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刘叔修仙记

第60章 西楚霸王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刘叔修仙记 星宿闲人 10489 2024-11-12 07:19

  “富贵不还乡,有如锦衣夜里行,谁人知之者?”

  项羽率领三十多万联军进入咸阳城之后,就立即令人腰斩了那位秦王子婴,众将见子婴被一分为二,也是大呼过瘾,遥想当初秦国一统天下,

  当时百废待兴,人口疲敝,皆以为会迎来一段和平盛世,毕竟夏商周三朝初期都曾有过一段和平盛世,甚至就连东方六国初建时,也有过一段短暂的盛世,这最有名的就要数太公的齐国之治和魏文侯的变法之治了,结果和平盛世没等来,全国人民却等来了严酷的秦法以及痛苦的徭役,并且那连坐之法经过李斯的改革之后,直接就彻底失了人性,稍不注意就得连坐入狱,至于徭役,更是毫无人性,这徭役可没有钱拿,等于是白干,并且还得白干三个多月,就说项羽带来的这三十多万军队中,便有不少人曾服过秦朝的徭役,于是联军在项羽的默许下,真的是无恶不作!可项羽依旧还不解气,又下令烧毁整座咸阳城,这之后,项羽就听从了手下之言,准备去挖那秦始皇陵,那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其东西两侧和北面皆有水,如此方形成了南面背山,三面环水之势,这座陵墓初建于秦王政元年,到秦二世二年方才竣工,历时共39年,而整座陵墓也是仿照秦国都城——咸阳城的布局来建造,同时此陵又分为四个部分,即内城、外城、外城城垣外面的砖瓦窑址以及打石场等建筑、再加上最最重要的陵下地宫,那地宫作为始皇陵主体的重中之重,皆非常隐蔽的建于内城南部一座封土堆下,并且整座封土堆浑然天成,从远处看就像是一座很普通的小山,但实际上却是另有乾坤!在封土里面,共建有九层高的夯土台宫殿,并且整座宫殿每三层又设为一组,暗合始皇帝确为九五之尊,想当年始皇帝在世之时,也恐将来自己的陵墓会被人惦记,于是便下令在陵墓中安置了各类机关,并且,各个宫殿内也都安排着许多的强弓劲弩,一旦有人进入,待那机关一动,便是万弩齐发,任你穿上再多的犀牛甲也是必死无疑。

  并且这地宫上面的仿咸阳宫殿,由于里面皆设置了大量的机关陷阱,所以那些来盗墓的人,几乎都无法活着出去,更别说在那些守陵卫士眼皮底下,发现封土堆下的绝世秘密,加之那封土堆天然混成,其上又布有不少隐秘阵法、结界,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什么猫腻,只会以为这是一座天然的小山,应该是为了布局风水才没有被毁掉,于是就有人说这乃是一山定万年的风水大局!并且秦相李斯在施工时也是做了绝对的保密工作,那些修建地宫的工匠、犯人、奴隶自然是不会留下任何一个活口,至于那监工章邯,他虽然隐隐知道确有地宫存在,但因封土堆上有大阵隔绝,也只是知道个大概,而在见过项羽入城后的种种暴行后,章邯自不敢将地宫之事告知项羽,要不然他的九族必会遭到秦人的大肆报复,于是知道封土秘密的就只剩下刘叔和赢家那些老家伙了。同时那座地宫掘地极深,一般的盗墓手段是根本挖不到那个深度的,据记载“当年,是直透过三重泉水,方才停下,并且之后又向骊山方向,挖掘了通道,最后,凿之不入,方才停下,整个地宫高13丈,同是九层的结构,地宫内,金银为凫雁,玉石为松柏,顶部又装饰有二十八星宿图,而底部则是水银灌注的江河湖海,因为上下皆有落差,所以水银看起来就似川流不息,当年,陵墓的设计者秦相李斯,为了防止地下河水渗透,还将整个地宫建筑的顶和墙,都令人用巨石板包覆了起来。后来,等到封土封闭完固,李斯又令人在封土堆上栽起各种树木花草,这样,人们看见这漫山遍野,都是些百年的苍松翠柏,也就不知道这封土下还另有乾坤,而待到地宫就要建成之时,里面的那些工匠一个都没有放出,胡亥就令人将墓道外门关闭,并不停的加土填筑,于是那数万名工匠就被埋入封土中,并无一人走脱,如此一来,除了胡亥和李斯等少量的知情者外,大家几乎都不知道这封土内,还有一座九层高的夯土台宫殿,而在那座九层宫殿之下,竟还有一座九层高的地宫,而封土下面,那上部分的九层夯土台宫殿便是李斯特意设计的顶级障眼之物。

