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项羽派遣英布去攻打函谷关之时,刘叔跟着萧何也到了秦王子婴的关押之处,萧何和守卫说了几句,便亲自在门口守候,屋内的子婴此时正来回踱步,前日刘季曾派人来寻子婴,说他想在关中称王,问子婴能不能做他的国相?子婴身有傲气,虽然他最后投了降,但当时也是形势没人强,这才在轵道向刘季投了降,所以刘季派人来问时,子婴又是犹豫了半天,最后却说自己要考虑几日,如今自己还未答应此事,怎么刘季又派人来问?见门打开,子婴便好奇的向门口看去,望着缓缓进来的刘叔,子婴突然叹息一声道“你是什么人?可是武安侯派你来杀我的?”刘叔忙摆摆手说道“你不用管我是谁,也不必害怕。我不是来杀你的。我今日来,是有一事不明,所以特来向你请教。”子婴不语,刘叔则继续问道“始皇陵里,众多的陪葬品中,有一个特别奇特的艺人陶俑,那个陶俑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绳子,绳子很长直达陵墓之顶,但绳子与墓顶却并无任何相连,我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奇技淫巧?”子婴闻言立刻大惊道“你,你到底是什么人,竟会知晓始皇陵中的隐秘之事?”刘叔也不语,子婴怕其伤害自己的性命,就叹息道“好吧,我告诉你,那个戏法叫做神仙索!是一种从上古时代一直流传下来的神奇技戏。据说在上古之时,有一位奇人就是使用了此法,最后竟顺着绳子飞到了仙界。”刘叔闻言忙问“那如今可还有人会此技戏?”
子婴答道“此技,失传已久,我也只是在古书中曾看见过这个技艺,而你在始皇陵中见到的那个绳子里,因藏有少量的磁石存在,所以才会被墓顶的磁石所吸引,使得长绳树立不倒!不过待时间久了,那绳子终究还是会掉下来的,至于你说的那具艺人石俑,当年也是始皇帝曾特意要求,这才安置于皇陵内的。“刘叔点点头表示自己很满意,子婴却道“我大约知道,你是什么人呢!先生可是和徐福他们一般,乃是位神秘的方士?”刘叔答道“算是吧。”子婴唉声叹气道“方士先生,我最近心中一直会异常的慌乱,您能不能帮我算一卦。这几日不知为何,那种慌乱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来,就好像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一般。”刘叔看着面色苍白的子婴说道“好吧,你既然好心的替我做了解答,我便为你卜算一番,也算了了这场因果。”说完,刘叔便开始卜算起来,可是待刘叔卜算之后,他却突然不再说话,只死死盯着子婴的面庞,子婴见刘叔一直默不作声,并死死的盯着自己,便知道自己怕是要凶多吉少了,于是他叹了口气,说道“既然老天让我生在了这帝王家,那该来的报应,总归会来。诶,秦国统一了天下又如何?始皇帝废除了过往的庙号和谥号,本想着能将帝位传至一世、二世、三世……万世,谁知道,这…算了,算了,秦国与各国之间的生死恩怨,就由我一人来承担吧。”
刘叔听他说完,便欲转身离去,这时子婴又突然跪下哀求道“先生,孤王,不不,子婴还有一事相求。”刘叔转过头问道“何事?”子婴双眼子满含热泪说道“我大秦的王室子孙已被胡亥、赵高几乎屠戮殆尽,这乃是我们自相残杀所导致,与他人无关,而如今我子婴定是在劫难逃了,但始皇帝陛下其实还另有一支血脉留存,所以还请先生能大发善心,能够救上一救。”刘叔闻言便好奇问道“刘季入关之前,你为啥不去求求你们赢族那些修行之人?”子婴叹道“我求过了,赢族大长老说,始皇帝嬴政本就不是我赢族的子孙,所以赵高残杀始皇帝子嗣之时,他们也没有管其死活。”刘叔闻言道“看来他们早就知道了。”子婴哭道“当年,我族中就有谶语说得天下者,不为赢!所以族中长老虽然知道始皇帝非是赢族之人,却也默认了他是秦国的帝王。”刘叔又问道“原来如此,那他们为何不肯出手来救你呢?”子婴说道“赢族长老说了,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所以不想再管人间之事了。