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仵语

第367章 心窝

仵语 绾紫彤 2333 2024-11-13 10:50

  殿外突地传来几道呜咽啼哭声,再加上平地里起了一阵风,将墙角的枯叶吹得呼啦啦乱响。那啼哭声混杂着风声,混杂着落叶的哗哗声,如同地狱来索命的冤魂。

  太后被惊醒,一身冷汗坐了起来,大声地唤来人。唤了半天,不见殿内,殿外有所回应。睁开眼,发现殿内站着三个人,六双眼睛,一眨不眨全都看着她。

  “皇帝,长宁王,还有福安郡主?”太后看着他们,声音半卡在喉咙里:“你们怎么会在哀家的寝宫里?哀家这是怎么了?”

  “母后被鬼吓着了。”小皇帝近前一步,神色平静地端起一杯茶水:“神智混乱间说了许多该说的,不该说的话,例如沈青禾,例如冷宫里的那位,例如父皇的死并非重疾。”

  太后乱了心神,死死地咬着唇瓣。

  “母后,儿臣只问您一句,您这些话里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小皇帝将茶水放到太后手里:“母后想好再说,儿臣只是年纪小,不是傻,况且听见这话并非儿臣一人。”

  “长宁王和福安郡主是皇帝叫来的?”太后攥着手:“皇帝想要哀家如何?”

  “母后误会儿臣了。”皇帝坐到太后身旁:“母后惊吓过度,于乱梦中反复说这些事情,母后说,儿臣敢让太医为母后诊治吗?母后是有舅舅可倚,可母后笃定舅舅他就一定没有旁的心思吗?”

  “那是哀家的亲弟弟,哀家不信他还能信谁。”太后揪着衣襟同皇帝掏起了心窝子:“皇帝既然知道了,哀家便承认了。是,哀家是顶替了沈青禾的身份待在了你父皇身边,可倘若哀家没有顶替她,让她被你的父皇找到,让她成为皇子的婢女,皇帝觉得她有可能活到今天吗?”

  太后理了理衣裳,掀开棉被,穿上鞋子。

  “哀家之所以能成为这大晋的太后,固然有沈青禾为哀家铺路,但通往太后的这条路是哀家一步一个脚印自己走出来的。”太后目光森然,“在这深宫内苑里吃人的又何止哀家一个?皇帝,你知道你父皇跟沈青禾是怎么认识的吗?是刺杀。”

  “朕知道,母后说了。”

  “刺杀就发生在这深宫里,且发生了不止一次。沈青禾只是侥幸救了他一次,且侥幸逃脱了一次。当你的父皇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的时候,他身边除了哀家全是细作。她们每一个人都想要他的命。”

  太后的眸光转为哀凄,低头看向自己的手:“他不立后,是因为他不想把任何一个女人放在那个位置上。专宠是做给外人看的,

  他需要有人替代他成为众矢之的。先皇在位时,外面那些人是怎么议论的?红颜祸水,迷惑皇上,存心不良。

  皇家的孩子,哪有心思单纯之人。你父皇从前不争是他没有能力不敢去争,有哀家在他旁边为他出谋划策他便有了争抢的底气。他早知哀家不是沈青禾,若他想找岂会找不着?若他想把沈青禾留在身边,偌大的院子里又岂能无她的容身之处。说白了,不是哀家容不下沈青禾,而是先皇的心里从未有过她。”

  “既如此,母后与父皇又怎会因她发生争执?”

  “相看两厌,寻个由头罢了。”太后笑,表情苦涩:“先皇未患病时,哀家尚能与他做一对儿人前夫妻。患病后,就盘算着让哀家去死。比起哀家这个枕边人,他更相信他的皇帝,相信长宁王你能帮他的儿子看住这锦绣江山。”

  “九皇叔他值得父皇相信,值得朕相信。”

  “哀家果然是个外人!这不是亲生的孩子养不熟也是真的。”太后示意皇帝起身,将床榻下的暗格打开。暗格里有一块桃红色的布,布上带有片片干涸的血迹。打开那块布,里面是一具婴儿的尸骸。

  尸骸大小与封在墙壁里的那个差不多。

  与墙壁里的那具尸骸不同,这具尸骸畸形严重,若生下来会被人当成怪物。

  “这孩子是?”沈崇明盯着那块儿布:“料子像是当年父皇赏赐皇兄的。”

  “这是哀家的孩子,是哀家未能出生的孩子。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哀家这辈子都没办法再做母亲。但凡哀家有的选,又何必去觊觎,抢夺别人的孩子。”

  太后将尸骸抱进怀里:“知道哀家的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吗?因为哀家为他当了毒箭。毒液随着血液进入哀家的五脏六腑。孩子没了,他不仅没有一点伤心,反而说这个孩子是哀家的报应。报应?若不是因为他,哀家的孩子会是一个健健康康的,活蹦乱跳的,喊着我幕后的孩子。这也是他的孩子,

  因他才夭折的孩子。”

  太后对先皇多有抱怨。

  “他不忍,哀家不能不义,起码得为他留一个,为沈家留一个真正的血脉。无论你们相不相信,哀家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自保。哀家从未想过伤害皇帝,也从未想过篡夺这大晋的江山。哀家连个孩子都没有,要这江山何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太后抱着尸骸唱起儿歌,唱了几句后又将那个孩子放回了盒子里:“哀家老了,精神不济,日后这朝堂上的事情哀家不会再管。至于国舅,他有自己的主意,不会听哀家的。可哀家知道他什么德行,他既无贤又无德,他的孩子也不争气。行刺长宁王是他的主意,至于他还跟谁合谋,

  哀家并不清楚。他的事情,不用再告诉哀家了。”

  “母后的惊恐之症已经控制住了,不管儿臣是不是您亲生的,您都是抚育儿臣长大之人。”小皇帝行礼:“陈年往事,过去便过去了。不管母后信不信,在儿臣的心里,您永远是儿臣的母后。儿臣定会尽到一个人子的孝道,不会因为母后的那些梦中呓语就心生芥蒂。你我母子,还需在这后宫里相携而行。”

  他们足足在太后寝殿里待了两个时辰,待出宫时,太后被鬼魇住的事情已传得沸沸扬扬。过了两日,皇上派人递话,说国舅爷领着一个道士进宫被太后宫里的嬷嬷给拦下了。国舅爷气急败坏,怕是要有新的动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