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伤食
贾东旭倒是自在,家里却闹翻了天。
张财女打着饱嗝回到家,看到棒梗蜷缩在床上,媳妇坐在床边,神色紧张。
“淮茹,棒梗咋啦?”
“回来就没精打采的,脸色发黄,浑身直冒虚汗,我让他躺一会。”
正在这时,棒梗突然坐起身子,捂着嘴,挣扎着将头伸到床边,“哕——”,中午吃的食物从嘴里蹿了出来,“哗”的一声,地上五颜六色一大滩。
“棒梗吃的东西不干净,我找傻柱去!”
张财女像个肉球,嗖的一下便蹿了出去,她中午喝了不少酒,开始撒酒疯。
“傻柱,傻柱,你给我出来。”
“贾大妈,您有啥事?”
“你做的东西不干净,棒梗肚子吃坏了,你得赔钱,赔我家医药费、营养费。”
“贾大妈,如果是食物中毒,就不会只有棒梗一个有事。”傻柱干了几年厨师,这点常识还是有的:“您跟棒梗坐在一起,不也什么事都没有?”
“其他人我管不着,反正我家棒梗上吐下泻的,难受死了。”
“你家孩子纯粹吃饱了撑的,这能怪我们?”刘岚说道。
这老娘们多吃多占惯了,筷子如闪电,每道菜必定是她先动筷子,她不仅把自个嘴里塞得满满的,还能把孩子的小碗堆得尖尖的,在她的带动下,她们那桌菜消耗得特别快,傻柱特地给那桌多盛了点菜。
“你谁啊?这哪有你说话的份。”
“她是我媳妇,咋就没她说话的份?”
“嘁,还媳妇,不要脸的婊子,还没结婚就往男人床上爬。”
“谁说我们没有结婚?我们18号就领证了,早就是合法夫妻了。”
“张大妈,你再满口喷粪,我大嘴巴子抽你。”傻柱摘下护袖,跃跃欲试
“你敢,你动下试试?”
“你再骂一声试试,看我敢不敢。”
“我说错了?不办酒,算什么夫妻?偷人养汉的东西,还有脸跟老娘瞎哔哔。”
“不晓得哪个偷人?过门六个月就生养,那才叫偷人呢。”傻柱反唇相讥。
“你放屁,我那是早产。”
“猪三狗四羊半年,六个月生的什么畜牲?”
“瞎吵吵啥?有事说事。”
“一大爷,今儿她们那一桌,菜一上桌,盘子就空了,柱子怕不够吃还多上了一盘,孩子估计吃撑了,贾大妈不去给孩子治疗,跑我家胡搅蛮缠来了。”
“谁胡搅蛮缠?你说谁胡搅蛮缠?在你家吃坏肚子,你不负责谁负责?”
“好啦,给孩子看病要紧。”易中海又吩咐何雨水:“雨水,你去喊立春,先把孩子送到医院,其他的事以后再说。”
贾家弥漫着酸臭味,秦淮茹忍着恶心,给儿子揩干嘴,让孩子躺好,然后夹了块煤球渣,清扫地面。
易中海挥了挥手,努力让空气流通。
徐立春来到贾家,伸长脖子往里看了一下,然后说道:“一大爷,孩子估计是伤食,已经吐过,马上就好了,就不要再去医院折腾了。”
“可也不能让孩子受罪吧?”
“嫂子,您倒一碗水,往里面和一粒盐,喂棒梗喝点盐开水,再给孩子按摩按摩。”
“立春,你索性进来,帮忙照应一下棒梗。”易中海招呼道。
徐立春有点迟疑,秦淮茹转身看着徐立春,眼中尽是乞求,让人不忍拒绝。
徐立春从盐罐中夹了一粒粗盐,放入碗中,用筷子压碎后,倒入凉开水,然后让秦淮茹喂棒梗。
明儿才处暑,天气还很炎热,棒梗只穿一件开裆裤。
徐立春用手掌从左侧上腹部方向,向右侧腹部按摩,来回循环按摩,一会功夫棒梗的脸色便开始好转,很快便闭上眼睛,睡了过去。
一阵酐声传来,徐立春转头,看到张财女歪在床尾睡着了。这老太婆今儿早饭都没吃,空着肚子吃“六大碗”,她让棒梗带上搪瓷碗,完全不顾及别人,很快棒梗的碗便堆成了小山包。
酒要喝、糖水要喝,烟也要抽,少一样就亏大发了。
这个女人越来越贪得无厌,易中海露出嫌弃的神态。
“嫂子,晚上给棒梗熬点稀粥,最好是小米粥,粗粮暂时不要让孩子吃。”
“好的,立春,谢谢你!”
空气不好,徐立春想赶紧回家:“一大爷,差不多了。”
贾东旭不在家,易中海不好赖得贾家,他关照道:“淮茹,棒梗要是身体不舒服,你直接找立春,他读书多见识广。”
刘岚也怕出事,她坐在门口,见易中海和徐立春从贾家出来,赶忙迎了过来。
“易师傅,孩子咋样了?”
“棒梗没事,已经睡下了。”
“嫂子,孩子没什么大碍,孩子脾胃弱,肚里又没有油水,一下子吃了这么多荤菜,消化不良。”
“就是,你是没看到,那个贾大妈生怕饿着孩子,孩子小碗上堆得像小山似的,贾大妈还端起盘子,连汤夹水通通倒到孩子的碗里,为抢菜她险些跟钱婶打起来。”
“也不至于,”界壁邻居要处好关系,易中海帮张财女转湾子:“刘岚,贾家嫂子也是孩子生病着急,你不要跟她计较。”
“我们倒不想跟她计较,可让几天我俩办酒,她要是再给我们来这一出……”
“不会的,明儿我关照一下东旭,喜宴让他参加。”
“易师傅,那就拜托您了,远亲不如近邻,我们跟贾家算是界壁儿,我也不想跟他家产生矛盾。”
徐立春回到家,发现立夏的同学都走了。
“哥,棒梗咋样了?”立夏问道。
“孩子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没啥大碍了。”
“哥,你啥时候会治病了?”立秋问道。
“五一的时候,我们不是买了几本医书吗?我没事翻了翻,现在对付感冒发烧,一些常见病问题不大。”
“大哥最棒了,什么都会。”健秋说道。
“小马屁精,尽说大实话。”
“姐,我哥越来越臭屁了。”立秋皱着眉,一脸的嫌弃。
“死丫头……”
立秋落荒而逃。
第二天,徐立春带着几个丫头去了王府井大街。
因为,《入学通知书》上入学须知提醒学生,准备八张一寸半身照片,所以四个人先去BJ照相馆照相,摄影师先给立夏、何雨水、徐立春照证件照,然后四个丫头各拍了一张生活照。
最后全家合影,何雨水被立夏也拉了进来,徐立春坐在椅子上,健秋倚在哥哥身边,三个女孩站在后边。
走出照相馆,五个人直奔百货大楼。
这个年代,读中学费用自己负担,上中专不用缴学费、住宿费,这些费用基本由国家全部承担,国家每月还发放生活补贴,每学期发放学习补贴。
家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就等于少了一个人吃饭,反而减轻了负担,国家包办了很多装备,学生入学基本都是轻装上阵。
说是轻装上阵,其实要准备的东西仍然很多:全套被褥、热水瓶、脸盆、搪瓷饭碗、饭盒、茶杯、肥皂、香皂、雪花膏、蚊帐,徐立春既像慈父,又像细心的母亲,做起事来格外周到。
配齐这些东西后,徐立春给四个丫头各买了条连衣裙,何雨水认定了徐立春,也没有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