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前一句,是对罗马说的,因为罗马刚刚在位了四位贤帝,算是罗马历史上最好的时代,而此时的大汉却正在走下坡路,历史就是如此出奇的凑巧,大汉这边刚从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的美好时代走出,罗马那边就迎来了四贤帝时代,再看,罗马那边刚迎来了四位贤帝,大汉这边就进入了汉安帝、汉顺帝的混乱时代,刘叔知道这是天上的神灵,想要观察中西方的不同,这次东西大比,经过刘叔分析,大汉这边稍微要略胜一筹,大汉之所以能够高上那么一点点,是因为他亲自又打造了一个黄金招牌,以及制定了一套规则,之前有刘邦、刘盈(吕后)、刘恒、刘启四位皇帝,开创了一个盛世,使得刘姓收买了天下的人心;之后,刘秀、刘庄、刘炟、刘肇同样是四位皇帝,也是开创了另一个盛世,这前四位皇帝,要么是开国之君,要么经历过、看过父辈创业之苦,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他们大多都能克己复礼,善待百姓,也正因为有了前后的银招牌、金招牌,方使得哪怕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年幼,再怎么早逝,那些非刘姓者,也不敢如王莽般做出篡位之事,并且大汉作为一姓王朝,在整体上肯定是要强于罗马的。
当然了,罗马属于海洋贸易文明,和大汉肯定是有些不同的,就比如子嗣问题,虽然两国都是一夫一妻制,但大汉是允许有妾的,并且由于农耕文明的稳定性,所以只要你有能力,养上3.4个妾,还是问题不大的,而罗马虽然也有情人,但相比农耕文明的稳定性,海洋国家的情人就少了许多,像罗马刚刚建成时,罗马人连老婆都找不到,还是他们的国父用奸计,骗来了邻国的少女,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中原更讲究一个正统性,因为这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规矩,就好像狮子占领了狮群,它会杀死不是自己后代的幼狮一般,中原人对血脉一直看的非常的重要,当然了,这也源自古时的祭祀习俗,比如商朝人就最是崇拜祖先神灵,反观罗马人,他们就没有这类习俗,所以他们对血脉就不如中原重视,这或许是因为罗马人生性好战,他们的君主往往都要冲在第一线,并且只有那些善战之人,方有资格被选举位奥古斯都,所以他们就无法把精力用在生育上。不过有一点,东西方倒是颇为相同,那就是皇帝或者奥古斯都到了一定年龄,都会喜欢上俊美的男性,罗马的几位贤帝皆是如此,大汉从刘邦开始,也是如此。
送走了大秦的使者之后,刘叔便回到了自己的洞天福地——云龙山,继续修行了,不过随着刘叔境界日益提高,加上刘交等宗族修行者越来越多,这座云龙山上的灵气,也明显有些不足了,由于刘叔如今正观察着大汉的局势,一时也没有什么时间,去挑选新的风水宝地,并且巴蜀门户,由于正一道的张陵和他的两位高徒已经飞升,这就导致暂时没有什么人,能够彻底阻止婆罗门教的渗入,不过好在正一教在巴蜀已吸收了不少的信众,加之张陵的子女张衡等人正在阳平山处,加紧修炼,所以婆罗门教短时间内,也是伸展不开的,并且刘叔也曾答应过,让人家婆罗门教在中原自由传教,再去堵,就说不过去了,如今大汉的人口,也达到了当时他所说的3000多万,所以就算婆罗门教有什么意见,刘叔还可以推到张陵身上,也算不得自己食言,当然了,刘叔这么做,自然是想给道教和佛教迅速发展的时机,道教占据巴蜀之地,然后顺着长江传入整个南方,佛教从洛阳白马寺也可传入整个北方,如此一来,婆罗门教就没什么立足之地了。
