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惊鼓
“官人。”珠含笑朝着林乐喊道。她见林乐目光在自己三人身上,美眸流转,心中已了然。她与蟒精斗了多年还能活下,自是聪明灵慧。
“官人若是想,尽可将两位妹妹纳入闺中。”田螺姑娘温婉笑道。要不比人,除了某些妖会一世一双人外,大多都不在意人间伦理关系。“若是将来的夫人介意,再将她们打发走便是。”
“……”林乐哑然,准备说些什么。却听到县衙外鼓声阵阵,好似劈云破雨的惊雷一般。
“有人伸冤?”林乐略有些惊异,他知道临江县衙门口那门大鼓,已经很多年没人敲响了。
“大人!门外有一少年喊冤,道是要告那妖为祸人间!”
衙役匆匆跑进来,喘着粗气朝林乐喊道。
“告妖?”林乐这下被惊到了,随后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事,神色严肃。
整理着自己那青蓝色的官袍,从珠手中接过乌纱帽。身躯挺拔,大步如风。
“既然有人伸冤,本大人就要做主了。”
“来人,升堂。”
……
小院门被推开,掀起阵阵灰尘。
应是许久未曾有人居住,屋内倒是显得几分荒废。
少年将包裹放在炕头,熟悉的从屋子角落寻到一条扫把。
“没想到去了这么久,倒是耽搁了许多事。”他自语,挥动着扫把清扫屋子。
大抵是被小院动静惊扰,过不久便有中年汉子沿着木栏寻来,高声嚷嚷:“是许家小子回来了吗?”
少年听言,绑着头巾走出屋子。见汉子便笑道:“正是。出去许久,今天才归家。”
汉子一听咧嘴笑到,推开木栏就走了进来。
“早听闻你出去罢,这么久未见倒是想念。村中多有病人,许哥儿不在也不知道寻何人看病。”
“听说许哥儿是出去寻仙学医?可曾寻到?”
少年听到这话神色暗淡,抬脸便是苦笑:“这世上哪有什么仙,不过是骗人罢了。”
汉子闻言,神情带着几分喜悦。他望向少年,也随其做出惋惜之情:“都是些说书人的荒谬之言,这世间怎么可能有仙人。只是骗许哥儿徒费钱财罢了,那有什么好心。”
少年只道确实如此,汉子欣喜而去,不多时又提着腊肉而来。
“知许哥儿出去这么久,家中应当是无粮。这是某的小小心意,想来许哥儿也不要推辞。”
递过腊肉,又递过粮。
少年也未推辞,欣然接下。
他与汉子早已相熟,数年前汉子家中婆娘难产,亦是他接手救回。
平日多有小病,少年也不曾收过他几分。
汉子懂恩,寻常无事时便帮少年做些杂物。不时送些野味给与他,也算是礼尚往来。
他见少年辛苦清扫家中,也不墨迹,卷起衣袖便走上去。
“某来帮你。”
两人忙活着,只听到院外敲锣打鼓声传来。
倒是鞭炮齐鸣,人声沸腾。丝毫不像是村中应有之景,倒像是小镇聚乐。
少年倒是有些奇怪,他望向那处热闹之地,转头问着汉子:“二牛叔,这村中是有什么喜事吗?”
“喜事?”汉子愣神,随后想到了什么表情复杂。酝酿一会儿,才叹息说道。“倒也算是喜事。”
“看你这神色,这事恐怕不好吧?”少年自然是明白事,眼见汉子情绪低沉就知道这其中之事恐有蹊跷。
“是个贵家老爷来村中娶亲,求做续弦。”汉子苦笑道。“说好事也算,说不好也算。”
“怎么说?”
“嫁女的是村中王大,他小女儿今年满十五。正好那贵家老爷来村中寻亲,就看上了那女儿。嫁过去倒是享福,毕竟那贵家老爷良田万亩,金银如山。”
汉子说着就顿了一下。
少年神色愣住,他想到那姑娘是谁。
没想她也要嫁人,少年心中多有几分悲凉,面上却没表现。
未等少年回神,又听那汉子继续说道。
“若是寻常之事,当是皆大欢喜。只是这贵家老爷却是克妻之人,据说这不过四五年,就已经续了三十五个。加上这小女儿,恐就三十六了。”
少年听得浑身一抖,只觉这事细思极恐。
不过四五年便已经娶妻三十五,怕是每年都要取上五六个。
这哪里是娶妻,分明是吃人!
