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小霸王孙策咽了气,孙权立刻就哭倒于床边,张昭忙扶住孙权说道“这个时候不是将军哭的时候,将军当一边处理丧事,一边治理军国大事。”孙权闻言立刻点头收住了泪水,张昭见孙权肯听自己良言,心中暗喜,随即就让孙策的叔叔孙静来主持办理孙策的丧事,接着他又把孙权请出堂外,来受众文武的参拜,至此,孙权方在张昭的指引下收服了众将,并按照孙策的嘱托,开始管理江东之事。这一日来人通报,周瑜带着部队已回了江东,如今正向这里赶来,原来周瑜本在巴丘山处守卫,后听闻孙策中箭受伤,因此回来看望,没想到他星夜赶来,却听到孙策已死,孙坚的次子孙权掌了权,周瑜立刻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这时吴太夫人出来,又把孙策的遗言说给周瑜听,周瑜遂拜伏于地说道“小弟定谨遵伯符之言,以效犬马之劳!”过了一会,孙权听闻周瑜来了,也忙赶到孙策的灵堂,周瑜随即又拜见过孙权,孙权说道“希望公瑾不要忘了吾兄的遗言。”周瑜则道“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
接着,孙权就屏退了左右,又问“如今承接了父兄之业,那么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守住江东的基业呢?”周瑜道“自古得良臣者得天下,如今之计,您应该请一位高明远见之人悉心辅佐,如此江东便可安定呢!”孙权诧异道“我兄死前曾说,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难道有你们二人相助还不足够吗?”周瑜笑道“张昭是个贤良之人,内事有他定可稳定,但外事于我,我恐怕自己一个人也很难当此重任。既伯符留下遗言,我倒可给你推荐一人以辅助主公。”孙权忙问是何人?周瑜道“此人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鲁子敬胸怀韬略,对于天下事更是明了心中,有他相助,大事无错。”孙权又问此人性格如何,好不好相处,周瑜又道“放心,子敬为人极其忠厚,其早年丧父,对母亲那是极其的孝顺。想当年我在居巢县的时候,县里正缺粮,我听下人说鲁子敬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于是便厚着脸皮去到鲁肃家求助,子敬听闻县里缺粮,便指着一囷米说要赠与给县里,我见子敬如此慷慨大义,便与他成了知己好友,如今他就在曲阿城中,前日他的朋友刘子扬正欲邀请他一同去往巢湖投奔郑宝,这几日鲁肃还在犹豫未决,今主公若要用他,应速速去请来了他。”孙权一听,立刻便让周瑜去请鲁肃。
周瑜向孙权推荐了鲁肃,并得到了孙权的认可,于是周瑜便亲自来到鲁肃家中,又向鲁肃说了孙权的仰慕之意,鲁肃却道“前日刘子扬约了我去巢湖,我已经答应去巢湖了。”周瑜闻言却按下鲁肃的手说道“昔日马援,马伏波曾对汉光武帝说‘当今之世,不只是君王选择臣子,其实臣子们也在挑选合适的君主来辅佐。’今孙权我主亲贤礼士,接纳并录用了许多天纵奇才之人,此等良主千百年才一遇,你还想什么?快跟我去往江东就是了。”鲁肃听了周瑜之言觉得其说的确是有理,于是便跟着他来见孙权,孙权知道能被周瑜推荐之人那必有大才,加之鲁肃家在淮泗也是非常有名的大户,即使其在江东,也算是颇有名气,而如今孙家作为江东外来户,正需要一位淮泗地方的豪族来辅佐和支持,所以孙权便非常的敬重鲁肃,又常常与鲁肃谈论国事,鲁肃家境殷实,学富五车,多次交流之下,孙权方知鲁肃对天下局势,果然是洞若观火,很有见解。