那位大秦的使者回到了罗马之后,刘叔的那两封信竟真的立刻有了妙用,龙树菩萨接到刘叔的信后,就知道到了该还人情的时候了,于是,他便通过自己如今的声望,以及贵霜国王对他的信任,散播道:罗马与安息交战,如今正是贵霜削弱安息的好时机!由于贵霜、安息两国本来就有仇,想当年安息帝国曾夺走了,本属于大月氏高附翕侯的领地——高附城,此时贵霜的雄主胡毗色伽,一听到龙树说出这句话后,便立刻下令整顿军马,准备狠狠的捞上一笔,此时的贵霜帝国已经统治了包括索格狄亚那、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呾叉始罗、犍陀罗、罽宾,还有西旁遮普等领地,而安息帝国正在走下坡路,所以贵霜的实力,是完全可以与安息帝国一较高下的,而且,东方的大汉帝国只想守住西域的丝绸之路,和贵霜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冲突,所以贵霜出战安息,几乎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于是,垂涎安息已久的贵霜大军,很快就乌压压出动了。
安息帝国也很快就感应到了,来自贵霜帝国的敌意,于是,他们的军队便开始渐渐退出了战场,罗马人见安息大军竟然悄悄退去了,顿时就反应过来,于是他们立刻就派出骑兵军团进行追击,最终,罗马人又成功的吞并了美索不达米亚北部;但是没过多久,原本蠢蠢欲动的日耳曼人,也再一次乘机入侵了罗马,两位罗马皇帝得到这个消息后,就不得不率军前去征讨,而这时期的新西方教,也乘机开始从以色列,向着罗马、希腊这些区域,由于最近战事比较频繁,所以教会传播的速度明显又快了不少。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刘志于洛阳宫德阳前殿驾崩,终年三十六岁,谥号孝桓皇帝,由于桓帝乃无嗣而崩,所以其皇后窦妙便开始临朝问政了,但这么大个国家,是不能没有皇帝的,于是,皇后的父亲窦武便召见了出身河间国宗室的侍御史刘鯈,问他河间国宗室中,谁比较贤明,刘鯈想了想,便推荐了解渎亭侯刘宏;窦武和刘鯈商量了许久,方才入宫禀告给太后窦妙,太后也觉得刘宏确实可当大用,便派侍御史、守光禄大夫刘儵、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到洛阳登基。
至于为何要选择刘宏,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汉章帝去世后,年仅9岁的皇太子刘肇继位,汉和帝虽然开创了永元之隆,但他27岁就驾崩了,而他的儿子刘隆在位仅一年,也夭折了。汉殇帝驾崩后,汉和帝这一支就断了,于是,邓太后就只好将汉章帝第二个儿子,清河孝王刘庆的后代,刘祜立为皇帝。汉安帝刘祜驾崩后,阎太后为了掌权,就立了汉章帝第三个儿子,济北惠王刘寿的后代,刘懿为帝,结果刘懿在位206天便因病去世。少帝刘懿驾崩后,这一支也断了,于是大臣们又迎立了汉安帝的儿子,济阴王刘保为帝。汉顺帝刘保驾崩后,其子刘炳继位,结果又夭折了,于是汉顺帝这一支也断了。汉冲帝
刘炳夭折后,众大臣又往族谱上找,最后,汉章帝刘炟玄孙,8岁的刘缵就被拥立为帝了,他在位还没几年,就因一句跋扈将军,被梁冀给毒死了。9岁汉质帝刘缵一死,这一支就又断了,最后众人一合计,汉章帝刘炟第六子,河间王刘开有十六个儿子,那就从他这边选吧,于是众人就选了刘开之孙,蠡吾侯刘翼之子,刘志为帝,可汉恒帝刘志驾崩后,也没有任何子嗣存活。于是众人又犯了难,最后想想,还得从拥有16个儿子的河间王刘开那支找,于是,汉章帝刘炟之玄孙,河间孝王刘开的曾孙,解渎亭侯刘苌的儿子刘宏,便被矮子里面拔将军,给拔了出来!
