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萧山书院
“弹指一挥间,三年转瞬如云烟啊。”
苏拙靠在床榻上,手里捧着一册古卷,想着不过短短三年,南界六山竟然无端生出这般风波,嘴里不由叹了一声。
叹完,苏拙站起身来,就要朝着洞府外走去。
如今年满十七的苏拙已经出落成了青年模样,身姿挺拔,面容清秀,仿若大漠中的小白杨一般,温润又端庄。
看到已经许久未见的青牛守在凉湖旁,苏拙脸上不由带起笑容,朗声道:
“青牛道兄,你可算出关了,修为可是稳固了下来?”
青牛闻言,抬起头来看向苏拙,一向清朗平静的声音也有些愉悦,应了一声:
“不错,闭关三载,修为也算有了稍许长进,稳固在了筑基中期。”
说着,青牛又仔细打量了一番苏拙,才继续说道:
“这三年你也不曾懈怠,我看你气息浑厚,想必要不了多久就能突破到练气后期了。”
闻言,苏拙不由轻笑两声,故意作出自傲的神态:
“那是,自从那日从风狼盆地回来后,我便认识到自己的修为到底不足,知耻而后勇。除了几次前去香中坊市购置修行典籍外,日日苦修不辍,早在道兄出关前时日,就已经突破道练气六层了。”
三年前,苏拙亲眼见到风狼月铭身殒,心里十分震动,再剖析完自身不足后,就着手闭关事宜。
期间,苏拙又多次前往香中坊市,在不同店铺购买了《水行法术大全》《土行法术大全》《木行法术大全》和《修仙通史》等多本典籍,苦心孤诣,钻研不殆。
此外,炼化完那颗参元果后,苏拙的土水土三灵根达到一般纯度,使得苏拙的修行速度也不算慢,勉强够得上纯度低微双灵根修士的边。
凭借《玄土诀》这部尚且不错的修行功法,苏拙也在三年内接连突破,如今也有了练气六层的修为。
苏拙从储物袋里取出一盏蒲团,随意坐在青牛身旁,笑道:
“还是比不上道兄你,以你筑基中期的修为在南界六山都称得上凤毛麟角了。况且,道兄你根脚不俗,我熟读《南岭百妖谱》,也认不出道兄的根脚来。”
青牛笑了笑,道:
“我出身阳春玄角牛一族,本就不是南界六山本土的妖族,你哪能从《南岭百妖谱》中看到我的记载。说起来,闭关三年,外界可有什么大的动静?”
说到这里,苏拙眼底一亮,笑道:
“道兄不知,这三年里,南界六山像是翻了天一样。”
“参元树最终还是被香山、明山、九儿山联手移栽到明山中部,三山势力各自派人驻守,日夜轮值。据我在香中坊市打听到的,这三山势力打算以参元树为核心,在明山打造出一片药园来。”
青牛闻言,点了点头:
“同剑宗想必付出了不小代价,竟然让着参元树留在了明山上。”
苏拙亦是这般想,但也觉得移栽到明山是最为理智的选择:
“南界六山越往北走,天地灵气越浓郁。明山地处六山中部偏北,南有香山相护,北有九儿山守关,倘若座龙宗突然发难,三山势力能来得及及时反应,联手对敌。”
说到座龙宗,苏拙不由感叹不愧南界六山第一宗的名号:
“参元树一事让座龙宗震怒,广发征战令,门人弟子闻令而动,辗转三山,宗门战火从四面八方燃起。作为接壤边线,九儿山头一年可谓是血肉战场,死伤无数,群妖四散。”
“倘若不是明月九儿于前年临战突破,以筑基中期的修为生生斩下座龙宗两位筑基大修,只怕九儿山早已移名改姓了。”
青牛闻言,倒是并不惊讶:
“明月狐一族本就血脉不俗,明月九儿如若不是性子惫懒,早就不拘于筑基前期了。想必当日与月铭一战后就有所得,等到座龙宗兵临城下,麾下势力岌岌可危,这才临战突破,兀然发威。”
说完,青牛转而问道:
“座龙宗与三山势力的战火,可有波及到萧山来?”