  项羽下令杀了子婴,烧了咸阳之后,便令英布率军去挖掘秦始皇陵,这是因为很早以前英布和项羽手下的许多部将,都曾参与过秦始皇陵的建造工程,所以他们这些人很快就轻车熟路的将陵墓中的各个佣坑以及陪葬坑都洗劫了一空,之后为了寻找更多的财物,以及发泄当年建造皇陵时积累的大量怒气,这些人就开始大肆破坏始皇陵内的所有宫殿建筑,于是始皇陵地上的建筑又被毁灭一空,这些人见这皇陵当中,并没有始皇帝的棺椁,知道这陵墓中必有其它秘密,于是他们掘地三尺,想要挖出个一二三了,结果这些人挖了半天,却是毫无所获!同时,由于那座封土堆和普通的土山确实一模一样,而封土堆距离陵墓主体,又有不少距离,所以他们虽有人注意到了那座封土堆,并向下挖过几次,确依然是一无所获!如今胡亥、子婴、李斯、赵高都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加之刘季入城时,那良相萧何又立即令人搬空了秦王宫书库里的所有书籍资料,所以项羽他们就没有得到什么详细的皇陵地宫图纸,至于封土之外的那些图纸,萧何自然是全部送给了范增大人,但项羽入关后,这些人都杀疯了,抢疯了,又哪有时间去看这些无用的图纸,并且萧何送来的,还是许多老版的资料,范增看了几眼,也就扔给下面人自行处理了。所以,英布这些人虽然知道或有地宫存在,可他们当时都没有注意到附近的那座封土,自不会想到那封土小山内还有九层夯土台宫殿,以及三泉之下,那九层地宫的墓道入口,后来听说项羽分封在即,于是英布等人将始皇陵又细细搜刮了一番后,就心满意足的退出去了。

  而此时,项羽已与范增等人商议了多日,很快,他就假借楚王之名,自立为西楚霸王,随后又分封了十八路诸侯:

  蜀王刘邦,统治蜀地,建都成都。

  雍王章邯,统治咸阳以西的地区,建都废丘(扶风)。

  塞王司马欣,因其担任过栎阳狱掾,并曾对项梁有过恩德,所以统治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地区,建都栎阳,这栎阳在商鞅未入秦之前,曾做过35年的秦国都城,如此可见项羽对于这位塞王司马欣的信任。

  翟王董翳,统治上郡,建都高奴。当初,项羽冤杀了大将军宋义,又逼的楚王熊心不得不封其为楚国大将军,之后项羽就率兵救赵,并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章邯。章邯见势不妙,就派长史司马欣向秦廷请求援兵,但赵高就是不允,还派人追杀司马欣,司马欣侥幸逃回军营,就劝谏章邯反叛秦朝,章邯犹豫不决,也是董翳在旁不停劝说,方才说服了章邯答应投降!

  “司马欣和董翳乃是辅佐章邯,一同作战的秦军部将,而这三人之所以会被分封于秦地,自然是亚父范增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特意安排的,因为自从秦国名将章邯答应会率众投降项羽,而项羽却无情坑杀了投降的20多万秦军之后,秦国的所有人对于章邯、司马欣和董翳这三个叛徒皆是恨之入骨,恨不能将他们抽筋拔骨。所以让这三人分了关中的领地之后,短时间内,关中三王肯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他们收集不到足够的兵力,便只能依附于项羽势力,而项羽之所以会答应安排他们三个分封于秦地,一是因为这三将对秦国都颇为了解,将他们分封在这,正可以利用他们控制住秦国的复杂局势,二是自项羽坑杀了20多万秦军后,整个秦国都恨死了这三人,加上项羽又在咸阳血洗了一番,整个秦地,短时间内是很难恢复大量兵员的,所以三王虽有王爵之名,但他们手上却没有多少兵力,只能依靠于项羽,而这一点兵力,又正可以用来监视和阻挡刘邦兵出汉中之路,因为想要从汉中进入到三秦,就只有几条小道可走,而项羽将章邯分封在这里,又赠与他不少兵力,就是希望章邯能好好守住这些入秦的必经之路,并且以他对刘邦的大致了解,刘邦手下虽然也有几个能人,但和章邯还是不能比的,想来刘季就算是有二心,也定然逃不出章邯的手掌。”

