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刘叔修仙记

第111章 卫青 霍去病与匈奴衰落

刘叔修仙记 星宿闲人 12561 2024-11-12 07:19

  之前,商人与刘叔谈及文景二帝时皆是神情激动、面带喜色,但刘叔也渐渐听出,这些中原商人的语气已带着无奈和不甘,刘叔见状,就问众人为何会面有忧色?商人们相互而视,没有一个愿意出言回答,刘叔见状,也怕得不到真实的信息,便举杯开始继续敬酒,随后又说会保证商队在埃及、罗马、希腊的安全,如此才将酒桌气氛搞的活跃起来。刘叔如今已是元婴境的强者,他若不想醉,自然是不会醉的,刘叔看气氛到位了,又喊来伙计上了几大桶的埃及来的啤酒,啤酒香甜美味,很快便俘获了众人的芳心,不少人还说要把这些制酒技术带回中原,刘叔知道刘邦喜欢喝菊花酒,便说想念家乡的菊花酒,众人闻言也皆有思乡之情,或许是刻在骨子里的感情,中原人相比西方之人最是恋家,或许是因为如今中原百姓的生活,要比西方百姓强上不少,所以众人才有了归属感。

  农耕国家相比游牧民族或者海洋贸易国家,确实更加的稳定,只要不发生战争或者天灾人祸,那么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那些商人听说菊花酒,就笑此物已经不太流行了,刘叔闻言就问如今何酒最受欢迎?有人道“要说酒,那必得说高沟天泉槽坊的高沟酒!”刘叔说道“可惜我自小就生在罗马,无法尝到这高沟酒。”众人闻言皆有悲色,有人说道“就是我们也难喝到此美酒了!”刘叔疑惑道“这是为啥?”有人道“景帝之后,胶东王刘彻继位,他上台后没几年,就颁布了禁酒令!”刘叔忙道“可惜,可惜。大汉不是说粮食多的都烂在仓库里了,为何不拿出来酿酒呢?”有人哀叹道“诶,都给这位爷给用完了。兄台,你幸是生在了罗马,要在中原,你肯定是要累成骡马!”刘叔闻言啊了一声,问道“这是为何啊?”众人面面相觑,皆不敢再说,刘叔见状,忙让伙计好酒好菜赶紧再上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商人们皆渐渐喝醉了,这时,终于是有人开口说道“如今大汉在位的县官,正是景帝之子胶东王刘彻,说起这位爷,就厉害了!”刘叔一听商人说厉害了三个字,语调明显的不对劲,这是话里有话啊!于是,他就打起精神,一步步套起话来,商人喝醉了酒,被刘叔一套话,立刻就愤愤不平的说道“这位爷,非是景帝的嫡长子。但他七岁就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便继承了皇位。”刘叔闻言忙问道“哦?这又是怎么回事?”另一商人说道“景帝,他老人家本来是要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的,而刘彻当时是被封为胶东王。后来,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刘嫖,为其女陈氏向栗姬提亲,但却被栗姬给拒绝了;刘彻的生母王娡闻言,就许诺会让刘彻娶陈氏,至此之后,馆陶公主便不断向景帝诋毁栗姬,赞誉王娡,而栗姬因为经常出言不逊,一下就触怒了景帝,于是,景帝便废了长子刘荣为临江王,又立王娡为皇后,封时年七岁的刘彻为皇太子。不久,景帝又拜卫绾为太子太傅,王臧为太子少傅,让他们来辅导皇太子刘彻。”刘叔惊道“这,哎呀,这是废长立幼之道啊!”

  众人点头道“是啊,刘彻继位后,立刻就罢免了丞相卫绾以及御史大夫直不疑,又封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为丞相和太尉,封儒者赵绾和王臧为御史大夫和郎中令。”刘叔问道“哦?一上位就罢免了臣相和御史大夫!嗯,那卫绾不是他的恩师么?这是怎么回事?”有商人答道“卫绾是位忠厚长者,加之国事又如此的繁忙,哪有时间教导太子。所以当年教导、陪伴太子的,主要是那位儒者王臧,而太子刘彻也因此深受儒学影响。太子继位之后,由于窦婴、田蚡都喜好儒学,自然便成了县官的党羽。”刘叔闻言又问“那,那位御史大夫直不疑又是怎么回事?”有人道“”当时,太皇太后窦太后和前几代君王一样,非常推崇黄老之学,那位直不疑大夫是位有德行的长者,他也十分的推崇黄老之学,所以……”刘叔听言,点头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那商人继续说道“窦太后死后没多久,这位爷便下令要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了。”刘叔听到这,心中已有雷霆之怒,当场就骂道“你这,尊儒就尊儒吧,为什么要罢黜百家?”

