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主事确实没有将如何招惹了胡八姑一事说来,故而静都道人所言也不算诓骗。
无戒大师也不关心曾家那个宝贝,反而颇为顺从心中执念,又问道:“师兄说你们将胡八姑暂且压下了,能否与老僧详说一二?”
闻言,众人都心生怀疑,按说无我大师与无戒大师都与胡八姑有些牵扯,曾家如何牵连进来一事,无我大师不告知无戒大师尚有缘由——曾家隐秘,不能泄露予无关人等,旁的事情,无我大师便是不说得细了,也会向无戒大师问询一二。
在一众因果牵连人等之中,无戒大师才是与胡八姑动手的第一人。
无我大师若定了心思收拾胡八姑,自会寻无戒大师了解一二,能够探得胡八姑性子手段,也为翻脸做个准备。
但看着情形,无我大师当是刻意对无戒大师隐下了胡八姑事情,说不得其与胡八姑有了牵连一事,还是无戒大师自旁人口中得知的,不然无戒大师不会跑来问自己等人。
无戒大师毕竟坐镇嘉定县,也有几个修行好友,自能够打探得胡八姑动向。
无我大师能够三言两语带过,静都道人却是不能,且不说其师门与无戒大师关系本便极好,其师叔之前还委了无戒大师带了门下弟子,也就是自己的师兄弟,外出游历,虽然失败了,却也不能略过这个人情。
心中盘算了一下,静都道人只得将那胡八姑与诸人斗法情形说了一遍。
只花了盏茶功夫说了那斗法的情节,之后压服胡八姑及与胡八姑商议的事情,都闭口不言,且还眼神示意了无尘子将后续补上。
无尘子心思比不得旁人灵透,却也不会贸然插话进去,只是静坐旁观,再稍稍留意一下香气四溢的餐食。
自己心思不在你们高人之间的谈话,那便怪不得贫道未能搭话了。
无戒大师与都灵道人都能明白静都道人的春秋口法,无戒大师也知静都道人诸人与那胡八姑定然别有交易,否则胡八姑不会轻易留手,只是内中详情不便告知外人。
这个外人,便包含了已经与胡八姑斗过一场的无戒大师。
一时屋子里一片安静,唯有香气飘荡。
无戒大师对此颇有不满,但静都道人已是眼神坚定,不是自己能够轻易震慑住的,又有都灵道人在旁,自己不能再威压太过,无奈之下,转头看了无尘子二人一眼,也都被避开了眼神,只得压下心中不悦,再看向静都道人。
胡八姑一事可大可小,当事几人自然知晓,几人的老师亲传弟子也可知晓,旁的便莫要胡乱告知了,不说此事对几人都不太光彩,只是被人抓着与妖邪勾结的名头,便是一个不小的麻烦事情。
再者,此事一切顺遂,胡八姑顺利转生,罪业也由曾德善承担了去,诸人自顺利脱身,也就是小事一桩;若被旁人生了枝节,牵连许多,惹了狐妖或者曾家的大打出手,祸及诸人,便是大事了。
当初既已定下计策,当事诸人能藏得几分便多了几分安全。
伊明诚早被静都道人所说的斗法情节说得目眩神迷,有好几次都向无尘子眼神求证,奈何无尘子甚是飘缈,左右闪避,倒是没有注意到。
无戒大师未得闻后续,多少心有不甘,不过也奈何不得当事人,只得起身告辞,不过临走之时又看了无尘子一眼,有些迁怒意思:“此前张补之言语说你伤了那狐妖,老僧尚且不信,今日静都师侄也言之凿凿,想来你的符道本事是不差的。”
“说来,当日若是留下你,再以老僧手段,想来虽不能收拾了狐妖,也能保住几个师侄性命!”
“果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善哉!”
“你好生修行,早日突破,说不得将来老僧还需请你一道降魔伏妖。”
“那狐妖如何狡诈,日后老僧也要与之做过一场,将这火气泄了才行!”
无尘子无缘无故成了旁人的出气筒,有些目瞪口呆,本待要怼上几句,不过无戒大师来得极快,走得也干脆,将那狠话丢下,径直便推门离开了。
旁人都是一脸诧异看着无尘子。
无妄之灾诶。
屋子内静了片刻,都灵道人听得伊明诚肚中咕咕叫,忙招呼众人上了桌子。
被无戒大师耽搁了片刻,也不影响诸人餐食胃口。
客房所在的餐食,都是素食,颜色口味极好,已经使得无尘子颇为满意,每次餐食都是将自个儿撑住了,这才恋恋不舍放下碗筷,但这宅院的丰盛餐食,也才使得无尘子知晓,什么叫做贵客。
餐盘也还寻常,清白红陶瓷,有些蓝色富贵花,有些红色印鉴,尺多大小,其上盛的不只有客房处常见的红绿白色素食,还有鸡鸭猪牛羊等一应肉食,堆得满满的,足足有十二个菜,虽已过了半炷香时辰,也还是热的,也是香气四溢,只是看上几眼,便使得诸人连连吞咽,口中生津。
都灵道人也不客气,招呼一声,便动手了。
都灵道人与无尘子都是狼吞虎咽,而静都道人与伊明诚却是不疾不徐细嚼慢咽,风格不同。
食不言寝不语,对修行之人是没用的。
都灵道人也顺便介绍了一下这法会来历。
如这法会名义上是大悲寺邀约四方同修参与,但实则是太乙门受了皇命主办的,其中花费人财诸物,都是皇帝内库掏钱,故而这吃食事物很是繁盛,比得许多门派平日吃食好了许多,也不全然都是素食果蔬。
无尘子忍不住问了,那客房处缘何都是素食?