“某不懂大道理,但有些事还是明白的。这哪里是嫁女儿啊,这分明是送葬。”汉子说完,便也不想再说话。
汉子知道少年与那王家小女儿的事,心中多有叹息。多好的一对青梅竹马,如今却要分飞。到底是金银迷人,还是情谊如纸?
少年不知汉子所想,目光只能看向院外那逐渐迎近的婚队。只见到红装如火,锣鼓喧天,闹得是轰轰烈烈,喜庆至极。
只是想到汉子说的话,少年再看向那婚队时就觉得那是白帆齐舞,花轿如棺。
载着豆蔻少女,慢慢走向泥土。
“不如去送最后一面吧?”汉子说道。
毕竟是各家的事,旁人也不好插手。闹小了是友尽,闹大了就是仇家。
两人也没定亲,只是你情我愿,大家心知肚明罢了。
再说那王家人也未必愿意把女儿嫁给无父无母的孤儿。
汉子明白这其中道理,少年亦是明白。心情复杂的点点头,两人朝着王家走去。
王家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聚集千百人,倒也不逊色与寻常村镇。
平日大家忙活农事,如今村中有喜事就都来凑一凑热闹。
少年站在人群外,不时便有村民与他热情招呼。
回应几人,他就听到耳边传来惊呼声。垫着脚昂头看去,却是铜钱开路,红绸如云。
一红装男子骑马上胸戴大红花,面露喜色朝两旁村民道贺。
“多谢,多谢。”
“恭喜,恭喜。”
“今日是我大喜之日,还请各位父老乡亲赏脸,参加我的婚宴,保管诸位好吃好喝!”
男子话落下,村民纷纷叫好。
只是少年看着那男子,脸上露出难堪之色。
他面色紧绷,拳头紧握。
自言自语,周围村民也未曾听清楚:“我倒是人面兽心,原来是人皮狼脸之徒。”
没人知道在他的眼中,那名红装男子分明就是个穿着红袍的狼妖!
那狼头狰狞,龇牙咧嘴。双目泛着绿光,一副吃人的欣喜模样。
旁人丝毫不觉,只是庆贺喜事。
少年目送狼妖走进王大家中,看着那位自己熟悉的人儿怯生生的被人搀扶出来。
狼妖掀开头巾,盯着小女儿猖狂大笑。好似看着美味,不觉唾液滴落下来。
小女儿神色忐忑,丝毫不觉自己亦然是人入狼口。
这番滑稽之景,看的少年是怒发冲冠。
这是何等滑稽可笑的场面!
看似喜庆之事,不过是狼妖挑选粮食罢了。
也难怪他不过四五年便娶亲三十五,怕不是那些女子皆被他吃了罢!
少年平息自己怒火悲凉,将心收起。
他知道自己无能狂怒亦是无用,这等离谱之事他早已经见惯。
原以为世间有妖便有仙,他踏上山川去寻仙。只求斩妖除魔,护道太平。
却只看到断壁残垣的庙宇与那荒凉的山峦。
偶遇几名歪门道人,使得也是小技戏法,令他是无比失望。
这世间有仙吗?这世间没仙。
只有着妖物凶残无道,将人间化作猎养之地。
可恨!少年不愿再看下去,转头便离开。
他不过黄头小儿罢了,如何能救苦救难?
没走多远,耳边传来两人议论声。道是临江县最近来了位大人,震退了作乱的河伯,将那良家女救回。
少年听得愣神,随即快步上前询问。
“你说是何人?就是临江县最近的县令,据说他身高八尺,能吞云吐雾。就是妖怪看他,也要敬畏三分。”
“河伯之事可是真?”少年又问道。
“自然。临江县都传遍了呢,大家都看到了县令将那女巫婆扔下河。俺就说,那女巫婆害人,多年没人管害死了多少良家女子!还是大人做得好,为民除害!”
言罢,两人走开。
留下少年面色犹豫的站在原地。
他看向不远处锣鼓喧天的王家,眼中露出坚毅的神色。
“我要救她!我要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