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被告知死亡日期?我追求热血!

第24章 一路攀登

  无人机在高大的雪墙上盘旋。

  将一切展示给观众。

  观众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眼前的雪墙高大磅礴,气势恢弘。

  【好高的墙壁!】

  【晶莹剔透!简直就像是镜子一样!】

  【这等美景!也只有在这种绝巅地方才能看到!】

  许林选择攀登的这处冰壁,坡度不算陡。

  冰层也不算坚硬。

  登山鞋上的冰爪,可以很完美地嵌进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可是。

  下一秒!

  当他扬起冰镐,抬脚向上的时候,直播的画面,瞬间切换成了第一视角。

  透过漫天的风雪,从下向上看。

  幽暗的天空,疾云如怒潮,汹涌澎湃。

  巨大的冰壁,光滑如镜,寒气逼人!光是令人一看就感觉寒冷!

  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震撼,还有随时可能发生雪崩冰崩的危险,以及滑坠数百米的死亡威胁!

  这一刻,观众们似乎都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强悍和人类的渺小!

  【我去,好壮观啊!】

  【震撼!有生之年系列!】

  【许神的无人机真给力,这种地方居然还有信号!】

  【土豪专属!】

  【保守估计至少六位数!】

  【不止是无人机,他这一套冰雪装备怕是也过百万了……】

  当然,不止是普通民众,就连资深的一些地质专家,也是鲜闻此景。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北坳冰壁的认知与研究,大多来自于地理文献或是卫星图片。

  还从未有人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过这面庞然大物!

  龙国芒果TV的直播间中。

  演播室在沉默了数分钟后,主持人回过神来,意犹未尽道:“好的……”

  “亲爱的观众们朋友们,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他正在向北坳冰壁进发,试图翻过这座冰川,迈向7000米。很难想象,许林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征服这道天险!”

  “我相信,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也包括我自己,对于这面冰壁的认知并不透彻,仅仅局限于一些资料图片上。那么李院士,您能简单地帮我们介绍下这面冰壁的具体情况吗?”

  坐在主持人旁边的,是一个戴着深度近视镜,身着中山装的老学究,名叫李国忠,是这次珠峰节目的特邀嘉宾。

  李老是龙国地理界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人物。

  龙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著名的地理学家,冰川学家,龙国冰川学的奠基人,龙国冻土学和泥石流研究的开创者,有龙国现代冰川之父的美誉!

  “李院士?”

  直到黄树凡再次发声,李国忠才反应过来。

  李老皱着眉头,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哦,是这样。”

  “北坳冰壁呢,在一些地理文献中,也叫‘珠峰大冰壁’,位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是冰川推移,冰雪下泻,所形成的一道冰墙。”

  “因为珠峰的特殊性和危险性,我们对它的勘探工作始终是原地踏步,没什么进展。对于它的认知,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截至目前,相关的测绘工作,也全都是依靠卫星成像来完成的。”

  说话的时候,李院士的神色极其复杂,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老实讲,从事地质工作这么多年,我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这座冰川,真的很令人震撼……”

  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李国忠连连感叹:

  “从科研的角度来讲,此次直播的影像资料,对日后研究珠峰,绝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对这座8000米的雪山发起挑战,身为一名地质工作者,我的心情很是激动,这一幕,属实难得……”

  说话间,他蠢蠢欲动,眼眸里迸发出非常复杂的光芒。

  ……

  砰!

  冰镐落下的刹那,冰花四散,飞落到脸颊上。

  随后,许林抬起左脚,向前一踢!

  鞋尖锋利的冰爪锯齿,瞬间牢牢咬住冰层。

  紧接着,他遵循三点固定,一点移动的攀登理念,再次转移重心,用出了前世大为流行的法式攀冰技术!

  直播的画面中,许林时而用冰镐开路。

  时而手脚并用。

  时而打下冰锥。

  时而又借助腰间的登山绳,捆住凸起的冰芽……

  所有的技术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衔接自然,流畅如画,非常熟练!

  很快,陡峭的冰壁上,便留下了一段“之”字形的前进路线!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可能瞧不出这里的门道,只觉得这种与徒手攀岩相类似的攀冰运动,很有观赏性。

  但其实则不然。

  高海拔的攀冰,不仅需要技术做后盾,还要有强悍的体魄作为支撑。

  二者缺一不可。

  甚至可以这么说,北壁攀冰的难度系数和危险程度,不比徒攀华山。

  因为在这里,攀登者除了要面对巨大落差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要时刻饱受高海拔环境的折磨!

  燕京。

  国家登山队!

  看着许林的法式攀冰,一众队员大为震惊,每个人都是眼前一亮,激动无比!

  在此之前,他们在攀爬一些雪山时,所使用攀冰的技术非常粗糙。

  很多时候还会借助于上升器来攀爬。

  没有一点技术含量。

  但许林所使用的攀冰技术却不同!

  这是一种他们从来都没见过的高超技法!

  就连林正等登山大咖,也是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对此倍感吃惊和疑惑!

  一时间,许林的所作所为,仿佛为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引得众人连连惊叹!

  国登队。

  休息室内。

  一众登山队员,议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着刚刚发生的一幕!

  对于经常借助于上升器来一级冰壁的他们,实在难以想象,为什么这个人只用一些较为的基础装备,就能很流畅地冰壁上行走!

  不可思议!

  太不可思议了……

  “他是怎么做到的?”

  “太厉害了!”

  “这个许林到底什么来头?”

  “不晓得,但是真的牛!”

  “我去……”

  前一世,法式攀冰技术,算是比较先进的现代攀冰技术。

  它可以最大程度减轻攀登者的劳累。

  提高攀登效率。

  全套技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行进方式。

  一种是平步式。

  一种是前踢式。

  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上升,冰壁的坡度超过45度,冰层也在逐渐变硬,所以许林放弃了法攀的平步式。

  而是改用了“前踢式”在冰壁上行进!

