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人消失了
“许林不会出事了吧!”赵青青担忧地道。
林正很冷静:“别急!等等看!许林他应该可以化险为夷的!”
一片雪雾覆盖了镜头,令得观众所见皆是白色。
【人呢?怎么不见了?】
【不会出事吧!】
【艹!主播快出来!别吓人啊!】
【喂喂喂人呢人呢!】
……
当弹幕铺满屏幕时。
一道白色的光芒从雪雾之中出现。
是许林的头灯,在黑夜中是如此的明亮。
“快快快!那里那里!去那里!”林正焦急道。
“哦哦!”赵青青马上操纵无人机向灯光源头飞去。
直播的画面,顺着绳子,一路向下搜寻。
最后,观众们终于在一道冰裂缝中,找到了许林的身影!这令得他们松了一口气。
原来,许林整个人都悬挂在了裂缝的断崖上。
即将坠落之时。
腰间的登山绳死死地拽住了他。
令他幸免于难。
这时,一大块碎裂的冰芽,突然从上方滚落近深渊,从许林的旁边擦了过去。
过了三五秒,才听到轻微的回响!
【卧槽,这么深?】
【这得几百米了吧?】
【亲妈认不出系列,主播小心!】
【幸亏被绳子拉住了,不然绝逼完蛋!】
【许神棋高一着!万幸万幸!】
【话说,主播这招还挺管用的!】
接着。
许林从腰间抽出冰镐,用力向上一挥!
砰!
锋利的斧刃,嵌入崖边冰层,将许林稳稳地固定住。
抓紧腰间的登山绳,他引体而上,很轻松地就爬了上去。
接着,许林又拿出冰爪,套在了登山鞋上。
林正解释道。
“冰爪是高海拔登山必备的器械。”
“这东西看起来就是个爪子,对,它就是个爪子,有了这东西,你可以在很滑的冰面或是雪地上站稳脚跟。如果再遇到冰缝,配合冰镐,可以省下不少力气,因为登山鞋很难抓住冰壁。”
穿好装备,许林收拾好背包,再次上路。
这条隐藏在积雪下的冰裂缝,足足有二十多米长,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沿着那条冰裂缝过去,让观众们好好看看。”
“哦!”
赵青青操纵着无人机,飞向了旁边的冰裂缝。
结果,一直延伸至百米左右,也还是无法看到谷底。
很难想象,如果刚才登山绳要是没有拉住许林,会是怎样的结局。
……
黑夜中。
身披繁星,顶风向前。
身后的脚印刚留下,马上就会被寒风吹散。
厚厚的冰层,被浮雪遮盖,很轻松地就能淹没脚背。
向前走了一会儿,许林抬头遥望,冰塔林的尽头,就在前方不远处。
由于积雪越来越厚,他从背包的侧面抽出雪仗,然后前倾重心,脚尖外翻,拖着背包,继续朝前走。
这是夏尔巴人常用的雪山徒步方式。
在高海拔登山的过程中,这样的行走方法,不仅可以节省体力,还能最大程度地减轻膝盖负担。
不然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膝盖就会到达承重极限,令人举步维艰。
约莫十几分钟后,冰塔林消失。
雪山的地势,突然陡峭起来。
视线的尽头,山脊青黛色的碎石下方,围着一块平坦的雪地。
“时间:9点05分”
“海拔:5810米”
“温度:零下五度”
“风速:9米/秒”
看了一眼登山表,许林喘了两口气,朝着过度营地走去。
从这里上去,就是6500。
真正的凶险,也即将来临。
“马上6000米了,计划中的前进营地和北坳冰壁,就在前面。”
同时,无人机飞到高处,俯瞰四周。
苍茫的风雪中,隐约可见一面巨大的冰川。
冰川棱角分明,刀砍斧凿般直来直去。
这是著名的北坳冰壁,也是北坡登顶的第一大难关。
翻过冰川,就是海拔7208米的北坳营地。
按照许林的计划,他需要在6500歇一会儿,补充一些能量,提前更换冰雪装备,以最好的状态来面对这座磅礴的冰川。
许林看着无人机,然后指了指远处。
赵青青操纵着无人机,向许林手指方向而去。
许林介绍道:“兄弟们,看到那座冰川了吗?这是北坳冰壁,也是我登顶的第一个难关。我得先上6500,在那里休整半个小时。”
