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我能提供情绪,价值嘛?

第2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

  晚饭是现成的二合面馒头,配菜是茄子炖土豆和两碗鸡蛋糕。

  茄子土豆先用油煸炒了一下,靠掉里面的水汽,再倒进去四分之一盒猪肉罐头,整个菜一下子就升华了,不用看汤汁里的油花,只是闻上一闻,都能香个跟头。

  要是汤汁落在衣服裤子上,那得先用汽油搓一下,否则都洗不干净。

  这可不是崔冠文浪费,而是现今的食用油供给还是比较充足的。

  1953年11月,全国实行油料收购计划,1954年3月国家对食用油采取计划供应,取消了自由市场。

  市镇居民需要持食油购买证购买食用油,同年七月,全市实行按人定量供应。

  食油的定量是根据面粉供应的标准来的,对每月供应面粉12斤以上的市民,每人每月供应1市斤食油,对每月供应面粉8市斤的人,每人每月供应食油10市量。(1954年的时候实行的是16两制)

  所以,蔡素芬见到菜里这么多油,并没有批评儿子不会过日子,只是有些不好的猜测。

  “石头,你不是在厂里惹祸了吧!”蔡素芬舀起一勺鸡蛋糕,狐疑地看向从来不会主动做家务的大儿子。

  “我昨天翻机械工人那本杂志,突然冒出个想法,画了把车刀,今天和我师傅琢磨了半天,您猜怎么着!”

  崔冠文说到这里,突然控制不住笑意,低头笑了起来。

  “怎么着?能怎么着,惹祸了呗,报废了几把车刀?石头,你师傅家可困难,你出的馊主意,惹了事千万不能让你师父替你担啊!”

  蔡素芬被大儿子笑得莫名其妙,心里愈发地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崔冠文掸了掸眼角,夸张地说道:“您多虑了,我师傅多稳当的人啊!一把就成了!后来我师叔批了两把新车刀,试刀的时候杨副厂长和隋总工都来了,看见试刀成功,抢着要拜我为师!”

  “胡诌八扯,隋总工那么大的工程师拜你为师,你得多大的脑袋啊!”

  蔡素芬呲了儿子一句,转瞬又高兴地问道:“真的试验成了!”

  “啊,成了,等测评出来,杨厂长还要给我写推荐信和证明呢,到时候我往机械工人上一发表,文章下面写着燕京红星轧钢厂崔冠文!哈哈,您再猜猜能怎么着。”

  崔冠文故意用“能怎么着”结尾,却没有再笑出眼泪来。

  “真的!”

  蔡素芬饭也不吃了,高兴地站起来,在屋里转了两圈,想到丈夫要看见儿子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眼睛不由得有些湿润。

  “哥,奖金什么时候发啊!”崔冠武听得眉飞色舞的,似乎美梦在下一秒就要成真了。

  “你先想想期末考试的事吧,如果考不好,什么时候发,发多少和你都没关系!到时候我带英子去动物园看新建的熊猫馆,去北海划船,去坐游览列车爬长城,你老人家就在家撅着吧!”

  崔冠文刺激完弟弟,又朝眼睛越来越亮的妹妹笑了笑。

  “别笑了,好好吃饭!”蔡素芬平稳了心情,感觉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肩膀也有劲儿了。

  崔冠文应了一声,转而合计着什么时候和蔡素芬说说妹妹的事。

  崔冠英性格内向,很少出去玩,一心都用在了学习上。

  从小到大考99分的时候都少见,如果按部就班地读下去,考上大学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是按照她的年纪,大学没毕业就要面临下乡的问题。

  如果不考大学,考中专的话,崔冠文都替小丫头感到遗憾。

  “要不跳级?”崔冠文的心里冒出很多不合实际的想法,似乎只有这个办法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吃完饭,崔冠文带着弟弟妹妹收拾了碗筷,然后拿出作业本和铅笔坐在了八仙桌前。

