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我能提供情绪,价值嘛?

第28章 没有压缩饼干怎么办?

  家里很少做羊肉,崔冠英也不是很喜欢羊肉的膻味。

  但若是在别人家吃,特别是和两个表妹们抢着吃,那么膻与不膻的,便不再是问题了。

  三斤羊肉,二斤拿来包包子,剩下一斤炒了大葱。

  一顿饭吃完,不能迎风打嗝,否则嘴里那股混合了元葱和大葱的味道能把自己呛晕。

  崔冠文站在上风口,对着要抽烟遮遮嘴里味道的蔡俊松说道:“舅,您帮我买点压缩饼干呗,这段时间我老是饿,吃别的不顶事。”

  “压缩饼干?老美的不好弄,老毛子的不好吃,你要那玩意儿干什么?”蔡俊松喝了半斤白酒,除了说话的声音有点大,并无其他异样。

  “啊?”

  崔冠文有些懵,意识到国内还没有压缩饼干,连忙找补道:“舅,我梦着我爷了,他说后年会有三年大灾,让我多准备点吃的!”

  崔冠文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又把便宜爷爷祭了出来。

  蔡俊松脸色一正,沉声说道:“石头,不许拿长辈开玩笑。”

  “真的,舅,我没开玩笑,我爷说了明年还能过一年好日子,慢慢地像猪肉啊,白糖红糖啊,都和粮食、棉布一样限购了。”

  崔冠文边说边站直了身体,神情严肃起来。

  “这个、”蔡俊松见到崔冠文的态度,有点拿不准主意了。

  之前他是最不信鬼啊神的,但是自从在工作中遇到过一次特殊的事,从那之后,他对这方面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

  “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说买了吃的,最后也是进了咱们自己的肚子,并没浪费。”

  崔冠文见到蔡俊松的神情变化,连忙又加了把劲儿。

  “压缩饼干除了老毛子支援的,就是缴获老美的,这玩意儿弄一盒两盒没问题,要是按你说的,好几年灾荒,想要填饱一家老小的嘴,那就不用指望了,市面上不可能流出那么多?”

  蔡俊松看向外甥,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哦,我打算把许富贵赔的钱都拿出来买能存储的吃的。”

  崔冠文和蔡俊松交了底,也显示了自己的决心。

  “啊?那可是二千多块钱!”

  蔡俊松扔掉刚抽没两口的香烟,凝眉看向崔冠文。

  崔冠文朝着妹妹和两个表妹那边看去,咧嘴笑道:“钱没了可以再挣,但是咱们家这么多人,小武、英子、妞妞和圆圆她们都是长身体的年纪,即便没有灾年,也浪费不了!”

  “这个得从长计议,要是买这么多物资的话,还要有所防备,否则到了灾年,别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咱们家。”

  蔡俊松长吸了一口气,心里想着外甥这段时间的表现,对于灾年的事也重视了起来。

  “嗯,还是您想得周全!”

  崔冠文点了点头,想到明年将会发生的事,笑着说道:“舅,我爷说明年粮食大丰收,会有很多奇事!”

  “你爸不在家,你有空去你爷坟上看看,多烧几炷香,也不枉老爷子惦记着你!”

  “知道了!”

  崔冠文应了一声,便岔开了话题,问起了崴三的事。

  蔡俊松说崴三等人涉及的案子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有的当事人已经不在了,证据的收集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难。

  至于许富贵,并没有新的变化,现在他只是一个陪绑的,等着崴三他们的案子侦查阶段结束,便会一起移交到检察院。

  崔冠文对许富贵毫不关心,在他眼里,这个阴险无耻的老家伙已经是个死人了。

  要是许富贵早点出来,那么只会死得更早些。

  蔡素芬和妹妹、弟妹拾掇完,已经是快到晚上九点了。

  月上梢头,浑圆皎洁。

  蔡素芬和蔡俊松两家从大羊毛胡同出来。

  蔡俊松家的两个小丫头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明天六一要和同学一起去新建成的少年科学技术馆参观的事。