都灵道人鲸吞几口,解释了说是毕竟招待人数千数之上,终究还是有照顾不得之处。
都灵道人寻了这么一个借口敷衍诸人,但无尘子还是细想了片刻,恍然明白,还是自己散修身份限制了。
传承门派传承门派,虽说的是门派,实际是传承为主。有着这份传承存在,代代相传,大明国便能得了源源不断的修行之人,老师是人仙散人,弟子大概也是。也不求这些修行之人都能为大明皇族炼丹制药,只求这些修行之人能够镇压鬼魅邪物,不使百姓受灾,安稳四方。
说不得有那山野之中修炼多年的妖魔出世,还需这些门派高人顶上去,便是不能镇压,也能生生将那鬼魅邪物耗死。
在那传承门派之中,纵然有高人可以跳过皇命不顾,略过功德不要,也得为了门下弟子考虑一二,帮着弟子积攒功德,寻找宝物,谋划人情,故而其中大多数不得不挺身而出,将那些邪物拿下。
如今受了皇家善意,便是一点因果,一二日可以压下,但次数多了,多少要放在心头,被皇命驱使时候,也要取其一二顺从。
修为也高,忌惮也多,还是修为高深之人,皇家岂能不多给出些好处?!
散修之人,便是太散了,聚集不易,心性难捉,道行高下难说,虽也能驱邪捉鬼,终究缺了传承,也失了门派的稳定,没有门派基业操心,若是真的遇到凶杀恶鬼,说不得跑得比谁都快,便被大明皇族稍稍忽略了。
这些人,可稍稍照料一二,但不能将之与门派修行并重。
吃食住宿,自比不得修行门派弟子。
对于许多散修而言,能够参与七月法会这般宏达盛事,便心满意足了,对于吃食住宿这般一点小事,根本留意不得,故而这法会已经举办了许多次了,也没有在散修之中留下恶名,许多散修反倒是趋之若鹜。
都灵道人又与三人说了那法会初开几次时候诸多门派道人与大悲寺辩说素食肉食之事的趣事传闻。
这第一届七月法会是大明国开国皇帝下旨举办的。
时值距今已经数百年的鼎立四年,皇帝下旨给在立国时候出力极多的太乙门,要求其倾尽全力于诸多郡守的协助下,于诸郡城举办水陆法会,超度于立国时候各地诸多战事中的亡者英魂,或者送入幽冥或者收回镇压,使其不能化为凶恶厉鬼为祸一地。
皇帝这旨意也是迫不得已的。
彼时国朝初立,开国皇帝励精图治,朝中诸公也踊跃进言,地方也是吏治清明,士农工商等级分明,安分守己。这般大明国安稳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合该是一片太平盛世,却有各地源源不绝的异事奏章报上,皆言明地方有鬼魅邪物作祟,祸害地方,百姓死伤无数,苦不堪言。
官府虽尽力安稳人心,却对这些妖魔事情镇压不力,各地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心农事。
立国之前的数次数十次战事下来,各郡各县都是十室九空,乡下也多是荒无人烟,荒草繁茂,待得国朝稳定了,再花费数年重新安置了民众,又统计了一下百姓人数,却是比前朝末期时候少了足足六七成不止。
相对于整个大明国而言,民力严重不足。
百姓乃是国朝之基,民力不足,国家也难安稳。
前朝末期民乱爆发至本朝安定,足足损了数千万百姓,其中妻离子散者不计其数,其中家破人亡葬身兽腹的不计其数,老幼死了七八成,妇孺亡了一大半,便是活下来的,也有说不尽的苦痛,道不完的心伤,不过在官府照顾下,各自重新得了良田好地,按照道理,能够安稳了。
至少,在京城附近的府县内,欣欣向荣。
国朝初立,开国皇帝忙于恢复民生安置百姓,忙碌了几年才得了空闲,本以为天下大安,还想着催促民生,不想接连收到各地求救奏折,皇帝初始还不相信,遣了吏员查看各地,得知那事情与奏疏上相差无几,这才不得不信了。
又或者,必须相信了。
各地主官初始也都是以恢复民力为上,对那鬼魅妖邪事情,半信半疑,待得鬼魅作祟已经不可收拾时候,大明国又有数十万或者更多百姓已经丧命恶鬼凶煞之手,西南边陲地方早有五座数万人的郡城沦为鬼域,其中全城百姓无一逃得性命。
国朝内旁的诸多郡县也不得不报了鬼魅作祟的奏章,还有不少加急的,恳求皇帝派人镇压化解。