这一日,众官皆散,孙权就让鲁肃留下和他一同饮酒,到了晚上两人又同榻抵足而卧,待到半夜时分,孙权突然爬起来向鲁肃求问道“如今汉室危急,天下四方又不太平,而我刚刚承接父兄之业,正不知如何是好。我的理想是做到齐桓公和晋文公那般,可以乘机称霸一方,公瑾既将你推荐于我,公又有什么可以教我?”鲁肃立刻说道“昔日,汉高祖也曾想像晋文公一般尊义帝为主,但是义帝最后却被项羽给害了。而今日的曹操就好比当年的项羽,孙将军就好比汉高祖,所以您又何必只奢望成为齐桓公呢?只是如今曹操的实力颇为强大,我们一时还无法奈何他。故我就为将军想出一计,目前将军应稳定江东,以待天下风云突变,如今河北袁绍和曹操打的火热,我们正可以先除了黄祖,再吞并整个荆州,然后您在长江和淮河沿岸派兵驻守,接着便可建号称王,日后只等天下有变,便可成就高祖、光武之业。”鲁肃之言,让孙权听的是热血澎湃,仿佛不久之后,他就能拿着传国玉玺号令天下,孙权又想这一切似是触手可及,原来争霸天下也没有那么难,只是自己缺少了一位像鲁肃这般拥有大局观的贤臣,这就好比刘邦缺了张良一般,于是孙权忙起身批上衣服向鲁肃行礼称谢,到了第二日,孙权又厚赐了鲁肃的母亲。
没过几日,鲁肃又向孙权推荐了一人,此人乃是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瑾,字子瑜,鲁肃称赞诸葛瑾博学多才,温厚诚信,其又是个有名的孝子,必能成为您的左膀右臂,孙权见是鲁肃推荐,便将诸葛瑾当成上宾来对待,而诸葛瑾见孙权对自己非常敬重,便好意谏言让孙权不要与袁绍结盟,随后又建言说我们暂且先和曹操搞好关系,等到曹操、袁绍打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孙权觉得此话在理,便让袁绍的使者陈震回去,接着写了书信委婉的拒绝了袁绍,随后他又写了书信于曹操,表示哥哥孙策新死,自己也才刚刚接位,一时还无法前去援助曹公,请他见谅。另一边曹操听闻孙策死了,他其实早有讨伐江东之心,可此时他又正和袁绍对阵,而侍御史张纮也在旁劝诫道“乘人之危而伐之,这是很不道德的。再说若是您没有一举拿下江东,岂不是又多了一个死敌?倒不如交好孙权,这样您就没了后顾之忧。”曹操听其言,立刻就表奏朝廷封了孙权为将军,又让其兼领会稽太守,随后曹操再封张纮为会稽都尉,并让他带着朝廷赐予的印绶,回了江东。
孙权得知会稽都蔚张纮回了江东,自是大喜,如今自己正是用人之际,加之其又为自己讨来了将军之职,太守之位,于是孙权便让他和张昭共同管理江东的政事,而张纮回来后,又推荐了一人给孙权,其人姓顾,名雍,字元叹,并是中郎蔡邕的徒弟,孙权听闻其是蔡邕的徒弟,就对其非常的感兴趣,张纮又说顾雍话虽不多,也不善饮酒,但他为人光明正大,又极善断案执法,孙权闻言,便让其行太守事。另一边,陈震回了河北见到袁绍后,便说“如今孙策新死,而那孙权刚继位便连通了曹操,如今还被朝廷封为了将军。”袁绍闻言见这些人实在是不识抬举,顿时大怒,为了抢夺先机,遂起冀、青、幽、并等各处人马共七十余万复攻曹操,想要乘着孙权尚未联合曹操之机,迅速灭了曹操。此时刘叔还在前往火焰山的路上,而刘交这边已收到了吴家的传信,吴家诉说江东这边出了大事,说那位小霸王孙策因为于吉的信众太多,恐其会成为天公将军张角那般的人物,所以就令人杀了于吉,而如今他遭了报应,人已危在旦夕,刘交对那于吉自然是知道的,那是位不可小觑的高人,并且曹军中的于禁将军就是他家族的后人,于吉乃泰山郡人士,与琅琊郡的琅琊宫以及琅琊的诸葛家皆靠着不远。
