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散人足足耗费了一炷香多时间,才将心绪平复下来。
余下几个修行正好趁机将自己破境时候遇到的事情问了出来,请碧霞道人解惑,后者也半点不吝惜,对那些事情一一解释了。
甚至无尘子都问了当时自己破境成为人仙散人时候太过顺利的原因,碧霞道人直言是自己以前做善事甚多,身上功德极多,这才避过了心魔劫难,至于外魔,碧霞道人问了子真道人,便晓得是当时那附近的鬼物大多被收拾了,故而阻道的外魔便没出现。
那不是幸运,而是功德的缘故。
这话让无尘子心里的窃喜瞬间消失了一大半。
这可是实实在在证明了功德的好处,只让在座诸人对功德的事情愈发上心了。
等扶风散人清醒过来,也说了一下自己破境失败的经历。
扶风散人数十年修行,心境自然稳固,修行的功法也不差,除魔威能不弱,丹田法力和元神也都阴阳平衡,按说破境那个当口,已然不会被心魔鬼物影响了,可惜扶风散人以前年轻时候,受声名之累,交好了不少权贵人家,又行走各地驱邪除魔,沾染的因果太多,功德不少,却不足以将罪孽抵下之后还能够保得心魔不生。
既然功德不多,外魔自然也避不过去了。
扶风散人也晓得破境成为地仙真人不容易,先是学了无尘子的手段,在自家道观外头布下三重八卦阵,又将供奉多年的三清神像作为阵基,引动神光,镇压整个道观,意图以此将外魔全数挡下。
又请了三个熟悉的道友,嗯,其中便有无我大师,作为护法,在道观里面阻挡外魔。
至于破境时候,有无尘子送来的凝神符护持元神,更有供奉多年、香火气息浓郁的《静心神咒》镇压,足以将那心魔施展的种种幻象手段挡下了。
这布置,可谓是奢华。
最后扶风散人还是败了。
身上功德不足,没能将外头全数挡下,有因果化作罪孽,招来五六个也是还差一点点便能成为凶境恶鬼的外魔来袭,还都是神志清醒之辈,联手布下阵法,以罪孽鬼气为支撑,生生将三重八卦阵给生生化去了,最后跟三个护法修行斗得不相上下,将三个护法生生拖住了,牵引而来的灵气不足,扶风散人破境功败垂成。
心魔也没逃掉。
虽早已经做了诸般准备,扶风散人躲在静室之中遇到的心魔已经弱了许多,可惜多年前意气风发,与如今垂垂老矣都不曾破境成为地仙真人的失落,到底已经在心中盘桓了多年了,最后被心魔勾动,险些让扶风散人躲入魔道。
最后亏得无我大师发现扶风散人拖延了许久都不曾破境,在静室之外作狮子吼,将一身佛法修为化入吼声之中,将那心魔挡了一下,但扶风散人也是这般缘故,没能突破心境,差了一步。
好在保住性命了,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以扶风散人的多年积攒,尚且在破境时候出了这么大的岔子,在座一群人仙散人各自心头叹气,对破境成为地仙也不是那么急切了,甚至还生出了些许退缩意思,宁愿多积攒些功德,混个好一点的来世,求得来世有个名师教授,也不要因着一时心急,将自己送入魔道,千百年不得翻身。
一时,法坛下各种眼神穿梭,还有各种嘀嘀咕咕小声传音,但上边两个高人只当做没看到,还吩咐真儿多将茶水点心送上来,让一群小辈修行缓和一下心境。
心绪起伏波动太大,也不是个好事。
又等了两炷香左右,碧霞道人让座,那皇家供奉上前,也清了清嗓子,将一群稍显得松散的人仙散人心思唤回,也开始讲道。
有碧霞道人珠玉在前,这供奉道人也挑了一份说来不差的修行功法细细说了,又将自己破境的心得也说了,满足了一群散修道人对皇家的好奇心思。
无尘子也从这里边看出了许多皇家的阔气之处。
老道人从小便跟着老师一道在皇家供奉院中修行,后来在除魔之时,老师不幸身死,皇家供奉也不好意思将当时还算是年幼的老道人给赶出去,索性任由老道人在供奉院住下了,偶有一两个道人得了闲暇,顺带指点一下老道人修行。
老道人渐渐也学得精明了,在供奉院看到哪个前辈在指点后辈,教授弟子的,便厚着脸皮凑上去听讲,那些人也晓得其老师的情形,自然不好计较,反而对其各种照顾,倒是让老道人顺顺利利长大了不说,还破境成了人仙散人。
皇家供奉虽然底蕴上比不过真正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有真正成仙得道传承的道观佛寺,但是也比一般的旁门散修强了不知多少倍,甚至比那些流传久远的修行大族都犹有过之,余下的丹药法宝灵符更是不缺,还有皇家敕封也是轻而易举。
还有几个前辈隐隐约约帮着护道,老道人破境未必比无尘子难上多少。
此后,老道人成了人仙散人,年纪轻轻便成了皇家供奉一员,然后每月开始领俸禄,有丹药,有法宝,有修行功法,有修行心得,还要在各地行走,镇压邪魔,巡察镇守道观佛寺,积攒功德自然容易了不少。
又过了二三十年,老道士修为增进,功德足够,又烦劳大供奉请了皇家敕封来,还寻了五六个相熟的道友护道,在供奉院那功德香火缭绕地方,又顺利破境成为地仙真人,此生算是无憾了,余下的,便是找两个弟子传承功法,自己也多积攒些功德筹谋来世。