再说我赢姓子弟数以万计,而族中优秀后裔更是多如牛毛,他们又怎会在乎一个抵罪之人呢?”说完,子婴又落下泪来,刘叔看其可怜,就问道“这批人在哪?”子婴说道“他们是公子高的后人,我之前为了以防万一,已经令人将他们藏于咸阳城外,先生找到他们之后,只要能安排他们逃往到生处,也就是了。”刘叔闻言,随口就答应了。过了几日,赵高的女婿阎乐带着妻子前来向刘叔告别,刘叔安慰了他们二人几句,赵艳蓉哭声连连,随即就把刘叔还给他们的太阿剑,又重新赠与了刘叔,刘叔知道怀璧其罪的道理,便收下了此剑,之后他又交代赵艳蓉,让其写书于百越的赵佗,告诉他“为了感谢赵高灭秦之功德,特许他于百越自立为王,至于他能不能守住这番基业,便全屏个人本事了。但是有一点,赵佗必须得答应,那就是不可参与中原的战事。”
天下第一雄关——函谷关,此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想当初,一代道门巨擘——老子就是骑着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后来,秦国又曾以此为屏障,并多次击败五国之联军,可以说只有守住了函谷关,才能独霸关中,不过很可惜,函谷关上的“紫气东来”四个大字,虽迎来了刘季的军队,却挡不住项羽的进攻,当初刘季入关时就有秦人说“当年老君骑着青牛出了关,今日函谷关这,又来了一刘,此乃是老君的神牛下凡,特意来拯救我们秦人的。”原来,当初老子在函谷关著写《道德经》时,他的坐骑青牛就被当地一老农饲养着,同时,这函谷关一带当时又正流行着一种瘟疫,附近许多人都因此毙命,后来人们听说老君来了,便纷纷跑到牛前跪拜,结果青牛咳嗽不止,最后竟吐出一个气味清香的黄色石头来,众人见状,就拿着这块石头去给病人舔舐,结果原本病恹恹、已经爬不起来的病人竟大喊“你这瓜皮,给我吃的什么玩意,怎么这么苦?”等到那人呼的一下爬了起来,又咦了一声,大喜道“哎呀,我竟然好了,我真的好了,哈哈哈,诶,这玩意,这石头怎么还有一股回甜,来,来,再给我舔两下。”“啪啪,啪,不正经的东西,这可是救命的神药,怎能给你一人独享?”“可这只有一块石头,但病人却有那么多,怎么救的过来?”“要不拿水泡一泡,然后拿泡过石头的水去试一试。”这时一位大夫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众人立刻试了一试,竟果然有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众人对老子、青牛更是崇敬……
这刘邦派去的守将冈本本以为只要占据了这座雄关天险,就可以轻易的阻挡住所有外敌,加之那项羽本也是楚王的手下,所以谁也不会想到,这项羽个瘪犊子还真敢攻打函谷关!项羽在关下吃了闭门羹后,自是非常的生气,而守关的士兵也说了,已经派人去请刘季了,不过刘季将军现在霸上,恐怕明天才能到,项羽听了范增之言后,便答应会在关下等待,于是函谷关上的守军们就放松了紧惕,等到了深更半夜,那英布就乘着守将不备,带领着英勇壮士五千人,偷偷从函谷关左侧的陡峭处结绳而上,而其余之人则由蒲将军率领,隐蔽在关前一里路左右的地方,以做接应,这英布带着军队上了关之后,就下令大开杀戒,此时那些守卒们还没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像倒粮食一样纷纷栽下关去,结果,不到二个时辰,英布他们就轻松的攻下了函谷关,接着项羽又率领着三十万联军挺进了函谷关,并屯兵于鸿门,刘季对于这一切自然是毫不知情,他本以为前有楚王约定,后又有自己与项羽多么的兄弟之情,这怎么说,那年轻人也该给自己这个老年人一个面子吧,谁知道这年轻人竟不讲武德,直接就出兵夺下了函谷关,按理说大家都是义军,都是楚人,都是老乡,这个面子,他刘季要定了,毕竟有言在先,先去关中者立为王,不过此时的项羽就如脱缰的野马一般,谁也拉不住,谁也劝不住,自宋义被其杀死之后,他就已经和楚王彻底的撕破了脸,后来他又带领联军大败章邯,那时的他更是不可一世,想当初宋义就劝过项梁,可惜项梁根本就听不进去,想那项梁也算是一位有才有德的大将军,可他都听不进去,又何况这个年轻气盛的上将军呢?