建宁元年正月,年仅11岁的刘宏在洛阳正式即位,太后窦妙则继续临朝听政,这窦妙乃是当年章德窦皇后的堂侄孙女,如今窦妙成为了太后,自然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久,窦妙的父亲,大将军窦武便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被封为了闻喜侯,而窦氏族人也是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又开始权倾一时。大将军窦武掌权之后,便依赖太傅陈蕃来主持朝政,而陈蕃则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处罚的那些士人,不久后二人又达成了一致意见,准备铲除宦官一党,但是此事却不慎泄露;于是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就发动了政变,最后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也被流放到了鸟不拉屎的交州地区,而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窦氏外戚被宦官消灭了之后,本该是刘宏大展拳脚,用心治理国家之时,但刘宏此子实在是没啥出息,加上其过于年幼,被宦官们一通忽悠、吹捧,便觉得现在是太平盛世,自己可以垂拱而治了,当然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后汉的皇帝本来就短命,除了前面几位皇帝外,后面的皇帝离老百姓是越来越远,加上年幼,他们只能与宦官为友,于是从小就被灌输了许多错误的思想,也正因如此,宦官们自说替天子剿灭了外戚,皇帝陛下可稳坐江山,刘宏年幼无知,而宦官便更加的肆意妄为了。
建宁四年,刘宏行元服,大赦天下,随后又立宋氏为皇后,熹平元年,勃海王刘悝竟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最后下狱自杀,熹平六年,王甫又联合太中大夫程阿,构陷宋皇后欲以巫蛊诅咒刘宏,随即宋皇后被废,死于暴室,在此期间,又有蛮族、妖道在偏远地区叛乱,朝廷又派出卢植、臧旻、朱儁等人,将其一一平定,天下安定后,王甫等宦官就不停向刘宏报说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陛下如何如何的圣明,在众宦官的蒙骗下,愚蠢的刘宏就真的认为,天下已经稳如泰山,自己可以安心享乐了,所以从此以后,他就开始鲜问政事,而一切诸事则多交于宦官处理。后来,关西夫子杨震的曾孙,京兆尹杨彪无意间,得到了黄门令王甫之前唆使宾客,勒索敲诈郡国财物共计七千余万的证据,于是,他就把此事告知了司隶校尉阳球,负责监察京师的阳球早就对王甫恨之入骨,于是阳球就迅速的把此事上奏给了皇帝,随后阳球亲自拷问,五毒备极,而王甫父子也最终死于其杖下,之后阳球又想乘机诛杀曹节等人,使权门屏气,京师震畏,结果却被曹节等人反污,刘宏不辨忠奸,于是,阳球先是降职去当了卫尉,随后阳球就与司徒刘郃商议,想要逮捕拷问张让、曹节,结果此事却被曹节等人知晓,于是,他们便恶人先告状,一起在刘宏面前诬告刘郃等人,刘
宏蠢钝如猪,信了宦官的鬼话,最后阳球被处死,其妻子、儿女也被流放至边疆。
光和三年十二月,南阳屠户的贵人何氏为天子刘宏,生了一位皇子刘辩,刘宏遂立何氏为皇后,不久,何皇后的父亲何真,便被封为了车骑将军、舞阳宣德侯,她的母亲也被接入宫中居住,封为了舞阳君,接着,她的大哥何进和二哥何苗也接连被招入朝廷担任要职,何氏家门便开始荣极一时,刘宏此举自然是看出了宦官势大,想要抬举何氏一门来压制宦官,不过何家出身太低,何进、何苗皆是愚蠢之辈,结果宦官不但没被何氏压制住,反而更加的嚣张跋扈。正如当年,赵高欺骗秦二世一般,天下苦秦久矣!