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一千三百六十八年三月末,正值绿意盈野之际,六通城与往常相比更添了几分热闹。
城郊祭天石坛处,许多十一二岁的少年排成长队,有序地步往石坛之上。
原来是道一宗又招收新弟子了。
道一宗,浮仙大陆九大宗之一,每隔五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开启第一轮入门测验——故而每当这时,就有无数人蜂拥而至六通。
入门测验也称入宗测验,不同的宗门入门测验不尽相同,道一宗第一轮入门测验,选的是弟子的年龄和资质:只有年龄为十岁至十二岁、身怀乙等中品及以上灵根者,方可进行下一轮测验。
而今日,恰是第一轮测验的最后期限。
祭天石坛中央,立着一块通体漆黑的石板,这石板约与一个成年男子等高,模样彼像一块门板,修仙界称之为测灵尺,常用于测验甄选弟子。凡有人将手掌与测灵尺相触,尺面上便会浮出白字,显现此人的年龄与灵根品质。
此时,测灵尺前,赵展光抬起细瘦的手臂,有些犹豫与迟疑,但只是呼吸之间,他的眸光便坚定下来,将手掌按在上面。
他面色不显,实则已紧张得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眼睛也一眨不眨地盯着尺身。
下一瞬,测灵尺上浮现出两行白色的字迹:十一岁,甲等下品。
看着少年因为初探到仙途大门而两眼泛起了激动的光,站在测灵尺右侧的景良竹善意地笑了笑,大声宣布:“十一岁,甲等下品,通过!”
赵展光定了定神,努力以沉稳的姿态走向石坛左侧。
于仲乾随着景良竹的话音记下信息,抬眼看了看面前的少年,注意到了他麻衣上东一块西一块的补丁,收回视线:“我姓于,名仲乾,乃道一宗外门长老,你可唤我于长老。”
赵展光连忙抬起手作了个不伦不类的揖:“于长老。”
“嗯。”他脸上浮起一丝微笑,“叫什么名字?”
“我叫赵展光……”
坛下,看着一个个小孩们如同乖乖的小鸡崽般排着队挨个儿上去检测,抱着剑的宋士秋啧了一声:“这也太无聊了。”
“可不是嘛。”章译点点头,赞同道,“前两日有多快活,今日便有多难熬。”
“你们这话可不要被于长老听到,否则他可饶不了你们。”
含笑打趣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宋士秋与章译转身看去,便见一个蓝衣少年牵着一个小女孩站在几步之外,异口同声惊喜喊道:“大师兄!”
“宋师弟,章师弟。”
短暂寒暄之后,宋士秋问:“大师兄今日不是轮休吗,怎么到这儿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此次六通城测验,道一宗共派了一位领队长老和九名弟子前来。长老全程对检测负责,弟子们却不用如此辛苦,每日只需三名弟子跟随长老做好检测事宜即可,九名弟子轮班,这第三日正好轮到景良竹三人。
“没什么事。”陆启明拍了拍身侧小女孩儿的肩,“只是碰到了一个小孩儿,感觉有缘,又发现她资质不错,所以便带她过来测测。”
早就注意到小孩儿的宋士秋和章译这才大胆细细打量她:小姑娘十岁左右,有些散乱的头发枯燥发黄,下巴尖尖的,身子与同龄人相比单薄许多。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着衣角,好像察觉到了他人的目光,睫毛似紧张似无措地颤抖着。
女孩小心翼翼地抬头,犹豫着开口,声音细弱却清晰:“二位仙君好,我是程星。”
宋章二人当即在心中捂住了胸口。
怎么回事?我一个未婚未育的妙龄郎君,竟想将她抢回家当女儿!
宋士秋没忍住上手揉了揉她的脑袋:“好乖的小孩儿。”
“是啊是啊,大师兄是从哪拐来的小姑娘?看着真招人疼。”
“不过排队的人还这么多,大师兄你不会想带着小孩儿就站在这儿干等着吧?”
“可别呀,又累又无聊的。”
“不如先带她去城里玩玩,或者去客栈里喝喝茶吃吃糕点歇歇也行,等时间差不多了再回来。”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就替陆启明做好了决定,根本没给他接话的空隙。
听到宋士秋的话,章译心念一动,从储物戒里取出一个小袋子,带着略显憨厚的爽朗笑容,半蹲下来递给她:“给你的,若看见自己想吃的,尽管买下来尝尝。”
袋子里有半袋铜钱和好些银角子。
程星微微启唇,看着出现在视野里的手和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偏过头求助似地看向陆启明。
“你们说得是。”陆启明眼中满是无奈和笑意,话音一转,轻声对程星说,“没事,接着吧。等你入了道一后就是他们师妹,算是他们作为师兄提前照顾照顾你了。”
道一宗招新一共要经过两轮测验,但是都不算难。以程星的资质和品性,他肯定她必能全部通过。
程星纠结了一下,接过了袋子,鼓起勇气看向章译:“谢谢仙君!”
