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仙路寻心

第5章 县太爷

仙路寻心 执笔衿年 2626 2024-11-12 09:06

  蒋道澧之前和崔、杜几次聊天,知道当地官员的俸禄是绝对支撑不了署衙的运转。

  天元国祚近千年,吏治风气早已腐败不堪。

  县一级作为公权接触民生的最前线,实行的是县官包干责任制。

  俸禄养廉银一发,县令就得足额定时上税,若完不成每年指标,轻则罢官追缴亏损,重则株连家族。

  而维持一个县的运转,需要县令雇大量人手帮衬。

  别的不说,崔东旭每次赴任都需准备良久。

  聘请幕客是其中最重要的事,尤其是聘请钱谷、刑名两个大席师爷。

  此外还得聘请阅文、收粮、书启、教读等若干个小席师爷。

  有的大席脩金比崔东旭合法的俸禄还要高。

  普通县官和散州官,一年俸禄不过百余两,养廉银一千五至两千两。

  而崔东旭还在归善县和下任官员做交接的大席钟师爷,每年脩金四百四十两,另外加伙食等费。

  崔老爷幕客团队中最小的“小席”,年薪也是百两往上。

  更别说县衙每年上解、捐摊、往亏流摊、公务、孝敬上司、生活开支等,衙署维修、办差、赙仪、贺仪,也必不可少。

  故而县老爷们上任后第一件事便是清查账库、幕丁收税,人手不足时,亲戚子侄都会安排住在县衙里帮着。

  征税是项技术活,税率更看老爷们良心。

  “国赋三升民一斗”,平民往往要承担七八倍的赋税,多缴纳的部分叫浮收,官员的主要收入来源。

  遇见欠收年份,连乡绅都会被逼着带头缴纳重税。

  惠州地域多安定,崔东旭在归善县设的税率是定额的四到五倍,已常被百姓夸赞好官,同僚更是笑他“清廉”。

  菜场口这几人,明显是动了老爷们的钱袋子,自然要付出代价。

  几个笼里的人会被站着示众放血至死,任何人不得喂水喂食。

  年轻人身体壮实,可以挨个两三天,年老体弱的,一天不到便没了气息。

  蒋道澧沉默看着,对此方民生有了新的认知。

  想着自己也是案板上的鱼肉,当务之急是尽快掌握修炼之道。

  自己在县城转了一圈,未发现有修士开立的商铺。

  到是发现有不少凡俗武器售卖,甚至还有高价弩箭,官府也不禁止,可见民间武德充沛。

  天已渐暗,原路返回了下榻酒店,崔冬旭几人还未归来。

  回到房间,蒋道澧开始小心翼翼摸索修炼。

  一开始就捡了个大号,不一定是好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自己看似有三招两式,实如无本之木,无根而固。

  缓缓内视之下,只见周身灵息流转,下腹似有星河自旋。

  灵台空明,泥丸穴窍隐有虹光。

  意念外放,可清晰感知范围内事物变幻,客栈内各处之事一览无余,外面街道路人行走,天空明月高悬。

  神念回收,略过丹田,只见点点星斑组成数条星河,似触手般自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神识注视之下,星旋运转加速,更多灵气从周身百穴汇入其中,再化作内息游转。

  周天之后,蒋道澧感到全身都被涮洗冲刷,一阵寒颤,每个毛孔都透着舒服。

  这感觉...好像那啥...得劲儿...

  也难怪修士们爱闭关,又不用吃饭,换自己闭关几年都可以。

  于是哪管窗外日月,继续攒劲继续修行,嗯,继续舒服。

  仿佛一闭眼一睁眼,天光已大亮。

  竟又过了一天。

  蒋道澧习惯性伸了伸懒腰,感到精力无比充沛。

  身上一股难闻异味,叫小二烧来热水,舒舒服服洗了个澡,换上制式服,心里有了打算。

  “走!今儿会会杜仙检。”

  崔氏一家还在县衙做着交接,听掌柜说崔老爷交接完紧接着还要拜会各地豪绅,没个把月这流程走不完。

  当官果然不是件容易的事。

  蒋道澧一边感叹,一边又踱步到了县羽仙阁,没想到扑了个空。

  杜菁山竟然亲自去往州府上报工作。

  毕竟自己辖内出了魔修,还有个来历不明的剑修,他也怕出事担责。

  修仙之人来去如风,只要到了炼气境便可御物而飞。

  家底丰厚的,用上飞行法器更是日行千里。

  蒋道澧舔着脸,继续拉着先前领路的仙卫聊天。

  此人姓卢,名泰宇,锻体境九层,测有下品金灵根,此生炼气有望。

  加之是杜菁山二房妾室的表侄,暂挂在仙阁打打下手。

  羽仙阁不全是超凡炼气境以上的修士。

  永安县羽仙阁不含杜菁山在内有炼气境修士六人,皆任职巡常检。

  杜菁山更是筑基境中期,任督常检,坐镇一方。

  其余杂项工作,也会雇佣凡人和锻体境的来处理。

  不过上级羽仙阁给的编制很少,多雇佣的人,费用也是督仙检自行承担。

  没错,羽仙阁也是仙官责任制。

  蒋道澧已经见怪不怪了。

  卢泰宇也是个面冷心热之人,熟悉之后话匣子也跟着打开。

  永安县羽仙阁每年向惠州羽阁缴纳定额灵石,负责管辖范围内超凡事件处理。

  永安县羽仙阁有权审核批准县内修士组织的设立,勘验灵脉等级,录入管理修士的仙籍。

  同样,根据占据的灵脉等级,确定并收取宗派仙族的灵石税。

  根据修士的境界,定收仙税,督服仙役,仙役也可以用灵石冲抵。

  至于怎么收,收多少灵石,也是看仙官老爷的良心。

  和县老爷们一样。

  多出来的,那能叫抢?那叫浮收!

  天元朝设置仙官,本是看着仙凡两别,货币器物所需不通,意行监督官吏之用。

  然世风日下,国祚千年,仙凡之间早已盘根错节,沆瀣一气。

  羽仙阁也逐渐沦为和县城一样,成为剥削底层修士的末端触须。

  前几年永安县发现一座三级灵脉,州内大宗七玄看上后派人与杜菁山勾兑。

  灵脉最终被永安羽仙阁降档定为二级灵脉,所需缴纳的灵石税减少了近一半。

  杜菁山事后收到七玄宗厚礼,每年的仙敬、寿祝、输捐更是没断过。

  哪有什么仙凡分立,相互制约。

  都是生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