这老道士说自己破境时候,凝神丹药,凝神香,凝神法宝,驱邪法宝,镇魔法宝,还有皇家敕封,各种宝物不一而足,将那闭关的静室几乎都塞满了,心魔进来之后需得小心翼翼,破境时候自然轻而易举。
虽资质稍微差了那么一些,但功德足够,还有数之不尽的宝物相助,老道士硬是在心魔轻微困扰下强行破了心魔阻碍,顺顺利利成了人仙散人,地仙真人。
当时,老道虽心境稳固,但说话时候的表情,非一般得意。
无尘子还看得到下边一群散修,牙咬得咯吱咯吱响,分明是被那老道士给气坏了。
扶风散人看向老道士的目光,也有嫉妒羡慕,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在里边,无尘子一时居然形容不出来。
等那道士歇下来之后,法坛下边一群老少道士,许久都是沉默不言,纵然是名门道观出声的静都道人,脸色也有些不太好看。
以天下供养皇家,作为皇家镇压天下邪物的供奉,自然能够到手不少好东西,丹药,灵材,被鬼物灭门的传承,而太乙门,大悲寺,静虚观这些地方,不得不各种算计争斗,还要在自家道观布下阵法聚拢灵气,勉勉强强能够培养些灵效非常的灵药。
这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尤其是老道士在炫耀时候,隐隐约约在拉拢在座的几个散修道人,对无论是碧霞观还是静虚观而言,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若是这些好友入了皇家供奉,日后自己除魔时候邀请作为助臂便不是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这些散修道友住在百江郡各地,又在山野之间行走,能够得了不少宝物灵材,最后都是在碧霞观换取所需的丹药法宝,让碧霞观得了好大一个便宜,若是被皇家拉拢了,碧霞观便白白少了好几个灵物来源。
养弟子不容易。
没有这些好处,碧霞观可艰难了许多了。
等老道士说完,下边一群后辈修行沉默不语时候,碧霞道人压不下心头的忌惮,打哈哈了:“倒是恭喜道友,借了皇家运数,轻易便成了地仙真人,倒是比吾等艰苦打熬的修行轻松了许多。”
“只是,道友今生与皇家牵扯太深了,积攒功德怕是不容易。”
“皇朝运数,不是那么容易取的。”
那老道士闻弦歌而知雅意,晓得碧霞道人是在警告一群小辈,自然也不乐意:“苦修,也不容易,如今世道,不依仗丹药灵物,如何能够轻易提升修为?”
“打坐百年,也就一个小小的入道修行而已。”
“再者,道友不也是靠了丹药才能在短短时日便恢复过来?”
老道士半点也不含糊,直接揭破碧霞道人心思:“若道友只靠了自己打坐,辛苦吐纳,怕是要数月时间才能将鬼蜮那儿受得伤损恢复过来,而如今气息依旧有些不稳妥,看来是那丹药并不如何,倒是贫道当日受伤比道友还重上三分,但是贫道有供奉院的丹药,如今已经全数恢复了。”
“道友,要不要试一下贫道的丹药?”
碧霞道人讷讷,只反驳道:“道友那丹药,想必是高人炼制的,吾碧霞观没有这般宝物可以换取的。”
“道友为了这些丹药,各地行走,遇着邪物不知凡几,贫道也不能白白占便宜。”
“还是等哪日贫道坐镇的功德够了,再寻供奉院换取些。”
这老道士话语之中还是在隐隐约约敲打一众散修:成为皇家供奉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尤其是跟皇家牵扯上关系,那因果比海还深,不是祛除三五个邪魔就能够平了的,更若是遇着哪日朝廷动荡了,还要受牵连,非但没有功德,还有罪孽纠缠。
君不见,碧霞道人这个地仙真人,手段了得,手中有个数百年传承的道观,都宁愿守着自己的道观当个镇守道人都不乐意当个皇家供奉。
一群散修也不是个傻子,细细想了想,便晓得皇家供奉的位置确实没有老道士说的美好,说不得还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缺陷。
皇家供奉到底身份比寻常散修高了不知多少倍,如今只是稍稍出言诱惑一下在座几个根骨资质和心性都上佳的后辈,至于余下的一大把年纪还在入道境界徘徊的,皇家供奉实在是生不出拉拢的心思。
可惜,其看好的扶风散人,静都道人,无尘子等几人丝毫不动心。
倒是白白浪费了一番心机。
那老道士也不再说皇家供奉的好处了,出声提醒小辈,赶紧趁机将今日听道生出的疑惑提出来,其心情还好,可以给一众后辈解释。
诸人立即欢喜了起来。
皇家供奉,是许多人终身见不得的,如今正好有机会细细问问,讨教一下皇家修行与凡俗修行之间的差距有多少。
有入道境界的小辈,心头欢喜,直接便发问:“还请前辈解惑,晚辈在修行的时候,五行不畅,阴阳失衡,灵气在经脉之中游走,断断续续,极为缓慢,一炷香也不能走一个周天,不能顺利被自身沾染印记,化作法力。”
“往往两三日时间,才能炼化丝丝缕缕的法力,故而晚辈修行几十年,境界也不过是在入道境界,至于人仙散人的法力,遥遥不及。”
“还请前辈解惑!”