鸿门,联军大营内,亚父范增正和项羽商议如何对待刘季,范增说道“过去,刘季在先主手下任职之时,谁都知道他就是个无赖之徒,并且此人又贪财,又好色,特别是看见漂亮的女人,眼睛都能看直了。而如今,咸阳城里的金银财宝,绫罗丝缎,可以说是应有尽有,数之不尽,而各个王宫里面更是美女如云,粉黛如簇,可老夫听说他刘季进了关之后,是既不屯财,又不肯享用那些秦人送来的美女,之后还将军队都退驻到霸上,并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说自己是来解放秦人的,还称秦人为父老乡亲。项儿,刘老头如此之举,就是为了收买秦地的人心,可见此人的野心确实不小!老夫之前曾听说刘季年轻时,常有人看见其身上竟有一条龙趴着,而军中许多人也说看那刘老头身上看过神光、真龙,并且还有人说刘季当初斩杀的那条白蛇可是大有来头,那其实不是蛇,而是一条蛟龙之子,后来还有个老太太经常在路边哭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蛇横在路上,结果却被赤帝子给杀了……所以羽儿,你可千万不要小觑了此人,应该早早图之,以绝后患!”项羽闻言也是略有所思,过了半天才说“当年,我和刘季曾结拜为兄弟,还说要一起推翻暴秦,为楚国报仇!并且叔父在世时也特别器重刘季,认为他是一条好狗!如今秦国刚灭,章邯刚降,而六国的君王却皆视我为虎狼!此时我的手下共有大军40多万,但那都是诸国的联军,我真正能调动的不过15万左右,那刘季手下的兵力虽然是没我多,也没我军的装备精良,但二虎相争,必会让渔翁得利,所以,我与刘季又怎么能在此时反目为仇,互相残杀呢?再说就算除去了刘季,也不过是少了一个分蛋糕的人,依我看,我们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这时,将军恒楚也在旁劝道“上将军,现在刘季之所以没敢和你公开反目,只是他兵力不足的缘故,待他羽毛丰满,尽收秦地人心,到那时可就晚了。并且刘季军中有一左司马名为曹无伤,他是范增先生早年安排过去的,前日曹无伤派人回报说‘刘季军现在虽退驻于霸上,但那只是做给您看的,并且刘季之前已向关中百姓说过,楚王的约定,是先入关者为王,那就表明了,他刘季就是关中王!而且我听说,他为了收买秦国的人心,还准备和秦王子婴分治秦国,据说现在秦地各县都有人说您的坏话,我听说这一切也是刘季派人干的,而刘季之所以会派人驻守函谷关,其实就是准备看看将军的态度,刘季那老家伙老奸巨猾,自以为先入关中就可被封为关中王,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上将军,您如今大权在握,可要抓紧时机才是,要不然秦地可就真成了刘季的囊中之物了。”项羽听后,勃然大怒,骂道“天下竟有如此忘恩负义的小人?想当年,如果没有我叔父项梁答应收留他,他刘季一个沛县普通平民,又哪能有今天之风光?后来叔父战死于杀场,我誓要灭秦为楚国、项家报仇,他刘季如今竟要和子婴分治秦国,这不是明显要跟我作对吗?来啊!传我军令,明天一早,大飨兵卒,进攻霸上。”项羽令下之后,由于其下四十多万大军皆是各国军队组成的联军,于是各国将领得到命令后皆各有想法,很多人更是连夜就派人送出了信件,传回各国,而范增见项羽终于开窍,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等到了傍晚时分,项羽的叔父项伯便偷偷的溜出了军营,然后快马加鞭赶到了刘邦军中,原来项伯当年曾不小心失手杀了个秦官,后来就被迫逃到了下邳,就在他穷困潦倒之时,是韩人张良解囊相助,才使他不至于被饿死。所以今夜项伯遥望霸上,越想就越觉得自己当年受了人家恩惠,并且张良乃是韩相,和刘季只是合作关系,自己应该乘着项羽还未发兵之前,去把张良给带到项羽这边来,于是项伯就趁着大军熟睡之际,骑了一匹快马,一路狂奔,来到了张良的住处,张良一听说外面有个叫项伯的找您,赶忙出门迎接,而项伯进屋之后就小声道“刘季派兵驻守于函谷关,本想拒上将军于关外。