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仙之遗迹

第40章 战与退 上

仙之遗迹 阖禾 2427 2024-11-11 23:11

  胡罕王庭打过来了,离长京不到百里!皇帝敲响了太极钟,号召群臣进宫面圣。

  “他李达云干什么吃的?”皇帝听到这个消息顿时破口大骂,李达云是唐国镇国公、大将军、御史中丞、门下省侍中、光禄大夫、领宰相衔;贝兰道节度使、贝兰道行军大总管、幽州刺史,整个唐朝廷,除了皇帝,就没有比他更有权力的人了!

  “陛下,李将军在云中州啊。”长孙忧患这样回。别看李达云官名的名头大,权力似乎也滔天,可是唐国才成立几年?家底薄啊!他手里总共也就十万正规军,加上贝兰道三州之地的府兵,撑死了二十万,其中马匹不过一万。大量的士兵没有兵器,有也是残缺不全的,战斗力极差。唐国的精锐在围绕京城周边的四卫,即左右威卫、左右骁卫,共计兵员二十万。百万大军,那是加上各地时而农民、时而士兵的府兵!

  本来和胡罕王庭是签了停战协定的,每年岁贡,允许他们小规模的打秋风,但绝不同意越过贝兰道。

  唐朝廷打算养精蓄锐,慢慢和胡罕王庭磨。李达云现在就在云中州养马!遥领贝兰道节度使!

  “陛下,京城四卫正在集结,是战是退请决断。”

  皇帝叹气,冷静下来,一屁股坐下了,问:“那依你们看,是战是退?”

  尚书令崔敬安是崔俊的族兄,他说:“陛下,胡罕来势汹汹,精兵四十万,越过长城,长驱直下,我只有城外北部汶河一道天险。敌乃骑兵,天明即可到城外,吾步兵为主,天明能否集结完毕还是两说。因此微臣主张退,我朝疆域广阔,民众亿万,大有周旋之余地……”

  “姓崔的,你干嘛涨他人威风,灭自己锐气?”崔敬安话没说完,一下子就被急性子的长孙忧患骂住了,他扭头对皇帝说,“陛下,长京乃国家京畿,决不可弃。李氏立国不久,弃国都无异于弃天下,必失民心。民心丧,国家丧。”

  “陛下,此时不退,我大唐文武百官,恐有倾倒之危呀!不能争一时之气!”崔敬安上前一步,拱起的袖子说话间在颤抖,是真急了。

  “我尚有四卫二十万兵马,处于守势,如何不能战?”长孙忧患反问,又说,“陛下,现今海内一统,万民归心,大唐从未有之盛像也!若弃长京而不守,必遭人民唾弃,到时海内又将烽烟四起,豪杰并立。趟那时,外有胡人猖狂,内有不止战乱,莫说大唐李氏危矣,万千黎民,皆成亡国奴也。”

  话到此处未完:“京畿之地,民众越百万,陛下振臂高呼,全民皆兵,何惧北罕四十万虎狼?战场在我,敌不能有丝毫天时地利,天地人三者皆在我,岂有不胜利之道理?”

  门下省侍中有两位,一是基本上挂名不管事的李达云,二是真正的一把手卢丞照,他说:“长孙大人,长京非比他处,趟被攻破,陛下、百官何以处之?撤退尚有报仇之日,城破可就无一丝希望了。”

  长孙忧患没说话,右威卫大将军秦尧出列直接跪地:“陛下,末将等愿死战!”

  这动作让大家都不讨论了,一时间有点窒息的感觉。都兵临城下了,实在不是讨论这个、讨论那个的时候,士兵们只要一个字的命令,要么退,要么打!

  情况是,退是绝路,打是死路,无路可走!

  陛下没理他,也没叫他起来,而是问:“太子,你说说,是战是退。”

  太子是皇帝的长子,姓李名佑,如今才十四岁,比李见微还大一个月,他起身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一会儿才弯腰拱手:“回父皇,若撤退,儿臣愿殿后,若冲锋,儿臣愿冲锋。军国大事,不可小儿胡说,儿臣只替群臣和百姓请命,是战是退,请父皇示下。”

  说着跪了下去,五体投地,和秦尧一样的匍匐。

  众官哪里还敢站着?统统跪下,高呼:“请陛下圣断。”

  皇帝站起来说:“太子留下,其余人退下,半个时辰后自有旨意。”

  “陛下,机不可失,如何能等半个时辰?”秦尧可不管什么皇帝威仪,当即抬头问了。

  皇帝是真气了,爆吼:“你给我下去!”

  连“朕”都不说了!

  众官退下,太子说:“父皇,不可拖延。”

  皇帝看着太子,并不因为他的劝谏而生气,甚至还有几分欣慰,他到底是知道轻重缓急的,指着边上的椅子说:“坐下吧,咱们父子俩再等一会儿。”

  “等什么?”

  “等你小叔叔。”小叔叔就是齐王李见微。

  ......

  退走的群臣除了几名宰相,统统都退开了,他们需要去全力准备,不管是战是退,人员、物资必须快速到位,越快越好。而半个时辰之后,命令直接会从皇宫传往各方。只不过这下雨的夜晚,实在不是一个好工作的时候。

  半个时辰之后,太子推门开来,几人躬身上前,听他说道:“陛下口谕:朕已在御马监备好千里之马,众宰相速速上马,朕在长京北门等着。”

  崔敬安惊问:“陛下已经出宫去北门了?”

  太子点头:“是的。”

  “是战是退?”

  “到北门自有计较。”

  长孙忧患第一个扭头了:“走啦走啦,骑马去北门,拖什么拖?你个老小子就是贪生怕死!”

  崔敬安也骂娘了:“长孙老儿,谁贪生怕死了?冯河暴虎之辈,不足以谋。”

  说话间,已经向着北门去了,此时领宰相衔的,一共七人。

  雨渐渐的小了,夜幕下那些雨沫洒在人身上,略显湿润。等到了北门,大家伙发现城门洞开,灯火通明,城防军已经站好了各个地方。只不过想以这些人抗拒四十万北罕大军,无异于痴人说梦,而在四卫不能集结之前,大唐只有这些人。根据估计,天明左骁卫才能开进城,而那时敌军也将到城外。如果对方不顾一切攻城,甚至可能在左骁卫没到之前进来。

  皇帝一身盔甲,那是他还没做皇帝,征战四方时穿的。腰上佩剑,象征权力的长槊由边上的一名士兵执着。陛下立于城头,向骑马而来的诸位宰相及太子说:“都上来吧,朕已有安排。”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