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仵语

第489章 梅塚(上)

仵语 绾紫彤 2465 2024-11-13 10:50

  声音还未落地,一只手伸到了桌上。抱琴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脾气,一巴掌拍过去。

  “做什么?没看见把我的手都拍红了。”

  “手都拍红了?”抱琴作势撸了撸袖子:“你再动一下,我把你的手砍了。”

  姑娘刷地脸色变青,“把我的手砍了,你可知我是谁?你可知就凭你刚刚说的这句话,我就能将你乱棍打死。”

  “是吗?”抱琴冷笑:“本姑娘就站在这儿,你让人把我乱棍打死,但凡躲一下,抱琴姑娘我就不姓沈。”

  抱琴姓沈?

  周予安也是才知道,目光微微倾斜看向沈崇明。

  沈崇明解释道:“不光抱琴,研书和执剑都随着我姓沈。所以,他们不是你的弟弟妹妹,是你的小姑子和小叔子。”

  周予安不服道:“那青鸾还随我姓周呢。”

  研书赶紧道:“那我既是小叔子也是妹夫。”

  姑娘见众人不理自己,越发生气,手往桌子上一拍,叉着腰道:“什么乱七八糟的。”

  抱琴怼回去:“什么乱七八糟的也不关你的事儿啊!想吃梅花糕是吧?想知道我们这桌为什么能有两盘梅花糕是吧?本姑娘大发慈悲告诉你,因为我们有钱,因为我们跟掌柜的关系不一般,因为我们家夫人是掌柜最最钟爱的小姑娘。你拿什么跟我们比?”

  姑娘何曾受过这样的侮辱,闻言不禁大怒,猛地跳起来一巴掌就甩了出去,令人惊愕的是,她不仅没有“教训”到抱琴,反被抱琴泼了一头一脸的酒。

  姑娘压根儿没看到这酒是怎么泼过来的,不敢置信地呆立着,似乎一时无法意会究竟发生了什么。

  抱琴则若无其事地笑笑。

  “还敢动手吗?就你这烂脾气,没少干欺善怕恶的事儿。”

  抱琴轻哼一声。

  “今日便叫你知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任你欺负的。”

  姑娘一听,忍不住气结,正想不顾形象地破口大骂,掌柜地站在了姑娘跟前:“梅小姐,适可而止。”

  “掌柜的,明明是他们的错。”

  “要让伙计把镇长请来吗?”

  “就会拿我爹吓唬我。”姑娘恨恨地咬着唇瓣:“他们是什么人?干嘛对他们那么好?我可是镇长的女儿,从小就照顾你们楼里的生意,怎么不见你对我这么好。”

  “不一样的。”掌柜道。

  “哪里不一样?”姑娘愤愤不平:“我瞧着这几张面孔生的很,十有八九是第一次来咱们梅花镇上。客人而已,怎么能比我这个镇长的女儿还尊贵。”

  “梅姑娘错了,他们不是客人,是亲人。”掌柜道:“小安于我而言是女儿,我跟她的师傅是几十年的好友,她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那个是她的丈夫,等同于我的女婿。旁边这些是她的朋友,那便是我的亲人。梅花糕,包括桌子上的这些菜都是我心甘情愿请他们吃的。老朽想问问梅姑娘,在老朽的梅花楼里,请老朽的亲人吃饭,有问题吗?”

  姑娘淡淡地瞟了他一眼:“你是这梅花楼里的掌柜,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呗。”

  “还把你给委屈上了?”抱琴忍不住开口:“你一个客人,哪里来的自信管人家掌柜的事情?梅花楼,这里是掌柜开的梅花楼,别说两盘梅花糕了,就是六盘,你又能拿我们怎么着?掌柜的乐意让我们吃,气死你。”

  “抱琴,适可而止。”

  “明明是她……”

  “好啦!”周予安安抚抱琴:“大喜的日子,火气小一点。梅姑娘是吧?莫要在意,我家抱琴就是这么个臭脾气。”

  姑娘先是恶狠狠地剜了抱琴一眼,继而又剜了掌柜一眼,气呼呼地走了。

  直到那姑娘的身影消失,抱琴才鼓着双腮坐下来,径自倒了一杯酒喝下,再抬眼扫视过其他几人。

  “瞧见她那样子没有?就该结结实实地打她一顿。”

  “行了,我们是来梅花楼吃饭的,不是给梅伯伯找麻烦的。”周予安捏起一块儿梅花糕塞到抱琴嘴里:“梅伯伯,她到底是谁啊?我们刚刚那样不会给你惹麻烦吧。”

  “梅伯伯,梅姑娘,你们是同宗宗族的?”青鸾开口看了眼外面,那姑娘是步行,家应该离这不远。

  “小安知道,这鬼谷外头原是一片古战场,不是躺死人的就是埋死人的。我们这个镇子就是当初打仗的地方。三百多年前,我们的祖宗逃难逃到这儿,看见那水边生了几株梅树觉得这里有山有水是个能住人的地方就停了下来。”

  掌柜的微眯双眼,目光似看到了三百年前。

  “那个时候的镇子原不是今天这副模样,青黄交接的荒草下面掩埋着累累白骨,乌鸦时不时的就在你头顶盘旋。可也正因为这个地方不好,官家也好,兵家也罢都不屑于这个地方。我们的祖宗沿着这条河开荒种地,修建房屋,将那些挖出来的骨头统一的埋到一个地方。”

  掌柜的往镇子西边指了指:“瞧见那座山没,山上遍植梅花,像是个风光宜人的风水宝地,实则是万骨塚,那梅山就是用那些骨头连同着埋骨的土一点一点垒起来的,历经三百年,终成了这副模样。”

  抱琴无不可惜道:“我还想拉着执剑去瞧瞧呢,原来是做坟山啊。”

  掌柜道:“我们管它叫梅塚,山上有座无名庙,庙里不供仙佛供石碑,石碑上没有任何文字,其形状像是一把剑,那是我们给埋在梅塚下的那些兵士们立的,几位若是想去瞧瞧也是可以的。”

  抱琴点了点头,托着下巴问掌柜:“那您跟刚才那个是亲戚吗?”

  掌柜的摇头:“此镇因梅树而得名,凡在此地生活的,无论从前姓什么,来到此镇皆需要该姓梅。”

  抱琴指着自己:“那若是我们也要住在此镇呢?是不是也要该姓梅?”

  掌柜笑了:“不用,现在没那些个规矩了。当初之所以立下这个规矩,是因为来到梅镇的多有难言之隐,不希望旁人知道自己的过去。改姓氏为梅,意味着重新开始。眼下,举国太平,镇子上的百姓也是其乐融融,偶有外地人想要在这里定居,也没那么多规矩了。我跟那个梅姑娘,都是承袭了祖上的姓,我们的祖宗是一块儿来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