  崔冠英坐在大哥的右面,先是看了一眼大哥在干什么,才翻开书本,认真地做起功课。

  崔冠武左右看了看,把在学校叠的纸枪放到一边,也拿出作业,写了起来。

  蔡素芬的腿上放着针线笸箩,靠着椅背,却没做针线活,眼睛盯着围坐一圈的儿女们,怎么都看不够。

  崔冠文在本子上勾勾画画的,列出了45°大走刀强力车刀的技术要点。

  这把车刀同样适用于C620-1车床,主要用于加工余量不大的中碳钢锻件,光洁度能达到6,对于生产法兰的轧钢厂正好适用。

  本来,崔冠文是想先做间断切削耐冲击外圆车刀的,但是间断切削耐冲击外圆车刀的优点在于耐久度,需要测评的时间过长,没有一炮而红的即时效果。

  这次崔冠文没有画图,而是想变换策略。

  他打算在工作期间,把45°大走刀强力车刀的构想一点点地透露出来,宁可多浪费一点时间,和范海杰慢慢磨制,也不直接作出角度图,标绘好技术参数。

  只有这样,范海杰才能觉得自己真正参与到改进中来,不会再有占徒弟便宜的想法。

  而他隐藏在范海杰的身后,才不会那么显眼。

  主意已定,崔冠文将写了半页的本子合上,转而思考该如何跟蔡俊松提储备粮食的事。

  在他的想法里,压缩饼干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这种物资不是能轻易买到的,需要蔡俊松的帮忙。

  另外崔冠文还有个想法,那就是明年全国放卫星、吃大锅饭,也许到那个时候,能更容易买到一些粮食制品。

  “可以慢慢的储备,这样才能不引起别人的注意,还可以储存点红糖、白糖和罐头之类的东西?”

  崔冠文搓动着手指,由于不清楚各种物资的限购时间,而分外地苦恼。

  “啪嗒啪嗒......”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贾张氏的声音随之响起:“石头妈在家吗?”

  “你们写你们的!”

  蔡素芬站起来,挑开门帘走了出去,对着贾张氏说道:“嫂子,孩子们写作业呢,咱们去院子里说话。”

  “哎,好!”贾张氏尴尬地一笑,却又不得不跟着蔡素芬来到了葡萄架下面。

  “您说吧,这挺凉快的!”蔡素芬拿过一个马扎,递给了贾张氏。

  “哎呦,弟妹,你说我都不好意思张这个嘴!”

  贾张氏故作难为情地矫情了一句,本以为蔡素芬会接句话,给她个台阶下。

  不承想,蔡素芬扭着两下脖子,连连打了几个哈欠。

  贾张氏一咬牙,也不绕圈子了,直接说道:“那个弟妹啊,不瞒你说,我们家棒梗病了,棒梗他妈一着急,把奶给憋回去了,也跟着发烧,现在大的小的都在医院,你看能不能借我个三头五百的救救急!”

  贾张氏边说边观察蔡素芬的表情,为了找这个借口,她可是费尽心机,不仅编了个孙子病了的理由,还把秦淮茹和孙子、孙女都打发回了农村,做足了准备才来的。

  “嫂子,这几天来借钱的不止你一个,我对所有人都是一句话,钱是我儿子的半条命换来的,我拿在手里,心都疼,别人就甭惦记了!”

  蔡素芬站起来,脚尖一挑,马扎挂着风声,在空中转了几圈,稳稳地落在纤长的手掌里。

  “那个没有三头五百,一头二百也成啊!”贾张氏本就没想能借到那么多钱,一二百块钱才是她的理想价位。

  “嫂子,你家不是有缝纫机吗?我们厂正好要增产,急需缝纫机,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把你家的缝纫机卖了,你看如何!”

  蔡素芬微微一笑,眼睛在贾张氏的身上扫过,看得贾张氏尾椎骨打颤,尿意翻涌。

  “不、不、不用了!”贾张氏想起许大茂家的门,感觉自己的两扇门快要被冲开了,连忙往院门处跑去。

  “人心不足蛇吞象,还三头五百的,也不怕撑死!”蔡素芬转着手里的马扎,笑呵呵地回了屋子。

  PS:求票和追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