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
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刘叔轻轻摸着怀中的那些玉盒,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可就在这时就听得天空上雷声阵阵,龙吟凤哕之声不绝于耳,刘叔、肥仔顿时大惊失色,难道这五朵“升仙雪莲”竟是有主之物?刘叔无奈道:可如今这五莲已被自己收入囊中,想还回去,怕也少不得仙人责罚,因为这五莲本是冻于冰山之中,而此等手段就不是自己这个小金丹能够做到的,若是真有仙人将其冻于冰山,自然希望待其成熟后才一一采摘,可如今五花已被自己采下,这……惹不起,肯定是惹不起!想到这,刘叔忙带着食铁兽连滚带爬的就向山下滚去,毕竟滚肯定要比慢慢下去快的多了,这时只见一人一兽朝着那山下的湖和寺庙就滚了过去,原来刘叔自听得雷鸣龙吟之声后,就立刻想到了那座小庙,那座庙虽小,但一看就是西方教的建筑,所以只要自己跑进了寺庙之中,那以自己在西方教的超然身份,自然可以借得西方教之力以掩盖自己的气息,于是刘叔便一路滚到了湖水附近,又急忙带着肥仔躲到了寺庙之中,可当他们进入其中之后,却发现这里面竟连一个比丘都没有,似是故意安排的一般!刘叔一进入寺庙,便赶紧开始念诵金刚经经文,肥仔则有样学样也口中念念有词,没一会,还真有一股神秘的力量附在了他们的身上,替他们隐藏了气息,似乎一瞬间这一人一兽就存于世间,来到了另一个空间一般!此时天外雷声滚滚,好不热闹,似乎天空都要被雷炸开了一般,而龙吟之声更是从平缓变得焦躁、愤怒起来,就好像玩捉迷藏却找不到最后一人一般。就这样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天上的雷声、龙吟之声渐渐的就没了,刘叔自不敢大意,又继续念了好半天,果然没一会雷声再次响了起来,刘叔心道好险,真是好险,我们楚国人常说事不过三,应该还有一劫,于是他又念了一会,没想到那雷声又再次响了起来,最后为了以防万一,刘叔仍是继续念经,直到空气中的灵气波动彻底平静了,这才放下心来,不过他们仍然不敢出去,谁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妖怪在外面正等着他们露面!于是一人一兽便开始参观起这座小庙来。
只见庙里周围正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一块块石碑,似是一套大阵一般,而石碑上面又刻着不少的梵文,七拐八绕的,有点类似远古时代的金文,刘叔自然是识得梵文的,他一番细看之后,才明白上面写着不少的信息:此处被称为雪域,也被唤为天界山,山高8888米……刘叔不知道这“米”是什么计量单位,只是那梵文就是如此记载的,同时下面一行又写着:每一年,这天界山都会长高一些,如同孩子的身高每年都会长上一点…除此之外,旁边石碑上还刻有一段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乃是一片无边大海,海涛卷起波浪,搏击着长满松柏、铁杉和棕榈的海岸,发出哗哗的响声。森林之上,重山叠翠,云雾缭绕;森林里面长满各种奇花异草,成群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群的犀牛,迈着蹒跚的步伐,悠闲地在湖边饮水;杜鹃、画眉和百灵鸟,在树梢头跳来跳去欢乐地唱着动听的歌曲;兔子无忧无虑地在嫩绿茂盛的草地上奔跑。但是有一天,竟突然来了只巨大非凡的五头毒龙,将森林捣得乱七八糟,随后它又搅起万丈浪花,摧毁了所有的花草树木,那些生活在这里的飞禽走兽们,都预感到灾难就要临头了,于是它们往东边跳,东边的森林倾倒、草地淹没;它们又涌到西边,西边也是狂涛恶浪,打得谁也喘不过气来,正当飞禽走兽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大海的上空又飘来了五朵彩云,并变成了五部慧空行母,随后她们就来到了海边,并施展出无边的法力,降服住了这只五头毒龙,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风平浪静了,生活在这里的鹿、羚、猴、兔、鸟,对仙女们顶礼膜拜,以感谢她们的救命之恩。
