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如梦观

第426章 论道·壹

如梦观 调坎和离 5852 2024-11-12 06:23

  这诸般好处里面,老家伙最后还提了一句:只要皇朝没有灭亡,国师受到的影响便很小了,但若是末代皇朝的国师,如前朝国师一般,在皇朝覆灭之后,受无量因果纠缠,不得不舍了肉身,弃了神通,老老实实地带了一身罪孽投胎去了。

  嗯,那位国师这一辈子辛辛苦苦百年修行,化作流水了。

  可怜人算不如天算,没能在“天塌”之前成就仙人,挣脱因果。

  在座的都不是傻子,见识或许不足,但心思转动间,瞬间便明白了其中利害关系,也有动心的,也有好奇的,这些都是正常;只有几个真正老谋深算的,又或者是清心寡欲的,一点心思都没起伏。

  无尘子便是其一。

  无尘子晓得自己那点身板,莫说是国师之位的争端了,便是百江郡镇守道观某日生变了,自己也要远远避开,免得三清观那点家底,全都被给卷进去了。

  底蕴不足,自保为上。

  无我大师倒是动了心,鬼鬼祟祟看了一眼左右,欲要传音,最后还是强行压下了。

  无戒大师也是如此,看样子甚至已经传音了,但无尘子修为不足,不晓得这和尚是与哪人传音了。

  那老家伙的一席话,勾动了不少人的心思。

  其后,有人忍不住问了如今国师之位的争端,那老家伙却闭口不言了,也不晓得是忌惮在场的有大悲寺的弟子,还是其本身也对国师争端有了牵扯,有人还要追问了,碧霞道人咳嗽两声直接打断了,说这朝廷之事,我等江湖散人莫要关心太多,于自己心境不利。

  与我等无关,你又挑起了!

  一句话,让不少心头火热的人立即凉了下来,但腹诽却是不少。

  碧霞道人只当做不晓得。

  其后又有个人继续说开国时候镇压魔头之事。

  皇家供奉,职责之一便是巡察各地,免得那些被封镇的鬼物一不小心破开封印手段跳了出来,如今,这些被封镇的魔头鬼物大多被超度了,封镇之地也没了,鬼物也没了,按说皇家供奉应该高兴的,可惜那些高人晓得这事情乃是刘伯爷刘家做下的,反而起了怀疑。

  刘家又是权贵,又要参与修行事情,这心思不大对。

  其中详情,涉及皇家秘辛,那供奉含含糊糊便过了。

  其后,又有人欢喜雀跃,说如今天下安稳了,一群后辈可以随意出行了。

  法力很重要,道经佛经很重要,但境界也很重要。

  数百年来,妖邪鬼物作孽,大明国有不少郡县之间的荒山野岭,一直都是人迹罕至的,偶尔有些地仙真人出去,也急急忙忙借了地脉阴气飞过,只在那些罕见的灵草灵材诞生之地稍作停息,取了灵草灵材,直接便回去了。

  没办法。

  这些荒芜了数百年的山林,那些古树有三五丈大小,高的百十丈,其上林荫密布,正午时候的日光也落不下来几丝,地下的蛇虫鼠蚁,死了一遍又一遍,瘴气煞气邪气,在地下潜藏了百余年。

  这些东西,用来炼制害人之物可是极佳的。

  故而,凡人已经不敢到这些地方去了。

  一脚落下去,说不得其下便是一层沉淀的瘴气,被那凡俗之人吸了,说不得连树林都出不去。

  修为低下一些的,也要带了护身灵符,也不敢深入太多,也是怕其法力支撑不住。

  最要紧的是,这些地方,往往吸引了不少鬼物修炼。

  如今天下太平,除了太过偏远,距离百姓村庄三五百丈的那种荒山古林深处,其他地方还是可以去转转的,也有些风景秀丽的地方,也有些风水独特地方,都可以去看看,不为了那生长的灵草灵物,只争取在那独特位置,静坐,参悟,若是能够领物些许天地运转之道,那道行可就蹭蹭蹭往上爬了。