  众商人闻言,脸上也皆是阵阵阴霾,许多人借着酒劲也是跟着刘叔说了一通的牢骚,一位商人接着说道“窦太后去世后,这位爷就任用舅舅田蚡为丞相,封大司农韩安国为御史大夫。这还不算完,由于新皇对他的舅舅田蚡,几乎是言听计从,以致于田蚡肆意妄为,专横跋扈,后来,田蚡更是借灌夫骂座之事,使县官下令处死了窦婴。”刘叔点头道“魏其侯窦婴曾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在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如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嘘唏。不过天子这一石二鸟之计确实高明,这一下,朝廷中的外戚势力便彻底失势了!不过,汉初几年确实皆是由女人当家,以致外戚势力过于强大,威胁到了王权!”有人闻言说道“哎呀,您说的确实是如此!窦婴死后没多久,县官的舅舅田蚡便惊惧而死,其子田恬虽继承了爵位,但没几年,就因穿短衣进入宫中,犯了不敬之罪,被天子废除了爵位。”刘叔笑道“穿短衣之罪,果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那之后呢?”

  有人答道“这之后,县官就开始起用功臣、外戚之外的官吏,甚至是那些出身微贱之人,比如主父偃、公孙弘、张汤等,后来,天子又拜公孙弘为丞相,封其为平津侯,再次打破了非列侯不得为丞相的过往惯例。”刘叔点点头说道“这就有点意思了,不拘一格降人才,挺有点当年高帝的意思了。”那商人继续说道“后来,县官喜欢上了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歌女——卫子夫,而陈皇后因嫉妒卫子夫获宠得孕,就屡次加以迫害;最后县官以巫蛊为由,便废黜了陈皇后,又迁其于长门宫。后来没多久,这位卫子夫便为县官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刘据,县官也随即立了卫子夫为皇后,立刘据为皇太子。此外,县官还起用卫子夫之弟——卫青、外甥霍去病助大汉开疆拓土。”刘叔见此人神采奕奕便问道“哦,看来县官最后还是用了外戚,不过听你之言,卫家皇后本是个歌女,想来也没什么势力。那么,这二人比李广将军如何?”

  商人闻言大声夸奖道“这两位外戚相比李广将军,皆要高出甚多,特别是后来打败匈奴后,登上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的霍去病将军。”刘叔道“哦?卫姓我所知甚少,只知中原曾有个卫国,后来汉初时,燕王卢绾的手下也有个叫卫满的。这霍姓,我只知道起源于霍国。”商人说道“这位霍去病将军本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后来,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县官刘彻,使得这位霍去病将军在年幼时,便成为了外戚家族的一员。冠军侯霍去病少年时,就善于骑射,县官很是喜欢他,觉得他和自己的性格挺像,便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后来,县官还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孙子、吴起的兵法,但冠军侯却以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为由推辞了。后来听说,他在宫中藏书馆博览群书时,找到了一本无名兵书。这之后,霍去病将军便渐渐成了冠军侯!”刘叔疑惑道“冠军侯?以前没听说过这个名号啊!”那人道“这是县官特意为霍去病将军设立的。”

  另一人说道“县官当年曾派张骞出使西域,试图与迁徙到西域的匈奴世仇——大月氏国结成军事同盟,可惜张骞在出发后,便被匈奴人抓住了,后来他虽逃了出来,却也未能说服大月氏联合汉朝。”刘叔道“大月氏我听过,如今他们已经迁移到大夏国附近了,听说强的很。原来他们是被匈奴人赶出来的啊,这匈奴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这么强大吗?”另一人道“汉文帝前元六年,冒顿单于病逝,其子挛鞮稽粥即位,是为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在位的十四年,这期间,匈奴在军事上更是空前的强大,他们往西攻伐了月氏国,并且在杀了月氏王之后,还将月氏王的颅骨制作成了首爵,之后又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向南,匈奴凭借塞外的地理优势,知道汉军无法远追匈奴,故而对汉朝采取了敌休我袭,敌进我遁的游击政策,而汉军却是无计可施。到了汉文帝十四年,老上单于领兵十四万直抵彭阳,而他的先锋人马更是焚毁了大汉的回中宫,后来文帝虽派兵前去平叛,但匈奴早已逃之夭夭了。此后数年之间,匈奴人连年入侵,搞得云中、辽东二郡的百姓是苦不堪言,每年被杀掠人口更达万人以上,而汉朝也只得以和亲及岁贡安抚匈奴。”

