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龙游续相思豆

第42章 信任

龙游续相思豆 人间荒糖L 4556 2024-11-12 19:01

  “王后,沈御史的女儿沈知云求见。”

  茱萸向白珊珊传达着殿外侍女的通传内容。

  “沈知云?那便传进来见见吧。”

  闻言,白珊珊从书桌上堆放的一叠账本中抬起脑袋,略显疑惑,连声应者。

  “臣女沈知云参见王后,王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沈知云缓步走进,恭敬地朝白珊珊行了个大礼。

  “沈姑娘请起。”

  “不知沈姑娘今日来寻…本宫有何事?”

  一个“我”字差点脱口而出,白珊珊余光扫到茱萸的眼神,才连忙改了口。

  “启禀王后,臣女近日寻得一宝物,特来进献。”

  沈知云低眉顺眼,柔声答着。

  “宝物?”

  白珊珊被她稍提起了兴趣,疑问道。

  “这是臣女用寻得的雪山冰晶打造的一副首饰,希望王后能喜欢。”

  “常言道,无功不受禄,沈姑娘不妨直说。”

  白珊珊扫了一眼茱萸接过来摆在自己面前的那套水晶首饰,又盯着面前的沈知云看了几眼,一时摸不清她的意图,开口问道。

  “求王后救救我沈家。”

  沈知云走到白珊珊面前径直跪了下去。

  “沈家?”

  白珊珊被她说得摸不着头脑,且不说她能帮她什么,她就连沈家都不甚了解。

  “新政施行在即,家父固执,想法与国主背道而驰,惹得龙颜大怒,臣女,臣女实在是没办法才不得不入宫叨扰王后,求王后能救救我沈家。”

  “若王后能救我沈家于水火,沈家王后必唯王后所用。”

  沈知云一股脑将话说出。

  “放肆!”

  “国主乃楚国之主,更是本宫的夫君。凡朝堂之臣民皆应以国主马首是瞻,唯本宫所用又是什么意思?”

  “你是想陷本宫于不忠不义不成?!”

  沈知云的话语实在刺耳,她不禁有些恼怒道。

  “臣女绝无此意。”

  “无意?只怕是有心吧?”

  “朝堂之事自有国主做主,本宫无权干涉。沈姑娘的礼物我无福消受,还是快行离开吧。”

  且不说这首饰在她眼里算不得什么宝物,不管她沈家是什么身份地位,都不该抱有以后宫挟前朝这般想法。

  白珊珊递给茱萸一个眼神,示意她将那首饰退还。

  “求王后开恩!求王后开恩!”

  跪在她面前的沈知云突然抓住她的手,使劲摇晃着,突然就借着白珊珊挣脱的力道朝一旁燃着的暖炉跌了过去。

  “啊!我的脸!”

  刚被她拽着的手还定在原地,白珊珊还没从方才的场景中反应过来耳边就传来了沈知云的惨叫声,见她半边脸被暖炉灼伤,下意识往后退了两步,慌乱无措地站在一旁。

  “太后驾到!”

  门外内侍大声通传着,将白珊珊从方才的慌乱中稍稍拉回神。

  “儿臣参见母后。”

  白珊珊越过跌坐在地上的沈知云,上前侧身行礼。

  “臣女求太后为臣女做主!”

  沈知云见太后出现,也顾不得自己脸上的疼痛,跪着爬到了太后面前,哭啼着。

  “母后,我…”

  明明自己方才还没使力气来着,她也不知道那沈知云是怎么撞过去的,迎着太后看过来的眼神,白珊珊一脸慌乱,不知如何解释刚才的事情。

  “不必说了,事情的经过我方才都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

  “早听闻沈家小姐知书达礼,想必也不会不知道后宫不干政这件事,你如今私自到后宫求王后本就坏了规矩。”

  “此事王后拒绝得并无不妥。”

  太后直接无视地上趴跪着的人,径直越过她到一旁落座。她本只是想来看看白珊珊,顺便看看她最近宫务学习的情况,不想正好撞见这一幕。

  “都说女儿家的容貌最为重要,纵…纵使此事是臣女做错了,可方才王后将我推至暖炉旁,害我灼伤半边脸,难道此事太后也要包庇吗?”

  沈知云似是想借此要挟一般,不死心继续逼问着。

  “此事,王后作何想?”

  太后扫了一眼沈知云,又抬眼看向站在自己身边仿若做错事的小孩那样垂着脑袋的白珊珊,开口问道。

  “母后…儿臣…但凭母后处置。”

  不管是她自己撞过去的还是自己推的,沈知云的脸已经因此毁容了这件事摆在眼前,她一时也无法辩驳。

  太后见状,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转向正前方盯着跪在地上的沈知云。

  “既然王后没有想法,那今日哀家便替王后作主。”

  “沈小姐的脸究竟是自己毁的还是王后毁的,想必不会有人比沈小姐自己更加清楚。”

  “太后明鉴!臣女…臣女怎会拿自己的容貌开此等玩笑!”

  “住口!王后心性善良,不忍揭穿,却让你更加变本加厉,竟还玩起了诬陷王后的戏码!”

  “来人,将沈小姐带下去,赏三十军棍。另既然面容已毁,就趁此机会削发为尼,前往城外寺庙常伴青灯古佛为我大楚祈福,洗清自己的污浊内心吧。”

  门外侍卫应声走进,在沈知云一阵求饶声中将人带了出去执刑。

  “母后…这…”

  三十军棍,她一个没有武功底子的姑娘家,不死也是个残废,还要削发为尼,这处置未免太重。

  白珊珊看着被拖出去的沈知云,心里犯怵,小声询问者。

  “珊儿,你当她的心思真的在你身上吗?”

