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莲儿复仇记

第125章 惊出冷汗

莲儿复仇记 吴楚东 2900 2024-11-13 10:52

  皇上先是脸色微微变了变,似乎也被这话刺痛了一下,神情严肃了许多,可是很快,他的眉头竟舒展开来,神色变得轻松了,用坚定的声音道:“不,不能取消,正因为边疆这场战事在所难免,朕发现,此时更需要‘钧定’来保佑周国,保佑这片江山,辅佐朕攻下突厥,同时也是保卫你们所有人。这场封侯大典,不仅不必暂缓,反而要更隆重地举办。”

  “父皇真是遇事沉着,举措冷静,儿臣真得跟父皇多学着点呀!”皇上话音未落,太子的恭维之语已经迎合了上来。

  二子杨启昭见太子这么说,赶紧也跟着恭维了起来。杨启光听闻这个决定更是欣喜万分,连连称赞起父皇的英明来。

  幸亏皇上没听四平公主的馊主意,否则这一拖,还不知道会不会夜长梦多,拖着拖着,这个“钧定侯”跟“华亭郡主”说不定就没了。莲儿从一个卑微的女婢走到今天,其中的血汗,又岂是四平公主这种整日游手好闲的皇家之女所能理解的呢?

  杨启光厌恶地瞟了长姐四平公主一眼,又情不自禁把目光投向莲儿。他真心为莲儿祝福,但胸口也一阵隐隐作痛——他又何尝不是一个无所作为的皇家之子呢?他们生来富贵,生来就走在人生的康庄大道上,从来没有人理解过平民的感受,作为莲儿那样的平民甚至是贱民,她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无异于踩着刀子前进啊。

  石缝里的小草都这么努力,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如今莲儿已是郡主身份,终于能够在名义上与他相配,可他若是不努力,又能给莲儿怎样的幸福呢?

  他望着她,目光里有赞赏、迷恋,还有一丝丝的心疼,他现在所能做的,就只有这样默默支持着她了。

  “父皇,”二皇子北蔡王杨启昭突然开口,随后转头看了一眼莲儿,再望向皇上时,眼神里竟满是乞求的意味,“儿臣有个不情之请,希望柳司……不,华亭郡主,也能做儿臣一段时间的制壶师傅。”

  “哦?”皇上一阵意外,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启昭,朕可从未听闻过你对紫砂壶有一分一毫的兴趣呀。”

  杨启昭厚着脸皮道:“之前那是儿臣没见识过华亭郡主的手艺,在看到今个这把壶之前,还当她是个口出狂言的自大之徒呢,这不,刚刚瞧见了,大概没有人不会被被它的魅力折服吧?不知不觉,儿臣竟也对制壶萌生了兴趣,感觉制壶并不像先前想象的那样枯燥无趣呢。”

  皇上干笑两声,连连摇头,“你那只是一时热度,朕还不了解你吗?”

  “可是……”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皇上有些倦了,“按理说,柳如莲已被封为华亭郡主,不必再做谁的制壶师父了,她愿不愿意继续教太子,也要尊重她的意见,而不是朕说教谁就教谁。何况,她还要给朕制新壶,就算她也有心要教你,只怕也没有那个三头六臂。”

  说罢,他不待杨启昭发话,一挥手终止了这场对话,“你们都散去吧!”

  众人欲行礼告退。莲儿微微侧过头望向杨启光的方向,无意中与他炽热的目光撞在了一起。她悄悄回避开那道目光,心湖却已泛起涟漪。

  现在,还不是时候……赵家的事情,尚未真正解决。

  她很清楚,赵铎还活着,也许还不止赵铎活着。

  她猜不出那血腥的夜究竟发生了什么,反正肯定不是什么“突厥人不远千里连夜偷袭”,肯定是那群杀手出手了,但她猜不出那些杀手为何会失手——不,也许不是“失手”。

  那几十个侍卫不会是他们的对手,赵家四人就更不会是了。现场既然没有什么大面积搏斗的痕迹,足以证明那些杀手,他们根本没有失手。

  莲儿很清楚,跟他们来硬的肯定行不通,那么,赵铎应该也很清楚吧?