  刘叔闻言说道“匈奴确是汉人的心头大患!”众人点头道“匈奴与我们华族结仇百年,确实是个大威胁。当时朝中的官员也说,当年周朝就是被犬戎逼的迁都,才使秦国后来做大!”刘叔道“匈奴既是威胁,也是挑战,更是一种警告。匈奴在背,汉人边境自然是不得安宁,但若是没有匈奴,大家不需一致对外了,那么必会引起更大的内乱!”众人闻言皆点头称是,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这种感受了,有人继续说道“汉文帝后元三年,老上单于也病逝了,其子军臣单于即位。而当今县官面对的,也正是这位军臣单于,这位军臣单于即位后,就再一次放弃了和亲政策,并起兵大举南下,当时正当七国之乱,汉景帝送出不少金银珠宝,又给予匈奴许多优惠政策,才获得了罕见的和平时代。不过,后来有不少商人为了获得丰厚的利益,竟将大量的违禁品运往匈奴交易!”刘叔叹道“这,这不是给我们商人抹黑吗?”

  众人皆点头称是,说再怎么样,也不该把违禁品卖给匈奴,之后,有人道“后来,朝中的主战派,大行令王恢便向县官提出了马邑之谋——即试图利诱匈奴的军臣单于入境,然后在马邑谷中设伏灭之!当时县官也批准了,但该行动却因设计不周最终没有成功。”另一人插嘴道“不对,不对,我听说是匈奴的萨满,提前预言了这次行动,所以才没有成功。当时,军臣单于还将信将疑的抓住了一位尉史,后来一问果然如此,之后军臣单于还封了那个尉史做了天王!”那人道“不管怎样,那位王恢大人被下狱后,便羞愧自杀了,而此后,匈奴也断绝与汉朝的和亲,并更加频繁地入侵汉朝边塞。当时,主父偃、严安等县官近臣,皆提议当恢复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以换取国家的稳定,但县官却并未对匈奴做出让步,而是果断提拔了外勤卫青,令其北击匈奴。”刘叔道“汉自文景之治后,国力大增,人口肯定也是大爆发,正可以应对匈奴。”

  众人点头道“确实,如今大汉人口约有3500万,而匈奴人口不过2.300万。那些匈奴人虽是善于骑射,但不论是人口还是国力,都不可于大汉相提并论。”刘叔点头道“确实,不过若是西方的马镫传于中原,那中原的压力就要更大了。”众人闻言皆是面面相看,刘叔忙道“没事,没事。我的家族在西方还是能说的上话,所以短时间内,马镫之术是不会传到匈奴的。”众人闻言这才稍安,刘叔又道“你们给我说说那位卫青将军吧。”有人就说道“卫青将军曾是一个牧童,后来跟随姐姐到了平阳公主府,成为了骑马随从的奴仆。之后,因其姐卫子夫被选召入宫,才受到了县官的青睐,初时,卫青被提为建章监、侍中,并常随县官外出围猎,而县官也渐渐看到了小舅子卫青的才华。到了元光六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郡,县官忙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并分派四路大军出击匈奴:卫青将军由上谷而出、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这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当时众人皆看不起卫青,觉得他是靠着裙带关系,才当上了将军,于是第一次出征,卫青便带领万余铁骑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的祭天圣地龙城,之后,在龙城之战中,更是斩杀匈奴数百人,俘虏匈奴七百余人,而另外三路汉军,两路皆是失败,一路则无功而还。县官见四路大军,只有卫青是胜利凯旋,便下令封其为关内侯。而卫青将军也通过此战,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陛下的眼光!”