  便是一无所得,出去看看种种景色,领悟一下世态人情,将一直闭关苦修的却不得进步的烦闷化去,也是个好事。

  这,是一个面目和善的老和尚,也是个皇家供奉地罗汉,在看了一群后辈弟子愁眉苦脸样子之后,精心嘱咐。

  其后,诸多高人便说了各地的风景名胜。

  百江郡往西边走,与藏地交界位置,风景奇特,山川险峻,一山千百丈高,山脚是茂密树林,山顶是皑皑白雪,行路艰难,但视野开阔,一眼望去,千万山川拜伏脚下,可以开阔心情。

  百江郡往南边走,有百十丈大江大河,看那渔民在绵绵细雨中捉鱼捕虾,坐在乌篷船里面吸纳江河绵绵水气,看波涛汹涌,若是有缘,享受一番汹涌浪涛,也能让人心情起伏,其后心绪变化,其后再看人间那点小小的爱恨事情,已然半点心海起伏也生不出来了。

  百江郡往北走,可以体悟那四季变化,春季天地回春,夏季百花灿烂,秋季田野金黄,冬季白雪皑皑,从山头向着山下看去,三五百丈,三五里地,乃至更远处,都是一片银白,若再以法眼细看,阴阳变化,潜伏,也有一番道蕴,纵然一无所得,也保得心旷神怡。

  百江郡内风景,或者相差仿佛,不能引得诸人心思变化,但大明国可不止一个百江郡。

  大悲寺所在的襄灵府,人人向佛,三五里地方便是一座佛寺,言谈举止,也是温和慈悲,虽不至于到人人皆生佛性,也没有到诸人言行皆是佛心所发,也近乎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一般的慈善之地了。

  又有太乙门所在的湘府,也是道法显圣之地,诸人言谈,多见道经,说行举止,也循道而行,晓承负,懂善恶,偶有为恶之人,也敢作敢当,不会怨天恨地,也有行善之人,享福泽寿数,安然康泰。

  又有东南沿海,看飓风卷了天地,晓海族庇护,见渔民拨弄海船,若是跟着出海,也能看得一片汪洋,海天一线。

  又有京城,满城朱紫颜色,纵然寻常百姓,张嘴闭嘴,也都是朝廷大事,内阁权贵,若以法眼细看,可见得那龙气镇压全城,又能见得那许多权贵人家屋顶的偏紫偏黑偏绿的官运财运子孙运。

  纵然以上的名胜之地不足,还有其他地方,也各有风景,各有人情。

  若山川风景不能满足,还有人情世态。

  后宅妇人的斤斤计较,寻常百姓的挣扎求生,赌场壮汉的财运变化,青楼妓子的命数衰败又挣扎不休,还有些不甘心的老人妇人,又有些勤劳果敢的百姓,甚至还有官宦人家一时慈悲一时恶毒的心思。

  这细微事情,不足以让诸修行满足,还有天道大势。

  日月星辰,阴阳衍变,五行六合,龙脉流转,山川变化,乃至人道搅弄,若能悟得其一,也可提升修为。

  这老和尚絮絮叨叨,还有旁的碧霞道人等人各自补充,将大明国许多好诡奇地方说了一番,勾得一群人心思起伏,有不少散修立即便下定决心,等这论道法会一过,立即出发去,不说悟道参佛,至少也好生欣赏一番山河美景。