“然后,再从6640米左右攀登北坳冰壁。北坳冰壁,是北面攀登珠峰的必经之路,非常凶险。冰壁的坡度,大部分在50度以上。”
“降雪量少的情况下,冰层会非常坚硬,较难攀登。”
“降雪多的情况下攀登不成问题,但有冰崩的危险,现在这个季节,雪量一般,为保险起见,到时候,我得采取“之”字形线路。”
前一世,随着商业登山的开展。
每年攀登季节,各支攀登队伍会协调配合,提前在北坳冰壁上架设路线绳,大大地降低了登山客户的实际攀登难度。
可眼下,纯天然的北坳冰壁,所展现出来的,却是最为原始,最为险峻的美,非常之震撼。
在过度营地逗留片刻,许林离开5800米,踏入冰原。
沿着冰床,一路缓缓向上。
因为穿了冰爪,这段路倒也没那么难走,只是速度有些慢。
一个多小时后。
他翻过一块铺着浮雪的青色巨石。
而此时,登山表上的海拔,也终于停在了6500米。
6500米。
温度与含氧量瞬间骤降。
呼吸时的酸涩感,也越来越重。
整个人从头到脚,都结满了风霜。
举目遥望,能见度越来越低。
风,出奇的大。
卷着积雪,肆无忌惮地嚎叫着,似乎随时随地都会吞噬一切!
珠峰的夜,混乱不堪。
风雪无休无止。
冷硬的山岩,没有一点感情,不为任何人所动。
摘下风雪镜,许林喘了两口气。
对着无人机招了招手。
它飞了过来。
许林开口道。
“6500,感觉还可以。”
“只是呼吸的时候,喉咙有明显的烧灼感,这是正常情况,无需担心。等下我会在这里扎营,休息一会儿,补充点能量,替换些装备。”
6000米的高度,对于许林来讲,真的不算什么,他的身体能够适应。
但瞧着覆盖直播屏幕的漫天风雪,观众们却是第一次对高海拔的残酷环境,有了切身的体会:
【看着好恐怖!】
【吓死个人!6500多米?】
【这个人居然真的爬上6500米了?】
【卧槽,真的牛逼!】
【66666,太强了!】
……
在这之前,不论是民间登山组织还是官方登山人士,根本没人登上过这个高度!
不止珠峰。
哪怕其他雪山,也是一样,失败是这条道路上的常事。
可以这么说,这个年轻人,是第一个站在近7000米海拔的登山者!他创造了一个奇迹。
此情此景,将网络上所有的质疑声浪,瞬间一扫而光!
各路专业人士,在倍感不可思议的同时,心里更是不由频频慨叹!
直呼不可能!
然而,这一幕却是摆在了眼前。
不管信与不信,都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无氧6500!
已经非常强了!
前世,龙国登山队因为没有留下影像,而被人否认登上珠穆朗峰。
今天,许林却在全世界的注视下,站在了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不仅留下了影像,而且还是全球直播!
闲话两句后,许林放下背包,拿出高山帐,用冰镐凿开地面,插入帐篷钉,将其支了起来。
扎好帐篷。
他挑起营灯,顶着风雪,一头钻了进去。
无人机也随后进入。
躲在帐篷里,许林铺好防潮垫与睡袋,然后第一时间拿出便携式卡式炉,还有相关炊具,抓了一把雪放在了小锅里。
摘下帽子和风雪镜,他拉开连体羽绒服的拉链,吸溜着鼻涕,红着脸说:“为了避免失温,我得换一套新的速干内衣裤。因为温度太低了,速干衣物的效果,早已大打折扣。如果继续穿湿的衣服,会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这叫低体温症。”
“但并不意味着只有在寒冷气候才会出现,事实上在低于20℃时,失温就开始威胁着登山者了,根据北美登山协会的事故报告,0至10摄氏度是失温症的高发区间。”
脱掉连体羽绒衣,许林顺势解开飞行服,为自己换了一套崭新的贴身衣物。
“在高原上,湿气和风是最大的杀手。”
“临近冰点,我们容易被环境温度所麻痹,会不自觉的,就让自己走的大汗淋漓。这时候,湿掉的内衣会增加身体热量的传导速度,差不多是干内衣的5倍,非常的恐怖!”
