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第61章 请客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作家Tn7GRO 2524 2024-11-12 10:15

  礼拜天,何徐两家的升学宴如期举行。

  酒席放在院子里,内院天井中间,一溜三桌,加上傻柱家里一桌,一共四桌,客人是大院里各家户主、三位大爷、傻柱的老丈杆子,两个女孩的同学在家里单独开一桌。

  厨师自然是傻柱,马华帮厨,刘岚传菜。虽然还未办酒,但是刘岚已经完全进入傻柱媳妇的角色,拿到驾照后,两人便宿在了一处。

  傻柱十七岁工作,第一年算徒工,每月只有16块钱,56年实行八级工资制以后,傻柱评为八级厨师,每月工资40.1元,食堂领班的津贴2块,接长不短的帮人做酒席,一桌1块钱,每月也能赚十几块钱,傻柱总体收入不低。

  傻柱自个一天三顿几乎都在食堂解决,领导招待还能带点东西回家,家里就一个妹妹,一个月挑费满打满算,不超过10块钱,这几年他倒是余了不少钱。

  既然不差钱,那就把婚礼办得漂漂亮亮的。于是,刘岚每天拉着傻柱上街,拍结婚照,购买床上用品,做新衣服,忙得不亦乐乎。

  有了老婆就是不一样,傻柱穿着白衬衫,围着围裙戴着护袖,被刘岚拾掇得干干净净。

  刘岚个子本来就高,今儿她梳了个丸子头,越发显得身高腿长。

  妈的,这刘岚倒饬一下,还真他娘的漂亮,不比秦淮茹差多少,风风火火,泼辣直爽,还真有味道,这大长腿,真他娘的是个好炮架,还真让人稀罕,傻柱这狗日捡了个大便宜,自个整天在厂里晃悠,咋就没发现呢?

  眼看着老对头婚姻生活甜美,小日子过得蒸蒸日上,许大茂心里酸得不行。

  大杂院里,在轧钢厂上班的年轻人,一共五个,撇去贾东旭不谈,四个年龄相仿,眼瞅着二大爷家刘光齐,中院的黄世伟马上都要结婚了,现在就他许大茂单着。

  作为一名放映员,许大茂一直以文化人自居,傻柱在他眼里就一伙夫,可伙夫的妹妹居然考上中专,混上干部编制,成了八大员。

  他感到自己特背,过去婚姻不顺,多次相亲失败就罢了,今年事业也不顺,开年以后,下乡的机会越来越少。

  说老实话许大茂喜欢下乡,人虽然辛苦一点,但老百姓巴结的样子让他特有成就感,乡下寡妇娘们的投怀送抱,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

  在乡下放电影,许大茂觉得自己就如同电影明星,成为放映员前,有半年的岗前培训,学习相关放映知识,进行普通话培训。现在虽然都是有声电影,但是正片之前的幻灯片,仍然需要放映员讲解,放映员肩负宣传的职责。所以,在整个大杂院,许大茂语言表达能力最强,这是他以文化人自居的底气。

  现在农村饭都吃不饱,谁还看电影,没有乡下的土特产炫耀、秀存在感,许大茂感到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的。

  今天的宴席,请得是每家户主,还有三个大爷,所以,三个大爷每家都来了两人。

  阎埠贵父子心情很不美丽,阎埠贵心中嘀咕:“先生的儿子不识字”,厨子和工人的子女,没费多大心思考学成功了。

  阎埠贵平时扣扣搜搜,在孩子的教育上却不吝啬,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两个儿子愣是高中都没有考上。

  为了解成的工作,阎埠贵厚着脸皮,咬牙买了点礼品,找了学生家长帮忙。可他又不是班主任,带的东西又寒碜,那个学生家长很勉强,最后安排解成进了煤球厂。

  这工作又苦又脏,工资待遇相比轧钢厂差远了。解成是徒工,每月16块钱工资,上交14块,阎埠贵只留两块钱给儿子零花。

  说是大集体单位,其实就是街道办小厂,

  活计重,肚子里又没油水,有时实在扛不住,阎解成得买点吃的顶一下。活计脏,得经常洗头洗澡,可在家使肥皂,老头都要另外收钱,两块钱都撑不到月底。

  阎解成到现在也没有找对象,原因很简单,就是没钱没精力。艰苦的环境,把个精神的小伙子整得邋邋遢遢,指甲缝里黑乎乎的,全是煤灰。

  刘海中也不高兴,刘光天也没有考上高中,还背上了处分,工作都难找。

  前两天,他请人事教育处的廖处长吃饭,廖处长是人事教育处副处长,手上资源本就有限,他跟刘海中只是点头之交,哪里愿意把资源浪费在刘海中身上?听说刘光天挨过处分,廖处长算是找到了拒绝的借口,直摇头表示办不了。

  徐立春是高中生,政府分配工作,而且徐立春是音乐家,据说很多单位抢他,他手上的接班名额,暂时用不上,可儿子太混账了,自己那怕花1千块钱,徐立春也不会把名额让给光天。

  这时,徐立春过来敬酒,易中海站起身,笑呵呵地说道:“立春,今儿太丰盛了,你跟柱子真破费了。”

  “一大爷,您老满意就好!”

  除了龙老太太,桌上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刘海中也站起来,讪讪地说道:“立春,恭喜啊!”

  徐立春在外面敬了一圈酒,然后便去敬立夏的同学,立夏和何雨水一共请了十个同学,徐立春只认识于海棠、李晴和徐燕。

  徐立春让何雨水和立夏出去敬酒,于海棠拉着徐立春坐到自己旁边,这丫头还真是人来疯,喝了点红酒更兴奋了。

  徐立夏和何雨水今天都穿着连衣裙,一个净若清荷,一个淡雅如菊,亭亭玉立,就像一对姊妹花。

  真是鸡窝飞出金凤凰,大杂院里最破落的两个家庭,同时有个女孩考上了中考,成了国家干部。

  也才大半年的功夫,两个破落户的日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午餐进行得很顺利,不收礼金、菜品丰富、大厨掌勺,大家应当很满意。

  大杂院里,绝大多数人确实满意,但总有人逼逼叨叨,张财女就觉得两家应当分开请客。

  父母回乡下老家了,家里连个说话的人没有,几杯闷酒下肚,许大茂感到没着没落的。他转身到中院喊上贾东旭,两人来到小脚胡同,走进一个三合院内,上了牌桌。

  人说走背字,喝凉水都塞牙,屁大个功夫,身上十几块钱输个精光,许大茂找贾东旭又借十块钱,一会功夫又输了,他还想再借,贾东旭劝他说:“兄弟,今儿你走背字,就此打住。天不早了,中午没有尽兴,哥哥请你再喝点。”

  晚上两人找了个小酒馆,又喝了一瓶酒,然后一起去了胭脂胡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