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部分修行之人的心思,也是大多数镇守道观佛寺的习性。
只要与自己干系不大,且最后的凶恶之辈能够收拾,这些人大多乐于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最后再眼看他楼塌了,嗯,等楼塌了之后还可以出手收拾废墟,捡取其中那些无主的“金银财宝”,让自己更加富足一些。
无尘子恍然大悟:难怪了。
这分明是修行世界,但妖魔鬼怪依旧存在,做善事的不少,但做恶事的也不少,而佛道高人居然没以大慈悲心将那些作恶的鬼物全数拿下,只是偶尔在世道动荡之时出手,震慑一下那些凶恶之辈:尔等且安稳些,莫要祸乱天下!
镇守道观佛寺如此,真正有传承心如明镜的散修也是如此,自保为主,倒是那些村镇的神汉神婆,因着家人缘故,因着见识缘故,被卷入红尘因果之中,反而看不见这些计较,一意挣扎,除魔卫道。
不是说那些神汉神婆不对,但也不能说这些近乎明哲保身的佛道修行不对。
世间事情,本来便该世间之人承受。
一切缘由起因是世间之人搅和出来的,功德罪孽也是世间之人的所作所为生出来的,最后那结果也该世间之人来承受。
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也是大道。
佛道不是没有教化世人化解因果,如《清净经》等种种经文,每一种都是说收摄心思,莫要贪婪财货,莫要沉迷美色,孝顺父母,恩爱子女等诸般善行,但诵读经文的到底不多,能够照着经文做事的更少。
如此,又要贪婪仙神佛陀的庇护,却又以功利心对待仙神佛陀,也莫要怪罪和尚道士不在为难之时救命了。
便在无尘子参悟一群修行高人的心思时候,上边高人一言而决:这一家人,是福德耗尽才受了灾劫,与佛道关系不大。
这例子,让好一群人若有所悟。
将众人安稳好了,一群人还挑了三家也被鬼物给祸害了的家人说了,其中有一家是偏远地方的官宦人家,有两家也是山村地方的寻常百姓,然后又是一群高人猜测其中因果,最后的结论大约是福德不足,避不开灾祸。
一句唏嘘,一句感叹,便将那受劫的三家人给略过了,然后又转向其他的事情,说了一下如今各郡各县的情况,说了一下如今鬼物虽不少,还算是微弱的,正是一群人积攒功德的好机会,劝说一众修行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少出门周游周游,三五百里也可以,整个天下也可以,为那些无辜之人铲除些许祸患,也算是履行教化司职。
又有人出声,细问如何破境成为地仙真人,一群高坐上位的高人,只说破境成为地仙真人,不仅仅需要法力充盈,还需得有高深的境界。其中法力,是保得自己破境之后有足够的法力游走周身强壮自身,更是要防备在破境时候有魔道侵入,其没有半点手段能够护卫自身;而境界高深之后,便可以让那侵袭而来的心魔不至于引动杂乱心思,被五色五音五味等给引入歧途。
最后还吩咐诸人,无论是佛道修行,都不可只炼法力,还得稳固心境。
这世间的鬼物实在是不少,而其中修为高深之辈还有种种神通,色,相,欢愉,怨恨,种种魅惑手段不比那心魔天魔差了多少,最要紧的是,那凶境恶鬼还可能施展夺舍手段,将修为低下的佛道肉身占据了,或者直接吞了那些被驱赶出来的魂魄强壮自身。
便是不管邪物,心境修为高深,元神强横,驾驭的法力也多些,驭使法力也轻松随心些。
吩咐妥当,这持续了两日的法会便到此为止了,其后又是五日时间间歇,正好让诸人各自寻了道友论道说法,印证修为。
人仙与地仙的差距,不仅仅是法力,还有境界。
前头无尘子等人听了一群高人说了境界的事情,忍不住有找了一群道友,还将都灵道人也请了过来,与扶风散人等一群后辈追问破境成为地仙真人的机会,看能不能从这位前辈口中打听到些许破境的机缘。
无尘子还年轻,功德还不足,境界也稍稍差了些,需得多准备几年,距离破境还早,此时追问,也不过是想直击要害,而不是在乱七八糟的事情上耽搁时间。
扶风散人却没这个时间了。
境界不差了,功德也差不多了,再跟着无我大师一道出去转悠一圈,那功德妥妥够了,再寻几个好友一道为其护法,老道士便可以在自家道观准备破境了,如今贪的是能不能多准备些破境的心得,将其中可能出现的邪物再多准备些防备手段。
余下的几个道友,跟无尘子差不多,都还只是筹备破境,距离真正的破境之日,差了许多。