“此外,风寒效应、湿度也会加剧体温的散失,一旦出现失温症状,后果将不堪设想,至多半个小时,你就会被放倒,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说话间,雪化成了水,渐渐地沸腾了起来。
但温度不高,怕是连鸡蛋都煮不熟。
喝了一些水,许林拿出好牛肉干和奶贝,吃了几块。
尽可能地把失去的热量夺回来。
帐篷外昏天暗地,朔风阵阵,响声震天。
里面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温度低得可怜。
休息了大概20分钟,许林穿起飞行服和连体羽绒服,来到外面。
顶着风雪,收起帐篷,他替换了常用的冰雪装备。
随后,便离开了6500的前进营地,沿着山脊向北坳冰壁进发。
冰壁与前进营地的直线距离真的不算长。
它的难点在于,坡度和坚硬如铁的冰川。
如果是寻常的商业登顶活动,至少要耗费近4个小时,才能征服它。
难度可想而知。
一路向前,徒步的过程中,许林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
山脊上几乎全是大片大片的冰原。
坚硬、陡峭。
走起来有点困难。
画面中,前方不远处的冰壁,看起来就像是一面洁白且满是褶皱的幔帐,正在黑夜中迎风飘荡,呼呼作响……
“呼——!”
“呼——!”
“呼——!”
……
5000米左右,是赵青青,林正等后勤人员所在。
他们用无人机跟着许林,将画面呈现给直播间的观众。
而远在京城。
一间办公室内。
一众登山队的队员,心潮澎湃,面色复杂,全都在注视着这个男人的一举一动。
休息室的最后面,坐着三个人。
一个,是户外运动杂志的主编萧可,还有一个是国登队的老领导夏长天。
夏长天曾是华夏登山队的第一任队长。
老一辈的登山运动员,绝对的重量级人物。
毕生都在为华夏的登山事业鞠躬尽瘁,努力奋斗。
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精神状态却依旧很好。
此刻,夏长天正襟危坐,眼神里似乎有光。
盯着大屏幕,他目不转睛地对着萧可沉吟道:“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不论是身体素质还是登山技术,都已经超出世界一流水平,真的难以置信。”
见状,萧可附和道:“如果继续保持这个状态,8000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8000?”
“嗯。”
夏长天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有可能,真有这个可能,绝对有机会!”
“我看过他的登顶路线,计划得很周密。8000确实没问题,但冲顶还需要一些必要条件,您觉得呢?”
萧可问道。
夏长天看了他一眼,摇摇了头:“峰顶的气候瞬息万变,登顶的难度实在太大,且不说8000米的海拔,很多外在的环境因素,就足以让人疲于应对了。登顶,运气要大于实力才行。”
随后,他又话锋一转:
“不过,有生之年,能看到有人对珠峰发起挑战,我已经足够幸运了。即便没有登上峰顶,这也绝对是登山界所跨出的,最为伟大的一步!”
……
穿过漫长广阔的冰原,不到22点30分,许林终于来到冰壁的下方。
这里是登顶路上,真正的天险!
什么是天险?
天险就是,海拔落差在300米之上的垂直极限!
近7000米高的空气稀薄地带!
还有随时都有可能将你彻底埋没的冰崩雪崩!
没错。
这就是珠穆朗玛峰的北坳冰壁——
喜马拉雅山脉中一处真正的天险!
“呼——!”
站在冰壁的下方,许林拿出冰镐和登山绳,望着7000米海拔上的冰封之巅,长长一叹,最终迈出了自己征服珠峰天险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