当年,于吉和张角皆得到了一本神书,张角得到的是三卷天书《太平要术》,而于吉得到的则是地书《太平清领书》,之后二人各自学习太平经文,并各有收货,张角觉得他既得了天道太平经,那就应该替天行道,所以就扯起大旗想要灭了大汉,但他也知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加之他觉得自己也适合当一个领导者,所以也只是给汉室提了个醒,而于吉见大贤良师造反不成,害怕受其牵连,便隐居于泰山郡不远的深山老林中,再后来他又去到琅琊宫做了道士以掩人耳目,而于禁则是听了家族中老人之言,先是投了同乡鲍信,后又被人推荐给了曹操,之后于禁替曹操四处征讨,并专门负责治理由黄巾军组成的青州军。于吉在阳曲泉上得到了神书《太平青领书》之后,就一直潜心修炼,待其修炼小成之后,也开始以符水替人治病,而这和当年的张角确是一般无二,所以才会引起孙策的误会,当年刘叔见此人修行有成后,也只是治病救人,宣传太平教义,确也没有做什么坏事或者大肆蛊惑百姓,所以也就任由他行善积德,至于他日后会不会和张角一般,那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刘叔也不能因为人家传道,就……再说这太平经乃是南华老仙传下,张角得了天书,于吉得了地书,这其中自然是各有道理。
此时刘交接到了吴家的消息,也是有些无奈,本来刘叔挺看好孙坚的,认为他必成一番功业,没想到那江东猛虎没多久就被黄祖给射死了,后来刘叔又看好了孙策,认为他能和西楚霸王一般称霸扬州,谁知刘叔一走,孙策又危险了,按照信上来说,孙策气火攻心,又受了惊惧,应是活不久了,刘叔离开前曾说天下即将三分,这孙家、曹家皆是天命之家,需要多加看管,至于刘备,那就任其自由发展了,没了祖宗庇佑的刘备,也如丧家之犬般逃到了河北袁绍处,而这次刘备的失败,比当年刘邦彭城之战后还不如,到最后刘备不但是丢了徐州,甚至连兄弟、妻儿都全部走丢了,不过既然生为刘季之后,那一番磨炼自然是少不了的,而除了天选之子刘秀外,老刘家一般都是大器晚成,所以刘叔和刘交也并不太担心刘备的未来,而如今刘交倒要为了一个江东孙家,跑断了腿,不过想到刘叔的新洞府选在了秣陵的紫金山上,加上吴家大多都搬到了倭岛,其家族今日又送来了许多的好处,所以刘交也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会处理好此事,很快刘交就到了江东,此时小霸王孙策已经去世了,并且江东已经由孙权当家了,没多久刘交就来到了吴太夫人处,吴太夫人这边早得了吴老的通知,这日也是早早便等在了门口。
吴太夫人远远见到刘交到来,便立刻热情的迎了过去,刘交见她礼貌有加说话客气,便问明了事情原委,吴太夫人将事情经过详细的说了一遍,然后先埋怨孙策性格太急躁,不听自己之言,随即又哭道“仙师,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策儿实在是死的太……”刘交点头道“我也不能只听你一家之言。”吴太夫人闻言一愣,把原先想说的话立刻咽进了肚子里面,不久吴家的吴老也匆匆赶来,双方行礼之后,刘交就诧异的向吴老问道“怎么,你们吴家就没人能够对付的了那个鬼仙于吉!”吴老惭愧说道“对于鬼仙,我们也有了解,想那鬼仙虽是五仙之末,但也毕竟是仙啊,所以他的实力肯定是在老夫之上,而我们吴家的功法多以霸道为本,对付鬼怪的手段确也不多,本来家族中也有一些对付手段,可这于吉甚是奇怪,我们这边动用了不少手段,却没有任何的效果!诶,如果我吴家的老祖还在,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可惜他们现在都去了倭岛,一时还拿这个于吉是毫无办法。”刘叔闻言点了点头,随后又问及一些细节,吴太夫人说道“我听下人们说,那于神仙死后,他的身上竟冒出一股青色的气体,然后向着东北方向去了,并且到了半夜之时,他的尸首又不见了。”
