敌武林人士溃散而逃,郭奎得瀑布攻占之信后率大军赶至其下准备升运货资,不想那姜佐离早在一月前就掘得一深渠蓄水,直径数里,再引一路接迎主干道,后关闸待用,待郭奎等候粮草辎重和人心不备之际,怒的开闸放水,烈河凭地势迅猛暴涨,伴随着山石席卷沿途大地,房屋草木皆尽凋零,洪水来到崖边,江湖人士完全无法预料,被裹挟着冲下崖来,唯有轻功高超者偷得此生,那瀑布之下众兵丁,忽听山间狂啸之声,后又见倾盆水柱和巨岩从天而降,彷如龙王现世,一个个惊得六神无主,哭爹喊娘声不绝于耳,但很快便被洪水之声淹没,郭奎的将帐因设在高处从而幸免于难,他看着眼前的数十万大军一一沉没,痛哭不已,不停地向着洪水磕头,大喊大怨。几天之后,洪水退去,郭奎令人重校军队,发现十亭已去了六亭,另伤了两亭,辎重更是所剩无几,遂率残兵准备退军,然而姜佐离却不肯罢休,率众收复瀑布,准备实施降下作战,同时兵出北关,欲将郭奎所剩部队悉数歼灭。郭奎自知不能全身而退,亦觉无颜回京面圣,遂在一险要地段率本部兵马死守,为部队退却争取时间,半月后,一代名将郭奎于郎城战死,姜佐离判定已无法继续扩大战果,搬师回朝。

  东征一败,举国震惊,武宗雷霆之怒处斩了王勉,并披麻上朝一月,已作自罚和怀念。武林之中也因此役大有折损,大有出现断代之事,几大武林盟主候选人多数毙命,各地被视为邪魔外道的帮派因未损人力得以抬头,至此,整个大陆都陷入了悲痛之中。过后数年,武宗因不明原因亲征石林原野,那里聚集着大量未开化的野人部落,此事细节未见史集,只知武宗再次大败并身受重伤,由武林盟主救出,回京后不久便撒手人寰。时至今日,泱朝再未发动过对外战争,全力恢复国力,又过了八十余载至顺义帝执掌天下,至今已是顺义四年......

  孙云帆呆呆地听着说书先生讲述往事,这个先生学识很广,总会说些各种深层道理给众人品评,这些也都是孙云帆听来的,但是很多内容对于他这个孩子来说晦涩难懂,他也只是出于好奇方才记了下来,他正在品味说书先生杜撰的武林盟主如何使用神通救得圣驾,兴高采烈之际,突听见身后有个女孩对他说话:“好啊,又逃课,我就知道你在这里,今天算是被我逮到了,看我不告诉你爹去。”

  孙云帆回头看去,一双大眼睛正一眨一眨地盯着他,正是同村的李初雪,她有一个圆圆的小脸,带着酒窝的小嘴正略带微笑的说着什么,一身黄色长衫配着短短的马尾,看起来很是可爱,两人相距不过一米,孙云帆完全闻得到女孩身上飘来的清香芬芳,因为太近,孙云帆呆了一下,旋即换出一份求饶的神色说道:“别别别,我爸会打死我的。”

  “那我要吃糖葫芦。”李初雪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似乎早就准备好了这句话。

  “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攒下来要买画本的。”孙云帆委屈地说着。

  “那就是没得聊啦,那再见,我晚上会去你家门口看热闹的。”李初雪转身便作走势。

  “别别别,我买给你就是了。”孙云帆像泄了气的皮球。

  “三串,不划价。”李初雪比了一个三的手势。

  “你别欺人太甚!”孙云帆怒目圆睁。

  “再见!”李初雪转头作走势。

  孙云帆立刻化愤怒为谦卑,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我错了,我们现在就去。”

  太阳西去,身影渐长,眼下一高一低两个身影,一个蹦蹦跳跳,一个耷拉脑袋,缓缓地向市集方向走去,远远的还能听到孙云帆的一声长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