众空行见五头毒龙已被自己施法降服,随后又显法将森林恢复正常,做完这一切后,她们本想就此告辞回往天庭,怎奈众生苦苦哀求,要求她们能留在此间为众生谋利,五仙女也是大发慈悲之心,便同意会留下来,与众生共享太平之日。这之后五位仙女又再次施法喝干了大海之水,于是乎大海的东边就变成了茂密的森林,西边变成了万顷良田,南边变成了花草茂盛的花园,北边则变成了一片片无边无际的牧场。众生灵无不欢欣雀跃,拍手称赞,最后那五位仙女就施法变成了喜马拉雅山脉的五座主峰,从此屹立在这里,以守卫这个幸福的世外乐园……最后每个山峰都得了一个亲切的名字,而那最高的一峰,当地的人民皆亲热地称之为“神女峰”!刘叔一一从周围石碑上看完了这个沧海桑田的故事后,才知道原来这座高山在西方教中又被叫做喜马拉雅山,而那最高的山峰则被叫做神女峰,此时刘叔又心道:这海是有了,那龙呢?传说大神共工身边好像是有龙的,但是不是那只五头毒龙就不太清楚了,于是为了验证心中之猜想,刘叔就想立刻去往山下,找一些胡教比丘或者附近的百姓好好了解一下,眼见外面天空放晴,刘叔便想走出小庙,可他刚走到门口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他急忙诚心问道“能不能出去,能不能出去,给个话,给个提示!”随着一阵风吹来,寺庙周围的金刚铃竟一一响了起来,随后就见庙外,场景立变,那晴空之相竟是一番假相!随后各般诸相一一略过,最后终于停止了变幻,随着一阵雷声响起,哗啦啦,哗啦啦,大雨如同瀑布一般就倒了下来,随即金刚铃声就立刻停了下来,刘叔大喜,雨水可洗刷自己的行踪,同时雨水也有一定的遮掩效果,看来自己的祈祷果然起了作用,于是他披上象皮,就带着食铁兽顺着山道向下走去,一人一兽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在雨停之前,到了一个叫做“加德满都河谷”的地方……
加德满都河谷,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又处于两条河流交错的肥沃盆地之间,和汉中倒是有些相像,细细看去,只见这里四面环山,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绿树葱郁,鲜花遍野,直似人间的仙境,若是论气候宜人倒又和滇国的苍山洱海颇为相似,不过最让刘叔感到惊讶的是,这座城邦虽然规模不大,但每条大街之上,寺与庙竟都是一座连着一座,一片靠着一片,一百多个寺庙靠在一起,竟形成了一片风格迥异的特殊建筑群,而至于为何说是寺和庙,是因为这其中有两种特有风格的建筑数量最多,刘叔也不知该叫它们什么,只觉得它们和中原的寺、庙挺像的,“寺”在中原一般都是官员办公的地方,而“庙”则是古人祭拜祖宗的地方,比如轩辕庙、炎帝庙、蚩尤庙、高祖庙或者叫高帝庙,远古的古唐国、虞国因为年代久远,刘叔也不了解,但夏朝和周朝刘叔是知道的,这两朝都非常重视祭祀仪式,一次就要用时三十六旬或者三十七旬,你看后来周讨伐商时,就说帝辛不好好祭祀,不重视祖先,所以我要代表天下来讨伐你!后来到了周时,虽然没那么重视了,不过比起现在也是非常的讲究的,周人好礼,所以祭祀时可繁杂的紧,一搞也是好几天,所以传到大汉,那中原各处真的是到处都是宗庙和家庙,同时华族一般还会把寺、庙建造的十分高大雄伟,好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实力。而在河谷这里,最高大最宏伟的建筑却往往都是属于各个宗教的,比如祖师的西方教,正由于“释迦摩尼佛”的德号叫“大雄”,所以这里许多寺庙都会建有一座高的离谱的“大雄宝殿”,而除了庙之外,这里还有一种类似塔庙结合的建筑,或是塔和堡垒结合的建筑,刘叔觉得和中原的寺挺像的,可待询问之后才得知这些乃是吠陀教的建筑,此外这里还有一些被称为外道教派的各类建筑……
整个河谷,除了各个宗教的寺庙多到离谱之外,这最有特色的便是同样多如牛毛的臭猴子,和滇国一般,由于这里的气候实在太舒适宜人了,所以街道两旁的众多大树之上,都栖居着许多的猴子,同时这些大大小小的猴子也会围在寺庙上精美的石雕和神像周围,或嬉戏玩耍,或向民众伸手乞讨食物,或懒洋洋的晒着太阳,如此这般就好像神灵的守护兽一般,而这一幕,立刻就让刘叔想起了弼马温孙悟空以及那座花果山,也不知猴哥现在怎么样呢?刘叔细看了一圈,河谷当地人大多都说的是梵语,当然了也有不少的土语,其中有些土人自称是科拉族人,并说他们和龟缩在身毒南方的达罗毗茶人,都是身毒地区最早的本土民族,刘叔很感兴趣就请他们为自己详细的说上一说,眼见这些土人并无什么兴致,刘叔便拿出不少金银试图诱惑他们,可这些土人对于银钱似乎并不感兴趣,但看到黄金后却是两眼放光,很快几位上了年纪的科拉族人便急忙走过来为刘叔细细讲说:起初,他们科拉族人和达罗毗荼人以及其它民族分别占据了身毒的南方和北方地区,但自从野蛮的、无耻的雅利安人骑着战马杀过来之后,他们这些土著便只能退守到河谷地区以及身毒偏远的南方地区,刘叔闻言就好奇的问道“怎么,即使强大如孔雀王朝,也没有打到身毒南方吗?”土人哈哈大笑道“南方都是贫瘠的蛮夷之地,孔雀王朝也看不上啊!”刘叔点点头,其实来之前他也做过一番了解,这身毒乃是一块巨大的半岛,而孔雀王朝也只是这时期一个强大的统一政权罢了,有点类似于秦国,并且两国不论是国土面积、兵力、人口、时间性等等都差不多,甚至连君王都有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阿育王和秦始皇也能算是同一时期的两位雄主,他们还都喜欢暴力征服……而同时中原的南方也和孔雀王朝一般,只是名义上的臣服罢了,两国的南方都是尚未开发之地,并且身毒的南方也和中原的南方一般,有一条大河、几条小河横跨东西,中原的叫做长江,身毒的则叫做瓦里河……