  常山王张耳,统治赵地,建都襄国。

  张耳,本是魏国大梁人,魏之名士,年少时,曾做过信陵君的门客,待到信陵君死后,已做到外黄县令的张耳就学习信陵君开始广收门客,刘邦当时本来去想投奔自己的偶像信陵君的,结果信陵君却没了,于是他就做了张耳的门客,后来秦灭六国,张耳便成为了一名逃犯,但他和刘邦却一直都有联系。等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耳就参加了义军,并被封为校尉,之后,他又劝陈胜当立楚国的王室后裔为王,但陈胜并没有采纳,张耳见陈胜不听自己的良言,就觉得陈胜这个人刚愎自用,不能长久,于是他就请求领兵去攻略赵地,陈胜也不喜欢这些爱劳烦的名士,就答应了张耳。后来张耳就拉着好友陈馀一同出发,并成功打下了赵地,之后二人就共立了陈胜的好友武臣为赵王,武臣投桃报李,就任张耳为赵国的右丞相,任陈余为赵国大将军。后来项梁战死,秦军北上,邯郸被围,没多久,赵王武臣又被部将李良所杀,于是为了稳定住赵国的局势,张耳就立刻扶植了赵国宗室的族长赵歇为新一任赵王。巨鹿之战后,张耳因与陈馀交恶,便立刻离开了赵国,跟从项羽一同入了关,也正是因为他肯率军跟着项羽入了关,所以才被项羽封了王,而项羽之所以如此分封,自然是没安好心,张耳乃是魏国人,他在赵国是没有根基的,并且张耳和陈馀交恶,那只要将这两股势力靠在一起,他们两就必然会互相开战,而相对弱小的一方,就不得不倒向项羽了。

  代王赵歇,统治代地,都信都。赵歇,嬴姓赵氏,本是赵氏的族长,自陈胜指派的赵王武臣被部下杀死之后,他就被张耳、陈馀立为赵王,这赵歇原本赵王当的好好的,可项羽又怎么可能让你赵国安稳,要知道赵国的军力一直都很强,并且还是名将辈出,前有赵奢,中有廉颇,后有李牧,此外还有名相蔺相如,一代枭雄赵武灵王,所以一心想要搞事的项羽又怎么可能让你赵国再发展起来?

  “巨鹿之战,自项羽大破了秦军之后,张耳与陈馀就开始渐渐交恶,张耳后来也是不得已才依附项羽入了关,也因此被封为了“常山王”,而项羽会如此分封,自然是听了范增的建议,因为当年赵国的整体实力,仅弱于秦国和楚国,如果再由赵国发展起来,对楚霸王项羽来说,肯定是个巨大的威胁,如今张耳和陈馀已经势如水火,实力稍弱的张耳不得不离开赵国,而现在,项羽将张耳封在了位置最好的赵地,然后又将原赵王赵歇封在了位置最差的代地,加之陈馀又是代王赵歇的心腹,那么这两者之间,必然会爆发战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到那时,项羽便有利可图了,项羽的想法其实很明显,如今他手下只有十万左右的部队,虽然不算少,但也不多,而自他坑杀了那么多秦军之后,关中咸阳他肯定是待不下去的,所以他宁可一把火烧了咸阳,再将秦地一分为四,分封为章邯几人,如此做就是为了不许秦国再次统一。同时他又将张耳封在赵地,这就是故意让张耳与赵歇、陈余打个你死我活,而他项羽则能乘机坐收渔翁之利,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占据着楚国人口最多的那几片区域,所以只要待其回到楚国,用从秦国抢来的金银来招募一群新兵,再用从秦国抢来的优良装备来武装他们,只需一两年的休整、训练,那赵国之地便可唾手可得,而秦人最是痛恨三王,那实力拉胯的秦国章邯三王就不得不依附于项羽,待秦赵楚皆掌握在项羽手上,那他想要称帝,便易如反掌了。”