  前踢式,顾名思义,就是用脚尖踢在冰壁上,利用冰爪的前端,咬住冰层。

  相比于平步式,前踢式更难掌控重心。

  不过,因为掌握了登山技能,攀爬的过程中,许林还是可以让冰爪尖恰到好处地咬紧冰面。

  转移重心时,脚下也能保持平稳。

  这些细节,看上去倒没什么。

  但在失去登山绳和上升器帮助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过硬的体能打底,这种行进方式,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向前爬了一会儿,许林半匍匐在冰壁上,喘了口气。

  林正适时道:“许林,你使用的这个攀登方法我看不透,无法为观众讲解,你能否趁这个消息的机会告诉大家?”

  声音,通过无人机传到了许林耳朵里。

  许林做了一个OK的手势,他在不危险的时候也不介意和观众们聊天聊天,然后道。

  “这是我自创的一套攀冰技法,可以适应各种坡度的冰层,既省时又省力。”

  “一共有两种方式,一个平步式,一个前踢式。”

  “这是攀登很多冰壁,都会利用到两种基本技巧,具体用哪种,要视斜度的陡缓程度、冰面状况、技术能力以及自己信心高低而定。”

  “除了行进方式,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冰雪的时候,一定要果敢,尽量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攀登本身。当然,果敢并不等于莽撞。它是一种自信、一种技艺,只有通过长期磨炼,不断增加训练长度与难度才能得来。”

  “攀冰,需要不倦的热情!”

  不倦的热情!

  没错。

  攀冰运动,需要热情!

  因为它是一项很振奋人心的运动,结合了时时变化的攀爬对象和对你身心全方位挑战的寒冷环境!

  唯有如此,攀登者才能征服一座又一座冰川,站在那个渴望的顶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随着海拔的稳步提升,四周围的温度已经逼近零下15度。

  风雪也是越来越大。

  脚下的冰层更是越来越硬。

  需要非常用力,冰爪和冰镐才能嵌入适用于攀爬的冰点。

  一来二去,体力消耗很大。

  就目前的这个速度,想爬到7000米,至少还需近两个小时。

  前提是中间不能出现任何意外,否则时间还要再翻上一倍。

  因为冰层太硬,冰爪的作用开始受限,为了不让自己从6800米的高度坠落下去,许林不得不停下脚步!

  顶着风雪,他面对镜头,喘气道:“这里的冰层特别硬,简直难以想象!”

  呼哧呼哧地伏下身子,许林抬起脚尖,狠狠踢向冰壁,稳住了重心:“需要比平时更加用力,冰爪才能咬进去。”

  “短时间内倒没什么,但如果时间一长,冰爪的锯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断裂。要是在攀爬的过程中突然失效,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所以,我得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最早期的高山攀登者来说,砍冰阶是攀登陡峭冰面和坚硬雪地时,唯一可用的技巧。

  装备简单,操作方便,在没有冰爪的远古时代,砍冰阶是人类攀冰时最为常用的原始技术。

  挥了挥手上的冰镐,许林不停地用它敲击着冰面上,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

  “这儿还不错。”

  选好了位置,他一边跪在地上猛砸冰面,一边道:

  “冰爪发明之后,很多登山者几乎不怎么用‘砍冰阶’的技术了,但在某些时候,砍冰阶依旧是很实用的技巧。”

  “尤其是在碰到坚硬的冰层时,或是冰爪失效时候!”

  “现在,我要在这里砍出一个步阶,给我的冰爪减轻负担。”

  砍冰阶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第一种是与地面相平行的冰阶。

  利用冰镐的扁头进行横向挥砍即可。

  多用于雪地。

  第二种要复杂一点,是在与冰面垂直方向上。

  利用冰镐的鹤嘴,挖出犹如小格子的步阶。

  为了保证安全,在陡峭的冰面上,最好使用第二种方法,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冰爪的锯齿,完全深入。

  有了打算后,许林先用登山绳,套住一块暴露感极强的黑褐色岩石,末端穿入八字环,使其拽住身体。

  随后,他又把冰镐用腕带系在了手腕上。

  这样做,既有助于支撑出力的那只手,又可避免失手的时候把冰镐给丢了。

  “这时候,腕带就派上用场了,它可以很有效地避免砍冰阶时,把冰镐挥出去,千万别觉得这是细枝末节,真要把冰镐搞丢了,你会被永远留在这面冰壁上。”

  重新找到前进的节奏,许林在冰壁砍出冰阶,缓缓上升。

  约莫半个小时后,海拔再创新高,终于挺到6900米。

  黑暗中,北坳冰壁的顶峰,也总算是出现在了眼前。

  那是一面巨大的,足足有90度垂直的冰壁!

  “继续向上,就是北坳冰壁的最后一段路了。”

  “风雪越来越大,能见度也越来越低,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清。这段路真的非常陡,几乎接近于90度,就算在有路绳的情况下,也会劝退大部分的登山者。”

  挥起冰镐,许林在自己的手边,凿了两处小凹陷。

  然后用手抠住,贴在冰面上,疯狂地呼吸着。

  冰壁如镜,几乎可以看清自己的脸。

  抬起头,许林又向上看了一眼,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这上面是珠峰的环境分界线,7000米下和7000米上,是有着巨大的差别的,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风会变大,温度会突破零下20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目不转睛地盯着顶峰,许林调整了一下心态,准备继续出发。

  可就在下一秒。

  冰壁的顶端,却像是突然间沸腾了一般!

  紧接着,无数的积雪,便发了疯似的,从上面喷薄而出,涌向天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