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本红尘客,人间觅仙缘

第7章 护一方安宁

  狐狸是一种好动的生物,善于奔跑,行动敏捷,九月也是如此,跳起来往落叶里钻的动作优雅又有几分憨。

  此时的九月却安静的很,前爪扒在山石边缘,一眨不眨的看着两人,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像个好奇宝宝。

  秋山君,儒雅之中带着迷茫,显是没理解楚修缘的话。

  于光远不过是普通的背山客,这样的人秋山君见过很多,有偶然遇到的,有刻意接近的,没有从任何一个身上找到答案。

  “请道长教我。”

  秋山君双手抱拳,深深一揖,神色间带着诚恳和谦逊,以及求知欲。

  楚修缘也愿意这样交流。

  “可记得书生的话?”

  “那是我等心中最大的疑惑。”

  人鬼殊途,妖物亦然,本是你食我猎的关系,一旦开了灵智,这种微妙的关系便会被打破。

  吃人的不能吃人了,猎杀的还能猎杀,怎能不觉疑惑和不公?

  “以取死之道印证取生之道,秋山君的印证方式错了。”

  “何解?”

  “妖物鬼类食人而行,是为一己私利,尘世高人斩妖除魔,却是为护一方安宁,立场不同。”

  秋山君怔怔,眼中渐渐有了思索之色。

  “可是妖物鬼类之中也有单纯善良之辈,不该杀,而尘世中人,也有心怀叵测之徒,所以……秋山君可明白了?”

  秋山君瞳孔震荡,周身气机不稳。

  楚修缘接着说道:“于光远曾言,他们希望鬼盘山有一位山君存在。”

  秋山君点了点头,不解的看向楚修缘。

  “山下百姓之中,也有供奉山君祈求平安护佑的例子。”

  “供奉山君?”

  秋山君的眼睛瞪大。

  “为什么?”

  “因为山君,也确有守护一方安宁的本事。”

  秋山君的眸子一下子明亮了许多。

  “守护一方安宁,守护一方安宁……可我不过是个妖物,为什么要守护人类安宁?”

  “谁说秋山君只守人类安宁?”

  “道长……”

  “天下之大,芸芸众生,人类也不过是其中的一种罢了,单说这大行山内,又有多少懵懂的生灵需要一个守护神?”

  “守护神……”

  秋山君怔怔出神,喃喃自语,忽然恍然大悟,哈哈大笑,其声震林撼岳,无数飞鸟腾空而起,仓惶而逃,山间野兽匍匐在地,瑟瑟而抖。

  一旁的九月哎呀一声,从山石上摔落下来,一脸古怪的看着秋山君,大抵是觉得他疯了。

  “多谢先生指路!”

  良久之后,秋山君才正了正衣衫,恭恭敬敬的作揖致谢,其身正,心更诚。

  楚修缘摆了摆手,弯腰捡起地上的手杖,说道:“你要感谢的,应该是你口中愚昧无知的背山客。”

  “先生教训的是,秋山君不敢再小觑天下人。”

  “普通人的思想中,也有大智慧。”

  “学生谨记,先生要离开了?”

  “此去三阳亭寻一位故人。”

  “恭送先生,先生大恩,秋山君不敢忘。”

  楚修缘头也不回,招呼一声九月,向着三阳亭的方向走去。

  “无须挂在心上,不过是萍水相逢的一场谈话罢了,所幸还算尽兴,结果也是极好的。”

  秋山君保持恭敬之资,一直到再看不见楚修缘和小白狐的身影。

  也许过不了多久,鬼盘山便会出现一位人人敬仰的守护神,只是乡山野神的路还很长,能够走到哪一步,就是秋山君自己的造化了。

  “先生先生?”

  “先生先生!”

  九月收回望着秋山君的目光,小跑着跟了上来。

  已经看不见了。

  “为什么叫我先生?”

  “秋山君叫先生,九月也叫先生。”

  在大周,有真才实学的大智者往往会被称为先生。

  “你高兴就好。”

  “先生,秋山君看到了什么,它吓坏了。”

  “看到了未来。”

  “未来是什么?”

  “以后会发生的事。”

  “九月也想看到未来。”

  楚修缘停下脚步。

  “能看到的,不是未来。”

  “那为什么叫看到了未来?”