  刘叔说道“好,万事开头难。卫青为天下人做了个好榜样!”那人接着说道“到了元朔二年,匈奴先是攻破了辽西郡,杀死辽西太守,随后又打败了渔阳守将韩安国,劫走百姓两千多人。县官听闻匈奴右贤王遭遇了沙尘暴,损兵数万,知道是老天有眼,给了汉朝夺回河套地区的机会,于是,忙派李息将军从代郡出击,以吸引敌军,而卫青则率领大军,偷袭匈奴盘踞的河套地区,这次,卫将军采用的是迂回侧击的战术,他带领大军一路向西,绕到了匈奴的后方,并迅速斩杀匈奴二千余人,攻占了高阙塞这块军事要地,高阙塞和鸡鹿塞,是西北大漠通向河套地区的交通咽喉,如此一来,就等于是切断了驻守在河套地区的白羊王和楼烦王,与单于王庭只见的联系。这之后,卫青将军又率部下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至此,汉军便形成了对匈奴白羊王以及楼烦王的包围之势。由于白羊部的主力部队,都跟随右贤王出征西域去了,所以战事很快便结束夏,最后汉军共斩首、活捉匈奴数千,俘获战马数千,获得的牛羊等牲畜达数百万之多,至此,汉朝便牢牢的控制住了河套地区。这河套之地,水草肥美,形势险要,县官便下令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了朔方郡、五原郡,随后又自内地迁徙十万人,到这两郡定居,同时,县官还下令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以及沿河的防御工事。”

  刘叔笑道“这位卫青将军除了会打仗外,还是员福将啊!”众人闻言皆笑,那人继续道“到了元朔五年,县官听闻军臣单于已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并打败了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随后于单就投降了汉朝,

  县官也封其为陟安侯,伊稚斜单于因怨恨汉朝收纳了于单,便屡次派兵对代郡、雁门、定襄、上郡等地进行寇掠,

  而匈奴右贤王也是屡次派兵,侵袭汉朔方郡等地,县官闻信,忙命卫青将军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塞出兵应对匈奴,此外,陛下又封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当然了,他们都隶属于车骑将军卫青;另外,大行(负责外交的官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将军,也从右北平同时出兵。当时,匈奴的右贤王认为汉军根本不能到达此处,便喝得大醉,等到了半夜时分,汉军神兵突至,一下就包围了右贤王大部。右贤王闻知此事,顿时大惊失色,忙同他的一个爱妾以及几百名精壮的骑兵,夺命而逃。此战,汉军俘虏右贤王的王孙十余人,斩首、俘获匈奴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更是不计其数。县官接到战报后,立刻就派出特使捧着印信,到达军中拜了卫青为大将军,又加封其食邑六千户,使其地位更在丞相之上。并且,卫青的三个儿子也被县官封为了列侯:其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大将军卫青知道此事后,忙上表辞封,并推功于众将士,于是此役中,随从卫青一同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人,都受到了县官的封赏。”

  刘叔笑道“居功不傲,这大将军真不简单,真是不简单啊!”众人闻言,皆认为刘叔所言甚是,另一人继续说道“到了元朔六年,大将军卫青又指挥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及李沮六将,分领六路大军,自定襄出发,随后大军北进匈奴腹地数百里,斩杀匈奴首数千级而还,战后,汉军便返回到定襄进行休整,而一个月后,汉军又再次出塞,并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剽姚校尉霍去病,得了县官之令,随大将军卫青等人一同出击匈奴,而他第一次统兵,便与手下轻勇骑八百人,直弃大军数百里,寻找匈奴主力,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剽姚校尉第一次出征,其运气比起当年的大将军卫青,还要好上不少!他带领着八百精锐,竟神奇的找到了匈奴的驻扎地,斩杀了匈奴单于伊稚斜的祖父辈籍若侯产,俘虏了伊稚斜单于的叔父罗姑比,此外又斩杀、俘虏匈奴两千多人!县官闻信大喜,立刻下令割南阳郡穰县的庐阳乡、宛县的临駣聚,为冠军侯国属地,又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但苏建、赵信所部三千余骑,却不幸遭遇了匈奴的主力部队,最后,投降于汉朝的匈奴小王赵信力战之后,又再次领兵复投匈奴,伊稚斜单于得到赵信后,因其熟悉汉军,便封其为自次王,又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他,赵信得到封爵后,便教伊稚斜离开阴山地区,迁移到漠北一带,以诱疲汉兵。”