  殷王司马卬,统治河内,建都朝歌。这司马卬,乃是程国国君——风程的后裔,赵国著名剑客司马蒯聩的玄孙。秦朝末年,司马卬就做了义军将领、赵王武臣的部下,到了巨鹿之战后期,刘邦正攻略黄河以南的韩国旧地,赵国别将司马卬见刘季还在韩地征伐,便想乘机渡过黄河,然后他就能第一个进入函谷关了,刘邦听说了此事之后,便赶紧率军向北攻打平阴县,截断了黄河渡口。巨鹿之战结束后,赵将司马卬就随项羽入了关,待到项羽、刘邦灭了秦国之后,他就觉得魏国这片地方非常的重要,潜力也特别大,于是,项羽就将魏国旧地分为了西魏、殷、河南三国,又封司马卬为殷王,这司马卬本是赵将,如今将他封在魏地,自然是歹毒的很,这司马卬无依无靠,便只能依附于项羽,如此一来,魏地便尽在项羽掌握之中了。

  西魏王魏豹,统治河东,建都平阳。魏豹乃是魏国贵族后裔,陈胜吴广起义时,曾拥立其兄——魏咎为魏王,后来,秦国名将章邯打败了陈胜之后,便开始率军攻打魏地,魏军不能力敌,于是,魏咎被迫自杀,魏豹则一路逃亡到了楚国,那魏豹到了楚国之后,想起国仇家恨,就向楚王借兵数千人,又乘机攻下了魏地二十余城,章邯投降之后,魏豹就被项羽立为了魏王,之后魏豹就随着项羽入了关,项羽灭秦之后,因其抗秦有功,便封其为西魏王,这魏豹乃是魏国贵族后裔,并且又立下不少功劳,按理说分封时应该是要占大头的,但项羽却如此分封,自然也是希望魏国会和赵国一样,立刻陷入内乱之中,这样他项羽就能安心发展,拉拢人才,收拢各地的残兵。

  河南王申阳,统治河南,建都洛阳。申阳是薛郡瑕丘人,和刘邦、项羽一般皆是楚国人,之后他就和刘邦一样跟着张耳混,张耳率军攻下了赵地之后,他也顺理成章的做了赵相张耳的宠臣。巨鹿之战后,项羽率领联军进攻秦国时,这申阳竟第一个攻下了河南地区,并且他还脱离了张耳,亲自在黄河边热情的迎接项羽南下,也正因为如此,这申阳才被封了王,魏地分出的三王当中,就数申阳的根基最差,但项羽却又让他占据了洛阳那块风水地盘,如此一来,这河南王便能依靠洛阳附近的地理优势,守住关中的出口,并且这申阳本是楚人,他在魏地乃有什么根基?若是一旦魏地开了战,那这位河南王就不得不紧紧依附于项羽。

  “如此,三晋之一的魏国,也被分为了三块,而魏地的三个诸侯中,还是魏豹的地盘最大,因为当初魏国被章邯灭了之后,他曾投奔于楚国,并与项梁侄子项羽的关系还很不错,所以项羽才会高抬贵手,将魏豹分在了不错的地方,可魏豹原本就被项羽立为了魏王,如今项羽将魏国一分为三,并分了原赵国的一部分领土给魏地三王,也是想借魏地三王的力量,来牵制一部分赵国的力量,因为如此一来,三魏便立刻夹在了三秦之地以及张耳、赵歇之间,日后即使秦、赵真的生了乱,那相对忠心的魏地三王也可以为项羽争取不少的准备时间,而如此要如此分封,自然也是亚父范增的一番深谋远虑。”

  韩王韩成,统治韩地,建都阳翟。韩成乃是韩国的宗室后裔,当年五世相韩的张良曾请求项梁,立一位韩国宗室后裔为王,项梁闻言,便令张良帮助韩国复国,于是没多久,张良就扶持着韩成复了国。可惜那张良虽然也颇有谋略,但由于韩地过于靠近秦国,所以张良与韩成虽是勉强占据了一些韩国旧地,但很快就又被秦军给夺去了。后来刘邦领军一路就打到了韩地,之后又在张良的计谋下,先是击败了秦国名将杨熊的守军,然后又凭借张良韩国司徒的身份,顺利招降了许多韩国旧地,最后更是得到了韩国王室后裔韩王信的支持,由于刘邦是实打实的帮助了韩人复了国。所以,张良和韩王信后来就一同跟着刘邦,为其效力,然而也正因为韩人和刘邦走的太近了,于是亚父范增便把原属于韩国的河南之地给分割了出去,并力劝项羽分封申阳为河南王,让其定都于洛阳,这样一来,韩成就算不服,韩国就算是要生乱,但只要有河南王申阳占据好洛阳这块宝地,那自然就万无一失了。