开国皇帝积攒多年的戾气好不容易才平了一点,被这事情迎头扑面一棒子,杀了几个瞒而不报的郡守,又下旨遣了太乙门、大悲寺、落日谷等许多门派前往西南边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死伤了上千修行之人,才将那五座鬼城打下,又将其中鬼物全数打得魂飞魄散永不超生。
无尘子留意到都灵道人说到五座时候,都灵道人刻意强调了一下。
其后,在说到那鬼物被打得“魂飞魄散”时候,十分不屑。
看来,这里头还有些隐秘事情。
以无尘子的此时的见识手段,自然是没有使鬼物魂飞魄散的能力的,其已经在尝试自己绘制的五雷符的时候见识过了:鬼物惨嚎一声,鬼气散去,没了影子。
按说,那鬼物应该是魂飞魄散了。
但无尘子看了好几次,仗着魂魄强大,在雷光中看的一点影子瞬间缩小,最后成了一团莫名存在,消失于眼界之中。
那鬼物只是没了影子。
无尘子十分怀疑,问了鬼物会不会魂飞魄散。
静都道人当时便抬眼,莫名看了一眼无尘子。
伊明诚也好奇,又将脑袋埋了下去。
都灵道人却说了:魂飞魄散,不是那么容易的,至少天下九成九的修行都办不到。
说到收拾鬼物的时候,其解释道,道门佛门首选方法都是超度,也就是送入幽冥地府,便是因着罪孽太重或者修为太高深而超度不了,也多是带回门派,先镇压了化去修为再说,其中缘由,也是因为没有多少手段能够将鬼物打得魂飞魄散。
魂魄乃是众生轮回之基,有了魂魄,方可在生死之间轮转,因果轮回也方可无穷无尽;而若是轻易一个修行便能将魂魄打散了,那生死轮回迟早要崩溃,此等造作,干涉太大,故而便是有那能够生灭世界的大能创出了这般手段,也不敢传下来。
能够生灭世界的大能也在因果之内,也在道之内。
无尘子若有所思,伊明诚也默默点头。
魂魄事情乃是闲聊,都灵道人不过是稍稍谈论一二,又转回了开国时候修行与鬼物的那一场惨烈征伐之上。
起了兴趣,这健壮道士解释得详细了许多。
那场争斗的两边都是非人存在,都有各种神通手段,佛门道门的借来千百种法宝,鬼物也有无穷煞气鬼气怨气,拼斗起来自然是惨烈无比。
那一次灭城之战,各种雷火阴诡手段齐出,将西南地头的一个城池来回犁了几遍,鬼物固然“死”伤无数,修者也死了千人以上,生生将个阴气浓郁近乎鬼界的地方化作煞气冲天、阴阳驳杂的混乱地头,便是妖物鬼物甚至是以煞气修炼的魔物,也不敢在那城中多待。
据闻那次征战中,有地仙大能或者修为更高的高人出手,那鬼物之中也有许多接近仙人修为的凶煞恶鬼,不然也不能轻松轻松将一座郡城中的生灵屠戮殆尽。
事后那附近的几座鬼城是被拿下了,但里边的鬼物下场如何,倒是被参战各方藏得很深,至少大明国内是没有透露出来的,只是将那鬼城附近的百姓以地脉混乱有害生灵的缘由迁走,太乙门和大悲寺也告知了诸多修行,西南地头凶险无比,莫要招惹。
到这位置的时候,都灵道人一脸神秘揭露了里头的详细:争斗也有,鬼物死伤也有,但大概还是佛门道门败得凶狠些,便是自己门派也有前辈殒命于彼,最后五个城池非但没收回来,反而还失了另外两座。
南边鬼物收拾不了,但国内的鬼物可以收拾。
许多门派又各自派出修为了得的弟子坐镇了国朝诸多郡城,办了百十场水陆法会,将许多还在孕化的厉鬼凶煞给送入轮回,已经成了气候的,便是真正的高人出手,捉拿镇压,免了以后的许多灾劫。
便是各地都办了法会超度,各地郡守均担心还有鬼物作祟,官府不能镇压,便上了奏章,请各地那些传承久远的门派驻守各个郡城。
开国皇帝与朝中诸公议了许久,又问了各个门派掌教门主,许久才定了计策,然后下旨给太乙门,命其每逢天时不利,便举办个法会,震慑一下邪道鬼物,又因大悲寺在那灭鬼城之战中出力甚多,便定了大悲寺为法会的举办地点。
有道行修为都高深的修行,可以官府敕封,镇压一地。
诸多修行门派,也需遣出弟子行走地方,化解鬼物妖物,各地官府不得阻挠。
也是这般缘故,修行门派派遣弟子坐镇郡城或者定期游走各地,成了惯例,传了下来。
那封通传天下的明旨只有这些,但应该还有暗的旨意,便不是静虚观这般西北边陲地方的门派能够知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