在简单的了解了一番河谷地区以及身毒南部各土人的简略信息之后,刘叔便与热情的土人们一一惜别了,随后他就带着食铁兽来到了附近一座宏伟壮观的寺庙门口,刘叔将肥仔留在门口休息,他自己则挤进了人来人往、热闹非常的寺庙之中,庙里众比丘正跟诸位来客一一传法,有一老比丘见刘叔进来,忙叫退周围小比丘,然后亲自前来迎接,刘叔见老比丘过来,忙款款行礼,老比丘回礼之后,刘叔便与其聊起了那座“喜马拉雅山”以及那间颇为神奇的临湖寺庙,老比丘闻言先说明确实是有这么个传说,并且我们河谷这边的很多修行者,也是从小就听过那五头毒龙和神女峰的来历传说!并且由于这河谷之地乃是西方佛教、吠陀教(婆罗门教)共同的圣地,所以关于这里的传说很多、很多,比如在我们佛门中就有一个传说“上古当佛门文殊菩萨路过此处时,得知附近百姓之疾苦,于是他善心大发随即就挥起神剑辟开了一座大山,如此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峡口。后来湖水就沿着峡谷倾泻而出,并渐渐形成一个四季如春的宜居谷地……不久之后,附近的百姓都纷纷赶到这个谷地想要看看这个奇观,过了没多久,他们便修建起大量的房屋,并决定在此处定居下来,后来人是越聚越多,渐渐的,这里就形成了好几个城市,而这便是加德满都河谷的真正由来。当然了,其他宗教中也有不少关于河谷的神奇传说,只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都是他们瞎编的!”刘叔闻言忙随口附和称是,老比丘刚说完,见刘叔的身上竟有佛光乍现,一看就是自己人,再听其梵语也是说的非常的流利,但看其长相,却明显,非是河谷之人,由于如今正是非常时期,所以老比丘就热心的说道“远道而来的贵客,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就应该去往城中心的那些大庙之中,问问那些富有道行的比丘僧,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已经修行了几百年了,我想他们肯定是知道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的!”刘叔听言知道老比丘此言必是有什么深意,便行了礼,出了门,准备去往城市中心寻个大寺来问问。
河谷镇这里满大街的都是寺庙,同时这些寺庙很明显的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显然属于各个宗教,而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佛教、吠陀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这三个大教派,并且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寺庙就像是形影不离的伙伴,因为一般有婆罗门教寺庙的地方,必会对应着一座佛教寺庙,刘叔与伪装成大狗的食铁兽一边欣赏着寺庙建筑之美,一边缓缓向着城中心走去,因为刘叔每经过一座佛教寺庙,都会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同时越往里走各教的寺庙就越高大,并且一座比一座奢华,一座比一座高大,而且香火还都非常的旺盛,好多土人都是从山谷底下第一座寺庙开始拜,然后一直拜到城中心最大的那座寺庙,最后众信徒会聚在各自信仰的寺庙之中,或颂经,或打坐……这其中佛教的门人弟子会被称作比丘,婆罗门教的门人弟子会被称为婆罗门僧或者教士、学者,耆那教的门人弟子会被称为胜者、修士、家众,有趣的是,城市中心处,婆罗门僧若在大声念着《吠陀经》,那另一边的佛教比丘僧必定会大声的念着《阿含经》,肥仔被两边经文吵的直摇头晃脑,而刘叔则是如沐春风,原来刘叔自小就随着须菩提祖师在灵台方寸山上学习佛法以及《阿含经》等佛教经文,所以他对佛教自然是更加亲近,以前在山上时只有师兄们会陪着他一起念诵经文,而如今这种万人齐诵的场景真的是非常的震撼,同时一股又一股神秘的力量正疯狂涌入刘叔体内,就好像小蝌蚪找妈妈一般,很快刘叔就走到了城市的最中心,而其眼前那高耸入云的建筑正是河谷镇中最高的佛寺——罗美德寺。缓步进入寺庙之中,只见“大雄宝殿”中央供奉的竟是一尊释迦摩尼金像,那高度、含金量、雕刻手艺在整个河谷镇也确是独一份,此时大寺里面众比丘、信徒们正在卖力念经,刘叔细细看去,一群棕色皮肤的比丘僧正闭着眼大声的念经,似乎谁也没有注意到刚刚进来的刘叔,刘叔见状,也像其它信徒般安静的呆在一旁跟着比丘们念经,这时就见那座释迦摩尼金像竟发出一道道金光,冲出了寺门,比丘都闭着眼还算好,似乎早已习惯了,可众信徒们则被那金光刺的纷纷闭上了眼。
