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是聂家后人,除了马小三外所杀之人皆是与当年之事有关之人。作为灭门惨案唯一的生还者他信奉斩草除根,不仅杀了始作俑者还利用火器图的线索追杀那些人的后人。窃贼既是他的身份又是他用来谋生的手段,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无父无母,无依无靠不是乞讨就是偷。他选择了偷,因为主动出击原比等人施舍来的靠谱,与那些素不相识的外人比起来他更相信他自己。
肢解仇人是为泄愤,将仇人的残肢拼接到一块儿是因为外祖母给他讲过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提到,身体残缺之人无法轮回转世,即便再世为人也会生而不全。他恨那些人,希望他们生生世世都做不全之人。
凶手知道那是故事,也不相信人有前世今生,但他就是固执的想要相信外祖母一回。
凶手眼神涣散,已是弥留之际,周予安问他:“既已无用,为何不将这图毁了?”
凶手看着周予安的眼睛,唇角微扬,笑容淡淡:“对我无用,对你们有用,全当是我报你们厚葬她的恩情吧。”
她,那个乞丐女孩儿,是被周予安和沈崇明厚葬的。
天光大亮时,乞丐女孩儿的坟墓旁边又多了一座新坟。一新一旧,皆无墓碑和名字。
“他是凶手却不是坏人。”周予安靠在沈崇明肩上:“若他不是聂家的后人,若他没有经历父母亡故……算了,世间之事哪有如果,珍惜眼前人才是最要紧的。”
沈崇明将周予安抱上马车:“夫人放心,为夫定当珍惜。”
这男人,每次说甜言蜜语都是在不恰当的地方。
窃取火器图的人找到了,废村命案的凶手也找到了,余下的只有搜寻刘屠户的残部以及长公主从江湖上招募来的那批杀手。
搜寻刘屠户残部的事情交给了青鸾,她曾是大晋和北狄的双面密探,在找人这方面天赋异禀。
寻找杀人的任务交给了研书,他是沈崇明一手教导出来的,拿着沈崇明的令牌可以调动州府的兵。在重兵围剿下,那帮杀手再怎么躲藏也会被他围剿。
两辆一模一样的马车,一辆返回县城,一辆去往京城。返回县城的那辆马车上坐着新到任的县令,去往京城的那辆马车上坐着周予安和沈崇明。
快马加鞭,日夜不停,终是在长公主有所行动前赶回京城。
回城第三日,沈崇明带着执剑入宫面见皇上,周予安靠在软塌上看书。腹中孩子已有三月,孕吐的症状略有缓解,只是腰腹还未有明显的变化,丝毫看不出是有孕之人。
抱琴端着一盘刚刚剥好的核桃仁进来回话,说是长公主来了。
意料之中,却没想到如此直接,在周予安的设想中,这位皇姑姑应是寻个由头将她招到公主府去。
见周予安沉默,抱琴小心翼翼的问道,“王妃,可要奴婢去宫里通知王爷。”
长公主来着不善,王爷不在府中,王妃有孕在身,若她有意刁难,他们还真不好处理。这长公主毕竟是王爷的姑姑,稍有不慎,就会被扣上一顶大帽子。
周予安眼珠轻轻一转:“王爷有王爷的事情,不必打扰他。带长公主去正厅,把府里的好东西都奉上,莫要怠慢了咱们这位皇姑姑。”
“奴婢明白。”
抱琴恭敬地领命而去。
周予安换了身衣服去前院,刚进正厅便见一道青绿色的身影。那道身影背对着她,似在赏画。听见门口的脚步声,她转过头来,露出一张淡雅脱俗的脸。
不愧是长公主。
“这位就是皇姑姑吧,当真如王爷说的那般好看。”周予安笑容满脸的迎上去,“姑姑是天上下来的仙女吧?”
沈明玉打量着周予安,面带笑意地挽住她的手:“你就是明儿的王妃?昔日宁国侯府的嫡女?说起来,我与你的母亲也有过一面之缘。看长相,你似乎更像你的父亲,反倒是那位西凉来的公主眉眼间与你的母亲更为相似。”
看似拉家常实则在套话。这位长公主实力不弱,怕是已经知道她与那位西凉公主是同一人。无妨,她的身份皇帝也知道。
“皇姑姑见过那位公主?听闻皇姑姑久居庵中,无论是我与王爷大婚,还是崔侧妃入府那日皇姑姑都未曾回京。皇姑姑偏心,要给侄媳妇一些补偿才是。”
没想到周予安是个泼皮难缠的,不仅在话里埋了钉子,还问她讨赏。压下眼中的恼意,若无其事地牵着她的手落座:“都是姑姑不好,未能参加与你明儿的成婚礼。”
沈明玉从手腕上脱下一只玉镯:“这是姑姑出嫁时孝贤皇后所赠,今日便赠予你了。希望你与明儿相互挟持,恩爱到老。”
这位长公主果然沉得住气。
“借皇姑姑吉言。”
周予安笑着行礼,吩咐抱琴重新给长公主换了热茶,这才抬眼看向她,“不知皇姑姑今日来,可是有事?”
沈明玉端着茶盏不动声色,她在掂量周予安,想着如何才能将这位长宁王妃给杀了。
本以为太后与国舅是个争气的。
齐王,宁王被诛,宁国侯府被抄,就连这长宁王府都差点完了。
千算万算竟将这长宁王妃给算漏了。
她不仅将濒临死亡的沈崇明及他的护卫救了回来,还戳穿了国舅的阴谋,逼着太后隐于宫中。若非无人可用,她又怎会以长公主的身份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
将计就计,金蝉脱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到京城,待她收到从宜兰县传回的消息时,长宁王与王妃回来的消息已是人尽皆知。
京中之人只知三件事。
第一件,西凉公主遇害乃是国舅所为,国舅伏诛,西凉国主并未追究。
第二件,宁国侯府是被国舅陷害的,皇帝下令彻查,为其平复冤情。
第三件,长宁王妃被王爷找回来了,二人感情如初,至于之前的和亲,纳娶侧妃等都是为了应对国舅的阴谋。
百姓们不关心国事,关心八卦,他们谈论的不是国舅谋逆的事情,而是长宁王妃会不会跟王爷置气打架,王爷会不会被王妃罚着跪搓衣板儿。还有那位崔侧妃,是不是国舅爷派到王府的杀手……
一口香茗入腹,沈明玉将那些心思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