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学校宿舍。
杨苏苏刚躺下,很快睡着了。
梦中,杨苏苏睁开双眼,只见床边,有一个身穿上身穿着对襟短衫,下身穿着
红白条纹齐胸衫裙,头发梳着丫髻女子,她吓了一跳。
她一觉醒来,果然,真的有有一个身穿上身穿着对襟短衫,下身穿着红白条纹齐胸衫裙,头发梳着丫髻女子。
杨苏苏问道:“你,你是真人吗,是不是在拍戏啊,摄影机呢,还是你们在穿汉服拍照玩啊”?
但是两人鸡同鸭讲,语言不通,是了,可能,她刚穿越过来,怕是系统的语言系统没有给她开启。
她只能苦笑一下。
内心想着:“妈呀,同为中国人,这下连话都听不懂了”。
她记得她在百度看到过说唐朝时官方语言是“河洛音”。
河洛话源头在中原河洛地区(黄河、洛水流域),现主要分布于闽南地区、闽东北及浙东南地区、潮汕地区和台湾省及海外华人聚居区。
这些方言还神奇般保留大量隋唐以前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堪称古汉语的“活化石”,
以福建方言中极具代表性的闽南语为例,它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精髓,尤其是唐宋时期的语音、词汇,而且它曾经还是唐朝通用的官方语言,这是国内外语言学者普遍认同的观点。
闽南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发音却是不争的事实。据学者考证,唐朝“安史之乱”时期,部分中原人为了避难,逃到闽南一带定居,唐朝官话在当地推广开来。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地区的语言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异变,而闽南地带一直保持着相对封闭的状态,当地普遍使用的唐朝官话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一直沿用至今,形成了现在的闽南语。
可是她也不会讲闽南语啊!
此刻,有一个人,敲了敲门,门外的人。
“妹妹可还好”?男人低沉的嗓音。
她听着门外的男人的声音,发音有一点好像闽南语加上广东话。
她在广东呆了二十几年,虽然能够听懂一些,但是她从来没有讲过粤语,她试着用后世的粤语跟男人交流:“还好啦”!
杨枭在门外走来走去,侍女莲芳端着一盆水走出去了。
杨枭紧张的关切的在外面问道:“她真的没事吧”?
侍女莲芳:“郎君何不自己去看看呢”?
谁知道,杨苏苏自己跑出来了,还撞到了杨枭的肚子上,果然,什么偶像剧女主撞到男主就会接吻,果然是骗人的,真是太尴尬了,杨苏苏压根不敢抬起头来,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杨枭浅笑道:“关内河东大疫,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杨苏苏:“那还不赶紧抗灾救人啊,也对,这种事情不是朝廷该干的事情吗,你我干嘛瞎操心”?
杨枭浅笑道:“城南的粥棚要去看看嘛”?
杨苏苏抚摸着自己小脑袋,思索着,她只在古装戏里见过粥棚,还没有在古代真正见过呢。
杨苏苏:“去吧,反正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杨苏苏上半身穿直领对襟窄袖短衫,外面套上一件半臂,下半身穿着十二破间色的齐腰襦裙。
为了方便佩戴帷帽,侍女莲芳为她梳了双螺髻,由于她还未行及笄礼,便用发带固定,插上了发梳装饰。
她们坐在马车上,杨苏苏用手掀开帘子,看着街道上,风吹起她帷帽的帘子,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这一眼,便注定她与那人就此结下不了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