佛光乍现之后,众比丘们才终于松了一口气,众信徒们则充满了崇拜之情,有好几个信徒还纷纷向着寺外看去,见路人无不流露出向往之色,而对面的婆罗门寺——雅利安寺内则是再无动静,就皆认为是这边的经文声盖过了对面的婆罗门寺,所以才引起了金佛神迹,而当他们环绕庙内,准备互相鼓励之时,就见刘叔正用梵语跟着比丘一同念经,其身上更是金光闪闪,于是每个人都十分的震惊,因为看刘叔的装扮和长相,这肯定不是他们本地人,并且也不像是周围国家的或者身毒来人,这河谷镇附近还有几个小型的城邦国家,同时这些国家大多都是孔雀王朝的附庸国,大家作为邻国,自然对彼此都有些了解,再说孔雀王朝和这里的人也是一般无二的,分为白色、黄色、棕色和黑色四种肤色,其中,棕色是这里最古老的,白色是这里最高贵的,黑色是最为低等的,而黄色一般只生活在东北地区,眼见刘叔的皮肤黑中透着黄,再看向他的衣装、样貌,还有门口那只巨大的肉犬,立刻就引起了所有信徒的注意,等到比丘们念完经文后,一位大耳贴面,年过花甲的老比丘忙起身从人群前走过,然后便满脸微笑的来到刘叔面前说道“尊贵的东方来客!欢迎来到加德满都河谷的罗美德寺。”刘叔闻言顿时一愣,这老僧侣明显是有点道行的,可刚刚念经时他却并没有察觉出来,再看其身上那股令人平和、欢喜、安静的特殊气质,还有富有感染力的钟摆声音,一看,就不是大殿中的那些穿着普通比丘僧可比,于是刘叔忙上前施合十礼道“弟子从小就受佛陀教养,偶然来到河谷镇,听说本寺乃镇中第一大寺,故而前来参会。”老比丘道“万法皆空,唯因果不空。你既来此,自有因果关系。”
刘叔装模作样的又与老比丘聊了几句,见左右无人再注意他们,便偷偷说道“弟子前来,是想询问一下,远处那座耸入云霄的高不可攀神山,是不是《山海经》中的不周神山?”那老比丘自然不知道山海经是什么经书?但他闻言却点点头微笑道“佛说:答案已在你心中。”刘叔点头示意,比丘间说话爱用禅语,刘叔自是早有耳闻,随后那老比丘又道“前日得了佛陀点拨,佛说:最近有一位与我佛有缘之人,会带着一大兽来往本寺。想来说的就是您了!老僧敢问一声,贵客可是从震旦而来?”刘叔点头称是,随后又不解的问道“您怎么知道我是从中原过来的?”老比丘答说“河谷镇这里,很少会有黄色皮肤的人,阁下的皮肤虽是黑中带黄,但这只是表象罢了,在佛陀眼中,阁下乃是黄色皮肤,至于为何会知道你的来路,是因为很久以前,确有不少中原蜀地过来的商队曾陆陆续续经过这里,然后又一路向西行去,而他们的长相、肤色、身高,特别是鼻梁、阔脸以及嘴唇都和你十分相像!不过老僧我也有不少年没见过他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蜀地那边发生了什么战事?老僧见了你的长相、肤色,还有贴身那件衣服的精细料子,才猜断出贵客是来自中原之地。”刘叔敬佩道“您真是佛法高深,前些年中原各地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动乱,但如今动乱已被圣人平息,我想要不了多久,中原商队必会再次前往河谷这里。”老比丘双手合十道“好,好好,没有战争就好,没有战争就好,如今我佛门之法已传至东南半岛诸国,只要中原没有战乱,那我佛门之法便可渐渐传入中土。”刘叔闻言却皱起眉头道“依我看,颇不容易。”老比丘就问为何?刘叔道“若是百姓安居乐业,幸福美满,又何必去求神拜佛呢?”老比丘却摇摇头道“这只是表象罢了,一时的平安一时的幸福只是虚幻罢了,只有百姓了解到君权非神授,人力定胜天,自强方不息的道理,才能得到真正长久的和平与安宁!”刘叔双手合十道弟子受教了。
