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真人要收自己为徒?他怎么会认知自己?还派公孙胜千里迢迢亲自来请?
丘小乙感觉很是诧异。
史进也是一脸出乎意料的表情。
朱武愣了片刻,道:“寨门陪客说话,甚是失礼。入寨内说话。道长请。”
安排医者照料陈达,一行四人就到了大厅。杨春也闻讯赶来。
朱武坐主座,公孙胜客座,史进、杨春、丘小乙次序陪座。
不等朱武开口,史进却先道:“公孙先生真是为我丘家兄弟而来?”
“确是为我师收徒而来。未曾虚言!”
“不知尊师在哪座仙山修行?”
“现在蓟州。”
“尊师何人?”
“我师姓罗,都唤作罗真人?”
“蓟州距此不下两千余里,何以知晓我家兄弟?”
“我师法力高深,通天彻地,卜算天命而知已。”
史进一时间没了言语,自思量起来。
丘小乙内心也是七上八下。由于系统选择了仙术专精,自己回想过水浒中会法术的高人。毫无疑问,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无论是道行还是人品都是排第一的。能拜在他的门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但之前预料高人的门不是那么好进的。
谁知自己还没有想到办法,罗真人居然派徒弟公孙胜亲自找上门来,主动要收自己为徒。
太令人意外了。意外道丘小乙患得患失,不敢相信。
正如史进的疑问,两地隔着两千多里,飞天夜叉丘小乙又是个名号出不了村的角色,罗真人怎么会知晓自己呢?又为何还要主动收自己为徒呢?难道真是天道暗示?天道发现了自己是穿越者?
他真的是公孙胜吗?带自己回去是好意还是恶意?要研究穿越者?……
趁着空档,杨春安排喽啰上了茶。
朱武边思索边喝了口茶,摆下杯盏。开口打断了静默。
“公孙道长能否明示,为何要不远千里来少华山寻丘小乙?果真是天意?”
“确是天意。”
“我等虽是异姓,却也歃血结拜,胜似亲兄弟……咳咳……”似乎想起了陈达与丘小乙的冲突,朱武脸一红。咳嗽一声,继续说。
“丘兄弟是我等的结拜兄弟,亲如手足,不敢抛离。再者他年岁还小,不知进退,还需我等看护,实在不能许道长领他远去。”
公孙胜笑了笑,对丘小乙道:“不知丘兄弟意下如何?”
丘小乙一时也没拿定主意:“我……这……”
公孙胜道:“来时我师有言,此番冒昧,丘小乙定然疑惑。可告知他三个字,必然速来。”
“三个字?”丘小乙奇怪。
“乃是扶乩时,天意在沙盘上显现的三个字。靖康耻!”
“静康尺?是什么……靖康耻!!靖康耻!!靖康耻犹未雪……”丘小乙忽然反应过来,顿时有些激动。
公孙胜看了他的状态,朗声道:“你果然知道。我师罗真人亦不知靖康耻是何意,不知丘小哥可否解惑?”
“这靖康耻就是北……”丘小乙顿时闭了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总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而来的吧。
思考片刻,只好道:“这三字乃是我在梦中听闻。”
“梦中听闻?”
“确实。它代表的是一场……”
“慎言!天机不可泄,否则闻着必遭灾。”公孙胜阻止道。
不是你好奇问我的嘛。
脑海中想着靖康之变,问道:“如今是什么年月?额,就是年号是什么?”
朱武道:“今年乃是政和五年。当今天子自建中靖国年间继位,已经御极十五年整了。”
政和五年?这是哪一年?自己只记得靖康之变发生在靖康二年。拜读小说的功劳,记得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传位给儿子,就改元靖康了。第二年父子两人就全家被俘。金兵不但将财富搜刮赶紧,占据中原,还导致东京城和中原地区死伤无数。
已经在位十五年了,那就还有十二年。
难道水浒时是否空依旧会发生靖康之变?按说梁山好汉受招安后将辽国打的满地找牙,这在自己熟知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历史可能不全一样。
希望靖康之变不会发生。自己只是个普通人,有个拉跨的系统也不顶事,哪里承担得了那么大的担子。
见丘小乙低头沉思,公孙胜问:“如何?随我去吧!”
史进倾过身子,沉声说道:“山寨容不下,我自带你去投别处。蓟州山高路远,不知是何境遇,小乙不可轻去。当日鲁达哥哥再三嘱咐,你须得跟着我。”
朱武道:“虽言天机,不敌人情。小乙当留山寨,全我们兄弟情义。”
杨春到底与陈达亲近,知道跳涧虎的妒忌。心中思量,若丘小乙跟这道人去了,陈达的心结不就解开了嘛。思量已定,就开口劝解。
“小乙本是我等亲亲的兄弟,自该留在山寨全手足之情。但常言道,天意不可违。我等到底是上了官衙海捕文书的人,日后难有出头之日。小乙却还是清白的名声,道路不绝。公孙道长乃是有道高人,罗真人定是超脱真仙。小乙投到门下,自然比在少华山出息。听闻当今天子好仙崇道,前途不可限量……”
“莫要假情假意,我自领小乙去投别处。你不用枉费心机!”史进怒言。
杨春囧迫难当:“史哥哥哪里话,我不是……”
“我愿意去!”丘小乙清脆一声,让几人都看了过来。
迎着史进询问的目光,丘小乙又重复了一遍:“我愿意去!史大哥,我本就是道士,能拜高人门下,自是机缘。哥哥放心,你知道我如今的枪棒功夫,三五人近不得身的。此去不过三年,到时无论学得成不成,都来寻哥哥!”
凭“靖康耻”三个字,丘小乙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去见一见罗真人。虽然目前他并不觉得凭自己能改变什么。
……
一番口舌,说服了史进。朱武强留公孙胜歇息了三五日。
……
朱武到陈达处看望伤势,糙汉子的皮外伤,恢复良好。
话头一转,劝说陈达放下成见,同去送丘小乙下山。陈达自仍旧愤怒,不愿前去。
朱武道:“贤弟差已。你我同杨春三人,辛苦多年,创的这份基业。但我等三人到底本领低微,名声不显。若有强人前来,难免被夺了山寨。即便顺当,今后或是并入大寨,或是朝廷招安,也难受重视。因这般原由,我才倾心结交史进。”
……
拜别了史进和其他头领,丘小乙穿着道袍、背了包袱,跟着公孙胜离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