  如此三晋的地盘就算是分完了。

  胶东王田巿,统治胶东,都即墨。想当年,秦将章邯在临济城下杀了齐王田儋之后,齐人就拥立了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新齐王,后来原齐王田儋的从弟——田荣聚众起兵,并立即将田假给轰走了,待田假逃亡至了楚国后,田荣就拥立了哥哥田儋的儿子——田巿为新新齐王,后来田荣觉得一国不能有二主,便要求楚国立即交出田假,要不然齐国就不会出兵支持楚国一同抗秦,但楚国就是不同意,于是田荣等人就没有派兵随着项羽入关,但在齐国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后来,其副将“田都”以及齐王建的孙子“田安”,就背叛了田荣,随着项羽入了关。这齐国一向就是山东的大国,并且还紧临楚国,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由于新新齐王田市和田荣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于是项羽便故意恶心他们,将他们分封在了胶东地区。

  齐王田都,统治齐地,建都临淄。

  这田都本是田儋、田荣兄弟的副将,待到田荣起兵,赶走了齐人拥立的田假之后,田都便生了反叛之心,后来,他就和齐王建的孙子田安一起背叛了田荣,并随着项羽一同入关,最后,又因功被封为齐王,做为田荣兄弟的副手,这田都自然是有点东西的,所以项羽才会将他封为齐王,让其都于临淄,这临淄城可是原齐国的都城,乃天下第一大城,也是最为繁华城市之一,项羽将其分封在此,就是希望田都能依靠临淄的资源,将田荣和胶东王挡在那快半岛角落里。

  济北王田安,统治济北,建都博阳。田安乃齐王建之孙、田升之子,项羽破釜沉舟、渡河救赵之时,田安也起兵攻下了济北数城,之后他率领所部与田都一同投奔了项羽。

  “如此,齐国之地也被项羽分为了三份,其中,要数胶东王田市和田荣的实力最强,并且因为当初田荣曾要求楚国交出齐人拥立的齐王田假,可项梁就是不同意,于是田荣就不肯发兵支持项梁伐秦,后来项梁战死,项羽就认为田荣是害死项梁的元凶之一,但当时楚王正在吞食项梁留下的兵力,项羽无法发作,待到他杀了宋义,被封为楚国大将军,打败了章邯之后,项羽才有了报仇的能力,所以

  田荣他们与楚霸王项羽的关系一直就很不合,于是,田市和田荣他们就被分封到了胶东半岛之上,而在胶东半岛旁边,项羽又分封了田都和田安二王,这两王一个占据着超级大城临淄城,一个又有泰山之险,并且不论是人口,还是经济,这两国都要强于胶东国,只是在兵力上,由于两王刚刚获得分封,一时还是不如胶东国的,但日后若是田荣与胶东王田市想要起兵,那齐王和济北王不说能帮上多大的忙,但肯定是能拖延一段时间的,而项羽如此分封,自然也是得了范增的建议,因为齐国就在楚国旁边,所以项羽若想称帝,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齐国的田荣HT市。”

  辽东王韩广,统治辽东,建都无终。

  辽东王韩广原本只是赵国上谷的一个无名小吏,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天下大乱,于是陈胜就派心腹武臣去经略赵地,待武臣稳定了赵地之后,陈胜又派出韩广去安抚北方燕地,待韩广到了燕地后,他很快便得到了燕国贵族的全体支持,随后就很顺利的攻下了燕地;后来,当秦朝派兵欲攻打赵王武臣之时,已做了燕王的韩广也是立刻就派出大将臧荼率兵救赵,随后项羽破釜沉舟,并于巨鹿大败秦兵。待到秦国灭亡之后,项羽因不放心北疆燕国,就问计于范增,范增闻言,便让项羽借口臧荼的功劳更大一些,将臧荼封为燕王,将韩广封为辽东王,好令二虎相争,于是,项羽就把韩广迁为辽东王,又立了韩广的手下大将臧荼为燕王。