“不用谢!”他的笑容添上了些傻气。
陆启明重新将手伸向她:“走吧,听他们的,带你去城里玩玩。”
程星眼眶发热,伸手握住,用力点头:“好。”
……
半个时辰前。
日头照过山顶,程星背着一捆柴走在崎岖不平的泥径上。
她有些渴了,准备去不远处的小河里取水喝——她不知道那条河叫什么名字,但是像这样的山野小河,一般都是没有名字的。
那河畔边还长有一颗槐树,她想,自己可以在树荫下歇歇再走。
那条河确实是很近的,程星没走多久就到了。
她卸下柴火,揉了揉勒得发疼的肩膀,走近河岸,解下系在腰间的竹杯取水。
说是竹杯,其实也不过只是一节一面开口一面封闭的竹子罢了。
站在岸边,微风徐来,碧溪清澈,连绵的山野在春光中是一片带着勃勃生机的温柔,程星小口小口啜饮着杯中水,眉眼轻快,只觉得心境都通透了许多。
喝罢水,她边转身走向那株枝条盘虬的老槐树,边低头将杯子系回腰间。
就在她走入树荫的那一刹那,一个人影突兀地从树上跃下,落在她面前。
“你……”
陆启明挂着一张灿烂的笑脸,刚想和小姑娘打个招呼,却发现眼前的人好像被吓了一大跳,跟受了惊吓的猫儿似的眼睛猛然睁大,脚步凌乱地后撤,摔在了草地上,手中的杯子也因受惊没有拿稳。
这可真是好心办坏事了。
他连忙过去捡起程星脚边的竹杯,扶她起来。
程星缓了缓,心神初定,方分出精力去看那个害她摔倒的不速之客。
只见看上去大她几岁的少年站在雪色槐花落下的雨里,浅云内衬碧青外袍,腰上一圈杏红腰带,头发妥贴地用玉冠束好,唇红齿白,精致俊秀的面容此刻表情很是不好意思。
他见她缓过来了,立马行礼作揖:“对不住对不住,我并非故意要吓你的。”
这一作揖,陆启明才想起程星的杯子还在自己手中,又连忙把手中的杯子往她的方向送了送。
程星接过竹杯,不自在地摇了摇头:“没关系。”
她不习惯和陌生人独处,熄了继续在这里休息的心思,往旁边走了一步,想越过他去拿放在树干旁的柴火,离开这儿。
没想到那少年也跟着她移了一步,挡住了她的去路。
程星再一次下意识的后退,警惕地看着他。
“你别怕,我不是坏人。”少年脊背挺直如松,察觉到了她目光中的警惕意味,温和开口,“我叫陆启明,是道一宗的弟子。你资质不错,是个修仙的好苗子。恰巧道一今日在六通城进行入宗测验,你想去试试吗?”
陆启明刚刚在这树上休息,发现来人之后本不是十分在意,但思及自己这次来六通城还担着招新的任务,便随手开了望气术。
除了宗门统一招新,大多数宗门还允许一些地位特殊或者实力超群的门人在遇见中意的苗子时,直接免试收为弟子。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那些门人外出游历之时,所以总不好让他们在检测别人资质的时候从储物戒中掏出一块硕大的“门板”吧,那也太不符合修仙大能的气质了。
于是,就有前辈发明了望气之术。通过望气之术,可以看到人头顶上有一团云气,云气的颜色代表了那人有着哪等灵根,再根据颜色深浅的不同,可以大致判断灵根的品级。
程星头顶的云气是金色的,这代表她的灵根是甲等的。而且看那颜色的深度,极有可能属于中品。
陆启明当即就起了将她拐带回宗门的心思。
程星闻言愣了愣。
哪怕见识浅鄙如她一介农家贫女,都知道这世上有修仙之人。
尽管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有的人就是天资卓绝,被天道所偏爱。他们可入仙门修炼,御剑飞行,移山倒海,受众人膜拜。
他们被称作仙人。
而且,若面前这人真的是仙人,那他想对自己不利,自己难道还躲得过吗?
她知道,她所在的地方不过弹丸之地。凭她的情况,也许就要终身困厄于此。
但若有机会,谁甘心在这里蹉跎一辈子呢?
程星此时还没有多大的志向,她只是模糊地在脑海中抓到了一个想法:不想一直待在这里。
她想去的更远的地方,看更多风景,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如果仙途就在眼前,那么,她想去走一遭。
程星做好了决定:“我想。”
似是觉得自己的话不够诚恳,她又说了一遍:“我想去试试。请仙君帮我。”
尽管这个小姑娘没听说过道一宗,也不知道何为入宗测验,但此刻她看向陆启明的眼睛里,全是向往与坚定,明亮得如同装满了星星一般。
“那我们先回你家,同你家人说明情况,告个别吧。”
程星听见这话眸光一暗,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微微低着头,看不清她的神色。
半晌,她风轻云淡般开口。
“不用了,仙君。”
“我父母已经都不在了。”
“我已经没有其他可以告别的家人了。”
“我只需要去阿爹阿娘的坟前说清楚,好好向他们磕几个响头就够了。”
陆启明抿唇,沉默了一息。
“对不起。”
“没关系。”
“对了,”陆启明生硬地转移话题,“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
“我叫程星,锦绣前程的程,星星的星。”
“星星,我可以这么叫你吗?”
程星点头应许:“可以的。”
陆启明向她伸出了手,掌心朝上。
疑惑地看了几秒,程星不确定地将手放进他的手心。
握住了她的手,陆启明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
“星星,在道一,你会重新拥有家人。”
……
程星,六通城白碘村人,幼失恃,八岁,父因病死,十岁,遇长生君陆启明,入道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