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的初春,青拂衣在书阁中找到一本古书,其中的深意让她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她想给父亲看看。
此时父亲正在前厅会客,客人正要离开,她匆匆忙忙地跑进前厅,冲撞了客人。
父亲神色紧张,伸手张口,
“啊,无妨。”客人缓缓地起身,轻轻扶起反被撞到在地青拂衣,温吞说道。低沉而清润的声音如绵绵春雨,挠得人心酥痒。
青拂衣慌张抬头,却对视上一双桃花一样的眼眸,眼眸如泛起涟漪的春水,平静而柔和。他的眼角皆是笑意,丝毫不见责怪之意,反而透着宠溺的意味。
这位谦和温润的客人,正是去年中秋前夕,在城墙上远瞻的那位白衣公子。
青拂衣一时间涨红了脸,羞涩的低头,看向手中紧攥的古书。古书的页脚已经发卷,像极了她被撩拨起的姑娘家心思。
父亲见客人大度,便松了口气,走上前去向客人赔笑说道:“小女年幼懵懂,冲撞了王爷,还请王爷见谅。”
父亲一面说着,青拂衣一面静听。父亲做了个手势,让青拂衣躲到父亲的身后,青拂衣偷偷抬头瞄了一眼客人,愈发觉得他眉目的轮廓清雅柔和,神采奕奕,俊俏无比。
客人再次谦和的笑了笑,似乎注意到了青拂衣手中的古书,眼角的笑意又深了几分,眸中的温柔似漩涡会让人陷入,他道:“令嫒好学,本王钦佩。”
他又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令嫒手中的古书是吴道子所作,共两册。”他的余光瞥向青拂衣手上的古书,青拂衣却以为他在看自己,羞怯的把头埋得低低的,脸上是红糖水一样的颜色。
客人又顿了顿,说道:“令嫒手中的是上册,本王府中幸有得下册,为内子所执,若是令嫒想细作研读的话,可来府中与内子偕读。”只见他脸上笑意依旧,话语如溪涧之水缓缓流出,措辞文雅而语气平缓。
他尊贵的出身所带来的良好教养,又全无皇亲国戚的狂放倨傲。士人恭谦,进退有礼,莫过如此。
青拂衣被他的这番话说得春心荡漾,正想答应下来,又怕客人觉得她不懂矜持,想着想着她脸上的红云就更浓了。
父亲正在她的前面,背对着她,不知女儿的心思,一门功夫地应对客人。父亲作揖,强笑着说道:“承蒙王爷抬爱。”
趁着父亲说话的间隙,青拂衣又鼓起勇气抬头偷瞄客人。恰巧对视上客人温柔沉静的目光,那一瞬间,世间的桃花开了,烂漫迎风招展。青拂衣又迅速埋头,不敢直视。
客人轻笑摇头,衣袂飘飘的告辞了。
他走后,青拂衣从父亲的身后出来,丢下古书,匆忙小跑到门边,倚着檀木门框,目光痴痴的望向他离去的背影。
她的身子一点点地下移,不知不觉间就坐在了门槛上。粉红色的桃花将天空染成了淡粉色,纤云如丝如绒,白墙青瓦之间,他一袭白衣风姿飒飒,宛如纷扰尘世中的谪仙。
父亲看着青拂衣没出息的模样,无力的扶额叹息。这时母亲端着甜粥走了进来,瞥见了坐在门槛上痴望的青拂衣,语气颇为疑惑的问向父亲道:“她这是怎么了?”
见母亲款款而来,闻甜粥的香气扑鼻,父亲便顾不得青拂衣,讪笑走向母亲,端过母亲手中的甜粥,笑岑岑的道:“夫人莫管她。夫人辛苦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青拂衣这幅痴望的模样也不见得全怪她。母亲怪嗔一句,也没有多在意这件事情,母亲不知道,春雨绵如丝,润心田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