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嫉妒
顾易那人不好惹,她不敢多说话,可面对这个已经失了靠山的顾李氏,她怼起来毫不费力。
“学就学,我还怕那小蹄子不成。”顾李氏说完,拿着自己的东西站起来拍拍屁股走了。
看着顾李氏越走越远,坐在这妇人身边的一个女人这才讪讪的开口说道:“你说她干嘛,谁不知道顾老大夫妻俩前段时间被夏晗那丫头往死里打啊,她哪里还有胆子去哦。”
“哼,你们可别说我,咱们一个个心里想什么都自己清楚,看着他们赚钱,难道你们不眼红,一个个还不知道在背后怎么盘算人家呢,我只不过把心里话说出来了,有错么?”这妇人不是个好惹的,把那女人说的哑口无言之后,这才拿起了自己的鞋垫子,继续忙乎。
哼,都是土里刨食的人,凭什么他们活得那么滋润,而自己活得这么窝囊啊,平常别说一件衣服都买不起了,这县城她这辈子都没去过几次,这顾家老二两个人倒是天天往县城跑的欢。
要她说他们都应该和自己一样,一辈子长在这大山里,哪里都不能去才对。
这里暂且不说这女人的仇富思想,夏晗他们已经到了全子家门口。
因着何兰家母女两个也没有多大的战斗力,顾易生怕有人盯上她们家,索性把粮食都暂时寄放在叶婶子家了。
“婶子,婶子你们在家吗?”夏晗从牛车上跳下来,抱着十斤的大米,明明在自己能接受的力量范围内,可她却生怕自己手一滑,然后全掉到地上,这些白花花的大米就报废了。
“行了,这大米要是太沉重,你就先放到牛车上,别着急啊。”顾易是个纯真的北方人,对大米这东西说不上多喜欢,尤其是喝了将近一个月的白米粥之后,他现在看见大米就发憷。
“不行,我还是自己抱着吧,这大米等后天早上我蒸一些做成饭团,到时候咱们随身带着,路上还能当干粮。”
“饭团?可以。”顾易还没吃过饭团呢,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长啥样,不过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他大概会见到饭团这个东西就会排斥,不过这是往后的事情了,这里暂且不提。
话说夏晗又喊了两声,叶婶子这才从里面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
“夏丫头你们来了,这就是你们买的东西,快快,搬进来吧。”叶婶子两只手举着,也不敢乱动生怕上面的面粉会掉到地上,浪费了就不好了。
“全子和他爹去田里了,你们看我也帮不上你们忙,要不你们自己弄进来吧。”叶婶子没想到他们俩现在回来,要不然就会晚点和面了。
把粮食弄到全子家来,是早就说好的事儿,夏晗原本就不好意思,当然不要求他们还能帮忙搬运了。
“没事儿,婶子你们能让我们把粮食放到这边已经是非常感谢了,再说这车上也没有多少东西,我和顾易一次就能搬进去。”
这车上的粮食一半要存在全子家,剩下的则要放到何兰家,以供奶奶平常吃用。
顾奶奶已经提前住过来了,顾易把今天买的粮食分开放到两家,这才带着夏晗回家。
“咱们家这么偏僻,要是丢了东西根本找不回来,我突然觉得长时间外出不是一件好事儿。”夏晗捂着脸,想到要离开这熟悉的小屋,只觉得心中难受的很。
自从来了这边,她几乎每天都是在这个小屋度过的,现在好不舍啊。
“想什么呢?咱们又不是回不来了,再说要是有人赶来咱们家偷东西,我自然有办法知道是谁干的,大不了等咱们回来了,我带你挨家挨户串门子,要是看到谁偷了咱家东西,我就晚上套麻袋揍一顿,行不?”
顾易挥了挥拳头,灯光把他的影子照在窗户上,原本就结实有力的臂膀挥出遒劲的力道,不远处躲在灌木丛中的一个男人听到之后,吓的后退两步,心想自己还是老实一些吧,要不然等到他们回来,自己的小命恐怕不保。
“我听到外面好像有声音,你在屋里别出来,我出去看看。”屋里传来顾易的声音,吓的原本就藏在草丛里心虚的男人差点跌倒。
幸好顾易只是探出头看了两眼,转而就回去了,然后关上了门。
“应该是外面有兔子之类的东西吧,行了你在收拾一会儿,咱们就该睡觉了。”
外面那人听到里面的对话,约摸着他们也不会出来,赶紧揉了揉已经发麻的腿,这才一瘸一拐的逃也似的离开了。
“外面的人走了吗?”
“恩,应该走了,没事儿,咱们村里小偷小摸的人家不少,不过咱们这小破屋子也没啥东西,反正等咱们回来要重新修补,就算东西丢了我总有办法找回来。”
话说等到他们出发那日,顾奶奶穿上了夏晗特意找人给她做的暗红色小夹袄,摸着上面光滑的面料,说道:“奶奶年纪大了,你还给奶奶穿这样红色的衣服,多不好意思啊。”她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眼睛里的欢喜根本挡不住,这可比顾易给她带回来的衣服还要让她开心呢。
“奶奶这暗红色衣服好看呢,多衬托您的肤色啊,显得都年轻了很多呢,我看城里的老太太们都这样穿呢,看着还年轻,往后冷了这夹袄里面还能穿个厚的,过年穿也好看呢。”夏晗这一番话把顾奶奶哄得那叫一个开心啊。
“行行行,都听你的,丫头你看看奶奶这脸上没有脏吧?”奶奶一会儿擦擦脸,一会儿梳理梳理头发,生怕哪里弄得不好,去了城里丢人。
“没事儿,都很好呢,奶奶你别紧张,咱们去城里看病,等我们走了让全子带您回来啊。”
夏晗这一路上一直拉着姑奶奶的手,看着因为年迈手背上的皮都起皱了,夏晗却只觉得这样的一双手温暖极了。
“想到你们俩这两个域都不在家,奶奶就不舍得。”顾奶奶红了眼睛,一时间整辆车上的气氛沉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