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一路攀登
无人机在高大的雪墙上盘旋。
将一切展示给观众。
观众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眼前的雪墙高大磅礴,气势恢弘。
【好高的墙壁!】
【晶莹剔透!简直就像是镜子一样!】
【这等美景!也只有在这种绝巅地方才能看到!】
许林选择攀登的这处冰壁,坡度不算陡。
冰层也不算坚硬。
登山鞋上的冰爪,可以很完美地嵌进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可是。
下一秒!
当他扬起冰镐,抬脚向上的时候,直播的画面,瞬间切换成了第一视角。
透过漫天的风雪,从下向上看。
幽暗的天空,疾云如怒潮,汹涌澎湃。
巨大的冰壁,光滑如镜,寒气逼人!光是令人一看就感觉寒冷!
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震撼,还有随时可能发生雪崩冰崩的危险,以及滑坠数百米的死亡威胁!
这一刻,观众们似乎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强悍和人类的渺小!
【我去,好壮观啊!】
【震撼!有生之年系列!】
【许神的无人机真给力,这种地方居然还有信号!】
【土豪专属!】
【保守估计至少六位数!】
【不止是无人机,他这一套冰雪装备怕是也过百万了……】
当然,不止是普通民众,就连资深的一些地质专家,也是鲜闻此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北坳冰壁的认知与研究,大多来自于地理文献或是卫星图片。
还从未有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这面庞然大物!
龙国芒果TV的直播间中。
演播室在沉默了数分钟后,主持人回过神来,意犹未尽道:“好的……”
“亲爱的观众们朋友们,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他正在向北坳冰壁进发,试图翻过这座冰川,迈向7000米。很难想象,许林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征服这道天险!”
“我相信,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也包括我自己,对于这面冰壁的认知并不透彻,仅仅局限于一些资料图片上。那么李院士,您能简单地帮我们介绍下这面冰壁的具体情况吗?”
坐在主持人旁边的,是一个戴着深度近视镜,身着中山装的老学究,名叫李国忠,是这次珠峰节目的特邀嘉宾。
李老是龙国地理界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人物。
龙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著名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龙国冰川学的奠基人,龙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有龙国现代冰川之父的美誉!
“李院士?”
直到黄树凡再次发声,李国忠才反应过来。
李老皱着眉头,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哦,是这样。”
“北坳冰壁呢,在一些地理文献中,也叫‘珠峰大冰壁’,位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是冰川推移,冰雪下泻,所形成的一道冰墙。”
“因为珠峰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我们对它的勘探工作始终是原地踏步,没什么进展。对于它的认知,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截至目前,相关的测绘工作,也全都是依靠卫星成像来完成的。”
说话的时候,李院士的神色极其复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老实讲,从事地质工作这么多年,我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这座冰川,真的很令人震撼……”
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李国忠连连感叹: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此次直播的影像资料,对日后研究珠峰,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对这座8000米的雪山发起挑战,身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的心情很是激动,这一幕,属实难得……”
说话间,他蠢蠢欲动,眼眸里迸发出非常复杂的光芒。
……
砰!
冰镐落下的刹那,冰花四散,飞落到脸颊上。
随后,许林抬起左脚,向前一踢!
鞋尖锋利的冰爪锯齿,瞬间牢牢咬住冰层。
紧接着,他遵循三点固定,一点移动的攀登理念,再次转移重心,用出了前世大为流行的法式攀冰技术!
直播的画面中,许林时而用冰镐开路。
时而手脚并用。
时而打下冰锥。
时而又借助腰间的登山绳,捆住凸起的冰芽……
所有的技术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衔接自然,流畅如画,非常熟练!
很快,陡峭的冰壁上,便留下了一段“之”字形的前进路线!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可能瞧不出这里的门道,只觉得这种与徒手攀岩相类似的攀冰运动,很有观赏性。
但其实则不然。
高海拔的攀冰,不仅需要技术做后盾,还要有强悍的体魄作为支撑。
二者缺一不可。
甚至可以这么说,北壁攀冰的难度系数和危险程度,不比徒攀华山。
因为在这里,攀登者除了要面对巨大落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要时刻饱受高海拔环境的折磨!
燕京。
国家登山队!
看着许林的法式攀冰,一众队员大为震惊,每个人都是眼前一亮,激动无比!
在此之前,他们在攀爬一些雪山时,所使用攀冰的技术非常粗糙。
很多时候还会借助于上升器来攀爬。
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但许林所使用的攀冰技术却不同!
这是一种他们从来都没见过的高超技法!
就连林正等登山大咖,也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对此倍感吃惊和疑惑!
一时间,许林的所作所为,仿佛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引得众人连连惊叹!
国登队。
休息室内。
一众登山队员,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刚刚发生的一幕!
对于经常借助于上升器来一级冰壁的他们,实在难以想象,为什么这个人只用一些较为的基础装备,就能很流畅地冰壁上行走!
不可思议!
太不可思议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
“太厉害了!”
“这个许林到底什么来头?”
“不晓得,但是真的牛!”
“我去……”
前一世,法式攀冰技术,算是比较先进的现代攀冰技术。
它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攀登者的劳累。
提高攀登效率。
全套技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行进方式。
一种是平步式。
一种是前踢式。
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冰壁的坡度超过45度,冰层也在逐渐变硬,所以许林放弃了法攀的平步式。
而是改用了“前踢式”在冰壁上行进!