老僧接着道“佛陀说:入乡随俗!贵客,您身上的这套丝绸衣物实在是太显眼了!要知道,这丝绸面料在我们这,可是价比黄金,您如此穿着实在太引人注目了,好在河谷之地乃是诸教领地,大家都忙着求神拜佛,没有谁会特意关注您的这身穿着,但贵客若是出了河谷地区,那很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还请贵客速速与我前往后殿,那里,老僧已为您准备好了多套本地服饰,还有,您的长相实在是太过于俊美了,也需要稍加一番打扮,庙中也有许多颜料,只需涂抹一些再点上几颗痣便可无碍了,加之贵客的梵语也说的非常的正宗,想来到了身毒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刘叔闻言便随着老比丘进入了后殿,换下了一身衣物后,老比丘便目不转睛的看着那些丝绸衣服,满脸堆笑道“这些衣物放在河谷镇或者身毒地区那皆是非常稀罕之物,并且也只有一些大贵族、大商人才舍得使用,若是贵客将其带在身,恐怕会引来不便。想来贵客身上也应缺少身毒的货币,所以老僧想用身毒的货币与您交换,请看,这是河谷和身毒都通用的一种银制货币,那些是身毒专用的金币。有了它们,贵客要买什么东西或者住宿、吃饭也会比较方便。”刘叔忙点头称是,表示愿意交换,老比丘又道“客人的那只坐骑也是十分的少见,在我们这里,几乎已经绝迹了,不过掸国那好像还有,似叫做猫熊吧!嗯,看其背篓中大量的象皮、虎皮、熊皮、熊掌、象牙也是十分的累赘。您看,我们河谷这里的天气还算凉爽舒适,但身毒那的气候却十分炎热,根本用不上这些东西。所以施主倒不如将这些象皮、象牙之物也布施于本庙,算是接个善缘吧!”刘叔闻言顿时一愣,原来刘叔刚到河谷镇之时,便已被庙里的小僧在河谷镇最高的庙顶上看了个清清楚楚。
不过,这老比丘怎么什么都想要啊?这座寺庙如此的高大华丽庄严,而庙中的那尊佛像也全是金身宝像,不应该啊,这寺庙,这么穷的么?若是真的困难,我作为佛陀半个弟子,自然是该竭尽所能,施以援手!那老比丘见刘叔在那静静思考,似是看出了刘叔的想法,便说道“我佛慈悲,自世尊—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成佛,到如今佛教成为了阿槃提国的国教,总算是苦尽甘来,可以扬眉吐气了!但我想贵客也应该看出来了,那婆罗门教对我教一直是虎视眈眈,毫不客气,甚至恨不能速将我教连根拔起,幸得这么些年,我教在白阿育王的英明帮助下,才稍微的压制住了婆罗门教。但随着教中的比丘僧越来越多,各地的寺庙越建越多,本教的开销也是水涨船高,有句话叫一分钱难倒众好汉,这在宗教发展中也是如此。”刘叔闻言,就看了眼那镀金的佛像,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老僧见状又道“施主,老僧先代替本庙谢谢您的乐善好施,一会老僧就会指引你前往本庙的圣地。佛陀说:若是施主肯布施,那里便会有一场机缘送于你!”刘叔大喜,随即就接过老僧递来的一些银币和金币,钱币一入手,刘叔就感觉一股力量遛进入了自己体内,他急忙摊开手一看,只见那些银币正面刻的竟是个“卍”字符,再看后面则是孔雀开屏的图案,细看下,只见每个银币后面雕刻的动物竟又不大相同,除了清晰可见的老虎、独角犀牛外,其余还刻有许多的植物,比如莲花、杜鹃……而金币则刻的是各种佛像,其形象惟妙惟肖,若论精致程度比起中原地区竟似还强上一分,刘叔对这些钱币也是爱不释手,只是他却搞不懂为何要在钱上刻这些东西,还有那股神秘的能量又是什么?老比丘就其疑惑,就好意解释道“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说明您是我教的忠实信徒,毕竟身毒那边可有着种姓制度。”
刘叔自然也听说了一些关于种姓制度的话题,知道在身毒那边人被分为了好几个等级,而佛教追求的则是人人平等,所以如果你是虔诚的佛教徒,或者你身上有能证明自己是佛教徒的物品,比如雕刻着佛教佛陀的金币,用无患子制作的佛珠……便可少受等级制度的影响,想到这,刘叔就问起身毒的历史和名字由来,老比丘收了诸多好处之后,立刻微笑解释道“这只是你们中原的说法罢了,身毒地区的雅利安人都称呼自己为婆罗多.瓦尔莎或者婆罗多.卡汉达!”刘叔道“雅利安人?”老比丘笑道“施主应该也听本地的科拉土人唠叨过,他们科拉和达罗毗荼人才是身毒的原住民。”刘叔点头称是,老比丘又道“其实除了科拉利安人、达罗毗荼人还有蒙达人、科尔人、桑塔人、释迦人……他们都是身毒的原住民!”刘叔惊呼道“世尊释迦摩尼的释迦族原来则是身毒的原生民族?”老僧道“是也不是。”刘叔感到奇怪就问为何?老比丘道“释迦族的来源非常的神秘,也只有少量的人才知道其本源起源,其实释迦族本源于中原北方的大漠地区!”刘叔再次惊呼道“啊?不是吧,北方大漠,漠南还是漠北?释迦族难道,难道和匈奴一样来源于阴山一带?”老比丘摇摇头道“我对中原不了解,不知道这个阴山在哪?据我所知,释迦族和雅利安人一样在很早以前就进入到了身毒地区,但被雅利安人打败后,就一番辗转来到了大雪山这里,并于这里建立了迦毗罗卫国,因为他们当初就是从雪山这移居过来的。”刘叔摇摇头又问道“那之前说的其他民族,都是身毒本土的原住民吗?”老比丘道“算是吧,因为在古典中,达罗毗荼人也是渐渐移居过来的,它们似乎来自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刘叔疑惑道“美索不达米亚又是哪?”老比丘大笑道“更西方,那是你未来将要探索之地!”
