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大宋仙童

第74章 大儒张仁 为人严厉

大宋仙童 太清山的道童 2463 2024-11-12 08:37

  韩奕看着他,相互对视,神情凄苦,生怕那里做错了。

  张仁坐下身,一看韩奕折扇放在左侧,就一皱眉,他上课桌上除了书本,纸笔,砚台,不准再有其它,再就是坐整齐,怒道:“拿来。”

  韩奕还不知他要自己拿什么,回道:“先生?你叫我拿什么?”

  只听“啪”一声,挨了一顿戒尺,虽然吃疼,连叫也不敢。

  众书童更是叫苦,低头小声读书,谁也不敢看上一眼。

  韩奕神情凄苦,想哇哇大哭,偏偏不敢哭,更觉莫名其妙,心想:“死老头,你无缘无故,打我做什么?你要我拿什么啊?你倒是说啊?”

  只见谭再元,王永祥,梁倍生,傅仁其,杜仁和,全身不住发抖,也暗嘻韩奕被打,也是韩奕不想来书院读书原因。

  张仁看着他,并不回答。

  韩奕看着他,心想:“老头?你叫我拿什么啊?”这些话,只能永远埋在心里,在背后说,不敢当面讲出来,让先生知道。

  韩奕不明白他要自己拿什么,也没注意折扇,干脆一声不啃,由先生打好了。

  张仁第二顿戒尺,重重打在他手上,顿见深红颜色。

  韩奕不敢发火,也不敢哭。

  张仁见他装做不知,心里气恼,又道:“拿来。”

  声音不大,韩奕却心头一震,他身子颤抖,眼中含泪,无声哭泣。

  张仁第三顿戒尺,打在他手上,火辣辣的,本是重手,见韩奕哭了,叹了口气,用戒尺指了指折扇。

  韩奕这才会意,伸手取过折扇,递给他,恼道:“给就给。”

  张仁接过折扇,见他有怨言,气道:“伸手来。”

  韩奕乖乖伸出手,只听“啪,啪,啪”声响,接着三顿戒尺,打在手心上。

  韩奕不敢哭,这是第八十五次挨打,第一千六百八十一顿戒尺了,也是班里挨打次数最多,不计其数一个,最不足道一个,连打屁股,也饱饱尝过。

  韩奕被爹娘惯着,癞皮撒娇惯了。

  连爹娘也舍不得打,张仁像是专管他似的,实则对他狠心严厉,心底不知把他看的多重,始终报着,认为棒打出孝子,严师出高徒心理。

  各门科数,不管是他教,还是不是他教,只要作业本,所有试卷都要给他看,错一个也不行,直到做对为止。

  因此,也出了很多难题,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或者艰深,甚至无人能解题目,就象乾坤古棋,神弈古算,瞧上一眼就能解出,也着实骇人,就连张仁也是震惊,暗叹他有惊天纬地之才。

  其实,他还不知韩奕样样通,并精读诸多书籍,就连最复杂的易学,推演推算,奇门遁甲,五心数术,也有专研。

  故而,见到韩奕,如此聪明,有此奇才,把他当亲儿子,亲孙子一般对待。

  韩奕在功课上从没挨打,饱吃过戒尺,反而在其它方面,多吃苦头。他也不恨张仁,在心里明白,要这样老师,才能学到东西,什么都是被逼,刻苦学来的,比起古人读书,自己所受的苦,几顿戒尺轻多了。

  只有这样,长大了才能当宰相,治好国家,甚至皇帝。

  韩奕收回手,实终泪如潮水,小手疼的厉害,不敢再哭,随机振作精神,背着手,端端正正坐着,但泪水还在流。

  张仁神情严肃,低头看着他,恼道:“不许哭,一口住。”

  韩奕神情凄苦,自袖擦泪,这才止住泪水,不再往外流。

  那知,这一举动,又挨了一顿戒尺。

  韩奕手背吃疼,重背好手。

  张仁这才放下戒尺,有些心痛,只是心想:“韩奕这孩子,我这般苛刻对他,他怎不恨我?可见韩奕并非一般孩子,不是寻常小孩,他长大了定成大器,国家栋梁。”

  也就在这时,鼎钟敲响,到了上课时间。

  张仁打开课本,开始讲课,说道:“翻到昨天教的课文。”

  韩奕和众书童随手翻开,死死盯着书本,上面每一个字,如此教书读书,怎不出好成绩,期末下来,按现在考试百分计算,大多八九十分,最少七十分,没有不及格的。

  张仁看着底下学生,神情严肃,说道:“昨天放学,我叫你们回去背诵,有谁能背吗?”

  说着,看向韩奕,深知早就会了。

  韩奕却不举手,死盯着书本,心想:“课文这么短,傻子也会背了,这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是幼稚。”

  不仅韩奕会背,大多数书童,也会背了,只是害怕张仁,没人敢举手。

  但总有人要举手,不然老家伙发起火来,非得人人挨顿戒尺,受这痛不痛,痒不痒,却又疼的皮肉之苦。

  李子清注视韩奕,待张仁去看他处,偷偷一笑,举了手,说道:“先生,我能背。”

  张仁一笑,看向韩奕,心想:“他真生气了。”

  其实,他这样教学生,虽然效果极佳,但是背后咒骂怨言,不计其数。

  张仁点了点头,叫道:“李子清,你背背。”

  众书童生怕叫自己背,敢忙埋头死记,生怕记不住,忘记了惹先生生气,其实埋头死记也没什么不好。

  李子清长吸一口气,当下合上书籍,面带微笑,声声背了出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外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字不错读完,就连发音,也极准确。

  张仁满意一笑,看着他问道:“你虽然记住,但你知道这几句意思吗?”

  李子清想了想,眉毛一苦,结结巴巴问道:“这……这句话意思吗?是说……”一时停顿,心想:“糟糕!我光背句子,不知它意思含义。”

  也不多想,问道:“先生?这几句还有意思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