而都灵道人与其他的前辈却差不多,说到破境时候可能遇到的难处,也只是外魔内魔两种邪物而已,但具体的破境手段,如何破境,这老道士就没说了。
也不是没说,这老道士最后还补了一个法子,便是接受皇家敕封,借用皇家龙气帮着自己在破境最为艰难时候稍稍拉扯一下。
扶风散人直接拒绝。
以这老道士的傲气,自然不会委屈自己投身入皇家名下,不然其上次破境时候已经求了皇家敕封破境成功了。
嗯,莫要以为皇家敕封很难。
以扶风散人的本事,通过太乙观、大悲寺、碧霞观甚至是静虚观的门路,都能轻而易举寻得一道敕封,只是不愿意而已。
到此,诸人都没再追问破境的事情,一个二个又探讨诸般大道,混混日子,顺带等五日之后在内法坛位置的交易会,也是诸人最为盼望的。
前头入道境界的交易会早已经举办了,当时无尘子还有心去掺和,看能不能再挑拣两本修行法门,再寻了上次给予自己换取制器法门的高人,定做几件驱邪的法剑,护身的道袍,玄妙的神像,布阵的阵基。
可惜,无尘子还没进去,便被人给挡住了。
无我大师。
那和尚告知无尘子,两个交易会是各自分开的,高境界的修行不可以掺和入道境界的交易会,嗯可以去看看,但是不可以交易,免得慧眼识珠夺了其中一些隐晦的宝物,也算是给入道境界的一群修行一个捡取好东西的机会,给入道境界的一群人一点机缘,当然,低境界的一群人也没机会掺和这后头的一个人仙散人的交易会。
故而,无尘子便没去了,免得真的看到好东西了自己却不能换取,白白遗憾了。
后边这个交易会,无尘子如法炮制还是用自己从曾家的来的残本换取了好几件灵物法宝,又绘制了一大把上等灵符,从大悲寺换取了好些灵妙佛经,修行心得,灵丹妙药以及阵法心得,然后领着两个徒弟优哉游哉回了三清观。
其后,便是各自修行。
道观日常,习惯了,也都能应付。
胡八姑在提升修为境界之余,偶尔跟着无尘子一道去墓葬山上转悠两圈,一个布下阵法,从天上接下无穷太阳真火,将那越来越浓郁的地脉阴气和鬼气一股脑炼化了,一个在阵法加持下,以超度经文落满整个山头,将那些藏匿在阴气之中的小鬼全数给收拾了。
墓葬山如今也彻底落入邪地了。
当年刘家的阵法,将整个墓葬山的龙脉给毁了,又有那鬼物布下的手段和阵法,将墓葬山的地脉阴气给掘开了,地脉阴气源源不绝从地下涌出来,将整个墓葬山化作幽冥鬼蜮一般的存在,而周围那些游荡的迷糊鬼物,一感受到这幽冥鬼蜮的吸引,都急不可耐赶了过来,闯入其中,又被山上山下的鬼气怨气吸引,成了恶鬼。
如此一次一次收拾那些还没来得及作恶的小鬼,细水长流,倒也可以积攒不少功德。
余下的,清缘便是修行功法,研习符道,一点点将无尘子手中那应付凡俗之人的护身符,镇宅符,回春符接了过去,甚至无尘子还从自己参悟出来的凝神符之中演化了一下,将减弱版的凝神符传给了清缘,让其自身只管与一众修行之人之间的符箓灵物交换,也能腾出不少时间来。
最要紧的是,如此施为之后,清缘多多少少能够攒下些功德。
清法也在无尘子与胡八姑联手施教之下,领悟了第一道法力之后,体验了法力的玄妙,便是愈发勤奋地跟着老师和师娘修行,争取早早将那法力强壮,纵然不能施展高明的术法,也要能够驭使灵符,将来道观上香的香客应付过去。
嗯,若是有这手段,老师也能清爽不少。
至于两个小弟子,无尘子都险些动了板子,前者也不过是勉勉强强收敛了些许玩闹之心,跟着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修行时候,能够像模像样地吸纳灵气念诵经文,但距离入道境界还差得远。
外门六个弟子,在无尘子的教授下,法力境界比两个入道境界的弟子已经高了不少,符箓手段也比当初入门时候强了数倍,身上的法器道袍也换成无尘子从大悲寺换来的上等之物,更是每次在出门之时,都有无尘子绘制的上等灵符护持,偶尔还能得了无尘子拿回来的灵丹相助,修为增进实在是快捷,与之相对的,这六个弟子也被无尘子派遣了事物,一点点将周围十几个镇子的妖邪事情全都纳入三清观。
那些原本敢对乌正信的家庙出手的神婆神汉,可没这个本事跟真正入道的道人作对,甚至被六个手段老辣的弟子给开了鬼眼,看了纠缠而来的鬼物之后,险些被吓尿了,从此老老实实,半点不敢在掺和鬼魅之事了。