而那刘宏也如被灌了迷魂汤一般,是亲小人而远贤臣,之后为了建置西园,刘宏又巧立名目,搜刮钱财,甚至后来他还带头卖官鬻爵,以用于自己享乐,这刘宏是快活了,但边疆却总是战事不断,劳民伤财,而除了人祸之外,中原又多有天灾,光和七年,全国大旱,田里颗粒不收,而百姓的赋税却丝毫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大贤良师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并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那张角,本是巨鹿郡一普通百姓,下有兄弟二人,一个叫张宝,一个叫张梁,要说这个普通百姓怎么会成为大贤良师的,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故事,传闻:有一日,张角要入山采药,在路上正遇到了一位碧眼童颜、手执藜杖的老人,随后,老人就把张角叫唤到一个山洞中,又以天书三卷传授给他,并对他说:“此书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张角拜问其姓名。老人答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说完,便化作一阵清风而去……刘叔听到这个传说后,也是狐疑了良久,因为若是他没猜错的话,这位南华老仙,应该就是南华真人了,即惠子的好友,道家的大能——庄子,传闻他已飞升上了仙界,而如今他却下凡来挑动世事,那这,必然是将有大事发生。想到这,刘叔便想着去寻一寻,见一见这位南华老仙,一番打听过后,总算是得到了一些消息,不过等他到了那个山洞时,却啥也看不见了,刘叔不死心,便又在那里蹲了几日,一天晚上,却有一鬼差找到了刘叔,随后,那鬼差就毕恭毕敬的说道“宋帝王让我给你带句话,那老头正在曹州,您速去,莫要耽误了机缘。”
说完,那鬼差一阵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刘叔听完,立刻就骑着食铁兽快马加鞭的赶到了曹州,一番寻找下,总算在尧王墓前,找到了正在出神的南华真人,老庄见刘叔前来,也不惊奇,只是叹了口气说道“想来是惠施那混球让你过来的,他欠你的人情,也算是还完了。”刘叔听言,立刻上前行礼拜道“弟子刘叔拜见南华老仙!”庄子笑呵呵的看着刘叔,他是左看看,右看看,然后方说道“你既学了我的三乘剑术,倒也算得我的半个弟子。哦!你的剑也很不错啊!嗯,竟还是雌雄剑的仿制品,了不得,了不起啊,诶,不过有些可惜了,此剑有形无实,锋利是挺锋利,你却不可久用。”刘叔点头道“回师父,两把雌雄剑,本是玄都大法师让弟子赠与张陵的,后来我在西方世界时,有矮人觊觎那神剑的锻造技术,便拿去研究了一番,最后就打造出了这两把更加锋利的雌雄剑仿制品来,这些年,我自己倒是用的顺手习惯了。既然师父说了,还请明示,此剑我为何不能久用?”南华真人解释道“剑是有形之物,它的形,会渐渐刻入你的心里,你用久了,就丢不掉你的手中之剑,丢不了手中之剑,那它就会成为你的一种累赘,于是,你的剑术,也就只能停留在有形之术上。而更高深的剑术则是以无剑胜有剑。”刘叔闻言,听的是云里雾里,就问道“弟子不懂,何是无剑胜有剑?”
南华老仙笑笑说道“光说不练假把式,你且来攻我试试。”刘叔听言,也不客气,抬手抽剑就是一式天子剑术,那天子剑术一出,周围立刻就变的遮尘蔽日,无数的剑气,如同千军万马般就冲了过来,南华老仙点了点头,但他只是伸出一指,一股同样磅礴的剑气,就冲撞了过来,只一瞬间老庄的剑气,竟变成了一只蝴蝶形状,那蝴蝶只是一扇刘叔的剑气,就被扇的无影无踪,刘叔都惊呆了,原来这剑法还能这么使么?他的剑法是大开大合,靠着一力降十会压制对方,而老庄的剑法,不但能变幻出蝴蝶形状,其剑气还能左右拐弯打过来,刘叔还想再试,于是他双手使剑,同时又出一招天子剑法,此剑法一出,风云变色,气势恢宏,而老庄抓住一片飞起的树叶,往前再一点,一股磅礴如大海般的剑气竟后发先至,冲向了刘叔,看着那形如游鱼的剑气,再看看南华真人那手上的一片树叶,刘叔总算明白什么是无剑了,他手中的剑是有形剑,根本发不出这般可以拐弯伤敌的剑气的,原来没有了剑,他还可以以手代剑,使出这般剑法,而越是轻巧之物发出的剑气,就越是能后发先至,哎呀,我悟了,悟了,不过,刘叔还想再偷学几招,于是他又使出越女剑法、庶人剑法、诸侯剑法、罗马剑法,而老庄的剑气此时不但没散,还可以变幻成诸多形状,将刘叔的剑气一一打散,刘叔看的都楞了,这什么剑法还能剑气聚在一起。