前踢式,顾名思义,就是用脚尖踢在冰壁上,利用冰爪的前端,咬住冰层。
相比于平步式,前踢式更难掌控重心。
不过,因为掌握了登山技能,攀爬的过程中,许林还是可以让冰爪尖恰到好处地咬紧冰面。
转移重心时,脚下也能保持平稳。
这些细节,看上去倒没什么。
但在失去登山绳和上升器帮助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过硬的体能打底,这种行进方式,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向前爬了一会儿,许林半匍匐在冰壁上,喘了口气。
林正适时道:“许林,你使用的这个攀登方法我看不透,无法为观众讲解,你能否趁这个消息的机会告诉大家?”
声音,通过无人机传到了许林耳朵里。
许林做了一个OK的手势,他在不危险的时候也不介意和观众们聊天聊天,然后道。
“这是我自创的一套攀冰技法,可以适应各种坡度的冰层,既省时又省力。”
“一共有两种方式,一个平步式,一个前踢式。”
“这是攀登很多冰壁,都会利用到两种基本技巧,具体用哪种,要视斜度的陡缓程度、冰面状况、技术能力以及自己信心高低而定。”
“除了行进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冰雪的时候,一定要果敢,尽量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攀登本身。当然,果敢并不等于莽撞。它是一种自信、一种技艺,只有通过长期磨炼,不断增加训练长度与难度才能得来。”
“攀冰,需要不倦的热情!”
不倦的热情!
没错。
攀冰运动,需要热情!
因为它是一项很振奋人心的运动,结合了时时变化的攀爬对象和对你身心全方位挑战的寒冷环境!
唯有如此,攀登者才能征服一座又一座冰川,站在那个渴望的顶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随着海拔的稳步提升,四周围的温度已经逼近零下15度。
风雪也是越来越大。
脚下的冰层更是越来越硬。
需要非常用力,冰爪和冰镐才能嵌入适用于攀爬的冰点。
一来二去,体力消耗很大。
就目前的这个速度,想爬到7000米,至少还需近两个小时。
前提是中间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否则时间还要再翻上一倍。
因为冰层太硬,冰爪的作用开始受限,为了不让自己从6800米的高度坠落下去,许林不得不停下脚步!
顶着风雪,他面对镜头,喘气道:“这里的冰层特别硬,简直难以想象!”
呼哧呼哧地伏下身子,许林抬起脚尖,狠狠踢向冰壁,稳住了重心:“需要比平时更加用力,冰爪才能咬进去。”
“短时间内倒没什么,但如果时间一长,冰爪的锯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断裂。要是在攀爬的过程中突然失效,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所以,我得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最早期的高山攀登者来说,砍冰阶是攀登陡峭冰面和坚硬雪地时,唯一可用的技巧。
装备简单,操作方便,在没有冰爪的远古时代,砍冰阶是人类攀冰时最为常用的原始技术。
挥了挥手上的冰镐,许林不停地用它敲击着冰面上,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
“这儿还不错。”
选好了位置,他一边跪在地上猛砸冰面,一边道:
“冰爪发明之后,很多登山者几乎不怎么用‘砍冰阶’的技术了,但在某些时候,砍冰阶依旧是很实用的技巧。”
“尤其是在碰到坚硬的冰层时,或是冰爪失效时候!”
“现在,我要在这里砍出一个步阶,给我的冰爪减轻负担。”
砍冰阶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与地面相平行的冰阶。
利用冰镐的扁头进行横向挥砍即可。
多用于雪地。
第二种要复杂一点,是在与冰面垂直方向上。
利用冰镐的鹤嘴,挖出犹如小格子的步阶。
为了保证安全,在陡峭的冰面上,最好使用第二种方法,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冰爪的锯齿,完全深入。
有了打算后,许林先用登山绳,套住一块暴露感极强的黑褐色岩石,末端穿入八字环,使其拽住身体。
随后,他又把冰镐用腕带系在了手腕上。
这样做,既有助于支撑出力的那只手,又可避免失手的时候把冰镐给丢了。
“这时候,腕带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很有效地避免砍冰阶时,把冰镐挥出去,千万别觉得这是细枝末节,真要把冰镐搞丢了,你会被永远留在这面冰壁上。”
重新找到前进的节奏,许林在冰壁砍出冰阶,缓缓上升。
约莫半个小时后,海拔再创新高,终于挺到6900米。
黑暗中,北坳冰壁的顶峰,也总算是出现在了眼前。
那是一面巨大的,足足有90度垂直的冰壁!
“继续向上,就是北坳冰壁的最后一段路了。”
“风雪越来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低,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清。这段路真的非常陡,几乎接近于90度,就算在有路绳的情况下,也会劝退大部分的登山者。”
挥起冰镐,许林在自己的手边,凿了两处小凹陷。
然后用手抠住,贴在冰面上,疯狂地呼吸着。
冰壁如镜,几乎可以看清自己的脸。
抬起头,许林又向上看了一眼,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这上面是珠峰的环境分界线,7000米下和7000米上,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风会变大,温度会突破零下20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目不转睛地盯着顶峰,许林调整了一下心态,准备继续出发。
可就在下一秒。
冰壁的顶端,却像是突然间沸腾了一般!
紧接着,无数的积雪,便发了疯似的,从上面喷薄而出,涌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