苏拙闻言,不由苦笑一声:
“这倒没有。但参元树一事后,修行界不少修士都跑来连山、萧山历练,以求撞得大运,致使萧山如今颇为纷扰。连山一带更是有五位筑基散修联合起来,开辟出一个连山坊市。”
青牛点了点头,道:
“无规矩不成方圆,萧山没有一统秩序,自然是纷扰不断,沦落成一片混乱之地。”
话音刚落,一头巴掌大小的兔子从湖洞外跑来,跳到苏拙的手心上咕咕叫个不停。
这正是已经修炼到练气三层的兔一,也是如今小玉兔一族的族长。
当年随着苏拙一同在水葫芦谷落地生根的那群白兔到现在也繁衍成了数量有五十余的地步,除了刚出生的幼兔外,其他兔子都在礼赞法体的作用下晋升为了妖兽。
因为兔一身形小巧,色如白玉,他的族群就被苏拙起名为“小玉兔”了。
至于其他迁移进水葫芦谷的凡俗走兽里,只有一头野猪开了灵智,尾巴上无端生出一朵火苗,是南界六山本土的火尾猪一族。
随着兔一咕叽咕叽说个不停,苏拙眉头轻挑,问道:
“你说有三头靠山雀就在竹谷外头?说是来水葫芦谷求援?”
兔一闻言,点了点头。
见状,苏拙有些疑惑:
“这靠山雀是如何知道水葫芦谷的位置?我这千林山水阵运转无碍,金丹修士不仔细看都发觉不了水葫芦谷的存在才是。”
青牛闻言,撇了苏拙一眼,道:
“萧山多少年没有本地的人族修士诞生了,你这几年来也在萧山搞了不小的动静,靠山雀一族作为萧山三大妖族之一,能发觉不了水葫芦谷的动静才是怪事罢。”
听完,苏拙嬉笑着摸了摸后脑:
“原来如此,那岂不是金甲地鼠一族也知道水葫芦谷的存在。”
青牛应了一声,算是回答:
“不错,只不过金甲地鼠一族生活在地下,如今修士涌进萧山之中也对他们造成不了什么太大的影响。但靠山雀一族就不行了,他们的族长仅有练气七层的修为,护不住这一群靠山雀。”
苏拙点了点头:
“这话倒是没说错。说来靠山雀并不常见,是难得的有操纵沙土能力的鸟雀妖兽,其翎羽、爪牙对一些炼器师来说都是不错的炼材。”
说完,苏拙伸出手来,一个形似水葫芦谷的地图虚影须臾间就在苏拙掌上凝聚出来,地图上还有一个个蓝色的光点闪烁——这正是千林山水阵的一个个节点所在。
苏拙伸手挪动了其中两个光点,声音顺着千林山水阵传向水葫芦谷外面:
“靠山雀族的道友,请进来罢。”
竹谷上方,三只身长半丈,棕羽黑尾,尖头红喙的鸟雀听到苏拙的声音皆是一愣,然后就看到原本是一片密林景象,却怎么也飞不进去的竹谷上空泛起一阵灵气波动。
紧接着,一座通体翠绿,仿佛是由千年古木编制打磨而成的木门出现在虚空之中。透过木门,可以看到竹谷内生机盎然的蓬勃景色。
见状,打头的靠山雀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带着身后的两头靠山雀,一头扎进了木门之中。
等三头靠山雀全部进去,木门轻轻扭动,就化作一道灵光消弭在天地间,恍若不曾出现过一般。
兔一奉了苏拙的命令等在竹谷里,看到靠山雀进来,咕咕叫了两声,带着他们就走到湖洞内。
看到靠山雀,苏拙端坐蒲团之上,身后的闭着眼假寐的青牛,笑道:
“在下水葫芦谷苏拙,见过三位道友。”
说着,苏拙抬手点出三道青光,没入那三头靠山雀的眉心:
“这是在下法体的一道神通‘开言术’,在十二时辰内可以掩盖横骨,使三位道友口吐人言。”
随着苏拙练气中期修为的日渐稳定,礼赞法体的功用也不断被苏拙挖掘出来,如今除了能够春风化雨般滋润妖兽以外,还觉醒了一道“开言术”的神通。
礼赞法体是人族修士中难得亲近妖族的法体,在妖族中颇有盛名。在苏拙踏入修行之际,萧山众妖也早早被青牛告知,如今被苏拙施加了“开言术”的神通,三头靠山雀也心有预料,没有胡乱猜疑。
那头身形明显更大一圈的靠山雀看了一眼趴伏在苏拙身后的青牛,开口说道:
“靠山雀一族岩荣见过苏道友,见过柳前辈。”
说完,苏拙问道:
“听兔一说,你是前来求援的?靠山雀一族发生什么事了?”
