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公主不服气,反驳道:“我只是叫父皇‘暂且’加强边疆防御,静观其变‘一阵子’,为何到了你口中,就成了那么严重的事了?”
“难道你认为,现在边疆这样的形势还不够严重吗?”莲儿睁大了清澈无辜的双眼,望向皇上,“陛下,难道您也这么认为吗?”
皇上眉头紧紧皱着:“当然不。边境战事一触即发,形势极为险峻。”
“既然‘静观其变’是‘观’不出任何结果的,那么这‘暂时的静观’除了浪费兵力,又有什么意义呢?”莲儿盯着四平公主追问。
“你……”四平公主没想到莲儿竟敢顶撞她,一时气血上涌,脑中一阵晕眩。
莲儿步步紧逼:“你让陛下耗费兵力去做这样一场毫无意义的‘静观’,是何用意?难道不就是在误导陛下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吗?你可曾想过这样一个错误的决定,会让全天下人民耻笑我们大周,耻笑陛下,耻笑他是个昏君,是个懦夫?你这样落井下石你的父皇,是何居心?”
“你!”四平公主气得两眼发花,忍不住大骂:“你这胡言乱语的贱婢!”
杨启光连忙护在了莲儿前面,怒视四平公主。莲儿害怕地坐在了地上。
她一双清澈的眼睛流露着怯怯的目光,委屈地咬着小嘴唇,把无助的目光投向了皇上,“陛下,您生养四平公主不易,她竟如此对您落井下石,还把一切都怪在奴婢头上。”
这番话又戳中了皇上的内心。要知道刚刚,皇上就对国难当头四平公主还一心想着暂缓封侯之事感到不满了,怨她只顾个人恩怨,不顾国家安危,现在竟又丑态百出,真是令他厌恶至极。
皇上的眼神令四平公主寒心,她不由得转而把怒气全部撒在莲儿身上,指着她大骂:“我看你这贱婢才是想要落井下石吧,不断刺激父皇即刻出兵,你是何居心?不要以为刚封了你一个华亭郡主就上天了,什么‘侯爵之母’,在我眼里,你永远就是那个卑贱的打杂丫鬟!”
莲儿清澈的大眼睛里噙满了委屈的泪花儿,紧紧咬着小嘴唇,委屈得话也说不上来了。杨启光气得够呛,却不好当着父皇的面发作什么,只好强忍着心头怒火,怒视着四平公主。
“够了!”皇上怒喝一声,厌恶地瞪了四平公主一眼,“你堂堂一个公主,公然撒泼,口无遮拦,对莲儿提出的好建议全盘否认,只知用莲儿的出身来攻击她,行为举止仪态尽失!刚刚启光说得一点没错,莲儿出身再是卑微,至少有功在先,胜过你这种出身高贵却一点配不上公主身份的家伙!你都已经多大了,女儿都十五岁了,竟还改不掉这撒泼的性子,朕对你,已失望透了!”
“父皇……”
“够了,不要再说了!”皇上余怒未消,手一挥,“来人,把四平公主给朕带下去,这几日,没有朕的吩咐就不要出宫殿的门了,另外看着她,把经文好好抄上一百遍,收敛收敛这副撒泼的性子!”
“不!不是这样的……”
四平公主还想喊叫什么,身后却已悄然多出几个侍卫,太监李祥幽幽的声音也在背后不阴不阳地响起:“四平公主,请回吧。”
她深知大势已去,心凉了半截,脸色惨白,整个人瘫坐在地上。李祥只好指使几个侍卫将一滩烂泥似的她抬了出去。
杨启光和杨启文朝着她离去的方向厌恶地翻了个白眼,心中一阵爽快。莲儿则冷冷望着她离去的方向,眼底闪着不可察觉的寒芒。
前世,莲儿与杨启光的婚事,有一干人百般阻挠,四平公主、太子杨启恒、二子北蔡王杨启昭均在其中。杨启恒与杨启昭是贪图她美貌,想要纳她为妾,四平公主则完完全全是出于嫉妒。那时的莲儿,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出身高贵的皇室子女,偏偏要跟她一介平民过不去。现在的她终于明白了,全世界都想要她死,她再不会那样天真,试图用善良感化他们,坏人是感化不了的,他们只能被消灭!她所做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在还击罢了。
莲儿心道,现在这么点不痛不痒的还击,连前世的利息都还算不上。
冷冷望了最后一眼四平公主被拖走的方向,莲儿在心中冷笑:等着吧,我会一点点扒了你们的皮,喝光你们的血,拿你们的骨头喂狗的。
皇帝神色严峻,思量许久,终于开口:“莲儿分析得对,在这种形势下,‘静观’是永远‘观’不出什么结果的,只会被敌人当作是缩头乌龟,被全天下嘲笑而已。”
所有人连忙转头望着皇上,屏息凝神,等待他下一步的决策。
“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开战,这场仗,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皇上道。
话音刚落,太子的恭维之语又迎合了上来:“父皇英明呀,儿臣刚好也是这么看的。”
“儿臣也是这么看的。”杨启昭也忙附和着,“只是不知父皇打算如何打这场仗呢?两个国家,确实有些棘手啊。”
“有何棘手?”皇上的神情恢复了威严与镇定,昂首挺胸,音调也变得雄赳赳气昂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大周拥有天下最强的兵力,难道会担心同时对付不了两个小国不成?”