  燕王臧荼,统治燕地,建都蓟县。

  臧荼本是原燕国的将领,后来又成了燕王韩广的部将,之后,韩广听说赵国有难,便派其率军前去援救,巨鹿之战项羽打败了章邯之后,臧荼就随着项羽入了关,最后为了让燕国自乱,项羽就封其为燕王。

  “如此,燕国之地也被项羽一分为二,并且,韩广被封为辽东王后,就一直不肯就国,似乎范增之计果然有用,那燕国估计马上就要内乱,而项羽如此安排,也是听了范增之言,那韩广虽然受到燕人的拥护,但项羽又怎么可能让你燕国安心发展?要知道当初燕国靠着名将乐毅,可是差一点就能灭了齐国的,所以项羽才会如此分封,因为在范增看来,只要韩广胆敢起兵,那以臧荼的能力,还是能打败韩广的,而臧荼杀了自己的原主人,必不受燕人支持,如此一来,他也不得不依附于项羽。”

  九江王英布,统治淮南,建都六县。

  英布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后裔,原是六县人,六县又叫做六安,六读“陆”音,因为这个地方水边地势高,所以叫做陆安,同时六通陆音,乃是一个通假字,又指六个地方皆平安的意思,这是因为,此地过去经常发生叛乱!故而叫做六安。英布小的时候,有个算师曾给他算命,说其受刑之后,必可称王,后来,英布犯了秦法,并被判处黥刑,随后又被带到了骊山去当役徒,修筑秦始皇的陵墓,而英布过去之后,就专和罪犯头目、英雄豪杰互相来往,不久他便乘机带领着一些人,逃到了非常偏远的地方,成为了盗贼。陈胜起义时,英布就去见番县的县令吴芮,并劝吴芮带领着部下和自己一起反叛秦朝,吴芮被其说服,于是他们就组建了一支几千人的队伍,以响应陈胜吴广起义,当时吴芮见英布颇有胆识,又害怕英布会乘机夺权,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英布,以结成政治联盟……待到章邯消灭了陈胜,英布就立刻带兵北上,并联合了正在收拢残兵的陈胜旧部吕臣,一同去攻打秦左、右校的军队,之后二人竟在青波成功打败了秦军,接着英布他们就带兵继续向东挺进,后来他们听说项梁已平定了江东会稽郡,现正渡过长江向西进发,于是,英布就和蒲将军一同归降了项梁,等到项羽杀了宋义,成为了楚国的上将军之后,英布等人又跟从了项羽。

  衡山王吴芮,统治长沙,建都邾县。吴芮乃馀汗县人,传闻他是吴王夫差的后裔,同时也是百越族的领袖人物,而他的父亲——吴申还曾做过楚考烈王的司马,也正是因为吴芮的身份特殊,所以他才能成为秦朝番县的县令,吴芮此人,对于当初秦灭百越之战一直耿耿于怀,这些年也是在不停隐忍,所以当他听到陈胜吴广起义之时,他也是第一个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的县令,巨鹿之战后,吴芮就率领着不少百越士兵,跟着项羽一起入了关,加之英布又是他的女婿,所以方被项羽封为了衡山王。

  临江王共敖,统治南郡,建都江陵。共敖本就是楚国贵族后裔,王室后裔——熊心被项梁拥立为楚王后,

  共敖就被封为了上柱国,这柱国是负责保卫国都的官职,乃是楚国最高品级的武官官职,地位上也仅次于令尹(楚国丞相名),一开始这楚国的上柱国本是陈婴,但陈婴此人只愿效忠于楚王熊心,所以就立刻受到了项家人的排挤。后来共敖成功率军攻下了南郡,便因功取代了陈婴,成为了楚国的柱国,待到项羽攻入咸阳之后,就封他做了临江王。

