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江湖人江湖事
昨晚梦中的时候,南关娘娘说什么来着?
理念不合,有些小冲突,并没有大打出手。
这可不像是没有大打出手的样子,整个一猪头从斗笠底下钻出来了,要是大打出手,虚心法师岂不是回不来了?
“老僧冒昧了,罪过罪过。”
虚心法师哪里看不出楚修缘的神情,实际上来的时候就能预料了,可来还是得来的,昨天晚上烧的那一把火,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
眼前这个道长,明显是有真本事的。
虚心法师也有真本事,不过并不是在打斗上,本想着好歹是个朝廷封敕的正神,就算听不进天条律法,总能听进去道理。
可谁知道那个一脸愁容的南关娘娘在听说了他的来意之后,直接就动手打人了。
若不是虚心法师反应的快,就不只是猪头这么简单,说不定还要受些皮肉之痛。
不就是让她解散了鬼肆,让那些孤魂野鬼该散的散,该入阴司的入阴司吗?
谁来了不是这个要求呢?
想到那南关娘娘一边打一边委屈的样子,虚心法师也有些委屈。
不听道理,还动手,真的无法无天了。
心理活动往往能带动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
楚修缘静静的看着,实在是没忍住乐了出来。
这不应该,他是有修养在身的,一般情况下不会笑出声来。
“咳,抱歉,所以法师来寻在下,是想着让在下出手?”
委屈巴巴的虚心法师眼前一亮,带着希冀,问道:“楚道长当真来自婺安县臾须山?”
“自是不假,法师知道臾须山?”
知道,太知道了。
虚心法师忙不迭点头,说道:“虽无缘得见,却也知道臾须山有一座了不起的庒观。”
“有多了不起?”
“……家师百年前曾留训诫,江湖上走,如遇臾须山传人,有困难就求助,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求助。”
“……敢问尊师法号?”
“家师法号古来。”
“原来如此。”
家里老道提起过,佛道之争时,也就古来一个老和尚够看。
能被老道如是评价的人,不多。
“法师想让在下做什么?”
楚修缘好奇的说道:“不瞒法师,在下也不擅长争斗。”
“只需让那南关娘娘肯坐下来听听道理便可。”
楚修缘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可以,有吧。”
虚心法师大喜过望,双手合十,唱喏一声。
“走……去哪?”
“去找南关娘娘。”
“就你我二人?”
虚心法师吓了一跳。
楚修缘想了想,沉吟道:“这件事确实不是你我二人能解决的,法师可令弟子去邀知县大人一同前往。”
“使不得使不得。”
虚心法师急忙摆手,说道:“知县大人上任伊始便封了南关娘娘庙,甚至多次上书朝廷弹劾,南关娘娘对他恨之入骨,怎能让两人见面?”
“法师宽心,南关娘娘知书达理。”
“既如此……楚道长见过南关娘娘?”
楚修缘点了点头。
“昨晚有缘一晤。”
虚心法师顿时有些讪讪。
“老僧这就去请知县大人。”
江湖人江湖事,一入红尘便到了江湖,各种江湖事便难以脱身。
好在楚修缘原本就想去拜访南关娘娘,倒也顺手为之。
大周境内,并非只有一个地府,也并非只有一个天宫。
连神都有处理不完的琐事,何况他一个下山游历的道人。
楚修缘也并不反感江湖事,师父劝他下山的时候就经常念叨,不入红尘如何能走出红尘?
想也是这个道理。
且楚修缘也很好奇,这件事情能不能顺利解决,南关娘娘又是否知道杜大中三尸魂的下落。
没多久,楚修缘的房门再次被敲响。
九月自告奋勇,当先从窗户上跳下来开了门。
知县大人正在门外整理罗袍,见房门打开,急忙深深一揖。
“三阳亭知县胡廷贤,见过楚道长。”
低头之际却见一白色小狐,正好奇的抬头望他,不由吓了一跳。
“知县大人有礼了。”
再见知县,气色已经好了许多,脸上的愁容还在,却没有了萎靡。
“听闻楚道长昨夜见过南关娘娘,可有提及鬼肆的事情?”
“正要去解决此事,还请知县大人一同前往定夺。”
胡廷贤迟疑片刻,咬牙说道:“但凭差遣。”
一行人浩浩荡荡,向着城北官家亦庄走去。
路上行人纷纷驻足,皆是好奇。
虚心法师带着斗笠,看不到神情,知县胡廷贤脸上忧心忡忡,几次三番欲言又止。
九月好奇的跟在楚修缘身后,左右观看,似是怎么也看不够。
有外人在,她只管扮演好一个普通的小狐,眼里的欲言又止让她一刻都停不下来,时而向前跑出一段,回头等着众人,时而抬头看着楚修缘,眼里透着询问之色。
“只是去见个人。”
楚修缘笑着解释一句,九月顿时失了兴趣,自顾自的玩耍起来,倒也能跟上众人脚步。
看的知县大呼神异。
临近亦庄,已然能感觉到阵阵凉意。
知县有些迟疑,最终没能忍住,问道:“楚道长欲如何解决此事?”
“南关娘娘也有难处。”
“竟有此事?”
“知县大人未曾和南关娘娘好好谈过吗?”
知县讪讪,说道:“实不相瞒,谈过几次,都未能深入。”
看得出来。
虽是官家亦庄,却早已年久失修。
众人面前也不过是一个有些破旧的空荡房子,门上的牌匾都歪歪斜斜,里面也是杂草成堆,横梁都扭曲变形了。
楚修缘当先迈入其中,推开面前的蛛网,环顾四周,抱拳问道:“南关娘娘可在?”
一阵阴风吹过,尘土飞扬。
众人下意识抬手遮挡,再睁眼时,南关娘娘已在面前,莲步轻缓。
“楚道长,法师,知县大人,小神有失远迎,还望海涵。”
知县大人看的一呆,刚要说话,却被南关娘娘打断。
“楚道长昨夜所言孟婆汤和忘魂粉,究竟是何物?”
楚修缘想了片刻,说道:“两种能够让阴魂忘却生前记忆之物。”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的气息都变得急切起来。
南关娘娘更是急忙上前两步,深深一拜,说道:“请楚道长教我。”
知县大人的神色也大为激动,茫然之后恍然大悟,喃喃自语:“大功德,大功德啊。”
说着,随南关娘娘一起深深一拜,说道:“请楚道长拯救万千阴魂,此乃天大功德,定能留名史册啊。”
一旁的虚心法师看看楚修缘,看看南关娘娘,又看看知县,一头雾水。
楚修缘摇了摇头,说道:“可惜,在下也只是听闻此物,却并无此物配方,也不知如何炼制。”
众人闻言,露出失望之色。
南关娘娘心有不甘,怅然若失,愁容满面,本如出水芙蓉,水墨仙画中走出的人儿,更添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