所有人互相对望了一眼,顿时理解了皇上的用意。太子的恭维之语又即刻迎了上来:“父皇果然英明,这样一来,就绝无后顾之忧了!”
“是呀是呀,”二子杨启昭也谄笑着忙跟上,“赵铎他们千算万算,一定没料想到父皇的英明程度远超乎他们想象!”
皇上自信地笑笑,眼里闪着坚定的光,掷地有声:“不管赵家人是被掳走还是叛逃而去,都逃不过大周的手掌心。”
“父皇英明!”太子忙趁机行了个礼道,“不知儿臣可否请缨攻打突厥?”
皇上微微一愣,趁着这会功夫,杨启昭也连忙上前一步,“儿臣也想请缨攻打土国!”
皇上眯起眼摸了摸胡子,微微打量着这两个儿子。他们岁数确实已不小了,一个年过而立,一个也二十有八了,可周国江山安定数十年来,从未有过什么大型战事,他们也就从未得到机会入沙场。
他倒愿意国家安定,永远不要有战事,可如今都被人欺负到头上来了,这场大战在所难免,这两个儿子,也终于得到上战场的机会了。
他长长出了口气,眉宇间却始终打着个结。不是他不放心这两个儿子,实在是这两个人难以叫他放心。
莲儿一眼洞穿了皇上的担忧,她怎能不知皇上担忧的是什么,前世,杨启恒与杨启昭那两人便是两个饭桶,只知沉溺美色,根本不是块打仗的料,今世,若是让他俩出兵,指不定好好的胜仗也能给打成惨败。
她淡淡道:“二位殿下请兵想要为国而战,真是英雄好汉,只不过,这些年来国家安定,鲜有战争,二位殿下可能经验方面有少许不足,不妨在正常安排将士的基础上,再加派两员得力干将跟随殿下,即可出谋划策,又可随时辅佐。陛下意下如何?”
一席话刚好说到皇上的心里去。皇上以赞许的目光打量了莲儿一眼,这个华亭郡主,果然总是能给人惊喜。
“朕也是这样想的,”他点点头,留给莲儿赞许的目光。
“这是两场不小的仗,还是得加派几位实战经验够足的老将辅佐才行啊。”杨启光道。
“骠骑将军杨祖明。”杨启文心直口快,脱口而出。
皇上的眉头顿时又皱了起来,杨启文意识到仿佛说错了话,吓得呆在那里。
太子观察到皇上的神情,忙责备起五弟:“真是目光短浅,见识狭窄,咱们大周国难道只有杨祖明一位将军吗?那常驻陈国边境铜州的李敬亭将军不比杨祖明更合适?”
杨启昭也附和着:“是呀,陈国与韦国是同盟国,这两个国家若是联手进攻,将对我们造成很大威胁,正因为有了李敬亭李将军,陈国边疆数十年如一日的稳定,这些年来,他为我们周国效力可不比杨祖明少啊。”
皇上也跟着微微点起了头:“说得没错,李敬亭确有资格辅佐你们攻打突厥和土国。”
众人纷纷附和着。然而这时候皇上却突然转了个弯:“不过,杨祖明也未必就不适合。”
众人愣了。刚刚杨启文提起杨祖明这个名字的时候,皇上还眉头拧得跟疙瘩似的呢,怎么突然又变了?
许久无人说话,空气中一片沉默。一会儿,杨启文忍不住了,问道:“为何认为杨祖明适合?他可是赵铎的妹妹赵湘之夫啊。派他去攻打赵铎可能叛逃的国家,难保他不会徇私情吧?”
皇上却冷冷一笑,眼底只是淡定,似是自言自语:“如果他会是这样一个人,那也就不必当这个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