  临江王共敖、衡山王吴芮、九江王英布,这楚地三王皆是项羽在楚国收买的主要党羽,其中英布和吴芮都被封在了南方,而之所以这样分封,自然是因为,项羽是想凭借吴芮百越领袖的身份,好让百越之地能成为自己的一道前沿屏障,以阻挡住如今在百越地区已拥兵自立的秦国旧将——赵佗,原来,此时原秦国南海郡郡尉任嚣已死,而任嚣在临死前,就把时任龙川县令的赵佗召了来,并当即向赵佗颁布了任命文书,让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当然了这一切自然是有人在背后刻意安排。之后,任嚣就对赵佗嘱托“你可以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的有利地形,建立一个属于你们赵氏的国家,如此我也算对得住赵高先生了。”而在临死前,任嚣又再三嘱咐道“秦政无道,中原扰乱,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五岭北来峰在地,九州南尽水浮天。”于是就在项羽正要灭亡秦国之时,赵佗便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以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会进犯南越地区,同时,赵佗也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清除当地的其他势力身上,故而一时也没有时间发兵北上,所以亚父范增思虑了一番,就提议为了保险起见,可将英布和吴芮于楚南封王,如此就可以有效的阻挡住赵佗,毕竟当年的秦南越军团,可是秦国人数最多的兵团。

  以上这些,正是项羽在深思熟虑之后,分封出来的十八路诸侯,其实当初刘邦本来是想在鸿门宴上就乘机搅乱了项羽的布局,但范增的态度,项羽的强势,让他一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毕竟形势没人强,当时自己还是去赔罪的,不过刘邦还是提出了愿意分封在巴蜀,这倒被项羽同意了,至于汉中那块地方,刘季也在不停争取,而范增则一直在旁劝说项羽不要给刘邦,好在不管项羽同意不同意,此时的巴蜀和汉中已经被刘邦给打下来了,至于项羽给还是不给,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刘邦诉说想要分在巴蜀,自然也是刘叔的意思,毕竟六国的领地,自然得由六国的贵族继承,刘邦他在六国又根本没有什么根基,而若是回到了楚国,那么项羽在侧,又岂能容刘邦酣睡?想当年,七雄争霸时,就属秦、赵、楚最强,如今,项羽把秦国分为了四国,把赵国分为了两国,同时又把其余国家各分为多个小国,而他自己则自封为西楚霸王,建都于彭城,并霸占着原楚国地理位置最好、大约九个郡的地盘,再看看项羽的地盘周围,除了韩国外,皆是些实力不强的弱小诸侯,一旦各方势力有变,项羽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赶去支援,之外,项羽还封了有功于赵,但并未随从项羽入关的成安君陈馀,南皮三县之地,又封了吴芮的部属梅鋗十万户侯,可待到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之后,他就说楚王没啥功劳,只推崇楚王熊心为义帝,以示其尊于诸王,而实际上就是彻底架空了楚王。

  刘邦最后能被项羽封为了汉王,这本是一件好事,可是,要知道那刘邦的手下多为楚人,如今天下已定,他的部下和将领们自然都想着回到楚国去衣锦还乡,可刘季现在却只能往汉中去,当时众人对于巴蜀和汉中都非常的抵触,认为那里是无毛之地,是秦国流放犯人之地,所以一时间刘邦手下的逃兵是多如牛毛!同时,项羽刚答应把汉中分给刘邦,但他随后听从了范增之言,又下令,刘邦只可带三万兵马进入汉中,而刘邦当时手下的兵马差不多有十多万,如果只能带三万兵马,那不是太为难人了吗?当时刘邦得到这个命令后就犯了难,而当刘叔知道了此事后,轻而易举的便解决了这个问题,刘叔就笑着说道“人家说只能带三万人,那你就不能分而进之吗?”刘邦听后大喜,于是他就带着一队大约三万人的军马,然后大摇大摆的去往汉中,而项羽看他如此的听话,就立刻放松了警惕,结果没多久,刘邦的大舅哥吕泽就带着陈涓等将领,率领着第二支队伍偷偷的进入了汉中,到最后十几支队伍就这样陆陆续续的潜入了汉中,而除此之外,一些慕名而来的,大约几万人的队伍,也跟着刘邦一同进入汉中,再后来,甚至许多项羽的部下由于非常敬仰刘邦,或者跟刘邦关系不错,或者之前跟着楚王熊心的,害怕被项羽清算的,也跟着他们进入了汉中,等刘邦到了汉中一算,除去逃走的那一些,他的手下,竟然还有大约15万人的部队,刘邦大喜,随即就拿出了之前刘叔给的大量金银开始赏赐给这些士卒,以安其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