刘交想了想,这青色的气体肯定不会是元婴的,估计也是《太平经》里的鬼仙法门,那张角得的是天道功法,所以可修成神仙、天仙,而于吉得的是地道功法,所以多是修成地仙、人仙、鬼仙一类,刘交想到这便邀请吴老向着东北方向一同飞去,说到对付鬼仙,刘家确实颇有经验,想当年刘叔就曾消灭过鬼仙嬴政,但刘叔是刘叔,刘交是刘交,所以刘交才会邀请吴老一同前去,吴老也怕孙策死后,孙权再遭了殃,到那时吴家对孙家的投资便要打了水漂,加上这本就是吴家的事情,所以他也欣然答应会跟着刘交前去。这琅琊宫就在琅琊郡的东北方向,于是刘交、吴老二人离了吴太夫人后,便飞向了琅琊宫,很快他们就来到了琅琊宫,道教的建筑一般多称宫或者观,比如元始天尊所在的玉虚宫,通天教主所在的碧游宫,所以能住在宫里的自也多是大能,而说到观,这最有名的就是尹喜所在的楼观,当年老子西行至关,尹喜辞关令之职,迎老子至古宅楼观,并执弟子之礼,老子遂著述《道德五千言》授之,后来尹喜就创立了楼观派。
刘交和吴老来到琅琊宫后,就见这里甚是破败不堪,好像很久都没有人来过一般,待他们进到宫中,又见这里的楼梯都腐朽的不像样了,根本就上不去了,但这宫内四周的许多壁画却仍是栩栩如生,他们抬头望去,见这左右两边各画着一只异兽,仔细看去,这是两只十分相似的异兽,若向上看,就能看出它们不同的地方,因为其中一个异兽只画有一只角,而另一个则画有两只角,只见这两只异兽外形既像狮子又像熊,灰白色的毛发,一根长长的尾巴,肋下两边似乎还有翅膀,刘交不识得此兽,就向吴老请教,吴老解释说这两只异兽,正是传说中的貔貅和辟邪二兽,那一只角的就是貔貅,两只角的那个则是辟邪,它们啊,都属于天地间的瑞兽,并且在上古时,便是部落的图腾神兽,据说它们还帮助过炎黄二帝作战,所以才被称为瑞兽,加之貔貅会莫名给人带来财气,所以又被人认为是福禄之兽,汉武帝时,就曾将其封为“帝宝”;而辟邪也是非常的了不得,传说它的的另一只角,还可以抵挡妖邪,使得那些恶鬼恶妖不能靠近,所以乃是镇国、镇家的第一保护兽。
刘交闻言,见这二兽画在此处,倒立刻就放下心来,只是可惜那二兽虽画的栩栩如生,但毕竟年代颇为久远,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就在刘交他们看着壁画之时,突然这楼底就是一阵剧烈晃动,似乎有东西要想从中冲出来一般,刘交向下望去,却是空空如也,吴老忙递过一物,说借此乾坤镜便可看清一切虚妄,接着他们向下一看,只见这楼底下的阵法内,似乎正封印着一人,他们仔细看去,只见其仙风道骨的模样,倒似就是那位于吉道人,此时于吉似也发现有人闯进了琅琊宫,只听一声怒吼,一道青气冲破地面,一下就冲了过来,刘交忙向下问道“可是于吉道人?诶,有话好好说啊!”只见那人也不答话,只欲冲出宫外,吴老忽道“不好,他似是落入了魔道!”就在吴老说话间,只见那壁画上的二兽倒突然就活了过来,而于吉一见到二兽向他袭来,也是大惊失色的说了句“该死。”随即他便施法起来,于吉使用的正是《太平经》功法,就见一道黑气冲向空中,很快琅琊宫宫顶就有雷云突现,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随即又有道道雷电打在二兽身上,但那二兽根本就不惧雷电之力,冲向于吉就开始左右撕咬起来,于吉见状,又立刻使用撒豆成兵之术,想要阻止这两只瑞兽,很快地上就出现了许多豆兵。
只见这些豆兵虽然只有半个人高,数量却是十分的庞大,而这些豆兵们一出现,便开始从琅琊宫的那些破损木制品中,拔出一把把木刺,然后迅速投向二位瑞兽,此时,就见貔貅与辟邪二兽头上的角纷纷开始发光,而那些快速飞来的木刺,只要一碰到这些光芒,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于吉见状,已是无计可施了,他虽然还是有一些压箱底的功法,但前几次他已靠着这些功法逃了出去,如今再用,料是毫无作用了,而同时,这楼下还有刘交和吴老在不停出手,搅的他不能专心施法。随着两只瑞兽的不停撕咬,于吉的鬼仙之体已是千疮百孔,而随着二兽神角的不停放光,于吉体内无数黑气也纷纷没入那神角之中,很快于吉身上的黑气就一勺而空了,此时于吉已是清醒了过来,他忙望向正在看热闹的刘交,呼叫道“道友若能救我,我愿在您的手下做牛做马。”刘交没想到这于吉会选择自己,于是便和吴老说了一下,并准备和这二只瑞兽斗上一斗。