  “那些其实都不是秋山君的未来。”

  “不懂了。”

  “不懂便算了。”

  “九月也想看到未来。”

  “你还看不到。”

  “为什么?”

  “道行不够。”

  “哦!”

  ……

  “先生先生!”

  “???”

  “秋山君找到自己的路了吗?”

  “找到了。”

  “秋山君也笨,还要先生教。”

  “???”

  “路就在脚下。”

  “九月果然聪慧过人。”

  于是九月又开心起来,体态轻盈的在前面带路,活泼烂漫。

  时而登高远望,时而又回到楚修缘身边,时而嗅嗅路边的野花,嫌弃的打个响鼻。

  楚修缘走的安静,安静到出神。

  世间奇妙,境遇也奇妙,楚修缘帮秋山君找到了他的路,楚修缘在这场境遇之中,又何尝没有收获?

  有时候帮助别人,自己的收获反而更大。

  心境也跟着豁达起来,对家里老道也更佩服了几分。

  又走了大半日。

  山间小路渐渐阔了,已经能看到山脚下的一片麦田,麦子已经割掉了,齐刷刷的麦茬里有不少农户在翻土。

  大周能供农户耕种的良田并不少,税收也并不苛刻,百姓的日子过得都还可以,最起码没有食不果腹之人。

  初伏的天气燥热中带着潮湿的闷气,让人呼吸不畅,耳边的鸣蝉和耀眼的太阳光晕是这个季节最大的特点。

  出山口处,树木变得稀疏,一座界碑带着岁月的痕迹,伫立在一宽一窄两路交接处。

  虽是行人踏出来的山间小路,却也在官家的统理范围内。

  界碑不大,上书碑文字正。

  “瀚州南关三阳亭南界,北到三阳亭三十里。”

  瀚州人杰地灵,自古便有诸多文人雅事,或风花或悲歌,颇具传奇色彩。

  三阳亭是个小县城,南北相去不过六里,七八百户人家,二千多人,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了。

  再过半日,顺着王公河一路而下,终于到了近前。

  “道长。”

  “又叫道长了?”

  “前面有个大村。”

  九月显得很兴奋。

  出了山,入了人间,红尘气便浓郁了起来。

  入城的时候,楚修缘有度牒在身,并没有受到阻拦,倒是守城门的士兵见到小白狐九月,略微有些在意,打着哈欠多看了几眼。

  饲养宠物的事情在大周并不少见,也有很多达官贵人喜欢猎奇,饲养一些山间野物,入的城门,虽然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倒也没引起什么麻烦。

  “此处不比山间,九月在人前不要说话了。”

  “为什么?”

  “怕引起恐慌。”

  “为什么?”

  “大多数百姓是没见过妖物的。”

  “害怕?”

  “害怕。”

  “好的。”

  三阳亭四平八稳,建在平处,县城虽小,地面也铺了青石地板。

  一路走走停停,九月比楚修缘还要好奇。

  虽然不能说话,也不时蹦蹦跳跳,甚至学着人的样子扒在摊位前,目不转睛的看着主客讨价还价,直看的主客面红耳赤,或是摊主妥协,或是客人甩袖离开。

  本就不大的县城,楚修缘带着小狐狸很快便转了大半圈。

  发现了两件奇怪的事情。

  县城内没有土地庙,也没有城隍庙。

  整个县城内,只有一处年久失修的小庙,朱门贴着朝廷的封条,连庙扁都用红布遮住了。

  楚修缘驻足观望了片刻,心中疑惑。

  不知供奉的谁。

  从封条和红布的状态来看,已经很多年了,没人打理之下,蛛网随着阵风晃晃悠悠,红布鲜红的颜色早已暗淡无光。

  而且居然是朝廷的封条。

  难道是什么淫祠邪祀?

  不应该,那些东西上不得台面也没这么大规模的,大多偷偷供奉,怎会如此堂而皇之。

  还有一个奇怪之处,一路走来,所遇之人大多精神不佳,甚至不少眼窝深陷,哈欠连天。

  初始以为只是个别现象,大周虽然有宵禁,可在宵禁的基础上,各地并不缺乏夜生活,而且各有各的精彩。

  随着越来越深入,楚修缘发现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反而很普遍,就像大家都睡不好觉,而且是常年睡不好觉。

  这也不应该。

  如此一来,整个三阳亭都笼罩在一股暮气沉沉之中,没有朝气,恍若生病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