  “到了元狩二年,县官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令其夺取中原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不久,霍去病将军率领一万骠骑出陇西,越乌戾山,渡黄河,伐遫濮部,速斩遫濮王,涉狐奴水,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王国!此后,霍去病将军又率军越过焉支山,并在皋兰山下与匈奴军主力展开了决战,此战,汉军不但杀死了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还俘虏了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匈奴大官,最后一算,汉军共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俘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刘叔闻言大喜道“打的真是漂亮!”众人点头称是,那人接着道“待汉军休整好之后,县官又派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率万余骑兵出右北平,以进击左贤王部。霍去病与公孙敖合领骑兵数万,从北地出兵,然后再分道进军向西进击,不过由于公孙敖迷路迟到,所以未能与霍去病将军成功会和。但冠军侯就是冠军侯,霍去病将军见公孙敖未到,便决定带领孤军,采用大纵深外线迂回作战,之后,他们远涉浚稽山南的湖泽,越过居延海,过小月氏,来到了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弱水上游地区,由于汉军打了个出其不意,所以一战竟迫降了单桓国单于、匈奴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下降者二千五百人,最后一算,汉军共斩得匈奴首级三万二百级,生擒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及王子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而汉军仅伤亡3千余人。”

  刘叔听言,面脸喜色,夸道“听的真令人热血沸腾,这是何等辉煌的战绩啊?”那人继续说道“不过汉军也不是全胜,李广将军率领着四千骑先头部队,

  本想立功封侯,但由于张骞所率主力,未按预定时间出击,所以导致李广军北进数百里后,却被左贤王军四万骑团团围住,幸得老将军沉着应战,一直坚持到张骞军来,方逃过一劫。”刘叔道“诶,李将军的运气实在是不行。”那人又道“伊稚斜单于恼怒浑邪王多次的败绩,便想将其召至单于庭,而后诛杀。浑邪王得讯,就马上联合休屠王等人,筹划投降汉朝事宜,之后他们就遣使告知了汉廷,没多久,汉庭便派霍去病将军率领大军,去迎接浑邪王等人。不过,就在汉军渡过黄河,快要抵达浑邪王大营附近的时候,浑邪王麾下的部分手下竟不愿投降汉朝,并密谋欲一同搅事。就在此紧急的关头,霍去病立刻率部驰入匈奴军中,与浑邪王合兵一处,之后,冠军侯还下令斩杀了企图逃亡的军士八千多人,降服了异国之王三十二人。这之后,霍去病先派人将浑邪王单独送往长安,又统领其部众四万余人一同归汉,此役之后,大汉之西北边境,就几乎再没匈奴进犯了。匈奴还为此悲歌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壮哉!”刘叔大声道,随后又举杯邀大家共饮一杯。

  刘叔喝完后笑道“真是帝国双福,好啊,好。县官真的是娶了一个好老婆。祖师所言,果然无错!”那人又道“到了元狩二年,汉与匈奴终于要进行决战了!”刘叔激动道“马够吗?钱够吗?粮草够吗?”商人道“当时饲养一匹战马,所要耗费的口粮,可以喂饱一个六口之家。而这次北征的十万战马,那吃的更是精良的小米,那次北征,光驮运行装的马匹就有四万,除了骑兵外,精锐的步兵以及后勤士兵也出动了几十万之众。至于钱财,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县官并没有过于重用天下儒生,而是任用洛阳商子弟人桑弘羊、大盐商东郭咸阳、大冶炼商孔僅,由于大汉不再走黄老之道的老路,所以盐铁等生意,以及非常重要的铸币权,很快便被朝廷收为国有,之前文景之治时,虽是留下了不少的钱财,但这一打仗,国库便立刻告急了,也幸得这三位为县官出谋划策,才使得这漠北决战才能顺利进行。至于粮草,大汉为了这次大战,已准备了好几年,所以并没有什么问题。”刘叔有些激动的说道“有钱有粮,有兵有将,有马有向导,万事俱备,只待雷霆落下!”