为了试探一下这剑阵的防御力,刘叔随后又变出四二法身,待刘叔学得了南华真人的御剑术后,刘叔的那六只手也一同使出了各路剑法,一时间剑光大亮,或如白昼,而刘叔的身上此时也是金光大放,浑身的灵气都用在了这一式之上,庄子看了看,点头直夸赞道“不错,不错,小子有点意思,可惜你的剑法境界还不够啊。”说完,南华老仙的剑气又变幻成一只大鲲,那鲲体型虽大,速度却是飞快,只一瞬间,那剑气就冲散了刘叔的全力一击,并很快就打在了刘叔的身上,不过,刘叔竟然完全感觉不到疼痛。刘叔正惊讶间,庄子这才开口道“这就叫做收发自如。这是当你心中有剑,手中无剑,才能达到的境界。等有一日,你达到了这个境界,就可以找一把适合自己的仙剑了。”刘叔点点头,就说道“庄老应该没有什么弟子吧。”庄子摇摇头说道“你这鬼机灵,我还没打算收徒弟。诶,看你对庄不识还不错的份上,好吧,这套逍遥剑法我就传于你吧,你听好了,这套剑法虽然只有十二式,但是每一式都有八十一种变化。”说完老庄就把剑法口述传给了刘叔。
刘叔用心记下后,又巴巴的望向老庄,老庄一脚就踢在了刘叔的屁股上,刘叔哎呦一声坐到了地上,随后,老庄指着刘叔问道“怎么的,还想要《太平要术》?你也不想想如今可不太平,你应该做些什么?”刘叔点点头,就明白了庄子的意思,庄子又指向北方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你瞎操什么心。”刘叔听言,说道“诶,今日这一切,皆由我一人承担。”庄子道“子孙不孝,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天宫便不允许随便结婚,要不然再来个神仙儿子,那非得气死。”刘叔点头道“是的,天宫做得对。”庄子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破茧成蝶,还是一个人逍遥自在。”刘叔说道“弟子前日去了身毒,也领悟到了此点,若非大富大贵之家,真没必要结婚生子。您看,如今这天下虽还姓刘,但老百姓已经不信刘了。缘起缘灭皆由我,既然由我开始就由我结束吧。”老庄笑道“杀一人,而救万人。杀一帝,而明世人,功德无量。看来你要摆脱人情世故,入那菩萨境了。”刘叔摇摇头道“恐怕还早了,我虽有了菩萨心理解了觉他的奥妙,但我要做的都非本心所然,恐怕日后还得多多度人。”
老庄道“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为地仙者,当立三百善。中有一恶,而前善尽毁。这修道和修佛,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就好像正一道和太平道,只不过正一道走的是中上层路线,而太平道吸收的是中下层百姓。”刘叔道“佛教和太平道很是相像,它们也是吸收人数最多中下层百姓,不过我感觉佛门在身毒已经快没落了。”老庄道“所以它们在变,从小乘之法转为大乘之法,只要将成佛成菩萨之法广为传播,那佛法传播的速度就会变的更快。”刘叔又问“师父,为何我们道门就不能如此呢?”庄子道“世人愚昧,又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通的,你且再看个几百年,看看这佛法传入中原后,百姓可悟了?人心可静了?社会也安了?最后你会发现一切不过是井中月水中花!”刘叔点头道“如今只看印度的状况,就知道这确实如此,看似是法,其实皆是自我安慰。这一生都过的不如意,还想下辈子活的更好,自己没有勇气去改变现实,还指望别人能带给自己公平正义,不悟,不做,不为,不智,来生也是徒劳,悲剧总是如此轮回,永生永世皆看不透虚幻。”
庄子道“还是我道门逍遥自在,渡人先渡己,勘破红尘难,舍弃情与义,自证大道光。”刘叔闻言又问道“我曾游历于西方,如今须菩提祖师正在创建新西方教,并且祖师说要让神权大于王权!”庄子道“东西方地理、环境不一样,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中原选择了儒学,罗马选择了哲学,大汉百姓身上有礼仪枷锁,罗马百姓身上也有思想枷锁,不过用神权来压制王权,确实要比礼仪道德来的好用。日后恐怕西方越来越信神,东方越来越脱离神。”刘叔又道“那么,我们中原能如此吗?”庄子摇摇头道“儒虫趴在龙脉上吸血已经好几百年了,若是张角和张陵能成,那么或许能神权大于王权!”刘叔闻言,立刻叹了一口气,随后刘叔又问“关键在哪?”庄子道“《论衡》!”刘叔点点头,