刘交对上的是长着两只角的辟邪,而吴老对上的则是一只角的貔貅,刘交仔细望去,只见这辟邪形似一头狮子,但又长有一对翅膀,似乎很难对付,果然刘交全力施展,一时确是打不倒它,好在这辟邪是从壁画而出,而那壁画又因年代久远,早已破败不堪,加之此兽对妖邪最是克制,而刘交是人,所以其实力就大大打了折扣,随着刘交不断发力,辟邪的神角已开始微微发光,似乎就要体力不支一般,于是刘交接连打出几式降龙掌法,用掌风把它打的连连后退,此时辟邪双角又亮出了光亮,将降龙掌力一一抵消,而刘交见状又急忙补上几掌轰出,只见那辟邪角上神光正渐渐淡了,随即那辟邪就扑哧一声,化作一道紫色,立刻回到了墙上壁画之中,另一边吴老不愧是吴家的老人,他一手无法无天,直接压的貔貅只敢以神光抵挡,并且吴老的实力明显是要强于刘交的,所以那貔貅也很快就被逼回了壁画之中,而吴老得手后,也没有闲着,因为那于吉修行时间虽浅,但他已修成了鬼仙,其实力不容小觑。
而于吉见刘交和吴老的实力确实不俗,心里倒也平衡了一些,因为他已修成了鬼仙,按理说来他的实力,是要比刘交他们强上一些的,虽然鬼仙是五仙之末流,但仙就是仙,其实力当是堪比渡劫境,甚至是超越了渡劫境的那些恐怖存在,只是于吉修炼时日尚浅,虽是得了《太平经》,但以他的实力来算也就是渡劫境左右,而如今他走火入魔,差点就被琅琊宫前辈设下的瑞兽阵,搞得魂飞魄散,永不得超生,当时他已从疯癫状态清醒了过来,为了能活下去,他就只好向刘交低头,因为在吴老身上,他闻到了让他不舒服的气味,此时于吉走到刘交面前行礼道“道友,于吉有礼了。”刘交说道“我乃是汉室先祖楚王刘交,于道友不必多礼。”于吉问道“原来是汉室先祖,难怪实力非凡!”刘交摇摇头道“比起三哥来,我就差的远了!”于吉闻言,心中一紧,又问“道友可是孙家请来,灭我的?”刘交笑笑说道“他们孙家可请不动我,我旁边这位是吴家的吴老,吴家和孙家颇有渊源,嗯,此就要追述到孙武与伍子胥时代,于道友不必慌张,此事的原委我已大致知晓,其实多年前,我三哥便知道江东有你,而张角在临死前,也曾向我三哥透露过江南还有一人修炼着太平道。只不过于道友在江南一直以符水法术治人疾病,和那张角确是不同。”
于吉叹道“原来是你们在观察我,难怪有段时间,我总感觉有人在偷偷看我。”刘交道“我见你使用的功法和大贤良师张角倒似一般,估计你和张角应该……。”于吉疑惑道“道友识得大贤良师的功法?”刘交笑道“张角当年之死,和我三哥颇有关联,如今他那三卷《太平要术》就在我们刘家宗族祠堂放着,所以我自然能识得这太平功法,当年南华真人传他功法,自是希望他可以借此济世救人,或可成为张陵一般的人物,没想到他最后却舍弃了成仙之路,转而想要替天行道,不过天道自有安排,哪能轮到他来插手。所以他最后倒是听了我三哥之言,重入了轮回。”于吉说道“张角得的是天书,我得的是地书,《太平经》乃无上圣经,若是修炼不当,很是容易走火入魔,就如同我之前便是差点就入了魔。”刘交、吴老闻言这才明白于吉为何会揪着孙策不放,像他们这些修行人最要讲究看破、勘破、安静祥和,再怎么也不会和凡人斗气,原来这于吉倒是入了魔。
吴老道“那小霸王孙策无故杀你,确实是他不对,但他毕竟是一介凡人,实在不值得你去害他,当时我还是思索为何会如此,看你修为也不像初出茅庐之人,原来倒是你走火入了魔。”于吉苦笑道“当年我听闻张角起义失败后,就回到了琅琊宫,开始勤加修炼,准备提高境界飞升仙界。谁知却来了一位道人,坏了我的道心!致我落入魔道,只能修成鬼仙。”刘交问道“哦,此人是谁?”于吉道“是鹤鸣山的鬼王张修,他说大家都是张姓,又都是道门天师,大家应该守望互助。