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90年代,从成为销冠开始

第17章 改革的力量

  楚晓舟问道:“厂长,美国公司用什么注资?”

  赵利民道:“用现汇,分期注资……还有……技术”

  “分期?分期……也就是他们想要用首期资金,就实际占用50%的股权……技术,他们用来注资的技术,我们怎么衡量价值?如果做资产评估,我们有什么企业、什么部门能评估的了在国内没怎么见过的技术?”

  楚晓舟又问道:“那我们用什么出资?”

  “剥离债务,用好一些的设备和存货,还有我们的一些沉淀下来的技术……”

  “老美打得一手好算盘!”楚晓舟怒道。

  在刚才,楚晓舟演绎美国人可能实施的并购步骤时,赵利民也联想到了自己听说过的一些其他国企被外资收购的例子,可以说,楚晓舟说的并不夸张!甚至很多案例犹有过之!

  他没想到楚晓舟想的这么远,听了楚晓舟的话,赵利民说道:“我听说,有几家国企改制,就是这么搞的……”

  楚晓舟严肃的说:“厂长,老美的资本,是要追逐利益的,别把他们想的这么好,设想一下,他们通过签订我们不易察觉问题的合同,用首期资金占有一半的表决权,用一些所谓先进的技术作价,成立了新公司以后,他们还可以找银行给新公司贷款,再用贷款来的资金,把我们剥离出来的所谓不良资产收购,这样一来,他们就……”

  “他们就用极低的成本,控制了我们的核心资产!”赵利民有些不寒而栗。

  楚晓舟说的,每一步都合理,每一步都合规,但是,结果……

  结果是……

  “美国人前面以一个可能有,可能没有的超大订单吸引沪市机械厂,沪市机械厂被吸引了,他们就扔出一份技术标准,沪市机械厂不明所以,以为遇到了好的机遇,拿着技术标准全国找有技术储备的优质厂家,而这些厂家当中的国有企业,很多都处于改制之中……”赵利民自言自语,也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楚晓舟接着他的话继续说道:“老美这一招投石问路,沪市机械厂全国忙活,老美跟在他们后面找到了我们,估计,老美还找到了另外两家……所以,老美不是要当二道贩子,而是想用小钱撬动大杠杆,收购我们的核心资产……”

  赵利民点了点头,说道:“之后就用我们的机器,用我们的技术,用我们的工人,给他们创造利润……”

  “不行,我要给市里报告!”赵利民急道。

  楚晓舟摇了摇头,“厂长,先不急,即便是他们要做,也需要一个过程,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做我们的……”

  赵利民现在对楚晓舟刮目相看,他没想到,盛县机械厂原来名不见经传的小技术员,刚调到销售科几天,就显露出这么优秀的才能。

  “晓舟,说说你的计划……”

  “厂长,TM公司想干什么?我们的判断是,他们要用国内的厂子造优质的小型农用柴油发动机,销售到东南亚,那些国家,是小型农机的蓝海……”

  “蓝海?”

  “就是潜在的大市场……”

  “嗯,这个叫法很贴切!”

  “那我们就让他们办不成!”

  赵利民道:“可是,我们厂目前的情况,也搞不了技术突破,也做不出发动机啊?”

  楚晓舟笑道:“厂长,这几天,我去了一趟燕赵,找了一个可以组装发动机的厂子……”

  赵利民道:“组装发动机,真的有人干成了?”

  “这就是改革的力量了,厂长,国有企业改制,国家经济走向市场化,虽然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下岗职工,比如外资撬动我们的核心资产,等等,但是,改革的力量,就在于市场化,市场化带来的是什么?是靠供需解决问题,有需求,就会产生供给,市场会自动调节……”

  赵利民不住的点头:“晓舟,你的理论水平很高啊,这些理论,我在党校学习班上也学过,但是,你这么一说,更加鲜活……你的意思是,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需要定制发动机的,有需要高品质发动机的,也有需要低端发动机的,在全链条生产的大国企满足不了的需求方面,市场就会推动成立这样的企业……”

  楚晓舟笑道:“厂长,您讲的好,您讲的比我好,就是这么个意思,我找到的这家企业,算是神通广大,他们能采购到玉柴的定制缸体,能买到岭东机械厂的曲柄连杆,能买到潍南的飞轮、气门、还能买到咱们的飞轮……”

  赵利民感叹道:“市场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竟然能够采购到玉柴定制缸体!”

  “有需求,就有供给嘛!而且,这家企业,最新采购了三台日本长野的NH系列的高端机床!”

  赵利民有些震惊:“就是头几年咱们厂想买没舍得买的日本长野机床?”

  楚晓舟点了点头。

  “三台,这家企业的老板,之气不小啊!”

  楚晓舟点头道:“是啊……我也感觉这个人未来的计划,应该非常长远……厂长,这次,我还找到一家企业,您猜猜,是做什么的……”

  赵利民道:“猜猜?你让我想想……”

  “是氮化层?!”

  楚晓舟一拍桌子:“厂长真是牛!就是这个!这家厂子是专门做氮化处理的,我听说这家企业原来是作模具的,模具您知道,内层需要比较高的硬度,所以他们很早就引入了,掌握了氮化层技术……我跟他们谈好了,他们愿意给咱们活塞环的氮化做实验,估计,最多三个月,就能完成,预计能到老美的技术要求……”

  赵利民已经震惊了多次了,但这次,他依然还是有些,震惊。

  “晓舟,你不是开玩笑?他们具体费用需要多少?”

  “两万五……”

  震惊,依然是震惊。

  原来张福强需要十几万的实验,楚晓舟找了一家厂子,两万五就能搞定!

  “厂长,这两家厂子,都是私营企业……”

  赵利民喃喃的道:“我明白了,我算是真的明白了,国家的改革,是对的,原来,我还对国企的改制有些想法,今天和你聊完,我真心认为,国家的改制,确有必要,很有必要,十分有必要。而且,我们已经看到了改革的力量,这两家企业,就是例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晓舟,我原来一直认为,只有国企能干大事,国企可以集中力量,重点攻关的时候甚至可以不计成本,但是,其他所有制的企业,无论是股份制、还是外资、还是私营企业,都有他的活力……”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