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我在殓尸司唱戏给鬼神听

第2章 九层青灯

  十三棺,莫要沾,沾了就修山。

  修山,就是修坟的意思。

  这十三口棺材,也算是对得起这句顺口溜。

  殓尸司里前前后后,栽在这十三口棺材上的人命,怕是已经上了千。

  其中又以灵台班子的唱角儿们,占了绝大多数。

  既然这敛尸司的行当如此凶险,为什么还要做?

  人活在这世上,干上了一些违背本心的买卖,大抵都是因为没有办法。

  陈仁打小在逃亡的流民堆里长大,爹娘到底是死了,还是让人烹了,他自个儿也弄不明白。

  幸亏一个梨园班主,见着陈仁可怜,就领着他学了几年戏。

  没等学出些皮毛,这位老班主也一命呜呼了。

  如此乱世之中,要想安身立命,不论活人买卖,还是死人行当,他总得做点什么。

  到底能有多乱?

  嘿~您还别不信。

  多的不提,少的不唠,咱听一个游方和尚编的小谣,那就能立刻管中窥豹。

  那小谣唱得,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

  女食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据说当初那大和尚编这小谣,是想怒斥那些吃儿食女的饥民,早晚会遭到轮回报应。

  到如今,那些饥民胡乱吞着大白肉时,心里默念上几遍,也就觉得自己算是诵过往生经了。

  这吃起来嘛,心里反而更舒坦了。

  这跟佛前总多香火客,只求如愿不求禅,大抵是一个道理。

  陈仁自然是不想吃人,也不想被吃的。

  为了能有口正经吃的,他只得把心一横,接下了这灵台班子,给死人唱戏的活儿。

  幸亏这灵台班子的唱戏人,虽然对唱戏的功夫没有太多考究,但必须得是阴身阴命之人。

  否则身上阳味儿太冲,会令‘看客’们不喜。

  所以银钱方面的报酬,还算可观,每月足有一两银子。

  辗转两月下来,陈仁不仅拿了朝廷二两纹银的俸禄,还混上了这灵台班子班主的位置。

  为啥升得这么快?

  两个月就做上了班主?

  这敛尸司的灵台班子,按朝廷规制,一般都是十五号人一个班子。

  但是,朝廷很显然低估了横死之人的凶性。

  那有的戏班唱角儿,在往八仙桌上端水饭时,一不小心就拿自个儿心肝做了调料。

  还有的角儿,因为议论了几句那些尸体的死因,睡到后半夜,嘴巴就被撕到了后脑勺。

  陈仁仗着学过几天正宗戏曲,再加上平日里胆子又足够小,没去招惹那些躺着的祖宗,才算是勉强撑到了今天。

  这人手不足,每晚都要开场的鬼戏,却是半点耽误不得。

  而且,唱的戏曲还不能太次。

  横尸性冷,恶鬼性躁。

  若是拿太次的戏曲敷衍他们,他们往往会揭棺而起,大开杀戒。

  挠了挠头上的发髻,陈仁心里有些发苦,戏曲的曲目他倒是记得好些。

  无论是昆剧,越剧,京剧,亦或是黄梅戏。

  每一种里面的经典曲目,随便搬出一幕来,保管都能让这些乡下恶鬼大开眼界。

  可他一个鼓掌叫好的玩主,只懂得听,哪晓得怎么唱?

  偏过头去看了一眼落于窗下的斜阳,陈仁心中更急。

  到了子时,便是他登台的时间了。

  眼见时间越来越近,陈仁只得搜肠刮肚的回忆起那些他听过的曲目。

  思来想去,只有一首在某平台上比较火的戏曲,他还算熟悉。

  “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

  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

  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

  梁兄呀,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由于平时对戏曲的了解不多,所以能哼出这几句,已经是陈仁的极限了。

  正当他反复哼唱着,想要记起剩下的唱词时,脑海中微微一震,似乎什么东西,就要冲破头颅而出。

  陈仁立即停下了哼唱,他的服务对象本就有些特殊。

  此时虽只是黄昏,可那种莫名的感觉突然出现,还是让他后背微微湿了一片。

  怔在椅子上呆了半晌,陈仁才轻缓的吐出一口浊气,再次哼唱起来。

  随着陈仁的再次哼唱,脑海中那种怪异的感觉再度袭来。

  就在他反复哼唱了几遍以后,狭小的房间内青光四射,一个带着诡异光芒的青灯,从他头颅中飞了出来。

  这青灯似那李天王的宝塔一般,从上到下共有九层。

  而在青灯最底层的位置,有一盏微弱的青色烛火,正忽闪忽闪的。

  看着面前突兀出现的青灯,陈仁脑海中微微一昏。

  《梁祝》的全篇唱词,竟是直接印在了他脑海之中。

  不等他表现出什么惊讶之色,他面前本来是摆放着铜镜胭脂的小桌,在青灯烛光的照耀下,竟是一阵恍惚,变成了一座黄土孤坟!

  桌上摆放着的那些铜镜胭脂,也没了去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银白纸锭,散碎纸钱。

  正当陈仁还在愣神的档口,他身上的青色长袍,顷刻间又化作了一身白色孝服。

  诡异的是,在这身白色孝服外面,还披着一件大红色嫁衣!

  身披孝服,外套嫁衣,这画面怎么有些熟悉?

  是了,这不正是梁山伯死后,祝英台外披嫁衣,内穿孝服的哭坟场景?

  陈仁心中虽惊,嘴里的唱腔却是未曾停下,此时已经唱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那一幕。

  空中青灯再闪,陈仁这一百多斤的身子,竟是忽的化作了一只蝴蝶!

  这……

  这青灯不仅让自己记起了《梁祝》全篇,甚至还可以辅助唱腔和直接具现场景!

  更夸张的是,还可以变身蝴蝶?

  这就相当于一个人唱戏,伴奏布景服装什么的,一条龙全搞定了?

  除了这些作用,这青灯还有没有别的使法?

  陈仁探手往青灯摸去,指尖一阵冰凉。

  那九层青灯最下层的灯芯,似乎感应到了陈仁的抚摸。

  灯火闪烁间,九层青灯逐一亮起,每层之上都篆刻着两个小字。

  从下到上,分别是:

  开眼、招魂、驱邪、厌胜、巫蛊、扶乩、幻术、气功、命运。

  可惜的是,青灯上这阵璀璨光华,只维持了三息不到,就从上到下的熄灭了下去。

  只有最底层的青灯灯芯,还在倔强燃烧。

  摇摆不定的青色灯光,也将底层那两个篆书小字,印得忽隐忽现。

  “开眼?”

  话音刚落,一行小字在陈仁面前浮现。

  “习得开眼术入门,望气。”

  开眼入门?

  莫非……

  每点燃一层青灯,就能学习到那一层刻着的术法?

  而且这开眼入门,学到的是望气,入门以后的术法,又是什么?

  时间不多,还是留到以后,再来慢慢研究。

  陈仁心念一动,青灯随即化作一阵流光,隐入了他的脑海。

  随着青灯隐去,陈仁身前的黄土孤坟,银锭纸钱,逐一消失不见,身上的白色孝服也回归了原样。

  看着桌上恢复原样的铜镜,陈仁再次愣住。

  镜中人依旧是英俊无比的相貌,只不过那张俊脸上,此时缠绕着数道灰色与黑色的气息。

  眯着眼仔细看去,那灰色气息上,浮现出一个歪歪扭扭的小字。

  霉。

  黑色气息上,则是血淋淋的,

  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