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决赛
“哥哥,嘿嘿,哥哥,嘿嘿嘿……”
“你就说你想干什么吧?”
看着妹妹在自己的偏房里像一个傻子一样笑着。
杨浔一边捂着头,一边问道。
“嘿嘿,哥哥,你一直不肯松手《少年中国说》这首歌的版权,你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计划?”
“看出来了?”
“啊?你还真有呀?”
“哈,合着你刚刚是诈我呢是吗?”
“没有,没有,你可爱的妹妹怎么会对哥哥使诈呢?”
“哼,你诈我的东西还少吗?
你6岁的时候……”
“哎呀,那时候不是小吗?”
“你现在也不大呀。”
“去你的。好了好了,和你说正事。
你是不是真有什么想法?”
“呵呵,你想想今年是哪一年?”
“94年呀,怎么了?”
“那今年是什么年?”
“狗年。”
“不是,我是说今年是咱们国家建国多少周年?”
“嗯,45周年呀,怎么了?”
“你们,咱们国家规定五年一小庆,十10年一大庆。
那么今年是建国45周年,算是小庆的年份。
那么,如果这首歌出现在那个舞台上……”
“哥……哥哥……你别吓唬我,你的胆子怎么那么大呀?
连那里你都想去?”
“呵呵,年轻人嘛,就是要敢想敢做。”
“可是你这也太疯狂了。”
“人不疯狂枉少年嘛。”
“可是……”
“不用‘可是’了,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可遇不可求的,而且完全不可控。所以对我来说,如果能登上那个舞台,那就算是意外之喜,算是一种奖励,就算没去我也不觉得可惜。
所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我的全力,把我能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至于结果,那就交给老天爷决定。”
“哦,那就好,我一听你说要去那个舞台,我就……”
“哈哈,只是听到就把你吓成这样?
这可不像是你‘小厉害’的风格呀?”
“哎呀那都多久的事情了?我现在可是淑女好不好。”
“哦,也是,就从来没见你赢过。”
“哼,讨厌。”
“哈哈,好了,这件事只有咱们两个私下说,你可别给我满合唱团去传。”
“Yes,sir。
而且我觉得就算我传了,他们也不信。
所以我才不给我自己惹麻烦呢。”
“嗯,这就对了。
咱们现在就秉承着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嗯,知道了,哥哥。”
“呵呵,好了,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复习得怎么样?
用不用我给你准备一些‘爱心习题’呀?”
“算了吧”说话间,杨蜜就往屋外跑,然后一边跑一边说:“我自己复习就可以了。”
看着妹妹远去的身影,杨浔寻思着自己出的习题很难吗?
怎么一个个都谈之色变的?
妹妹是这样,大伯家的表哥也是这样。
大伯还是清华的数学教授呢,怎么表哥一点都没继承大伯对数学“刻苦钻研”的精神呢?
很快就到了决赛的日子,很明显决赛和之前的初赛和复赛有不同的待遇。
比如每个参加比赛的学校会有独立的休息室,另外因为会有电视台来的录制比赛,所以每个人都要化妆。
对于这种化妆,杨浔就是一阵吐槽。
真的,他第一次在这里化妆后,在镜子里看了半天自己。
这还是我吗?
我古铜色的肤色呢?
怎么变成唇红齿白的“小白脸”了?
自己在家要是这样,爸爸非要打死自己不可。
当然每次看到妹妹化完妆以后,杨浔就是一个字:美。
两个字就是:漂亮。
只是,现在的化妆或者说审美就是这样。
杨浔就是不会化妆,要是拿出他之前位面里面的“素颜妆”、“心机妆”,以及一些仿妆出来,那还不让那些专业的化妆师自惭形秽?
不过,正所谓“不能反抗就安心享受”。
因此杨浔只能让那些化妆师一个劲地在自己的脸上一顿操作,他就像是一个木偶一样被那个化妆师摆弄来摆弄去……
很快合唱团的人就化妆完毕并在休息室里集合。
看着面前化妆后像是换了一个人的学生们,袁老师也是无话可说。
“好了,同学们”袁老师说道:“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说这里是他们的终点,可对于更多的同学来说这里,只是一个起点而已。
所以我还是那句话:大家不要紧张,拿出你们平时的实力就可以。
我相信哪怕是平时练习的实力也比其他学校的人强上很多。
所以,大家就一起加油吧。”
“加油。”
合唱团所有成员高喊一声“加油”后就排队气势汹汹地跟着工作人员走出休息室。
弄得这个工作人员心里都有些肝颤,就好像他不是带着身后的学生上台唱歌,而是带着一群“小弟”出去打架一样……
很快,前一个学校的表演结束。
主持人何炯登台报幕道:“下面一个学校是来自宣武的宣武实验小学,他们参赛的歌曲是原创歌曲《少年中国说》。”
说完何炯就走下舞台。
杨洵在上台前与何炯这个连续见了五年的“朋友”点头示意了一下。
何炯也微笑着回应了一下。
很快,合唱团就站好了队形。
在前奏响起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自由则国自由”的歌词从合唱团的成员口中响起。
因为这里是红五月歌咏比赛的决赛现场,所以除了决赛的评委以及电视台录制以外,还请了一些社会人士在现场观看。
其中就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对各个学校的节目指指点点,另一个抱着胳膊要么微笑点头,要么一脸严肃地没有回应,要么就唉声叹气一番。
结果等到了实验小学的节目时,仅仅前奏和朗诵响起,这个赵导的眼睛里就好像突然放出光一样,紧紧盯着台上的合唱团。
随后他边上的人,指着台上实验小学合唱团就说道:“董导,你看,这就是之前我和你说的那个节目。”
“嗯,这个实验小学的节目不错。小李,他们学校以前上过什么晚会吗?”
“没有。”
“唉,那就可惜了。要不让央音附小和这个学校沟通一下,把版权买过来?”
“我问了,他们去过,可是却被歌曲创作者给拒绝了。”
“哦?这首歌是谁创作的?”
“那”小李指着台上负责领唱的杨浔说道:“就是他,那个领唱杨浔。”
“等会?你是说这么好的歌是一个小学生写的?
别开玩笑好不好?”
“没有,真没有。这首歌真的是他写的。
不仅是这一首,像之前央音附小参加央台春晚的好多歌曲,比如《捣蛋鬼》、《勇气大爆发》、《奔跑》、《声声慢》,这些都是从实验小学,也就是从这个杨浔那里买来的版权。”
“啊?《奔跑》和《声声慢》那两首歌也是他写的?”
“是的,这个国家版权署里有记录,版权持有人叫杨冬玲,是杨浔的妈妈。”
“哦,还有这样的事呢。
正好,咱们正在策划45周年国庆文艺联欢会,要不你回头去实验小学问问他们合唱团愿不愿意参加。”
“哎呀,董导看您说的,有这样的机会他们肯定愿意参加。”
“呵呵,你还是问一下的好,毕竟我们要尊重人家自己的意愿嘛。”
“行,回头我就去联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