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信谣,只传谣
苏秋禾忍不住摇头,她的祖母还是不懂。
她平日里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今日的谩骂及袒护,都会化作东风,成为刺向苏玉兰的利箭。
苏秋禾像是再也忍不住了,她手捂胸口,痛哭流涕:“祖母怎么能这般说我?我知道我不如二姐姐,她是上郡的才女,又有母亲撑腰,还有祖母的疼爱,可我也是我母亲一手教出来的,怎么会做这种事情?祖母,你即知这事在二姐姐身上会要了她的命,怎么就没想过也会要我的命呢。”
大抵是哭的突然,苏老夫人一时没反应过来。
“上郡谁人不知我母亲温淑贤良,谁人又没受过我母亲的恩惠?当年祖母明知正房无所出,偏房不得生的道理却还是以死相逼将那通房送入父亲房中让她有了身孕,害的苏家成了上郡的笑柄,父亲被免职数月,全靠我母亲大度领养了长姐,全了众人的颜面。我的规矩是母亲教导的,我自然也会如母亲一样遂祖母的愿,只是祖母,母亲舅舅和舅母都走的早,我实在不忍外祖再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苦啊!”
旧事重提,甚至拉出了嘉南郡主,苏秋禾又哭的凶猛,不出所料,局势开始一边倒,周围人耻笑的声音疯狂钻入苏老夫人的耳朵让她涨红了脸。
“这苏老夫人是真偏心啊!”
“嘉南郡主那般风华霁月的人物,不可能生出离经叛道的姑娘,说起来,那二小姐的娘我记得是个妓子吧?”
“蛇鼠一窝!就凭她苏老太太平日那种做派,她看得上的孙女能是什么好东西!”
苏秋禾像是不忍听下去,放下窗帘,整个人缩在马车内。
苏老夫人大约是真的急眼了,居然下令要奴仆拿着棍棒去驱赶人群,场面乱作一团。
马车内突然旋身飞出一名持剑的姑娘,瞬间放倒了奴仆。
哭声停止,苏秋禾的声音带着浓重的哭腔和委屈。
“祖母这是做什么?我认下事情是我做的就是了,我,我这就下马车,你莫要牵连无辜之人了,若是伤到了百姓,我,我就是死了,也没脸见地下的母亲啊!”
“认什么认!县主你不要认!”
一声响起,很快便有人跟着附和。
“对!县主您尽管坐着马车入府!她们拦不住你!我们保护县主!”
原本苏府门口聚集的吃瓜路人因为被打恼怒起来,他们三五成群,在愤怒的驱使下,竟将人逼得往府中退去。
“让县主回家!让县主回家!”
“对!事情不是县主做的!我会告诉所有人!事情不是县主做的!”
场面逐渐失控,苏秋禾泪眼婆娑地看着这一切,眼底却尽是愉悦。
就是这样,事情是谁做的,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相信谁。
而她的祖母,从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
苏老夫人终于慌了,她面色很不好看,慌张地起身,让众人关门。
有人想关大门,苏秋禾轻轻叫了一声挽苏,挽苏便直接飞身跃起,长剑挥出,半尺厚的大门竟直接碎成了六瓣,只剩两块木板还在门框上几哇乱晃。
剑上的冷光折射出众人惊恐的脸,苏老夫人被吓得跌倒在地,嘴里还念叨着“放肆”,婢女仓惶去扶,可苏老夫人早就吓瘫了根本使不上力,最后只能跌成一团。
不知是谁扔了一个臭鸡蛋,刚好砸在苏老夫人的头上。
这些年来,苏老夫人何时这般狼狈过?
失态后的恼怒占据了她的大脑,她奋力甩开一旁扶她的侍女,如同发疯般的失声尖叫。
可苏秋禾还没来得及得意,脑中便传来刺痛,有什么画面在她眼中炸开,额角冒出冷汗,疼的她说不出话来。
“孔嬷嬷!马上去找上郡都尉调配禁军!你这个畜生!居然敢带人围攻官邸,犯上作乱!我要你们统统进去吃牢饭!”
苏老夫人的怒吼倒当真镇住了场子,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有人想溜走,苏老夫人俨然不想放过任何人。
“拦住他们!一个都不许放走!”
小厮们提着棍棒上前,轻轻松松将人围住,这些人终于开始后怕。
“县主,我们也是听了你的命令才动手的!我们没有别的意思,我不想坐牢!”
“是啊,县主救救我!我还有娘子孩子要养!”
刚刚还义愤填膺挡在马车前的众人瞬间士气瓦解,他们期期艾艾,不停讨饶,更有人竟想直接上车,向苏秋禾讨要说法。
眼见有人要掀开帘子,挽苏拔剑横在车门前,让人不能在靠近。
“在闹,小心我砍了你!”
挽苏眼神凶狠,让人不敢靠近,但也的确因此激发了民愤。
苏秋禾伸手扶着车厢,大口喘息,听着外面的谩骂,微微冷笑,人性就是这样。
明明是他们自己自发动的手,如今却说是她指使的。
三言两语便能让他们以为自己乃正义之师,可一旦出事,跑的比谁都快。
心底嫌弃,可她终究是面上不显,压下身体的不适柔声坚定地回应众人:“诸位别怕,是挽苏失礼,我替她向诸位道歉,也请大家放心,我定不会让大家被禁军带走。”
苏秋禾说着,长叹一口气,语气带着犹豫与无奈:
“祖母,虽然您在苏府住了十余载,但您别忘了,户部登记的御史大夫府可不是这;这里,是我母亲用自己的嫁妆为我建造的府邸,不是您口中的官邸。我不追究,禁军是不会来拿人的。”
“我知晓祖母不愿让旁人知晓此事,可我实在不忍心让这么多百姓因为我去昭狱受苦。”
苏秋禾一番话,苏老夫人瞬间破防。
“你在这胡说八道什么!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
“祖母,我是不是胡说,只要将地契拿出来一看就知,户部的备案也做不得假。”
局势再度翻转,苏老夫人红着眼直哆嗦,感觉下一秒就要中风倒下去了。
如今苏府的地契之上的确写着苏秋禾的名讳,可她当年一哭二闹三上吊,才让嘉南郡主拿出自己的嫁妆建了这座府邸,如今又怎么可能认这件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