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阳光格外明媚,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拂,清澈的湖面波光粼粼,荡起层层涟漪,仿佛也在跳动着诗的节奏。花草树木也在这时展现出最美的姿态,争奇斗艳。皇宫中,亭台楼榭错落有致,花草树木翠绿欲滴,映衬着蓝天白云,小桥横跨在清澈的溪流上,水面微波荡漾,宛如一幅画卷。伴随着鸟儿欢快的歌唱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就在这个美好的日子,伴着和煦的微风,后宫书画展如期而至,在后苑举办。一如莲儿所愿,红红火火,好不热闹。那座萧嫔曾与皇上对弈的八角凉亭,现在挂满了妃嫔的书画作品。
后宫嫔妃们聚集在一起,品茶赏景,吟诗作对、交流心得体会。大家纷纷展出了自己的作品,有的介绍着自己的作品,有的交流着其他人的作品,有的现场为他人题词,有的在现场作画,泼墨挥毫,一片愉悦祥和的氛围。
主持这一切的宁妃四处巡视着,打量着所有展出的作品,仔细检查着是否有纰漏,反复数十次,发现一切安好,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微笑,但心中却始终隐约打着一面鼓,不敢放松警惕。
她还记得上回在长寿宫,特地屈尊向莲儿请教,该如何拒绝办这场书画展,莲儿却大度地让她操办,还说一定要办得声势浩大,让所有妃嫔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对于这一点,这些日子以来,宁妃一直没想明白。直觉让她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些日子以来,为了操办这场书画展览,她四处奔波、收集作品、整合作品相关信息,尤其是维护那些人情世故,可谓操碎了心,对于已经年过四十的她,身子骨感觉有些吃不消了。她倒不是怕苦怕累,她怕的是这么辛苦最后反而落个吃力不讨好,把自己搭进去。她也曾仔细回想曾经哪里得罪过莲儿,但是实在回忆不起,于是更加百思不得其解。
正这么一脸担忧地想着,还要应付着各种妃嫔们客套,宁妃心神不宁。忽然,采蘋来到了身后,示意借一步说话。宁妃有些诧异地望了莲儿一眼,只见莲儿在不远处的花丛中,对她淡淡地笑了一下。
宁妃的心又开始打起鼓来。这莲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萧嫔在八角凉亭的一方石桌上练着字。萧嫔生得姿色平平,却写的一笔好字,书法常常为皇上称道,他曾说,在所有后宫女子中,她的字是最好看的。当初,正是凭借这一笔漂亮的字,吸引了皇上的注意,才将姿色平平的她提上嫔位。否则,在这一众出落得如花似玉的秀女中,不起眼的她怎么会有出头之日?
与其他嫔妃一样,萧嫔也在边练字边与其他妃嫔谈笑风生。夏妃在一旁说着些夸赞的话,怀中抱着那条白色长毛小狗。仕女站在她们身旁研墨,空气中弥漫着好闻的墨香,这八角凉亭之中,一片文人雅士的书卷气息。
宁妃像是被萧嫔吸引,走了过来,观赏着萧嫔的书法,不住地称赞:“萧嫔这字潇洒飘逸,刚柔并济,不像是女子字迹,颇有些欧阳文忠公‘神采秀发,膏润无穷’的韵味呢!”
萧嫔被夸得有些飘飘然了,嘴上说着些谦虚客套的话,神色却掩饰不住的骄傲起来。
“哎对了,”宁妃好像想起了什么,不经意般道:“皇上近日有跟我提到,他很喜欢唐太宗的《帝京篇十首》,我觉得,你可以现场在这里写一幅呢。”
“是吗?”萧嫔写着手里的字,似乎没当回事。
宁妃继续说:“唐太宗的《帝京篇》,词藻丰丽,属对工整,音韵谐美,胸襟宏大,境界开阔,笔力雄健,明胡应麟《诗薮》评曰,‘唐初惟文皇《帝京篇》藻瞻精华,最是杰作。’我觉得,很适合在今天这样的场合去写呢,何况,它的气势也与妹妹的书法风格相符合,待会皇上瞧见了,一定很高兴。”
萧嫔似乎被打动了,产生了兴趣。李世民的《帝京篇》,是非常著名的经典诗词,这诗她还真会背,写一下也是信手拈来的事,就算不能吸引皇上的注意,好歹也不会有什么坏事吧?这么想着,她赶紧拿出一张新纸,在上面开始写起了《帝京篇》十首。
宁妃瞧见她开始写起来,暗自笑了一下,转过头,对身后不远处人群中的莲儿使了一个眼色,两人会心一笑,不作言语。
现场的气氛就这么和谐地进行着,不知过去了多久,远远地,皇上到了。
见皇上驾到,所有人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起身恭迎,宁妃带头,夏妃、萧嫔也不例外。那三张写好的字,就摊在石桌上。
“今天诸位爱妃操办这样一场书画展,看到你们吟诗作画,品茶赏景,其乐融融,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朕也觉得十分欣慰……”
“能看见圣上开心,比什么都好,近来圣上久居不出,愁眉不展,把臣妾们可急坏了,只希望圣上今后能多出来散散心,这暮春光景正好……”
一番客套的开场白后,皇上开始参观这些妃嫔的书画作品。
“黄菊花开秋满地,西风吹冷玉人衣。夜深月落空山静,独倚阑干看雁飞……嗯,不错,不错……”
不得不承认这些妃嫔个个才华横溢,形式从山山水水花鸟虫鱼,内容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每一幅作品都构思清奇行笔飘逸,各有千秋,连只对紫砂壶感兴趣的皇上看得都不住地点头称赞,在每一幅作品前,脚步也放慢了仔细端详。
宁妃紧随皇上身后,紧紧捏着手绢,起初手绢都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生怕皇上不满意,现在见皇上面露满意之色,慢慢放下点心来。
萧嫔的作品夹杂在这些眼花缭乱的作品之中,并不显得那么出色,但是她之前在八角凉亭的石桌上练字,这个位置放在今天可是妥妥的C位啊。当皇上逛着逛着,逛到了八角凉亭的时候,第一眼就看见了那石桌上铺着的几幅刚写的字,不由得来了兴趣,离开先前的石径,向凉亭走去。
《帝京篇》就放在最上面那一层,最显眼的位置。纸上的字潇洒大气,充满着刚柔并济的飘逸,不像是女子所写。皇上欣赏着,连连点头夸赞:“好字,好字,萧嫔的字,比当初更加进步了,颇有欧阳文忠公‘神采秀发,膏润无穷’的韵味!”
见皇上夸奖,身旁那些妃嫔也纷纷跟着附和。“是呀是呀,当初,臣妾就想跟着萧嫔姐姐学书法,可惜无论怎么学,都掌握不了姐姐的神韵和精髓呢!”“萧嫔的字,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就在一片七嘴八舌的夸赞中,萧嫔正有些飘飘然时,忽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那声音清脆悦耳,似乎带着些清纯的天真:“陛下,这首诗真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