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从误杀一名神仙开始

第52章 七道圣旨(一)

从误杀一名神仙开始 明晚舟 4141 2024-11-12 06:43

  民瑞元年二月初九,亥时,济世侯府。

  楚萧道沉声:“好,我都答应你。”

  “真的?”

  “真的。”

  他太不容易了,从他记事起,就被父皇耳提面命‘长幼有序,不要去想那张龙椅,它一点都不好坐,坐上去就要承担责任。这一脉就只有你们两兄弟,不要骨肉相残,要帮着兄长,要照顾好王家子孙后代,要想办法破解血脉诅咒。’于是他发下毒誓,这一生都将奉献给皇家至死方休。

  这几十年他埋没良心,做过很多伤天害理之事。他经历过五次身边人的背叛,前两次他悲恨交加,但后三次他无动于衷,因为他的血冷了。他舍身忘死,拼尽全力可都无功而返,他咬牙坚持以为总有成功的那一天,这一坚持,他已到八十一岁。他的心早就死了,只是多年的坚持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直到遇见那个人,他才明白他为何屡屡失败,因为他不够聪明。

  那个人就是济世侯,一个智慧无双之人,他总能凭借有限的点点滴滴拨开云雾,直指真相。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要是能为皇家所用,必可成就一番大事业。可王宏业不喜欢,想要他与那位斗上一斗,结果又被他看破,王宏业怕了,这种人用不得也留不得。还告诫王汉不可与此人走得太近,要提防他。他们还在等结果,想渔翁得利,可王宏业却死了。

  王汉因听信了谗言,又因王宏业的告诫,登基大典和王宏业的葬礼都没邀请他。那日在御书房发生的一切,让他看清了很多事。楚萧寒要想刺杀皇帝,谁也挡不住,可他没有。他年轻气盛,喜欢快意恩仇,江湖气太重,武功又高,加上人又聪明,就显得不可掌控,所以他和王宏业才觉着他很危险。

  当时在御书房楚萧寒对他们说的那番话很难听,加上局面有些紧张,一时晕了头。事后才明白,他明显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里面。谁都年轻过,他能理解那种被人处处针对的恼怒和愤愤不平,做起事来只图一时之快,不管不顾。于是他放心了,此人可用。

  太后今日宣他入宫,说想把韵儿许配给楚萧寒,让他去探探口风。他打心眼里高兴,郎才女貌天造地设,最重要还能为皇家拉来一强援。刚才济世侯的那番话,心中也明显是向着皇家的,所以就拉下老脸求他帮帮大历,没想到他同意了。王学广为自己这些年的付出委屈,也为皇家得此贤婿而高兴,他觉着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王学广一时哭,一时笑。

  过了会儿,王学广重新整理好仪容,真诚道:“谢谢。”

  楚萧寒正色道:“先别急着谢,还是有条件的。”

  王学广离开后,楚萧寒一大早就被请进宫,现在他已算是皇家女婿了,只因国殇期间,三年后才会大婚。问他如何除掉浩气门,他说‘出其不意、雷霆万钧’,王汉详细询问了他的计划,然后就说全力配合他。他显然被浩气门吓着了,柳历还活着,怕不下三百岁吧,几百年的布局,这样的人太可怕了,称他为神一点都不为过。

  两日后早朝,奉天殿,大历新帝晚到一个时辰。几年不上朝的大将军秦风,居然身穿甲胄站在武官之首。秦风快七十岁了,但身上杀气四溢,双目如刀,高大身材散发着级强的压迫感。

  百官跪拜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王汉一挥衣袖,坐在龙椅上,双目如电。平静道:“平身。”

  百官呼啦啦起身排队站好,等太监说那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口头禅。然而太监却从玉盘中取出一副圣旨朗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帝归天,国丧哀哀,新君初立,承武治邦,特成立枢密院,统领全国军事,强军建军。皇帝为院长,秦风、楚含熙、胡立、楚萧寒四人为副。钦旨。”

  堂上秦风、兵部尚书胡立出列跪在地上高声道:“臣领旨!谢恩!”然后退回站好队。

  楚含熙还在镇国关所以无法来领旨,但已有天使早一步八百里加急前去传旨,并面授机宜。济世侯楚萧寒虽有他的旨意,但他没上朝。

  太监又宣读起另一条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先帝归天,举国同哀。三令五申禁止一切声色犬马,然有丞相崔雨声为首,私设宴席,载歌载舞,罔顾圣恩,以大不敬宗庙社稷之罪,立即撤职查办。钦旨。”

  崔雨声把官帽放在一旁,五体投地跪在地上,还有十名参与者也吓得浑身颤抖跪倒在地,这时再装糊涂否认非明智之举,还是坦白从宽的好。随即一群如狼似虎的禁军进入奉天殿,崔雨声和他当日宴请的官员全被押了出去。

  太监高声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还拉了一个长长的尾音。

  这一日有官居一品的丞相和十名三品大员,因国殇期间不守礼法,全部锒铛入狱。关起门来在自己家里玩,这种事很少有人追究,也很少因此获罪。朝堂之中有不少做了同样的事,正努力保持镇定。在太监说完话后,大殿之中一片安静。

  王汉正要宣布退朝,吏部尚书陶志出班上奏道:“启禀皇上,朝廷一下少了十一名重臣,这空出来的职位如何填补,还请皇上定夺。”

  “丞相一职朕再想想,其他空缺先由各部自行举荐,举荐之人暂代一年,以观后效。”

  “是。”