  众人点头道“这一战打的确实漂亮。“元狩四年,县官派出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北征的后勤补给兵团,随后县官又令卫青与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兵分两路,跨漠远征,进击匈奴。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竟意外与匈奴单于主力遭遇,卫青见状,忙命前将军李广和右将军赵食其两军合并,从右翼进行包抄;卫青大将军,则自率左将军公孙贺、后将军曹襄,率军从正面对抗匈奴单于的主力;同时,大将军还下令,让武刚车排成环形营垒,又命五千骑兵纵马奔驰,以抵挡匈奴。很快,一万匈奴骑兵便向着汉军奔驰而来,恰巧此时战场上竟刮起了大风,大量沙石飞起,一下就遮蔽了天日,这下便导致两军都无法清楚的看见对方,卫青将军知道,这时候就是看谁先顶不住了,于是他令汉军左右两翼急驰向前,想要包抄单于的主力。伊稚斜单于见汉军势众,自己这边根本就顶不住,因此在傍晚时分,单于便带着几百名壮健骑兵,冲开了汉军的包围圈,径直向西北奔驰而去。不久,汉军捕到的匈奴俘虏皆说,他们单于在天未黑时就已离去,卫青闻言,忙派出轻骑连夜追击,自己也率领主力跟随其后,就这样一直追到天快亮时,汉军已走了二百余里,但仍未追到那位单于,不久,汉军又到达了窴颜山的赵信古城,并在此获得了匈奴积存的粮食,汉军留住一日后,将城中剩余的粮食全部烧掉,才缓缓回师。此战,卫青所部总斩俘一万九千余人,而待大军回营之时,才遇到因迷路,失期未来的李广、赵食其部。”

  刘叔笑道“这位李广将军真是迷路大王。”那人道“另一边,冠军侯霍去病率领五万骑兵,以将军李敢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再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终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此战,汉军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之后,霍去病将军又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并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后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之后,其兵锋一直逼至北海附近。此役,汉军斩首七万四百四十三级,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也只能率领残部逃往漠北,从此,漠南再无王庭!”刘叔赞道“冠军侯当得此名!”另一人继续道“此战后,匈奴便失去了对于中原东北地区的控制。随后,霍去病将军又将东北地区的乌桓部,徙居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的塞外之地,使其为汉侦察匈奴之动静,此外,冠军侯还要求其部落大人要每年入朝觐见,为了保险起见,又设置了护乌桓校尉这个官职,使乌桓不得与匈奴交通。漠北之战,彻底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人也只能逐渐向西北迁徙,于是十几年内,匈奴再无南下之力。但汉军的损失也很大,当时,出征漠北的十四万匹战马,仅有三万余匹返回中原,并且朝廷也是彻底没钱了。”刘叔闻言不禁叹息道“这代价太大了,太大了。实在是太冒险了,太冒险了。”

  众人哀叹道“确实如此,漠北之战结束后,众将除了西河太守常惠、云中太守遂成外,皆没有得到什么封赏,后来为了表彰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县官还是分别加封二人为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并令他们共同管理日常的军政事务,卫青的食邑也达到了两万户之多。”另一人道“平阳侯曹寿死后,平阳公主便改嫁于汝阴侯夏侯颇,到了元鼎二年,夏侯颇因罪自杀,县官便命卫青娶了平阳公主为妻,这也算是对漠北之战的封赏补偿。”刘叔又问道“既然匈奴被打到漠北,不敢再侵扰边境,十几万战马也只剩下三万,国库、粮草皆已告急。那么汉朝是不是就此停止战争,与民休息了?”众人再次大声哀叹道“诶,并没有,虽然汉朝打了这么多年的硬仗,损失惨重,但全国兵力还是很充足。于是,到了元狩六年,因为匈奴的伊稚斜单于拒绝对汉称臣,县官不顾百官劝阻,竟再一次的进行全国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这场准备过程中,或是因多次领兵出征的劳累,或是因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却因病早逝了,原本县官是想让这位二十四岁的霍将军,带领汉军一举消灭掉匈奴势力,可真是天不遂人愿,攻灭匈奴的最佳主将人选一死,县官便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计划。”