刘叔闻言顿时一愣,老比丘道“这些,都是世尊让我告知于你的。和雅利安人一样,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黑头人)也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分裂成了多个民族,其中有一支去往了埃及那里,并建立了埃及文明,还有一支来到了身毒,即达罗毗荼人后来建立了身毒文明。而同时,两块大陆的交界处,一直在草原上放牧的雅利安人也因内部信仰不同,分裂成了多个民族,其中一支信奉《波斯古经》的雅利安人就顺着经书指引,进入到了波斯地区,后来他们便建立起波斯帝国,还有一支信奉雷神因陀罗(在波斯古经中,因陀罗乃是邪神,所以信仰才会不同,正邪之分)的雅利安人,则跟着善于农耕的达罗毗荼人的脚印,在一千年后,穿过两山之间的缝隙,进入到了旁遮普地区(又称五河地区),经过无数场的厮杀,这群雅利安人也最终进入到了身毒的大河流域,后来那些个子高大,皮肤白皙,贪婪成性的雅利安人又靠着邪神因陀罗的帮助,赶走了那里大部分的原住民,并最终独自占据了富饶的五河地区,之后他们又在雷神因陀罗以及天空之神伐楼拿的帮助下,侵占了大量原住民的领土。没多久这些可耻的游牧民族竟在他们神灵的帮忙下,快速转变成了农耕民族,而,雅利安,则从尊贵的民族之意,渐渐转变成了耕种者之意!”刘叔听了老比丘之言,这才知道这个雅利安到底是什么意思?刘叔不禁心道,这身毒地区和中原地区倒真的差不多,你看,这北方都是游牧民族的领地,并且这些游牧民族还似乎生活在同一片地区,比如匈奴或者说戎狄来源于阴山山脉,而这个雅利安人听说是来于更加遥远的乌拉山脉,只不过雅利安人最后成功了,而戎狄人或者说匈奴未能成功罢了,犬戎虽然是打进了镐京,但在战斗民族的抵抗下,最后戎狄确实没能彻底成功,同时这什么雅利安人竟能从游牧民族渐渐转变成农耕民族,也确实是给了刘叔一当头棒喝,原本他以为农耕民族要转变成游牧民族那是很难的,而游牧民族想要转变为农耕民族肯定是更难的,所以当他知道匈奴人也会耕地时,只是满不在乎,如今来看,匈奴民族变成我们华族还是大有可能的!若论匈奴的强盛,萨满的强大他是见识过的,现在想想,刘邦他们还真是幸运啊!
那老比丘继续说道“后来雅利安人欲用宗教思想侵蚀、统治整个身毒地区,于是不久后便建立了吠陀教。之后大量的雅利安人闻着味道又陆续进入身毒地区,而这些后来者,则被称做“维勒查雅利安人”,即混血雅利安人的意思,而先前到来的那些雅利安人,则被称为“吠陀雅利安人”,随着身毒的雅利安人越来越多,他们信仰的神灵也跟着来了不少,这其中除了酒神苏摩、死神阎摩、拂晓之神乌莎丝之外,还有一位强大的火神——阿耆尼也随之进到了身毒地区,这之后“吠陀教”最为强大的三位主神雷神因陀罗、天空之神伐楼拿、火神阿耆尼又带领着雅利安人,一路入侵到了身毒半岛的中部地区,不久又有广博仙人为雅利安人写出了一本史诗著作——《摩柯婆罗多》。”刘叔一听仙人之名就疑惑道“这部史诗竟然是由仙人谱写,那一定非常了不得吧?”老比丘呼道“何止是了不得!这本史诗是以俱卢之战为叙述中心,有正文十八篇以及一篇附录,共约十万颂,此外,每颂又由三十二个音节组成,可以说这应是人间最长的历史史诗!同样也是一本道德教义的百科全书!这本史诗巨著不但为雅利安的正统性提供了历史依据,还为吠陀教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刘叔问道“道德教义的百科全书?那,那不是和我们中原的《道德经》很像吗!”老僧道“想来是这样的。”刘叔又问“那么俱卢之战说的是什么呢?”老比丘慢慢道“这俱卢族乃是苏美尔人的后代,同时也是达罗毗荼人的一支,它们是和雅利安人混血后组建成的一个民族。俱卢国福身王驾崩之后,因为大王子持国是个盲人,小儿子维杜罗的母亲乃是奴隶出身,所以王位最终是由二王子般度继承。般度政绩斐然,但是没多久就去世了,之后大王子持国就登上了王位。般度死时,还留有五个年轻的儿子,他们没了父亲无依无靠很是可怜,待大王子持国继位之后,对这五个侄子却是视如己出,呵护有加,但持国的一百个儿子却对般度五子深感不满,害怕他们长大后会夺取王位。”刘叔道“这种事在我们那也是经常发生,后来中原君王就认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老比丘点点头继续道“般度五子中的老大坚战热衷于研究宗教教义,老二怖军精通棍法无人能敌,老三阿周那擅长武艺,老四无种擅长养马,老五偕天精通天文。后来已成为国王的大王子持国竟真的要立二弟般度的长子坚战为俱卢国的储君,可持国之子又哪里肯答应?于是以长兄难敌为首的持国百子也是使尽手段,终于逼的父皇将那般度五子给驱除出境了。正巧,俱卢国的邻国般遮罗国的国王木柱王要为自己的女儿黑公主举行一场比武招亲,众王子闻言也是纷纷响应,到最后般度的三子,擅长武艺的阿周那也是很轻松的就赢得了胜利,之后阿周那便带着黑公主回到家中,而此时他的母亲也早已听闻阿周那竟通过比武得到了一个大大的奖品,所以她见儿子回家,就说奖品一定要五个兄弟平分!于是黑公主便成了般度五子共同的妻子,这之后黑公主就和五位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时般度五子也与般遮罗国结成了同盟,并与善于谋略的奎师那成了至交好友,一时间那般度五子也是好不风光,就这样过了没多久,俱卢国的国王持国见儿子们都大了,便把国家分给了持国百子以及般度五子。”刘叔道“这持国国王真是位仁义之君。”老比丘点头道“之后,般度五子披荆斩棘、开拓土地,并创建了首都——天帝城,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众人在大哥坚战英明的领导下,使得王国竟呈现出一片繁荣之象!而另一边,持国百子得到了自己的领土后却依旧毫不知足,于是持国百子的老大难敌就去找坚战赌博,坚战不知为何总是逢赌必输,于是没多久他就输掉了军队和国家,最后竟连五人共同的妻子黑公主也一并输给了难敌。这时老国王持国听说了此事之后就出来从中斡旋,于是持国百子和般度五子就立下了一个约定:般度五子要被流放十二年,如果第十三年能够不泄露行踪,他们就可以回归故里!就这样,般度五子和黑公主就被流放到了森林之中,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流放生活,待到十二年后,般度五子知道持国百子肯定不会放过他们,于是为了隐藏身份,他们就伪装成了魔刹国毗罗陀王的侍者,同时在这最后一年时间里,持国百子又经常来偷毗罗陀王圈养的家畜,最后忍无可忍的般度第三子阿周那便出手追回了那些失窃的家畜,于是乎般度五子的行踪便被持国百子给发现了!不过好在当时已经超过了双方约定的十三年期限,因此般度五子就要求持国百子归还原本属于他们的国家,可是持国百子就是不肯答应,并且他们还准备出兵灭了般度五子,于是一场大战很快就开始了……最终,般度五子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俱卢之战后,俱卢又出现了一位明君继绝王……”刘叔听完这本史诗巨作,也是不禁感叹不愧是仙人所著,令人匪夷所思!