  然后大殿之中再无人上奏,宣布退朝。

  御书房周围十丈内,不得召见,禁止任何人靠近,三千禁军将这里围成铁桶。王汉坐下后道:“诸位请坐。”

  他前面有大将军秦风、济世侯楚萧寒、新任兵部尚书胡立、宗正令王学广、暗影卫都督金洋。殿内没有太监,也没起居令。

  王汉正色道:“枢密院中还有王学广和金洋,圣旨上没有宣布,也只有我们几人知晓,算上朕共有七位。具体做什么,如何做都听济世侯调遣,朕也不例外。济世侯,下令吧。”

  “是!”楚萧寒表情严肃道:“大历危机四伏,崩塌只在眨眼之间,不是我妄加揣测,危言耸听。浩气门狼子野心,诸位都心知肚明,我也看过你们上的密奏。可为何其他人敢怒不敢言?因为浩气门在朝堂位高权重,门下弟子众多又武功高强,因此好些人为求自保沆瀣一气。这与历代先皇的纵容也有很大关系,我也能理解他们的难处,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十足把握不敢轻易动手。”

  “浩气门立派之初就包藏祸心,经过几百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尽得天下民心。朝堂之中到底有多少他们的人,我们谁也不清楚,他们的强大,我这里就不再赘述。先说说我知道的一些情况,他们的开山祖师柳历还活着,伐陈的三十万大军同样还活着。”王学广当然不会说这都是他的推测。

  金洋倒吸了一口凉气,楚萧寒续道:“战争早已打响,只是我们还不自知。现在他们还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蚕食帝国的国力。真到由暗转明的那天,朝廷就大势已去,他们只需振臂一呼,就可瞬间聚集几百万甚至千万大军。再配上门下弟子绑架、刺杀、威胁朝廷官员,诸位觉得我们还拿什么与他们交锋?”

  “所以我们不能如此被动,要主动出击,这也是成立枢密院的初衷。再来说说我们的优势,我们占着大义,皇位受命于天,几百年的习惯已在百姓心中落地生根;我们有分工明确的后勤体系,大军只需在前方奋勇杀敌,不用担心后方;我们有精良的武备院,可以很快武装起一支五百万大军;我们还有大将军这样的军神。”

  秦风忙道不敢。

  “令!”王汉亲自记录,众人都严阵以待。

  楚萧寒冷声道:“宗正令之子王昱,调镇国关担任守将,在他任命期间只守不攻。并负责建立边市,可卖粮、盐、布匹、茶这些生活物资,换回他们的牛、羊、马还有羊毛。朝廷也可将三年之前的军粮尽数售卖给月狼国,再用高出市价半成的价格向大户手中购买粮食,补充粮仓。将购买到的羊毛悉数送到西郊皇家农庄,那里会用五十斤羊毛一两白银收购,有多少要多少。商人免税三年,三年后视行情而定。王昱要做好防护措施,保证边市良性运转,具体如何做他比我在行,即日起程!”

  楚萧寒的话很快形成圣旨。

  大历与月狼国经过一个月的磋商终于签定《历国和月狼国商贸条约》,一式两份,双方皇帝用印即时生效。

  条约大致讲:一、双方各出一千护卫队,保护市集安全,维持市场良性运转,对抢夺、偷盗等破坏商贸正常运转的行为,直接斩首示众;

  二、历国保证每年为月狼国朝廷出售五十万石粮食,不包括出售给民间的粮食;

  三、月狼国保证每年为历国朝廷出售一万匹战马;

  四、两国重修旧好,月狼国大军不能进入镇国关百里之内,历国军队也不能出关进入草原;

  五、两国不得无故干涉民间自由交易。

  ……

  林林总总几十条。

  商贸市集用木石结构建在镇国关外,市集一分为二。一边是大历商人,一边是月狼国商人,交易达成后在双方官员的见证下以货易货。暂时没有银钱流通,主要是月狼国人不要银子,也不用银子,他们只有牲畜,很原始的交易。当一位牧民用十头公牛换回一石小麦,十八石大米时,现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各种欢呼声,第一次交易圆满成功。

  按每人一天两斤的量算,这些粮食够十口之家吃三个月,够五口之家过完整个冬天。牲畜在冬天最易死去,一是草料不够,二是冻死的,三是群狼糟践的。冬季肉不会腐烂,但夏天就没办法了,只能将腐肉抛弃,只凭嘴可消耗不了这么多肉。做腌肉可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可无盐,也无多余的柴薪只能望洋兴叹。牧民每年都会遇到这种情况,现在用过剩的牲畜,换回可以安心存放的粮食当然心中激动。

  当听说还有人收羊毛时,月狼国的人惊着了,那玩意有啥用。但大历的商人告诉他们,一石羊毛可换一石大米。他们跪在地上感谢月神,这消息太好了。羊毛剪了还会长,也许以后只要剪剪羊毛就可以养活一家人。现今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三石大米。商人以五十斤羊毛一两银子卖给西郊皇家农庄,赚两倍。用不到十两银子的成本换回十头牛,净赚十倍以上,马匹能赚得更多,可以想象大历商人是多么急切。

  月狼国以为天上掉馅饼,但大历的商人才真正赚得盆满钵满。这是环境造成的他们也没办法,所以才年年扣边,落后就会挨刀。随着时间的推移,牧民就会发现原来卖羊毛最划算,那跟捡钱没什么区别,然后纷纷卖羊毛,楚萧寒当初说的把月狼国买回来也许就会实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