乌正信,张氏,蒋家三人,也各自有事情忙碌,无尘子还怕这五人操劳过度,刻意寻了一本强身健体的引导术法教授给五人,再有三清观里面一点点充盈起来的灵气滋补,五人原本白了大半的头发居然有不少都转黑了,倒是让镇子上那些个地主老爷们对三清观的本事信了不少——这五个老家伙的变化是一群人亲眼见了的,尤其是张氏,当年因着家里边的事情劳心劳力险些累死,如今反倒是看来年轻了不少,足见三清观的本事。
也是这缘故,三清观的香火实在是不少,附近十数个镇子的善信如今也不敢在附近的神婆神汉那将就了,哪怕翻山越岭二十多里路也要将自家被魇着的孩子,被鬼物伤了的亲人带来三清观做法。
余下,便是安稳了。
一年安稳。
两年安稳。
三年安稳。
无尘子本来以为都能慢慢安稳下去,只等自己与胡八姑二人在这附近地方慢慢积攒功德,参悟人道因果的运转,提升各自境界的同时,扶风散人功德再次积攒够了,准备第二次破境,无尘子也被这老道士一封书函请了过去帮忙护道,
无尘子与胡八姑商议一番,后者颇为体贴地让无尘子赶紧去帮忙。
以前这狐妖整日在山上清修,法力是提升快速,但境界上到底差了许多,尤其是如今世道,妖族实在是少,精怪更是见不着,千福山一脉只能闭关苦修,于修行一道实在是不太妙,前途渺茫。
如今胡八姑下山,跟无尘子做了一对明面上的双修道侣,胡八姑固然给了无尘子不少指导,更是在无尘子外出时,庇护这小道士好些次了,让无尘子占足了便宜,同样,这胡八姑也得了不少好处。
丹药,阵法,各种佛经道经,都让胡八姑的境界高了不少。
至少,以前妖性难驯,如今在佛经道经的熏陶下,这狐妖勉勉强强知道许多礼节,懂得进退了,其明证之一便是:胡八姑对子真道人悄悄避开了,纵然这老道士偶尔偷偷来访,胡八姑也在其入门时候躲了。
有胡八姑坐镇,等闲小鬼闹不出事情来,又有十个弟子在道观里面扶持,胡八姑也不会太累,无尘子想想自己确实用不着出力,也就乐呵呵将在附近偷偷不晓得吞了多少幽魂的小黑拉扯上,再寻了一个顺路的商队,一道向着百江郡而去。
先去百江郡看看子真道人,糊弄几句,然后再考虑让这位师兄再帮忙留意两个根骨上佳的弟子,趁着这两年已经安稳下来了,无尘子正好多传授两个弟子,将三清观发扬光大,也算是对前身的回报了。
至于破境事情,无尘子一时三刻还急不得,毕竟皇家那儿的功德还没落下来,如今无尘子身上的功德比罪孽也就多了那么一两成,实在是不敢冒险一试。
也是因着这功德的事情,无尘子被胡八姑给埋怨了好久了。
那可是当初二人打生打死才拿下的老魔头,皇家供奉空口白牙的两句许诺便让二人将其递了出去,颇有几分趁人之危的情形,而若是两人将那老魔头自己擒拿了,再回来慢慢拷问,想来还能够得到十来本修行法门,更是可以将那魔头直接给丢入幽冥,功德立即便到手了,何至于等了这几年了,还是眼巴巴望着。
其中无尘子还托人问了一下,得到的回信含含糊糊,只说如今皇家供奉都忙不过来,来不及给二人在天下诸多道观布下香灯,也暂时寻不得地方以二人的名号修桥铺路,实在是糊弄人。
胡八姑险些气炸了。
无尘子一边感叹,一边寻子真道人磨蹭半日,后者依旧在道观之中忙碌。
当子真道人晓得扶风散人已经在准备破境了,又是感叹又是羡慕:这老道士年纪也不小了,再熬个三五十年,怕更有心无力了,可惜破境才没多少年,境界还是差了些,尤其是功德严重不足,又不敢再冒险破境了。
又因着这老道士受了敕封,被拘在百江郡不得自在,不然这老道士也要想法子出门一趟,好好看看扶风散人破境的事情。
等无尘子将事情说清楚,正要告辞离开,子真道人犹犹豫豫还是取了一堆静心凝神的法宝来交给无尘子,让其带给扶风散人,作为交换,扶风散人破境之后,需得将破境心得毫无保留告知子真道人,且日后碧霞观在遇着危难时候,扶风散人需得出手帮一帮。
无尘子当时听了这话,颇为迟疑看向子真道人,后者却面皮不动,只让无尘子将一堆法宝拿走,到时候交给扶风散人便是了。
若没有后边的要求,无尘子也想将来破境时候,争取这么个机会。
可惜,子真道人这因果不好接。
法宝真的不错。
在无尘子法眼之中,那法宝都是受了数十年香火的,还有诸般神明金光缠绕其上,化作千百种经文纠缠,无尘子只是摸了两下那法宝,便觉得自己心中的猜忌防备等心思全数都被压下了,只是那观想识海也跟着跳了两下,旋即将那顺着手涌动上来的经文镇压了下去,无尘子这心思这才机敏了起来,原本心思又跳了起来。
好悬,好悬!
这法器比无尘子温养七八年的静心沉香串强了不知多少倍,看来对于心魔确实镇压效果极佳,那扶风散人的破境事情稳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