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刚成教主,朝廷封我做国师

第9章 黄老九,印月法

  哗~

  站立在湖心亭里,洒落一把饵料。

  片刻后,平静湖水表面荡起波澜。

  一只只尺长的游鱼从水底藏匿处游出,蹦跃水面,争抢鱼食。

  红、黄、白、翠、紫,颜色各异,浮游水面如若虹流。

  一品灵物五色鲤,不可食用。

  不过在具备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同时,因为其长年生活在灵机充裕灵泉内的缘故。

  外加所食之物不是凡品,其产生的排泄物成为一种不错的灵材,唤做五灵砂。

  填充在河池淤泥里,可做植物类灵物生长之基。

  有加速成长之效,可看做是一种纯天然的肥料。

  正是得益于此,种植在这一方池水当中的二品灵物银月莲方才得以年年盛开。

  可以让李正每年收获十数颗银月莲子,以及数量不斐的莲藕。

  这两样灵材的进账,省下了他不少额外的花费。

  要知道,修行者寻回先天灵光,点燃魂火,灼开祖窍之后就算是正式踏上了修行之路,可称散人。

  尔后方能炼化妖物,借助妖物成长的反馈壮大精神。

  直到七魄澄澈如一,韵生神胎,缔结阴魂。

  故而,这一境界不断壮大的是修者的精神,可身体依旧是肉体凡胎。

  不可能不饮不食,甚至于因为修行的缘故。

  吃的更要远比凡俗富户之人更加精细,时常需要灵物滋补。

  寻常小门小户里出了一位修行者,举全家之力都不见得能供养其成长。

  这也是为何李正明明颇有修行之资,但只能在老观主仙逝之后,方才正式开始修行。

  无它,唯资源不足尔!

  脑海里留存的过往思绪一晃而过,李正完全抛下手中鱼食。

  走到亭中石桌前,摇动其上的铜铃。

  铃。

  声音清脆而悠远,响动一方。

  将池子里争食的鱼儿吓的缩头,但很快便又故态复萌。

  见到它们这般没心没肺,一整日只知吃了睡、睡了吃的模样,李正不由的摇头笑了笑。

  继而坐在桌前,随手翻看着一本道经的同时,静静等待着黄老九的到来。

  黄老九是老观主的身边老仆,却和其主人不一样,不是个道士。

  相伴在他身边不知多少岁月,是比李正还要亲近一些的人物。

  在老观主仙逝之后,他也无处可去,索性就继续留在观里养老。

  李正也从不拿他当奴仆看待,唤其为叔。

  继续让其操持望月观里的大小事情,他也从无疏漏,深得李正信任。

  而刚才摇动的那铜铃,则是一件只祭炼了一道法禁的微末法器,唤做同心铃。

  一共有两只,在一里的范围内。

  用灵力晃动一只,另外一只就会同时摇晃。

  现在,另外一只就在黄老九的手中,他得到消息就会赶来竹林小筑。

  果然,没过了多久功夫。

  前方竹影斑驳里,就响起了一道脚步声。

  没多久,年逾六十余岁,但却面容红润,形如壮年的黄老九站在了湖心小亭里。

  他是个眯眯眼,再配上那满嘴的大黄牙,一笑就让人觉得不是什么好人。

  但在李正面前,却显得十分恭敬。

  “观主,唤老奴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弯腰,他如此问道。

  听到他这依旧是这般称呼,李正心中尽管还是有些无奈。

  但也知道,深深将主仆观念印在脑子里的黄老九,怕是难改。

  说的多了不见改正,便也懒得再提,省的还坏了感情。

  直接说到把他叫来的原因:

  “黄叔,前番我曾拜托大小杨兄弟帮我在山林里探寻一地。”

  “他们也有些时候没有来回应,不知是不是遇到了困难。”

  “你帮我走上一趟,带些米面肉食,去问上一问。”

  望月观“穷”,但那只是在修行层面上的穷。

  早些年老观主在的时候物欲淡薄,连破败的宫观都懒得修葺,但也从不曾缺衣少食。

  现在李正做了观主之后,时时下山走动,除拿妖物,赚取了不少财货。

  积攒着也无用,便大大改善了观里生活水平。

  拿出一些,无伤大雅。

  闻言,黄老九也没多问,点头应下。

  在望月观里待了这么多年,他自然知晓老观主不是常人,这位继承的小观主亦也不是常人。

  甚至于,就连他也不是寻常人。

  当年老观主念在他常伴身侧,无功劳也有苦劳,。

  但鉴于望月观根本法门不可轻传,就把游历时得到的一门观想法传给了他.

  是为:松鹤延年功。

  寻常人习练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行至高处,未尝不可透彻精神,寻到一点先天灵光,点燃魂火,步入修行。

  不过这么些年下来,黄老九就得了些表面的效果,丝毫都没有入道的苗头就是。

  “老奴晓得。”

  行了一礼,黄老九便离开此地,准备下山。

  李正颔首,起身回转屋舍,自去修行。

  ......

  是夜。

  月如钩,高悬在天。

  竹林小筑,修行静室。

  屋顶巧妙的开了一个可以开合的窗,将朗朗月光投下。

  洒落到端坐空无一物静室中央的李正身上,清幽一片。

  而在他双手交叉的掌心里,古镜清瑶静静地躺在当中。

  镜面里,亦显露出一轮弯月。

  成妖之物虽有智,但大多懵懂,甚至比不上三岁幼童。

  所以其修行,吞吐灵机都是依靠本能,效率极其低下,让修行者不能忍受。

  故而,辅助妖物修行的法门便应运而生。

  《印月法》,便是望月观这一脉的核心传承。

  配合镜类妖物,以月印月,吞吐月华,便可使修行之事事倍功半。

  不过终究是灵智初生之妖,指望其自己掌握这般修行法门的可能性趋近于零。

  这就需要与其日夜相伴的修行者,言传身教助其掌握,直到变作近乎本能一般。

  换句话说,除了妖物是修行者修行的媒介,护身器物外。

  修行者亦是妖物的老师,需要助其成长。

  两者之间说不上主仆之别,而是相互成就、共同成长之谊。

  而这样的情况,对于李正和清瑶来说,已经过去了三年,几成习惯。

  念随心动,观想天穹明月。

  一呼一吸,一吞一吐,皆引来月华停驻。

  镜面上明暗轮转间,不知不觉,那一枚道行丹已经要被清瑶完全消化。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