庄子道“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刘叔道“弟子想该慢慢做,还是快刀斩乱麻?”庄子摇摇头道“记不得,慢一点吧,再说总要给天下人,给刘家一个完美的终章。”刘叔道“还请给弟子一点提示。”老庄道“一气化三清!”刘叔点头道“弟子明白了,将国家分为三份,这样最是坚固,稳定。”
刘叔闻言,又问“哪里可成龙?”庄子道“自巴蜀发生了一场地震后,巴蜀就和关中断开了水路。当年在巴蜀可是死了不少人,该去还那道承负了。”刘叔点点头,便拜谢了老庄,老庄又道“若是真放不下,就去一趟涿县,了却了生前之事吧。”刘叔楞了一愣,南华真人却突然打了打哈欠,然后变幻成一只五彩蝴蝶,飞向了天空,刘叔惊道“破茧成蝶!”再看那只蝴蝶飞着飞着就不见了踪影,仔细看时,又隐约看见了蝴蝶的影子,刘叔向着蝴蝶行了一礼,便骑着食铁兽前往了涿县,他也不知为何老庄会指点他去往那里,只是听老庄的口气,那里似乎正发生着一件和他有关的事情。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涿县,刘叔赞道食铁兽的脚力又增强了,当他刚想进城,就见城上贴了一张榜文,他正想上前看看写的啥,这时旁边却有一人慨然长叹,随后又有一人厉声说道:“大丈夫不想着为国家出力,何故在此长叹?”
刘叔闻言,望向此人,只见这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不禁感叹这人的面相,真的是一副猛虎出山之象,随后,刘叔再转头看那叹气之人,只见那人身长大约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看这长相倒像是个读过书的斯文人,但再看他的衣着,又像是个没落的贵族,刘叔看到此人,不禁想起了当年的韩信似乎也是如此,待他再细细看时,竟发觉那人的面相倒有几分贵气,两耳垂肩,这自然是有福之相,双手过膝,那也是大富大贵之异象,刘叔随后又辨认了一番,发现此子原来也有刘姓血脉,如此一来,刘叔对这人不禁倒起了几分兴趣。此时,那双手过膝之人见有人多管闲事,就问其姓名,那人答道“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平日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双手过膝之人也回道“诶!我本是汉室宗亲,姓刘,名备,字玄德。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张飞听说刘备是汉室宗亲,便说道“我经商也有些年头了,所以颇有些家财和庄田,不如我来招募些乡勇,与公子同举大事,如何?”刘备听闻甚喜,遂与张飞同入村店中饮酒。刘叔在旁听的仔细,顿时也来了兴趣,于是他就跟了上去,随后当那二人在村中小店饮酒之时,又有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了店中坐下,唤来酒保说道“快点斟酒来吃,我还准备赶入城中去投军呢!”刘叔一听此言,就望了那人一眼,只见那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甚是威猛,再细看面相竟是猛虎下山之相。旁边的酒桌上正坐着的刘备、张飞二人,他们见突然来了一位,比他们还高还威猛的壮汉,顿时就有了亲近之念,于是二人便邀那汉子同坐,又问其姓名,那人说道“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
刘备听言,便将张飞和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关羽,关羽听说刘备竟是汉室宗亲,也是大喜,三人酒过三巡后,就一同到了张飞的庄上共议大事,刘叔则一直跟随在后,不久,张飞就在庄里指着后院说道“我的庄后有一片桃园,此时花开正盛,不如明日,我们在园中祭告天地,并结为异姓兄弟,我们三人协力同心,然后再图大事。”刘备关羽皆应声道“如此甚好!”次日,桃园中,三人备下了乌牛、白马祭礼等项,又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誓毕,因刘备最长,便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