老比丘见刘叔对身毒的历史很感兴趣,就简略的说了一番,随后刘叔又好奇的询问起西方教的历史起源,老比丘整了整僧衣缓缓说道“当年,释尊大人就是出生于此地,佛陀本是拘萨罗国属国——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关于世尊的各般记载,本寺还有块阿育王在位时留下的石刻,贵客正可以去看一看。”刘叔闻言就随着老比丘来到了一排石刻前,只见上面写着: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诞下了一个男婴,而七日之后,伟大的摩耶夫人竟突然去世了,后来,这个叫做悉达多的男婴便在摩耶夫人妹妹的悉心抚养下开始茁壮成长……世尊年少时,就显得天资聪慧、出类拔萃,到了七岁时,释尊开始受学,到了十二岁时,世尊就已经通晓了全国的最高学问!后来世尊又因聪慧爱民受到了父亲的器重以及国民的爱戴,并养成了静心沉思的习惯,世间的诸多现象均能引发他的感触和深思。到了青年时期,当时著名的阿私陀仙人就提出预言:王子如果出家修道,将会成就无上正觉,如果不出家,将会成为统治天下的转轮圣王。身为国王的父亲自然是希望儿子悉达多能够继承王位,并成为统治天下的转轮圣王,所以为了防止世尊出家修道,国王便让儿子尽享了荣华富贵,随后国王又安排当时年仅十六岁的世尊,迎娶了天下绝色的表妹,天臂城城主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为妻,同时国王还下了命令,不让王子看到任何不好的事情。刘叔叹息道“可怜天下父母心,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惜大多数人皆没有觉醒,只知道为子女安排这个,安排那个,却从没想过子女们想不想,要不要,他们觉得自己走过了无数错路,就不应该让子女们再走一遍,殊不知只有自己走出的路才是自己的路,普通家庭知道子女没有机会试错,就一心想把子女往他们所认为的正道上不停驱赶,自以为是为子女好,可往往却总是适得其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说教,不如身教,一个人只有自己做成了,那么他的子女才有机会学成,同时龙生九子,又各有不同,所以有钱之家才会多生几子,好将自己最精华的一部分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其实父母苦,孩子们又何尝不苦?就好比哪吒,到最后剔骨还父,割肉还母,褪去肉体独留灵魂,得求真我,不再受到父母的桎梏……控制欲强的父母会把不听话的孩子当做残次品,可他们却忘了,父母给与孩子的应该是包容是自由是放过,不是给他们吃的喝的,就是给了恩赐,你要付出的还有父母应该给与的亲情。再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都不是条龙,凭什么让孩子成为一条龙?压迫只会换来反抗,强迫只会换来冷漠无情。”
老比丘泪流满面道“小友说的太好了,实在是太感人了!如果天下的父母都能如此,那老僧就算是死,也能含笑九泉了。”刘叔双手合十说道“人生如一场修行,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摆渡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时常会感叹命运的无常,却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的孩子!他们,或许正是我们生命中的摆渡人,子女的到来,或皆因前世的因缘,缘起则聚,缘尽则散,前世亏欠,今生再见,来世不见,且行且珍惜!”……随后刘叔又继续看道:有一次世尊特意躲开了守卫出城去游玩,那一日,他亲眼目睹了民间百姓老、病、死的种种苦恼,以及那些出家修行者的自由自在,之后世尊就开始有感于世间快乐的虚幻,以及那些无法避免的各种痛苦,于是为了思考生命的意义以及寻求解脱之道,释尊便在一个月圆之夜离开了熟睡中的妻儿,舍弃了一切荣华富贵,然后悄悄的逃出了王宫,后来他就一路来到了王舍城中并请教婆罗门仙人阿罗逻迦兰,“什么是解脱?”然而阿罗逻迦兰仙人的回答过于模糊,没有让悉达多王子感到心悦诚服,同时悉达多的父王听说王子现在一心想要出家,便立刻派来了五名近侍,以保护王子的安危,后来他们一行人就进入到苦行林中,开始尝试世间所有的修行方式,这其中也包括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苦行法:比如世尊让自己的身体被猛火烤烧,模仿鸡犬在地上爬行和取食,甚至从此以后不再沐浴,停止了正常进食,只吃地上枯干的石榴,或者牛粪来充饥,世尊相信,通过这样的苦行,可以让心灵得到宁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醒悟到苦行并非是什么正道,折磨自己真的是毫无意义,而此时的他已变得瘦骨如柴、羸弱不堪,直到世尊接受了牧女的乳糜才得以存活。