我觉得此言有理,便让他助我修行,谁知他见我修炼有成,便开始巧言让我去修鬼道,他说张陵飞升时,留下了许多心得,并愿意拿出来与我分享,我信以为真,就开始学习他拿来的许多道门经典,这其中自然是有天师张陵的笔记,而其中又夹杂着许多的鬼魅伎俩,我们于家本就不是什么大家族,我于吉也是机缘巧合才得老天垂怜,所以对其并无防备,结果我练着练着就落入了魔道。他见我疯魔之后,便大笑一声将我所得的《太平青领书》全部夺去,由我在此自生自灭。也幸得这琅琊宫中,有前人留下的瑞兽壁画将我的魔气镇压在我体内,而我也就只能继续修炼着鬼道功法,并成了一名鬼仙。后来我和张角一般开始以法术替人治疗疾病,想要获得些功德之力,借此轮回重修。没想到却遇到了那位不讲理的小霸王。”
刘交点头道“冤冤相报何时了,你既已害死了孙策,这事也就如此做罢了吧。吴老,你觉得呢?”吴老闻言说道“于道友当时也是无意之举,如今他已重回清醒,而孙策已经救不回来了,那此事自然就这么了吧。”于吉叹道“我本没有什么异心,奈何孙策是个小心眼,以为我会如张角一般夺了江东之地。”刘交道“怀璧其罪,你有这么多信徒,甚至连孙策的左右都十分的信你,再说那天那么多的人跪倒拜你,而孙策打了个半个扬州,也从没被那么多人拜过,是你,怎么想?”于吉想了想,咂咂嘴说道“好像是这么个道理,既然事情已经是这样了,我也没什么可以挽救的办法。”刘交点头道“我三哥已窥破天机,他说一气化三清,一国被三分。而这三分之一恐怕就有他们孙家,如今你铸下大错,倒不如和我一起留在江东看护,也算将功补过。”于吉闻言忙点头称是,而吴老也深以为然,接着于吉又道“可惜我已修成鬼仙,《太平青领书》便是无用了,既如此,我便送与刘道友,好让你家有缘人可以习得此术,如此也能和张角的那本合为一处!”吴老闻言道“你那书不是被张修给抢走了吗?”于吉道“我虽然没得什么名师指点,但也毕竟修炼了上百年,防人之心还是有的,他抢走的,却是一本半真半假的经书。”
刘交闻言大喜,随即就接过了于吉递来的《太平青领书》,有了此书,自己便能起飞了,于吉又叹道“我原本是想收一位有着通天纬地之才的大能为徒的,可惜我当时修炼正在紧要关头,并没有得偿所愿。”刘交一听这话顿时就来了兴趣,他忙问道“哦?什么大能?”
于吉道“我们琅琊郡之前曾有星辰坠落,经过一番打听,当时郡内阳都县中确是出生了一位天赋异禀、绝顶聪明的孩子,我本想待其成年之后,收其为徒,不过他八岁时就随着他的叔父诸葛玄去往了荆州。”刘交惊疑道“哦,除了张陵,这天下竟还有如此神人?”于吉道“是啊,这孩子定是神仙下凡,若能匡扶汉室,必然可以守住江山,若是归了孙策等人,少不得也能成个一方诸侯、霸主。”刘交此时也来了兴趣问道“诸葛亮还在荆州?”于吉道“他跟着他的叔叔诸葛玄去了荆州后,我便失了他的消息。后来听信徒们说,他的叔叔早已死了,于是他就跟着荆州的二位隐士学习。而如今他正隐居于隆中,平日又喜欢吟诵什么《梁甫吟》,并且他还常以管仲、乐毅自比。”刘交立刻思索道“相国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被尊称为仲父。上将军乐毅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七十余城,此子既自比管仲、乐毅,看来他自然是有些东西。”
于吉连忙点头道“道友和我所见略同!”刘交说道“好,这等妙人,我自会有安排,你还有什么要事须办?”于吉说道“这琅琊宫被我破坏的不成样子,日后希望有人能将此宫修缮一番。”刘交点头默记于心,表示会和孙家沟通,突然于吉又想起什么,说道“道友,他日若是于家后人于禁有了生命危险,还请能施救一场。”刘交点头表示此事好办。后来孙权掌权后,刘叔出门劝吴家说动孙权重立琅琊国,于是孙权便封了孙休为琅琊王,让他重建琅琊宫,至于于禁……
刘交与吴老一番客气后,便以法术揭下了那两幅神兽壁画,随即他们就各奔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