这人看来跟碧霞观关系不甚亲密,居然不曾想起来早早寻了碧霞道人请教一番。
纵然碧霞道人不乐意解惑,子真道人偶尔也会给熟悉的道友解惑,遇着机缘了,还会举办个论道大会,让在碧霞观挂单的道友,以及附近几个郡县的镇守道友一道参与。
子真道人也只当做不曾看到那小辈发问。
老道士捋了捋胡须,斟酌片刻,问道:“这修行法门,与经脉有关,炼化灵气,大多都是先在经脉之中游走,依着法门玄妙差别,或一两遍,或三五遍,或者更多。”
“那灵气便会沾染自身神魂气血,成为各自法力。”
“你那法门,也是走周天经脉,只是法门不同,穴窍不同,你家法门是走哪般穴窍?”
老道士倒不是想打探其修行功法,只是问得太过详细了,发问的后辈修行斟酌片刻,还是舍不得自家修行功法,只含含糊糊说了几个穴位:“晚辈修行之时,长强,命门,神道,百会这几个穴位颇为顺畅。”
任督二脉穴位共五十二个穴位,于吸纳灵气而言,有轻重分别,甚至有些穴位只是蜻蜓点水。
又有每个穴位运转的时辰不一样,灵气虽都可以在经脉之中运转,但是沾染穴窍之中气血的时辰不一致,若是运转时辰错了,那修行效果便是事倍功半,乃至半点效果也没有,徒自浪费时间。
这道理,无尘子也是修为高了,才晓得了这里边的玄妙。
好在其修行法门,只是子午二时,虽吸纳的灵气少了些,但走的是天地桥手段,法力比平常修行法门炼化的法力精纯了许多。
老道士果然如无尘子所料,没有继续深究其修行法门,只是将任督二脉的运转时辰细细说了一下,约莫一炷香时辰,法坛下一群修行想来也不曾听闻过如此详细的任督二脉运转讲解,聚精会神,恨不得将老道士的每一个字都细细记下来。
等将穴窍运转时辰说了,老道士叹息一声,对那发问道人叮嘱道:“修行功法,不是任督二脉所有穴窍都要运转的。”
“其中当取轻重差别,细细研读你家修行功法。”
“对了,还有许多法门运转,不独独是取了任督二脉,还有取了十二正经之中的一二乃至全部,奇经八脉中除了任督二脉之外的也可能用得上。”
“你我修行法门不同。”
“贫道也不能细说你的修行差错,为今之计,你且回去好生翻阅一下修行法门还有你家诸代祖师的修行心得,看看各自穴位差距,以为印证,或者能够明悟其中一二,将你修行差漏之处解决了。”
老道士言语解惑不断,心中颇有几分遗憾:自己好不容易动了心思,想借解惑说道的手段,施恩诸多后辈修行,等待会儿辩说四象阵阵基归属时候,自己和碧霞观能够各自分得一个,至于剩下两个,便看一群后辈各自争夺了。
可惜,这小道士误会了自己,舍不得说了其修行功法,白白错过一份机缘!
无尘子到底见识跟这些修行不同,早晓得修行功法跟医道相通,尤其是入道之前的修行,跟经脉运转紧密相连,故而其每日翻阅的经卷不独独是佛经道经,还有不少医道书本,更是跟伊明诚这位长生道修行讨教了许多经脉穴窍的关键,又将之用到教授徒弟上了。
不然,以清缘已然快到知天命之年了,气血经脉更是衰败无比,焉能在短短几年时间便顺利入道?
那老道士等一众小辈将穴窍时辰运转的关窍记下了,又看向余下修行。
后边修行看老前辈如此和蔼,各自问了自己修行时候的差错,大多是心神不能安稳,法力运转不顺畅,至于扶风散人、无尘子、静都道人还有性空道人四人,都有旁的心思,只静坐听讲,并不发问。
扶风散人几十年修行,见识确实比不得皇家供奉,但比无尘子等人强了不止一筹,更是多年精研自己的修行法门,法力圆融,心神圆满,如今还将破境的执念化去,心魔彻底消散无形,只待功德积攒足够,破境成为地仙自然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