如今项羽已破了函谷关,并准备明晨便要大举进攻霸上,啊良,你想想看,刘季的军队能是联军的对手吗?所以你还是赶快和我一块逃离刘季的军营,要不然,就会和他们一块儿白白地送死啦!”张良闻言,心里顿时就咯噔了一下,随后他就对项伯说“韩王感念沛公复国之恩,特意派我亲送沛公入关,待事成之后再回往韩国。可现在我若是随你去了鸿门,那我张良还做不做人了?我不从王命,为不忠;见刘邦有难,而不救,为不义;不和刘邦告别而私下逃离,为无情;不忠、不义、无情之事,哪里是我张良之所为。所以还请左尹能稍等片刻,待我和沛公通告一声,如果能有什么万全之策,岂不是更好!”项伯闻言一时为难,张良又劝道“以后谁做了秦王,与我都无关,到头来我还是韩国的司徒。只是,沛公与上将军本是一起磕过头的世兄弟,我们若是能使他们重归于好,岂不是好事一桩吗?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啊,您说我讲的对不对?”项伯想想也觉得确实是这样。
于是张良出了营帐,立马就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诉了刘邦,刘邦一听项羽明日便要发兵,吓得是脸色皆白,随后他就有些垂头丧气的望向萧何、曹参,刘季见萧何也是无策,又再次望向了张良,急切问道“子房,如之奈何啊?”张良见刘季如此就问道“派兵去守函谷,这到底是谁提出来的主意?”刘邦模棱两可的说道“没有谁,是我一时糊涂,才会派兵去守函谷关的。我想,当年请我出兵之时,怀王不是有约吗‘先入关者立为王’,那项羽若是真有信义,自然该知义而退,那么关中这个地方,就全部属于我刘季的了,而我便可以在此称王了。只是没想到,项羽竟然会攻打函谷关,诶,这下我是捅了不该惹的马蜂窝,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啊?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项羽明日真的把我吞了吧?”张良轻笑道“项羽军的军纪比我们可严格多了,若不是项羽有意放纵,项伯又怎有机会前来?他们啊,只是要您给出一个态度罢了。”刘邦闻言,心中稍安,接着张良说道“这件事情只有沛公您自己去向项伯说明情况,我们方可得一条退路。等会,您一定要表明自己和项羽那是亲如手足,情同兄弟,根本没有背叛项羽,并欲在关中称王的意思,您这么做,就是在等他入关……”刘邦点头答应随后又问道“那个项伯,现在在何处啊?”张良答道“他现在就在我的住处,当年他失手杀了人,逃到了下邳,由于走的急没带多少盘缠,就在他快要饿死之时,是我慷慨解囊救了他一命。”
刘邦忙夸赞说“哦~此人能够知恩图报,倒是个可交之人。那他与你相比,哪个年龄更大一些啊?”张良说“项伯年长一些。”刘邦点点头又道“不如由你去将他先请了进来,到时我再以对待兄长的礼节来对待他如何?”张良喜道“好我亲自过去请他,应该是可以请过来的,你先想好措辞。”随后张良就回到了自己屋中,眼见项伯正坐在那儿,不知在思考什么,张良便出言请求项伯去见刘邦,项伯推了几次,最后盛情难却,这才勉强答应。这时,沛公已下令摆好了酒席,眼见二人前来,刘季忙恭恭敬敬地请了项伯坐在上位,之后刘邦又亲自为项伯倒酒,二人一阵寒暄后,刘邦才小心翼翼地说道“我刘季入关之后,咸阳所有的财物都保存的完好无损,丝毫没敢侵犯;随后我又令吏民们造册存籍,防止有所遗漏,至于府库更是加封保留,我这么做,就是为了等我的兄弟项羽亲自过来验收!而我之所以会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就是为了防备有盗贼窜入,也是怕有其他的特殊变故,难道左尹和项将军都没有听说,那赵将司马卬也想抢渡过河,夺取关中之地吗?您看,我刘季并没有守在咸阳城,而是驻军守在霸上,就是思念项家过去对我刘季的恩惠,所以我才驻军在此,这些天我是日夜都盼着项将军能够早来,能亲手杀了子婴,而为了安抚住关中人心,我才不得已说要与子婴共治秦国,若不如此,仅我手上的这些军队,又哪里能守得住这关中之地?”
