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依旧热爱

第22章 婚礼

依旧热爱 孟思瑶 2753 2024-11-13 02:33

  12月16中午,我家迎来了一大帮人。

  爸爸、妈妈回来了,同时来的有:周平(周霞爸爸)、袁文娟(周妈)、周子深(周哥)、周霞(我嫂子)。同时一块来的还有一个16岁的男孩。

  爸爸说这也是我哥哥——表哥季勇。妈妈表哥的儿子。前世今生第一次认识。

  转眼到了婚礼当天。哥哥找朋友帮忙租了八辆小轿车:白的是接新娘的花车,其他的都是黑色的,座的有哥哥的朋友和我们家接亲的人。

  走在最前面的是我们乡专有的礼炮车,接着就是花车,浩浩荡荡一排车,好不气派。

  从我家出发到旅社去接新娘,一路吹吹打打,几乎全乡的人都跟在后面,小孩居多,他们好奇,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多的车,追着,跑着,笑着,手舞足蹈。

  车子慢悠悠的行驶了5分钟到了目的地——孟家旅馆。

  一身西装的哥哥从车里下来。一眼望去:英俊潇洒,风流倜傥。1米85的个子。头发梳的油光发亮。让人看一眼,不觉心跳加快。

  哥哥从楼上把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背到楼下放到花车里,然后上车。随着一声礼炮响。车子继续前行。顺着旅社旁边的一条宽3m的柏油路。一路向前走去。围着我们乡转了一圈儿,转到我们家门口。

  到了家门口车子停好,旁边围了一圈人。都想看看新娘长什么样子。迎面走来了一位儿女双全的人。我想应该是叫新娘下车的人吧。

  我们这儿有个习俗。迎新娘下车的人,一定要是一位儿女双全的母亲。

  “新娘子下车了,新娘子下车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然后大家都跟着喊!

  在我们的叫喊中,新娘子从车上下来了:

  新娘子穿了一身白色的婚纱。头戴白色纱帐,纱帐上绣了一对儿鸳鸯。裙摆拖地,后面跟了一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双手托着她的裙摆。只见新娘子双手捧花。脚踩在红色地毯上。

  让人一眼难忘。犹如天上仙子一般。

  天空艳阳高照。但是依旧挡不住寒冷的天气。新娘子的婚纱是在XJ定做的。婚纱里面是加了羽绒的。非常保暖。但是在外面站久了也会感觉冷。

  随着一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接下来就是什么七大姑八大姨都来上礼钱。然后新娘和新郎在行拜谢之礼。

  一场婚礼下来,宾客尽兴,主家欢颜。这场婚礼持续了一天。

  我倒是看的仅仅有味儿。可把我爸爸妈妈伯伯们累坏了。沾亲带顾的亲戚太多了。

  总之,我们店楼上楼下坐的满满的。最后还是坐不下,就把我们后面建房子时留下的一个院子也用上了。这个院呢就在我们楼后面,当时盖的时候说是嗯五家共同用放东西呀,放车呀。然后种点东西什么的。

  婚礼结束的第二天。嫂子的娘家人回去了!哥哥开车和嫂子去送的她们。

  我和爸爸妈妈在火锅店帮忙。

  哥哥和嫂子是一小时之后回来的。

  嫂子很勤快,眼里也有活儿。而且干活也特别快。像前世一样。

  在火锅店忙了一上午。妈妈就拉着嫂子和我从火锅店后门回家啦。

  火锅店后门连着小院儿,一眼看去,有一亩地的样子。小院里盖了三间平房一间房有40个平方。从左边院墙楼梯可以上到平房上。一间是杂物间,一间是厨房。还有一间是爷爷奶奶住的房子。从房子建好就把爷爷和奶奶从老宅子里面给接了过来。

  小院里冬天光秃秃的,但是春天三伯母就会种很多的菜。

  菜种子是哥哥从XJ寄过来的:有生菜,茼蒿,油麦菜,血皮菜。这些都是我们家乡没有的菜。但是吃火锅却是一绝的。我们店里的菜都是自己种的。因为有两三样是在我们县里面买不到的。像茼蒿血皮菜,油麦菜,我们县里卖的都没有。

  从院里往我们家的楼房看去有五扇门从左到右。分别是:老大家、老三家、老五家(我家)、老四家、老二家。

  转过身往前看。你会看到一扇朱红色的铁门。打开铁门。横在面前的是一条宽3m的柏油路。左手边连着国道。往右手边看去,你会看到一望无际的良田。

  秋天的时候,我喜欢到田地里去摘别人家的麦子。然后用火烤着吃。

  从小院儿上楼回到家里。妈妈拿出了一对儿银色的手镯。手镯看上去有些历史了。听妈妈说这对手镯是姥爷的妈妈传下来的,太姥姥把这对手镯传给了姥姥。而姥姥却把这对手镯给了妈妈。

  至于是什么原因没听妈妈讲过,就我的猜测应该是偏心导致的。姥姥生了两个儿子,就一个丫头。而我妈妈长得又最像我姥姥。

  妈妈把这对手镯拿出来放在了我嫂子面前。告诉嫂子这是她的妈妈传给她的。嫂子也不矫情,当即就收下了。看着嫂子把镯子收下了,妈妈非常高兴。

  哥哥比嫂子大了一岁而嫂子比我大了四岁。但是看上去和我年龄差不多。我俩一样高一样瘦。

  嫂子长了一张干净又白皙的瓜子脸。长长的眉毛下面有一双大大的单眼皮,眼睛炯炯有神,看着很精明。嘴唇略厚却很性感。

  “谢谢妈。”

  你听听这声妈叫的比我叫的都顺,还有就是我妈脸上,笑的跟朵花儿一样。

  “哎,哎,不用说谢。你和子辰好好过日子就行。”

  楼下传来了我哥的喊声。

  “妈,吃饭啦,快点下来你们!”

  “下来啦,下来啦!”

  妈妈急忙应道。

  “走我们下去吃饭。”

  从楼上下来叫上爷爷和奶奶我们一起去店里吃饭。

  爷爷和奶奶都是六十多岁。爷爷不太爱说话。而奶奶却非常活泼。一点儿都不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

  “孙媳妇儿。家里住的习不习惯?吃不吃的惯我们家乡的东西。”

  不等嫂子回答我就说“奶奶,嫂子吃的惯,住的惯。她以前在XJ是在餐厅上班儿的,天南海北的菜。哪个地方都能能吃习惯。”

  “就你知道。我这不是想和孙媳妇儿亲近亲近吗?你个疯丫头,快上一边儿去,哪有我孙媳妇儿看着文静。一天到晚那么疯,到时候婆家都不好找。学学你嫂子。”

  “谁说我婆家不好找?我随手一抓都是一大把。”

  “去去去,一天到晚没个正形。”

  奶奶说完。我们都哈哈大笑。

  我对嫂子挤挤眼,嫂子给我回了个感谢的笑容。

  嫂子是一个在长辈面前。不会表达自己感情和想法的人。

  不过如果是像我们这些同龄的同辈儿的人,嫂子还是比较活泼的。

  再说了,新媳妇儿嘛。肯定是在长辈面前要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的。

  还有就是被我这样一闹。尴尬的气氛瞬间消失不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