  等讲道的,听道的高人,全都到了。

  终于开始讲道了。

  第一个便是已经闭关数月,陆陆续续将这次破境的心得吸纳了,正好得了闲暇的扶风散人。

  诸人都晓得这老道士刚刚破境,故而最关心的也是这老道士为了破境做了哪些准备,果然,这老道士说的也是这些,事前筹措功德,破境时候寻了佛门道门弟子出手,一个镇压心魔,一个帮着祛除外魔,其后便是破境时候那些心魔灾劫,什么女色幻境啊,什么家宅儿女等幻境啊,乱糟糟的,大多是人间那些常见之物,若没有执念,轻轻松松可以破开,但若是心境不圆满,有了执念贪婪,便会从一点生出,至于万千,譬如银钱,一开始只是万儿八千两银子,其后是千百亩良田,百亩家宅,其后便是府城大富贵,富可敌国,再下去,便是皇权天下……

  只要有一个缺口,万千缺口随后生出,不能炼化心魔,反而为心魔所趁,或者可以镇压,修为不降便是难得了,修为降落,便要成为魔物,从此被心魔把持,所作所为,偏离正道,乃至沦为魔物。

  这是老生常谈了。

  但却是修行之人破境失败最常见的缘故了。

  故而有人听了,引以为戒,也有人不屑一顾,自以为自己已经在红尘打熬百十年,那些凡俗所求的珍贵之物,根本不足以引得自己心海波动。

  一心求道,却不晓得,贪嗔痴恨,也是道。

  道经留在心中,这些心绪也是从心而发。

  这些人的心思,诸高人都能明察,却不出声点破。

  其后,碧霞道人等人各自说了修行时候的一点小心得,无非也是经脉,穴窍,也有人展现了一番道蕴,让诸人好生体悟了一番其玄妙道蕴。

  展现道蕴时候,碧霞道人出手,让那些不曾悟得道蕴的人出去了,却是怕这些人的道蕴根基被自己这些已经悟得道蕴的人给影响了,日后生出的道蕴,与其本心不和,反而害了这些后辈弟子。

  道蕴,便是心。

  旁人心思,映入自己心思,自己不能驱逐,那日后便会一点点偏执。

  魔障,挣扎,贪恋,我非我,我是我,种种都会生出,于心境有损,于修行有害。

  这一驱离,在座的人仙散人少了一大半,无我大师也走了,静都道人也走了,子真道人也不得不出去了,好在无尘子已经有了夹了慈悲,夹了清静无为,夹了顺其自然以至于其自己也说不出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了的道蕴。

  故而,无尘子留了下来。

  还有两三个人仙散人是迟迟不能悟得道蕴,成了执念了,已经熬不住了,不再肖想自己能够靠着参悟领悟得了那点道蕴机缘,索性哀求了几位高人,强自留了下来。

  这些人的心思,只想着能够悟得道蕴,继续往地仙真人挣扎便是了。

  至于那道蕴是不是从自己本心生出的,半点也顾不得了。

  等运转术法,将院子笼罩在一层五行大阵之中,保得一群高人施展的道蕴不会外泄,便有个地罗汉境界的和尚显露道蕴了。

  那道蕴也是个和尚,一显出来,便是金光大作,整个院子都笼罩在一层金光中,有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飞出,满地金银领悟,还有菩提树在三五个呼吸间生出,长大,将整个院子笼罩在一片翠绿之中。

  日光虽猛烈,却不得落下。

  灵气虽充盈,却不能涌入。

  其中有佛经梵唱,悦耳,动心,只是在座诸人都有道蕴护持,这佛法虽强横,轻松可以度化凡俗,乃至恶鬼,但落在诸人身上时候,只被那道蕴将种种度化经文全数挡了下来,剩下一点纯粹的道蕴,入心却不能动摇诸人道蕴。

  佛国净土,约莫如是了。

  或者,这和尚参悟的佛国净土,便是如此了。

  这和尚修行功德法门,平日多在佛寺闭关修行,教授弟子,研读经文,偶尔也应付一下沉沦苦海不得解脱的凡俗之人,也出手超度那些满身罪孽一心执念的鬼物,不擅杀伐之道,故而其道蕴之中大多是慈悲,兼了些众生平等,佛法无我,法门不二,宏愿度进等种种,与寻常生灵而言,一片祥和,于道门弟子而言,也有好处。