  崔冠英在一旁听得非常羡慕。

  崔冠武拿着一个输液瓶子,每经过一个路灯,就会去路灯下面抓几只蝼蛄或是龙趸,准备给二姨喂鸡。

  来到建国门大街,蔡俊松一家四口向东,崔冠文他们向西,在一阵表姐、表妹的再见声中相向而行。

  “英子,明天六一了,你想干什么啊!”崔冠文见妹妹的兴致不高,故意挑起了话头。

  “看书。”崔冠英眨着眼睛憧憬了一下,很是干脆地说道。

  “那白天在家看书,等晚上,大哥带你去看电影吧!听说这几天电影院正在放柳堡的故事,挺好看的。”

  崔冠文不想妹妹总待在家里,那样的话,这孩子的性格会越来越内向。

  同时,他也想在电影院吸收些情绪,去什刹海弄点鱼。

  “哥,我、我呢!”崔冠武拿着一瓶子蝼蛄,指着自己的鼻子。

  “放心吧,落不下你!去把瓶子给二姨送去!不许骑快,否则就不带你去了!”

  崔冠文把自行车推给弟弟,特意嘱咐了一句。

  崔冠武把瓶塞进书包里,骑上车子折回了大羊毛胡同。

  崔冠英抓着哥哥的手,蹦蹦跶跶地往前走。

  ......

  第二天,六一儿童节。

  轧钢厂机修车间一片喜气洋洋。

  开早会的时候,车间主任张铁便向全车间的人宣布强力断屑车刀通过了测评,厂领导已经把材料上报到一机部,现在厂里正在制作工艺卡,要提前在全厂车工组推广使用。

  中午吃饭时,厂子的广播里播放了一段欢快的歌曲,歌曲结束后,广播员通报了断屑车刀通过测评的消息。

  随后是轧钢厂一把厂长薛长友做了鼓励生产的讲话,并宣布厂里已经把断屑车刀的评测结果上报到了部里,部里已经立项,并开始审核这项技术改进。

  最后是厂党高官邢海涛宣布厂领导的研究决定:在全厂每年的先进评奖的活动中,给机修车间加三十分。如果强力断屑车刀通过部里的审核,将按照《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中的规定,按照十二个月内所节约的价值计算,根据条例规定的比例向崔冠文和范海杰发放奖金。

  “一年内?比例?”

  崔冠文听得有些懵,之前厂里也有工人提出过合理化建议和一些技术改进,但都是直接发钱的啊。

  “石头,这钱师傅不能要!”范海杰自知在断屑车刀上出力太少,不想占了荣誉又占便宜。

  崔冠文咧嘴一笑,朝大喇叭指了指:“师傅,要不您大点声,让薛厂长收回成命!”

  范海杰自知无法改变厂里的决定,但是又觉得这钱拿着心里有愧。

  他思索了一下,开口说道:“那晚上师傅请客,咱们师徒四人出去热闹热闹!”

  “师傅,改天行不,今天我答应人了!”邱东来在一旁挠着脑袋,不好意思地说道。

  “嘿嘿嘿!”戴玉恒看见大师哥的囧样,在一旁偷笑起来。

  崔冠文见范海杰有些激动,钱还没到手就张罗请客了,连忙说道:“师傅,今天六一儿童节,我也答应我妹妹了,要不等钱发下来的,咱们一起请客吧。”

  “哈哈,是啊!钱还没发呢!”范海杰心里讪然,笑着搓了搓脸颊。

  “嘿嘿,师哥,等师傅请客是不是还得先和你预约一下啊!”

  戴玉恒朝邱东来眨了眨眼睛,被对方捣了一拳。

  崔冠文跟着打趣了两句,心里惦记着投稿的事,挡住邱东来的手,扭头对范海杰说道:“师傅,我去技术科拿一下测评的材料,再去杨厂长和隋总工那看看!”

  范海杰应了一声,帮着崔冠文掸掉了衣服上面的铁屑,崔冠文戴好帽子出了车间。

  厂部靠近厂区的东面,距离机修车间有一里地。

  崔冠文出门正好看见往一车间送钢锭的火车,他紧跑了两步,抓住梯子扶手,跳上了火车。

  微风掠过脸庞,他的心情愈发地好了。

  在技术改革的开始阶段,有范海杰这样一位技术精湛的师傅挡在前面,能为崔冠文避免很多麻烦。

  他不在乎那点名利,却需要一些真正信得过的人。

  PS:求票和追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