项伯闻言,也觉刘季之言有些道理,他这么做,确实有理有据,怎么看,都不像是忘恩负义,背叛兄弟之举!刘季见项伯犹豫忙道“所以还请您在上将军面前能替我说明情况,我刘季对项家可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当年若不是项梁将军借了我五千精锐兵马,我刘季连自己的大本营都夺不回来,对于项家的这些恩泽,我自然不会忘记,后来宋义被杀,我也是写信给楚王,并表明项兄弟乃是国之栋梁,大楚脊梁,宋义乃是死有余辜,楚王觉得我言有理,又立项兄弟为上将军,如今我刘季好不容易才入了关中,并派人将关中物资全部看好,我真是一片良苦用心,还望上将军不要听了小人之言,坏了我二人的兄弟情分,到时,岂不让外人笑话?”张良此时也在旁边一一附和,项伯见刘邦说的如此恳切,而张良也在一旁为其求情,就勉强答应了会帮刘季说话,刘邦见项伯答应的有些勉强,所以就有些担心,于是他当着张良与萧何的面,就要把自己的养女,许配给项伯的儿子项睢,好和项伯能结为亲家。项伯听闻刘邦要和自己结为亲家,就连忙出言推辞,张良在旁忙劝道“左尹,您多虑了。您是项将军的长辈,上将军曾和沛公磕头拜过把,如今,你又和沛公结了亲,那不是亲上加亲吗?再说,沛公日后若是真被封了个王爵,那左尹您的儿子不也能飞黄腾达了吗?您本就是项羽的叔父,按理说这上将军之位本该是您的,但木已成舟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可您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自己的子女想想吧!
所以项伯兄就不要再推辞了。”项伯见推托不了,便勉强答应了下来,之后张良和萧何又满酒,为他二人结亲道喜。
项伯连喝三杯之后,就说道“好了不能再喝了,我需马上回去替亲家说情,我虽无用,想来上将军还是会卖我个人情的。不过亲家啊,你明天还得早点去到鸿门,亲自向上将军赔个不是,大家都得有个台阶不是?”刘邦闻言连连称是。当夜待项伯回到鸿门之后,就马上去见项羽,项羽见项伯过来,问道“叔父,深更半夜,您是从何而归啊?”项伯说道“我也不瞒你,当年曾救或我一命的恩人,那位韩国司徒——张良,如今正呆在刘季的营里,我怕明晨打仗,张良兄会性命不保,于是我就偷偷去了霸上,想请他来到鸿门,好保全他的性命,还了当年的救命之恩!”项羽之前也曾听叔父项梁讲过,张良欲复韩国之事,并说张良曾在博浪沙刺杀过秦始皇,可惜没能成功,后来张良又救过项伯……所以项羽也颇为敬重此人,听了项伯之言后,没有说话。项伯见状,忙道“我们和刘季都是楚国人,也曾在一起共过事。想当年,大家一心只想着如何复兴楚国,哪里又会有什么其它的想法,后来你叔父项梁战死于定陶后,为了能够同心协力一起扛过那次难关,你二人又磕了头,拜过兄弟,并发誓,誓要杀了章邯、灭了秦国,为楚国报仇,为项家复仇!怎么?你如今威风了,就忘了过去的兄弟情义呢?想当年,项梁新死,你引军驻扎于彭城,刘邦则驻军于砀,若不是你二人舍命抵挡,那章邯恐怕早就领军杀过来了。所以你可千万不要听了小人之言,而伤了兄弟之情!如今项家能帮你的,也没有几个人,你如今确实是打败了章邯,而秦国也马上要灭亡了,那之后呢?你不会真的忘了那个李牧上将军,他最后是怎么死的了吧?”项羽闻言冷冷道“狡兔死,走狗烹。”
项伯道“所以现在你最需要的,乃是一名得力帮手!你且想一想,天下如此之大,你带来关中的将领又那么多,他们哪一个不想着称王称霸?