  “帝后合住一宫,她这个时辰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过来求见你,你以为她意何?”

  太后问道。

  “母后是说,她意在国主?”

  天佑哥一般都是这个时间点来寻自己一同用午膳,若是目的不在自己,那就只能是天佑哥了。

  白珊珊经太后一点拨,恍然大悟道。

  “珊儿,你还年轻,心性又天真善良,许多事你现在或许不懂,但往后你必能明白母后的一番苦心。”

  “龙儿为你废了这后宫,许多想将自家女儿送到他身边,借此保住自己地位的人一时乱了阵脚。往后这种事肯定还会发生,一时之仁往后都有可能有数不尽的麻烦事发生。”

  “今日母后就教你该如何处理这种事,你方才可瞧仔细了?”

  太后凝视着她,语重心长的说道。

  “儿臣…谨记母后教讳。”

  沉默片刻,白珊珊连声应道。

  从前在白府和康府,父亲和各位叔伯舅父都无妾室,关系简单,所以她从未见过这种情况,更不知该如何处理,但如今身处帝王之家,许多事都还要从头学才好。

  “嗯,明白就好。”

  “徐嬷嬷自哀家入宫时就跟在哀家身边,宫内事务,人情世故,她都尽数熟稔,往后就让她跟着你,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她。”

  太后挥了挥手将身旁一与她年纪相当的嬷嬷介绍予她。

  “往后就有劳徐嬷嬷了。”

  闻言,白珊珊向徐嬷嬷颔首示意。

  “老奴定会尽心辅导王后。”

  徐嬷嬷应声向白珊珊行着礼。

  御书房内,司马玉龙跟赵羽、白煜正在商谈着新政事宜,内侍匆忙走进,贴近司马玉龙的耳边跟他汇报着今日偏殿书房发生的事。

  司马玉龙听完,眼神一瞬变得阴鹜凌厉,扶在椅边的手紧了紧。

  “白煜,沈御史调查得如何了?”

  “禀国主,千机阁已经掌握沈御史贪污的充分证据,万事俱备。”

  新政推行,朝中以沈御史为首的一派官员咬死不松口。

  司马玉龙怀疑许是这新政触及到了某些人的利益,就下令千机阁暗中调查,这些日子终是有了眉目。

  “好极!”

  “小羽,西北一战折兵损将,那便叫沈御史一家去填一填空缺吧。”

  “臣,遵旨。”

  司马玉龙跟二人交代完后续事宜便拂袖离开了御书房。

  既是发配充军,那日子也必定不会好过,痛苦地活着会比痛快的死去更折磨人。

  他总得让那些人知道,什么人是他们不能动的。

  赵羽负责带兵抄家,白煜则回到了千机阁中在暗处协助。

  “国主有令,沈御史贪赃枉法,其女沈知云诬陷王后,沈家种种罪行累加当诛九族。但念及上天好生之德,加之西北一战楚国折兵损将,现将沈府查封充公,沈府上下除老弱病残者,均发配西北,男子充军,女子为婢,即刻执行。”

  赵羽带着一队官兵破门而入,将沈府上下一众人等收押。

  “小女之罪太后已行定论,为何还要将她发配西北?”

  沈御史听完赵羽的宣旨,内心震惊不已,他万万没想到登基时满口仁义称道的君王竟会如此狠厉。

  “国主说了,西北条件不比京城,所以沈小姐在西北为大楚祈福更显心诚。”

  “沈大人,若你只犯贪污之罪而不害人性命,万万是走不到这一步的。”

  “可你万不该将这等肮脏下作的手段舞到王后的面前。”

  就凭这一点,还能留一条性命,已经是司马玉龙做的最后让步了。

  更何况,此举杀一儆百,沈家一封,朝中将再无人反新政。

  言毕,赵羽目视前方,继续监督着沈府查封进程,不再看向地上人懊悔的表情。

  寝宫内,站在白珊珊背后的徐嬷嬷和茱萸看到司马玉龙进门,都识趣的没有出声,安静退了出去。

  “你们说,哪个颜色更好看?”

  白珊珊没有察觉异样,背对着门口,还在仔细比对着手中的两匹布匹。

  “蓝的?”

  司马玉龙柔声回应着。

  “好!那就它了!”

  话音刚落,白珊珊突然反应过来,刚想转身,就被人从背后拦腰抱住。

  “在做什么?”

  “还没到晚膳时间,天佑哥今日怎么回来得这么早?”

  司马玉龙将她轻转过身子,执起她的柔夷,掀开袖子,露出今日被沈知云拽过掐着的地方,几个指印的红痕还在那上面。

  他的指腹抚过那红痕,细细摩挲着。

  “天佑哥都知道了?”

  “嗯。”

  “沈小姐她…我…我不是故意的。”

  上次依萍姑娘因她的失误而死,如今沈知云又毁了容貌。

  她紧张无措的想解释点什么。

  “好了,我知道,不是你的错。”

  “此事过去了就不要再想了,嗯?”

  是我将你拉入这漩涡之中,是我没有护好你,错都在他。

  若非是他,她也不得沾染这许多烦心事,若是在寻常人家,她或许会更自由,更快乐。

  司马玉龙将她拥入怀中,轻拍她的后背哄慰着,以至于她没能见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杀意。

  “珊珊。”

  “嗯?”

  “你可后悔?”

  “后悔什么?”

  “后悔…嫁给我。”

  “天佑哥。”

  “我不怕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