  那老和尚展现了一炷香左右,便将道蕴收回,却是碧霞道人看有两个人仙后辈撑不住了,稍稍咳嗽两声,提醒那和尚切莫将度化法门驭使得太过明显了。

  佛门道门还是有些差别的,你佛门要度化便度化那些凡俗之人,乃至入魔的妖邪鬼物也都可以,而我道门已经入道的弟子,还是莫要以术法强行超度了。

  那和尚尴尬笑笑,老实收回了道蕴。

  立时,整个院子金光消散,灵宝散去,只是那佛法一时三刻不能散去,无尘子清醒过来之时,正好看得碧霞道人一个印诀,周围五行灵气催过,将那杂了佛法气息的灵气一股脑卷了,向着天上吹去,也不知是被罡风吹散了,还是借了香火气息给打散了?

  还有三四人没清醒过来,依旧沉浸在那佛蕴之中。

  碧霞道人示意被加持了护身手段的真儿给诸人送上大悲寺的荷叶茶,让诸人吞了几口,稍稍压下佛蕴,其后一盏茶几乎过去,那四人终于清醒过来,看了一群道门高人,颇有几分愧疚,却是其方才在佛蕴之中险些被度化,生出了向佛之心。

  镇压了佛蕴影响,有扶风散人出手,展现道蕴。

  这老道士的道蕴甚是简单,也就是一片清风。

  无形无相,但元神分出,诸人都能轻松感觉到这一抹道蕴。

  院子里都是五行灵气,浓郁无比,那清风在五行灵气之中潇洒自然,既不吸纳,也不被同化,时而路过水池,拘了一捧清澈透明的水出来,抖擞两下,化作一片蒙蒙水气,在五行颜色中,晶莹剔透,十分吸睛。

  那清风道蕴又落地,卷了枯败竹叶,忽而跳起,迅疾飞过,地面已经被割出尺多深的缝隙,也有拇指多宽,只让那些原本以为这清风只是自然随意的道蕴,忍不住龇了龇嘴,还有那四个后辈弟子忍不住长吸了一口凉气。

  自在随心,旁人动摇不得。

  果然,扶风散人虽是个祥和长者,但是杀伐手段也不若。

  这清风道蕴,只是看起来温和而已,但以这老道士对鬼物敢打敢杀的性子,也有无穷杀伐手段。

  也是,没有这般道蕴,扶风散人破境失败之后便该是随其自然老老实实教授弟子,又或者寻了朝廷敕封了,而不是再次积攒功德,再次破境。

  执着不放,也有清风意思。

  无尘子一边感受那清风道蕴,一面猜测:这老道士若是第二次破境依旧失败了,应该还会坚持第三次。

  扶风散人也展现了约摸一盏茶功夫,其后将道蕴收回,也不言语,静等诸人吸纳那点感悟。

  其后,又有皇家供奉出手,展现了其道蕴。

  这些供奉,也各自有各自的道蕴,道门多少都是无为,又因着得了皇家敕封,那自然之中多了许多皇家的执拗,本该是自然之相的道蕴,居然显出些人道玄黄颜色,多少有些不伦不类,实在是比不得扶风散人那无形无相的道蕴。

  分裂感觉,再是遮掩,也挡不住。

  碧霞道人笑意,有些难看。

  扶风散人却是轻轻抚掌,又有侥幸心思。

  无尘子默默感叹:这清静无为的道门,也不得不为了命数运数,给皇家卖命了。

  其后,又有碧霞道人展现了一下道蕴。

  这老道士的道蕴乃是一片浑厚玄黄的大地,与其性子差不多,厚德载物,但也有执拗。

  也是,若是碧霞道人吝啬一些,大多数散修道人是没机会到碧霞观来挂单的,三五月一次的讲道说法,这些散修道人也没机会听的。

  在妖邪鬼物作乱之时,这老道士也半点不吝惜,让自家弟子出手将那些鬼物镇压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