所以刘季就算有点小心思,这不也是人之常情吗?而你若是真的杀了他,就不怕被天下人所耻笑吗?他们可能嘴上不说,但心里一定会想:想你为了关中这块地盘,连兄弟都可以杀,想当初楚王曾定下过约定,可你项羽翅膀硬了,就敢杀宋义,夺函谷关,灭刘季……你这样做,那日后还有人会依附于你吗?诶,之前我就劝你不要急着坑杀那20万的秦军,你看看,秦国这片地方多么的富饶,秦直道是多么的宽阔,可你杀了那么多的秦人,日后还能在秦地呆的下去吗?现在啊秦国的老百姓都恨透你了,而秦地这块地方人口众多,潜力巨大,正需要那些信得过的人来替你看守,刘季他是错了,但你除了刘季,又还能信任谁?依我看,你正可以顺水推舟,将其封在秦地,你想,他本是楚国人,如今却被分在了秦地,那他的手下回不了楚地,必会产生矛盾,至于分封在哪,你倒是可以找范增好好商量商量,而你若真的这么做了,一来就会显得你很是大度重情,二来刘季必会感激涕零,愿意为你继续卖命。”项羽闻言连连点头,随后又拜道“若不是叔父点醒了我,差一点就损坏了我项家的名声。”项伯也道“是啊,咋们都是一家人,我自然得帮你多想想,再说我和刘季昨日已成了儿女亲家,而你和他也算是亲上加亲了。”项羽听了顿时一愣,项伯就把刘季将养女嫁给自己儿子之事又说了一遍,项羽闻言也觉得两家若是接了亲,他和刘季的关系便又近了一步,自己若真的灭了刘季,确实是有些不合适,于是项羽就说道“既然叔父替刘季求情,那等明日刘季来了鸿门,我再出言试探试探一番!”
自项伯离了霸上之后,刘邦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因为他的心里还是有些惧怕,于是他就令人召来张良问道“明天,该不该去往鸿门?”张良笑道“沛公,不必紧张,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明天肯定是有惊无险。”刘邦疑惑道“哦?此话怎讲?”张良答道“项羽虽然号称手下有40多万大军,但那些可都是诸侯联军,那项羽实际的兵力应该和您差不多,最多也就比您多个四五万人不得了了,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您在关中已有威望,若是振臂一呼,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您的实力项羽自然是看的见的,项羽此人素来狡猾,自然知道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后果,所以项羽若是要在关中与您大战,一旦损失了其手中精锐,那其他的诸侯必然会下令住将,先联手干掉项羽,飞鸟尽,良弓藏,这是普天之下,永恒不变的道理,再说这也确实是您先入了关中,而您之前又没有犯下什么大的过错,他项羽又有什么借口来杀您?要知道,他项羽的手下也只有十多万的兵马,以他现在的力量,根本不能与天下的诸侯相比,所以项羽若想号令天下诸侯,便定不会急着杀您!因为没有了您的支持,项羽根本就挡不住诸侯们的群起攻之!而且项羽若真的杀了你,那楚王必然会联络其他诸侯,以不忠不义为借口,诛杀项羽。再退一步说,巴蜀之地已经尽归您手,项羽若是翻脸,我军只要守住了汉中,那项羽就根本打不进来,到时您还可以联络其它将领,一同夹击项羽,项羽杀了那么多秦人,根本就无法在秦地立足,到最后只能落个惨死的下场。所以,项伯此来,就是项羽故意而为之,您啊,真的无需担心。”刘邦闻言,心就立刻放宽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