  来硬的行不通,那么就只有来软的了。莲儿用一颗高丽宝珠收买了他们,赵铎自然也有自己的传家之宝。

  也许一开始赵家人也慌了神,与杀手起了正面冲突,被杀了一两个,留下了院落中央那滩血迹,但赵铎不一样,他是赵家最老奸巨猾的一个,他一定会动脑子想办法解救自己。破财消灾,是当时最直接也最可靠的办法。

  反正,那群杀手已经拿到了宝珠,而且逍遥在边疆之外,就算不杀赵铎,莲儿也已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了。他们被赵铎重金收买,还有比这正常的事吗?

  赵铎何等精明,今天的这一场对话如此顺理成章,他一定猜得到,也一定猜得到皇上很快就会对突厥发动攻击,到时候攻下了突厥,投奔到突厥的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他当然不会傻到在这时候跑去那么危险的地盘。

  那么,他还能投奔哪儿呢?

  莲儿眼珠一转,想到了什么,突然抬起头,来到皇上面前,扑通一声跪下道:“皇上,关于和谈队伍遇刺一事,请容奴婢妄议两句,说不定对赢得接下来的战争更有帮助!”

  人们惊呆了,纷纷望向莲儿,杨启光的心悬到了嗓子眼,四平公主、周氏、吴氏则先是一惊,然后抱着看笑话的心态瞥着莲儿——一个书都没念过的十三岁黄毛丫头,还能提出什么战略性的建议不成?

  皇上也一惊,打量了莲儿一眼,心底升起一股惊喜。

  天知道,他正为此事犯愁,不知如何是好呢,可他的这一干子女,却一个个不是要求他暂缓封侯大典,就是要求莲儿做制壶师父,满肚子的鬼心思都不知道在想什么,竟没有一个能就和谈队伍遇刺一事给他出点主意、为他分但忧的!如今竟是毫无血亲的莲儿,勇敢地挺身而出,就此事发表建议,独独这份心意,就比他那些看似出身龙凤的子女强了不知多少倍!

  他克制住自己的欣喜,严肃道:“但说无妨。”

  莲儿心中一喜,恭恭敬敬地道来:“恕奴婢直言,皇上真的确信,赵家人是被突厥人掳走的吗?常言道,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赵家人并非被掳走,就是自己意欲叛逃,皇上有预想过会发生什么吗?”

  皇上心里一惊,脊背骤然冒出一身冷汗。他承认,这一点他并未深想。

  莲儿悄悄瞄了一眼他的神情,继续慢慢道:“从刚刚徐都护所言来分析,刺客显然是有备而来,能在这个时候做这种事的人,赵家人难道不比突厥人更有嫌疑吗?只凭院落中央的少许血迹就认定赵家人是被掳走的,未免有失考量吧?”

  皇上越听心中越是瘆得慌。在场所有人听了也不免心惊肉跳。杨启光呆呆望着她,对她的崇拜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为什么所有人想不到的事她都能未卜先知呢?

  莲儿淡淡道:“刚刚徐都护说赵家人伪造血迹毫无意义,奴婢并不这么认为,皇上且看,现在是不是大家都觉得赵家人是被掳走的了呢?如果他们并非被掳走,那这场伪造,是否就极其有意义了呢?”

  皇上的心在胸腔里狂跳不止,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他偏偏没想到呢?见莲儿停了下来,他忙伸手示意,“接着说。”

  “赵家人叛逃,既有充足的理由,也有充足的条件,”莲儿不紧不慢,淡淡分析道,“皇上不妨想一想,如果赵家人真的是借此机会叛逃,哪里会是他们此时最可能的去处呢?”

  莲儿的一席话轻描淡写,皇上却听得心惊肉跳,脑子里飞快思量着赵家人可能的去处。在场其他人也都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猜测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