于是悉达多王子就放弃了苦行,开始正常的饮食,而追随他的五个卫士却无法理解他的做法,觉得苦行才是解脱的唯一办法,看着日渐消沉的王子,最终这五侍卫就离开了释尊,回到了鹿野苑。之后悉达多王子便渡过了尼连禅河,并盘腿坐在了菩提迦耶的菩提树下,同时他在心中发誓,在自己尚未领悟真知之前绝不起身!之后,他就一直思考着什么是真知?什么是解脱?最终在其三十五岁那年的一日清晨,世尊带着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决心,在菩提树下整整禅定了七日七夜,并摧破了心中的一切魔障,终至大彻大悟,觉醒成佛陀,于是世人便尊称他为‘释迦摩尼’!同时为了将自己悟得的真理传给世人,世尊就前往了鹿野苑,去度化那五位比丘,之后,在鹿野苑的初次说法中,世尊就向五比丘解释了,什么是四圣谛?什么是八正道?不久之后世尊就带着五比丘和其余弟子来到了王舍城外,又在竹林中开始了普度众生的说法,由于释尊之法将解脱之法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于是一时间众信徒也是络绎不绝前来听法,在听了世尊之法后,当时以摩揭陀国频毘娑罗王为首的众多贵族立刻就成了佛教教徒,同时国王还布施了一座竹林精舍给世尊,让其在此传法,之后,就在这间竹林精舍内,世尊将佛教的教义渐渐就传遍到了整个身毒中部,许多原本信奉外道的婆罗门舍利弗、目犍连、摩柯迦叶等也纷纷皈依了佛教……几年后,世尊受了父亲净饭王之托,就回到了自己的故国,而他回国的那一天还正好是世尊同父异母的弟弟——难陀册封太子的仪式以及结婚大典,可是当难陀跪拜了世尊之后,当场就决定要立即出家,而七天后,世尊的儿子罗睺罗也一同皈依了佛教,这时净饭王不禁对着世尊叹息道,原本你出家了,还有难陀在。可现在,难陀出家了,罗睺罗也出家了,我们王室的血脉就要断了,这可怎么办啊?释尊回道:国不会长存,但法却可永存!
不久后,世尊就离开了迦毗罗卫国,准备重返王舍城外的竹林精舍,而当天竟又有七人追上了世尊他们,并希望世尊能够收他们为徒,这其中前六人都是刹帝利出身,属于非常高贵的阶层,而第七人——优婆离却仅仅是他们手下的理发师,于是,一个讲究人人平等的宗教便顿时出现了,一时间整个身毒中部,人人信佛,佛光普照……甚至待到净饭王驾崩后,世尊的养母和太子妃耶输陀罗也跑来请求世尊能让她们一同出家,刚开始世尊并没有答应她们的要求,但她们始终志向不变,于是世尊便点头同意了此事,而从此以后,世间不但有了比丘,还有了比丘尼!而佛光所照之处皆无阶级之分,男女之别!此事不久后同为雅利安人的波斯人便在大流士的带领下,打败了吠陀雅利安人,并迅速渡过了身毒河,占据了整个旁遮普地区,世尊知道此事后,就以大佛法联合了当时的各国力量,并获得了婆罗门教的大力支持,身毒的雅利安人以及土人在佛光的照耀下,齐心协力,奋起抵挡,最后总算是将波斯大军挡在了旁遮普那里……待到了师尊晚年之时,尽管他已是79岁的高龄了,却仍然带着僧团们去四处传教,世尊用了他一生的时间,来向众生揭示了生命的真谛,以及宇宙的真相,最终世尊在拘尸那迦的娑罗树林旁侧身吉祥卧,为弟子们进行了最后一次说法后,便在众多弟子们的环绕下,随即就进入到了一种令人不可思议的涅盘境界,终年80岁。之后众弟子们便将其火化,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佛顶骨舍利、四枚佛牙舍利,一节佛指骨舍利,以及84000颗珠状舍利子,随后,其弟子们又自发集结,回忆世尊的言传身教并将之记录成文,最终汇集成今三藏十二部佛教经典,以为世人揭示了离苦得乐、修行解脱之道。”
刘叔看完石刻后颇有感悟的说道“原来释尊竟是这般成佛的,那么舍利之事应该也是真的呢!”老比丘道“乌率腻沙,即世尊的佛顶骨,现正保存在身毒的佛门大寺中!而本寺也恰巧存有一佛牙舍利,还请施主前去后殿一观,或许这便是你的机缘。”刘叔闻言大喜,忙跟着老比丘就进入了最后的那座宝殿,二人到了之后,老比丘又悄声说道“世尊曾对老僧做了点化,他说‘一个佛灭度后,佛牙、佛顶和佛钵,到时会安置于东方。’想来,此话是佛陀说给施主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