岩荣闻言,连忙道:
“苏道友不知,我靠山雀一族素来和睦亲善,隐居避世,繁衍至今七十余载,始终不曾踏出萧山半步。前段时日,风狼一族惨遭灭绝,族长更是深感兔死狐悲,不许族人远离祖地云石峰。”
说着,岩荣的声音里带上一抹恨意:
“奈何人心贪婪,弱肉强食,一名误入云石峰的修士将靠山雀一族的消息传得满天都是,惹人眼红。三日前,连山坊市无端生事,要求靠山雀一族每年都要交给他们十名族人任凭宰割。否则,便要出手灭我族群,断我血脉。”
“如今靠山雀一族式微,岩荣恳请柳前辈出手相护,助我靠山雀一族渡此灾厄。”
青牛闻言,看了一眼苏拙,道:
“如今南界六山,局势波谲云诡,动荡不安。此次我能出手帮助你们靠山雀族度过此劫,下次又该如何?”
听完,岩荣连忙说道:
“柳前辈所言甚是。其实晚辈此行前来水葫芦谷,还奉了族长一道口令。如今萧山虽然混乱,实则缺乏连山坊市那般举鼎之人,倘若柳前辈和苏道友愿意,我靠山雀一族自愿投靠水葫芦谷。”
“啊?”
苏拙不由轻咦一声,怎么说着说着牵扯到自己身上,正想说话,青牛却是提前开口:
“岩梅族长素来眼光长远,能说此话想必已有考虑。既如此,你们不日后便在水葫芦谷附近寻个山头驻扎下来,倘若连山坊市来找靠山雀一族的麻烦,我自会出手相助。”
听到青牛的承诺,岩荣的鸟脸上泛上肉眼可见的笑意:
“岩荣替靠山雀一族一百六十族人谢过柳前辈,谢过苏道友。”
说完,岩荣就带着两个族人告辞离去,向岩梅族长复命去了。
等岩荣三个离开,苏拙才开口问道:
“青牛道兄这是何意?莫不是要自己建立一方修行势力?”
青牛闻言,看向苏拙:
“除了我们萧山,如今南界六山各有一个或是多个势力坐镇一方,如此一来方才有了修行界的繁荣昌盛。自从你打定主意开辟水葫芦谷作为闭关苦修之地,又恰逢礼赞法体之际遇,为何不顺水推舟,将萧山真正建成一方洞天福地?”
听完,苏拙似有所悟,问道:
“倘若三年前萧山便有如此势力,大可避免风狼一族面临亡族灭种之灾难,道兄觉得呢?”
青牛赞许地点了点头,道:
“就是这个道理。世间因果,皆有干系。三年前历经风狼盆地一事,你虽不说,但亦感悲怆不是?既然如此,你大可以以水葫芦谷为根基,大庇萧山生灵俱欢颜。”
等青牛说完,苏拙低下头笑了一会,过了许久才继续说道:
“青牛道兄所言极是,苏拙受教了。不过青牛道兄可想好了创建什么势力?是像连山坊市、香山坊市这种,还是类似同剑宗这种宗门?”
青牛笑道:
“你可是水葫芦谷的主人,我便和以往一样做个湖洞洞主就好,你且定夺就是。”
闻言,苏拙不由想起自己当年自以为将青牛哄骗过来的事情,不由笑道:
“道兄净会调侃我了。我们这水葫芦谷中既有人族修士,又有飞鸟走兽,有道是‘有教无类’,不如我们便创立一所书院如何?”
想到这里,苏拙拍了拍手,笑道:
“就叫‘萧山书院’!”
青牛闻言,也觉得妙不可言,赞同道:
“不错,礼赞法体为万物生灵亲近,创立书院与法体蕴意颇为相宜。”
听到青牛肯定自己,苏拙靠在青牛身上,眼神似乎穿越了时空,脸上泛起笑意,畅想道:
“有朝一日,萧山书院定然能够名闻六山,美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