  刘叔又问道“既然最熟悉匈奴的霍去病将军已去了,那么,朝廷是不是就此开始与民休息了呢?”众商人一脸苦笑,摇摇头说道“元鼎四年,县官派安国少季、终军等出使南越,欲说服南越王赵兴内附。南越丞相吕嘉死过不愿归汉,并于翌年,杀死了南越王赵兴及其母樛氏,而安国少季、终军等汉使亦同时遭害,县官闻言,便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杨仆等将率军十万,兵分五路进攻南越,待汉军消灭南越国的反叛势力后,便在此设置了南海等九郡。而汉将路博德将吕嘉的首级,献给县官后,县官便将吕嘉的子孙、宗族,全部迁徙到了巴蜀一带,并在那设置了不韦县!”刘叔说道“吕嘉,不韦县!好,好啊,那老狐狸还真懂狡兔三窟,没想到除了吕后一门,还在南越安排了后手。佩服,佩服!”另一人道“平定南越的此后几年,大汉又陆续出兵平定了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等政权或民族。而待县官封禅泰山之后,又派出李广利将军西征大宛,汉军经过数年苦战,终于是斩杀了大宛王,之后,县官便令汉军屯田于轮台、渠犁,而汉朝也算是初步控制了西域地区。”

  刘叔说道“封禅泰山?有没有天降异象?当年嬴政封禅时,由于他施政残暴,不为泰山神所喜,所以当他登山举行大礼时,竟遭到了风雨、雷霆,使其不得行!”众人点头道“我们也听过过此事,县官封禅时,似乎并没有这类异象。”其中有一人却冷笑道“那是你们不知,我可听说了,也发生了异象。之后,卫青大将军便病死了,而县官为了安心,才划出泰山下的一块地,设为奉高县!”刘叔道“这是降下警示,令其休兵勿战啊!”众人面色痛苦,说道“到了太初四年,县官又下诏要出兵征讨匈奴,经过了好几年的准备,县官是信心满满,想要彻底解决匈奴问题,然而前后数次征战,皆是不利,最后,李陵、李广利等将领,竟都投降于匈奴。”刘叔闻言叹道“糊涂啊,总该留点事情给后人做啊!若是都解决了,后人能做什么?内斗吗?”

  众商人闻言也都纷纷点头,那人接着说道“县官用兵数十年,民力疲敝,光关东的流民就超过二百万人,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如今盗贼四起,南阳有梅免、白政,楚有殷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生等,刘氏天下已有颓废之势,后来县官颁布了“沉命法”,并派人严厉督促地方官吏剿灭诸盗贼,但地方的官吏由于畏惧法令,往往隐匿不报。”刘叔道“这和秦末的情况竟是一模一样,当年项梁曾犯下杀人之大罪,但项氏家族只是一句话,项梁便安然无恙了。”那人道“此外县官还宠爱宦官,先挂有一个叫韩嫣的,后又有一个叫李延年的。”刘叔摇摇头道“秦便是亡于赵高,诶,执迷不悟。”又有人道“县官还热衷于求仙问鬼,曾先后七次派人巡海求仙,并在建章宫神明台建造铜仙人承露盘,来承接天上的甘露。不过,县官似是对仙家也有所了解,所以有几个诓骗县官之人,皆被县官杀了,我知道就有李少君、李少翁、栾大等人,特别是那位栾大,县官封他为五利将军、地士将军、天士将军、大通将军,又封乐通侯,之后,还把自己的女儿——卫长公主嫁给了他,后来,栾大因去东海求仙失败,而被下令腰斩!”

  刘叔道“想要长生不老,那也得是有大功德才可!所以世上才有《道德经》与《德道经》,德行不够,还想求仙,这无异于痴人说梦。李姓出自老子一脉,是有不少人修行求仙,但《道德经》便是老子传下,你若无德,又哪里能求得来?那栾大,我倒是听过此人,确实有些道行,但三仙岛上仙丹已绝,他自然是求不来的。这孩子对天下,对百姓不施仁义,不取功德,还妄想长生,若真于你长生,大汉恐怕要亡于你这穷兵黩武的小子身上了。”众人闻言,皆有些不可思议,此人口气如此之大,在西方似又有很大的实力,其又姓刘,那么此人到底是谁?这时,另一人又说道“皇太子刘据长大后仁恕温谨,对父皇的穷兵黩武是屡屡进谏,县官被其惹怒,就觉得刘据不像自己,这父子间从此就有了隔阂。皇后卫子夫对此也是非常不安,因为自元朔末年以后,县官便开始宠幸王夫人、李夫人等妃子,这些妃子也为县官生下了多名皇子,而县官为了安置他们,就在原有的未央、长乐二宫外,又筑建章、明光二宫。此外,县官还又接连兴建了柏梁台、通天台、飞廉馆等建筑。”刘叔喃喃自语道“不像自己,不像自己。诶,难道子一定非要像父亲吗?你能在马上打天下,难道还能于马上治天下吗?你这独尊儒术,也白尊了啊!”

