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立国近五年,天下太平方始,朕岂能令黎民再陷战乱?于是今日之劫难,非死即生,不可逃也。朕要守住长京,要北罕退兵,心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一上来,皇帝陛下就这样心平气和又不容否定的说话,群臣惊愕间,又问,“现在,谁有退兵之策?”
“陛下,臣冒死,有一言奉上!”崔敬安下马跪地,不敢抬头。
“说吧。”
崔敬安道:“大唐虽立国不久,但已承天命,不可弃万民于不顾。今陛下决意远征,倘有不测,天下何以处之?臣以为,当令太子后撤,齐王聪明智慧,有圣人之相,辅佐追随之,以为万全之策。”
皇帝仰天长叹,说道:“准了,崔尚书回去全权处理此事吧。”
崔敬安木然抬头,厉声道:“老臣此话,上替君王分忧,下为黎民生计;公为社稷,私乃尽忠,不是贪生怕死之借口。陛下当令他人回城,老臣虽不是将军元帅,却也愿做一劣兵,耗敌人一分气力!”
扶起崔敬安,皇帝并没有激动,经历的生死场面多了,总能保持冷静。语重心长的说:“您能有这番心,大唐便赢了五成,有法家拂士,有敌国外患,我如何不胜?大人是文官之首,宰执天下,崔家也是数百年的世家,有您在,太子才能是太子,大唐才能是大唐。”
崔敬安闻言又吓到了,连忙跪地:“陛下折煞老臣了,老臣不敢。今夜无论如何也不回去,陛下若不收回圣旨,老臣只好一头撞死在这城头下。”
“老大人赤胆忠心,古道热肠,朕实震撼也。”皇帝扶起他,感慨万千,又问,“然而大人不去,谁又能去?”
“门下侍中,卢丞照卢大人博学多才,忠心耿耿,又年富力强,大有可为。”举荐的便是旁边的人。
卢丞照此时此刻当然也免不得要表忠心,可是还没开口,皇帝陛下直接说:“卢大人不必多说,我意已决,就由你回去。若是朕回不来,你便是辅国大臣,不过皇帝位,太子可坐不得。”
众臣惊惧,满眼愕然,皇帝说:“朕这就秘书一封,若有不测,请齐王李见微即皇帝位。”
“陛下,不可!”当场就有数人跪下来,包括长孙忧患和崔敬安,两人今晚第一次站在了同样的立场。
但是皇帝显然有别的考量,他说:“军国大事,非小儿可以谋划。李佑与李见微虽同龄,心智却天差地别,就是朕,也远不如李见微。齐王自幼聪慧,有圣人之相,若非年少,父皇本意立他为太子,如今不过物归原主。”
“军情紧急,不可多言,此事就这样定了,朕也非必死无疑。”皇帝显然不想多说什么,回头就写了张纸条,上面寥寥几个字:朕若薨,齐王李见微即皇帝位。
递给卢丞照:“速回宫中,不可拖延!”
“诺。”
……
此时此刻,广阔的贝兰道平原正在因为庞大骑兵的马蹄的践踏,而扬起一阵阵浑浊的旋风,整片草地宣起巨大的咆哮声!马蹄声震耳欲聋,轰隆隆的震得大地在颤抖!
自古以来,北部的游牧民族,从来没有在一个王朝的统治下以如此庞大的兵力向中原王朝发起进攻!每个士兵的心里都在高呼当代北罕王庭之伟大,他们挥舞的刀剑,真的是在嗷嗷叫!
一路越过长城,跨过北兰道,他们杀了无数的人,但还有更多的人等着他们去收割。圆月一般的弯刀上沾满血迹,来不及擦拭,它将满饮更多的鲜血!
“歌颜将军听令,命你率部两千,只带刀剑,上好马,天亮之前赶到唐国都城,给李济安下战书!”传令官骑着马儿,直奔到前锋阵营,“布纶可汗!”
布纶可汗就是这次远征的最高统帅,也是北罕王庭的最高统治者!
歌颜将军是个年不过三十的先锋官,有勇有谋,年纪轻轻做到这个位置,他无疑是整个王庭最出众的年轻人之一!这样的命令让他有些担忧,明显是骄傲了!
但是如此无疑是整个王庭实力强大的象征!年轻的将军也一直向往这种冲锋陷阵的场面,尤其是将面对整个世界最强大的年轻人,李济安的时候。
唐国建立,李济安几乎可以占据一半的功劳,从起事,到用兵征战,选拔官员,称帝,无一没有他的身影!他也从来没有败绩!
更重要的,李济安今年同样不足三十!
歌颜点了人马,很快就从大部队中分出来,驾马向长京狂奔!北兰道草原是北部草原的边界,想进入长京所在的京畿道,还有一道狭长的固原岭,这也是京畿道和北兰道的分界线。
两千兵马绕过固原岭中的虎关,那是右骁卫大营所在,根据刚刚的消息,他们已经开始向长京方向退缩,只不过现在一团糟,能不能在北罕军到底之前撤离是很成问题的!
右骁卫的五万人马不可能防得住四十万人,唐帝国只能集中兵力来保住长京。
无法及时到达防区,这也是崔敬安主张撤退的原因。
兵马行进之中,忽然无数飞箭在夜色的隐蔽之下袭来,顿时人仰马翻,受惊的马儿又践踏死大量士兵!
“停!停止前进!”歌颜急忙下令停止行军,“熄灭火把,按分队分散靠拢!敌人在山谷两侧!”
山谷行军,本就是行军之大忌,敌军从两侧高处方箭,屡试不爽!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但是情况总令人无法避开!
歌颜年轻气盛,这次要栽了。
山坡上传来马蹄声,一小将白马银枪,当先杀来:“胡人狗贼,右骁卫参军罗宁信等你久矣!拿头来!”
歌颜已经乱了心神,但见对方挺抢杀来,喉咙被穿透,整个人被他提起来。夜幕下,罗宁信挺枪跃马,长枪穿透敌军喉咙,将他挑起来!
“汝等上将已死,还不投降?”罗宁信高声疾呼,但是对方没人听得懂,夜幕下也不知道自己将军被杀,没什么人投降。
但是先前一番的箭镞已经把这两千人马杀得乱了阵脚,右骁卫的这些人过去就是一顿乱杀,收获无数!
罗宁信不敢多做停留,下令道:“穷寇莫追,向长京集结!”
后面是四十万的大军,根本不是他这一千名伏兵可以抵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