  众人叹息道“自元封五年大将军卫青病死之后,太子刘据就更加孤立了,到了太始三年,县官新宠赵婕妤生下了皇子刘弗陵,县官大喜,又以与尧帝出生前怀孕的月数吻合为由,将赵婕妤的寝宫门命名为尧母门。这一来,朝中之人皆以为,县官欲以刘弗陵取代刘据的太子之位。果然,到了征和二年,宫中就发生离奇的巫蛊之祸,而当时矛头皆直指太子,之后,太子刘据被无辜陷害并最终自杀,其妻妾子女也都一同遇害,连皇后卫子夫也随之自杀,卫氏家族更是被瞬间诛灭。”刘叔听完浑身颤抖,竟当着众人大骂道“竖子无道,无德,无谋,无智!刘彻啊,你是真的糊涂啊!你让我感到痛心疾首啊!诶我们刘家对不起卫家,更不起天下百姓啊!

  给你消灭了匈奴,又如何?你打下了再大的地盘,老百姓的碗里,也不会多上一块肉!你是昏君啊,大大的昏君啊!呀呀呸!汉朝那么多的儒生,就没人教他要见好就收吗?匈奴弱小了,自然会有人收拾它!人复相食,盗贼四起,那些儒生是干什么吃的?他们不知道劝谏吗?”众商人见刘叔勃然一怒,皆是摸不着头脑,这酒意倒立刻醒了三分,这人也太大胆了吧?虽然这里不是汉朝,但是……

  过了好半天,刘叔才缓过劲来,随即他便拿出各种材料,现场推演卜算了一番,众人见状皆是目瞪口呆,此时,随着刘叔推演,外面已是狂风大作,雷霆骤起,刘叔强忍怒气,以一身浩然正气,对抗着来自天道的反噬,总算是推演出了一个结果。随着骰子落地,众商人知道此人必在演算,此时见外面雷雨渐消,忙上前询问刘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刘叔也没回答众人,只是强颜欢笑的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还有的救,还有的救。诸位,在座诸位!你等虽然皆是逐利的商人,但我观你等多是善面之人,今日有一事要相求诸位!”商人们闻言互相看了看,说道“您有何事要相求啊?”刘叔说道“众位,还望能帮我,送一书信与县官刘彻。”众人有机敏者,已猜到刘叔的身份必是非比寻常,应该就是传说中的那位刘家仙人,而刘叔说完,就拿出了莎草纸,然后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书信。

  信中写道“高祖、吕后以黄老之道治国,经文景之治方使得国强民富,给了你小子大展拳脚的空间,此正如赵政奋六世之余烈,方能一统天下!如今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穷兵黩武,陷百姓于水火之中,难道不见秦皇陵就在眼前!不知咸阳宫被项羽烧了三个月?忘了秦朝是怎么灭亡的?忘了高帝是如何艰难方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亏你还推崇儒学,这浅显道理都不懂?给我老老实实听好了,立即对天下百姓下罪己诏。还有,我们已对不起卫家,就不要再对不起霍家了,再提一句,你宠爱的那赵氏女子断不可留,要不然大汉必毁于一旦!最后信尾落款,写上刘叔二字以及一个砗磲莲花宝座的图案。”

  刘叔写完就要交给众人,但这些商人皆是不敢接信,这时刘叔引元婴离体,并说道“有劳诸位了,此乃我刘家家事,更是国家大事!请不要推辞。”众商人见刘叔元婴离体说话,皆惊的目瞪口呆,这时终有人反应过来,说道“这位爷,肯定是大汉皇家的得道高人!我等定不辱命。”虽然士农工商中,大汉商人的地位最低,但又有谁不爱惜自己的国家?商人们接过书信,刘叔就道“我马上派人送你们出发!”众人闻言也丝毫不敢耽搁,立刻就起身,随着刘叔召来之人,一路狂奔回到了汉朝,入了长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