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嫁了一个好夫君
见迟谦背她走到半山腰速度渐渐慢了下来,戚然恶趣味横生,故意说道:“夫君啊,你这速度不行,旁边的蜗牛都越过我们了。”
“小姐!歇一会儿吧,奴婢实在爬不动了!”
后面的翠玉哭爹喊娘一般。
戚然垂头看着迟谦额前的汗,拍了拍他的肩膀,“放我下来休息一下吧,翠玉累了。”
闻言,迟谦这才将她放下。
三个人一同坐在台阶上,迟谦气息虽然平稳,但是已经满头大汗,而翠玉的气已经喘得像头牛似的了。
阶梯旁就是稀疏的树林,正值冬日,没有任何的看头,满地堆积的落叶跟干枯的枝头勾勒出了一副萧条景色。
三人最轻松的就是戚然了,她甚至往上走了走,捡了几片落叶在手中把玩,轻松得如同郊游一般。
迟谦侧目看着她,双手撑在身后,一副闲散的姿态。
戚然在他身边的台阶上坐下,“迟谦,你老实告诉我,你为何跟着上来?”
迟谦摇了摇头,“然然若是怕我有所图谋,现在可愿随我一同下山?”
他的眼眸平静,还带了一丝期待。
戚然皱了皱眉,“少说废话。”
“昨日辛苦,不想你过于劳累,心中过意不去。”迟谦淡淡的说道。
戚然愣了愣,瞪了他一眼,“你慢慢在这里歇着吧,翠玉,我们走!”
翠玉恨铁不成钢的看了迟谦一眼,连忙跟着爬了上去。
迟谦在原地看着她们离去,这里已经离五佛寺不远了,而他还有许多事要处理。
许久,男人轻轻叹了口气,下山而去。
五佛山因太后礼佛,除了守山的侍卫,人烟罕至。
戚然跟翠玉说说笑笑,走走停停,在落幕时分总算爬到了寺外。
走完最后一个台阶,左右两旁跟山下无异,都是稀疏的树木,前面朱红色的墙旁有一道不大的圆栱门。
再往上,隐约可以看到悬挂着的钟,并没有看到任何人。
两人来到寺外,戚然带着翠玉朝着寺庙拜了拜,然后走上台阶,往圆栱门的方向走去。
刚靠近门口,一人内侍打扮的人便走了出来。
“来者何人?太后在此礼佛,休得惊扰!”
戚然打量了他一眼,见他虽然是寻常内侍的打扮,但是所用衣料不知比寻常内侍好上多少,加上他花白的头发,便知定是个在地位不俗的内侍。
故而她收敛了神色,礼数周到,态度诚恳的说道:“晚辈是太傅戚玄之女,受太子殿下所托,前来求见太后娘娘。”
内侍上下看了看她,见她通身气派洒脱自然,生得极为艳丽却又十分脱俗,虽着男装,但是因为容貌出众,又未刻意遮掩,故而一眼便能看出是个美艳的女子。
太后原本只是让他来瞧瞧,也不指望一个大家小姐能吃得了这份苦,真的爬上来,没想到他随便来这一等,还真等到了。
“你说是太傅之女,可有凭证?”
他的声音不像平常内侍般尖细,戚然不由得多看了他一眼,将怀中的玉佩递了过去。
内侍拿着打量了一番,又还给了她,“既然都爬上来了,就随我来吧。”
此时夜幕也至,寺庙内寒风瑟瑟,长廊早已挂起了烛火,只不过风起肆虐,吹灭了好几盏,显得寺庙昏暗。
这样一看,有些凄凉。
但是越往寺里走,内侍婢女就多了起来,烛火通明,穿过湖上闲亭时,甚至有一种正在筹备什么喜事的感觉,橘黄的烛光带上了一丝暖意。
她们走到了一个院子里,内侍停下来转身说道:“请在此处稍等。”
“有劳。”
戚然点了点头,看着他推门而入。
房中的灯被点起,门窗上投下了两个人影,其中一个人影头上隐约有珠钗的影子。
太后的样子她见过,只不过老人家一向身体不好,每次都是远远一瞧,加上她长年待在寺庙中,上一世她对她的印象并不深。
只不过上一世,若是她尚活在人世,定然不会让太子落得那般下场,也不会任由三皇子登基。
她记得,那时太后就表达过对三皇子的不满。
只是后来,她病榻缠绵,最后在等药的过程中逝去,令人唏嘘。
正回想间,门被打开了,刚才的内侍朝她们说道:“过来吧。”
戚然微微点头,领着翠玉一同走去。
门开着,进去之后,翠玉将门关上,室内的烛光不算明亮,似乎故意减少了几盏。
一进到房中,她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檀香。
虽然身在寺庙中,但是太后房中依旧摆着一桌佛像,供奉在主位,而太后落座于堂下,穿着一声绛紫色衣袍,头上斜插几只珠环,装扮极为朴素。
她的绛紫色衣袍垂在地上,宛如一朵绽放的紫色花朵,虽然已经年迈面布沟壑,看不出年轻时的姿色风采,但是却足够皇家太后的雍容华贵。
太后坐在堂上,一手撑着头,一言不发。
戚然规规矩矩的走上前去,领着翠玉给她请安,“臣女戚然给太后娘娘请安。”
她额头触地,行的是大礼,没有听到太后让她们起身,便一直不动。
许久之后,才听到一个无力的声音道:“起来吧。”
那声音弱得飘在空中仿佛要消散了一般,但确确实实听到了。
戚然起身抬头,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
太后打量了她几眼,道:“倒是比小时候更加乖巧靓丽多了。”
戚然愣了愣,道:“儿时顽劣,劳太后娘娘挂念。”
太后点了点头,总算有了表情,微微一笑之后又收了笑意,道:“你既诚心上山邀请哀家,为何还要旁人背你上来,岂非不诚心?”
戚然没想到她竟然知道是迟谦背她上来的,不由得叹了口气,思索道:“太后娘娘容禀,背臣女上来的人是臣女夫君迟谦,臣女本欲自己爬上来的,可奈何他不肯,非是将臣女一路背了上来。”
她说这话时有几分羞怒,倒是比刚才多了几分女儿姿态。
太后沉默片刻,了然的笑了笑,“即是如此,你倒是嫁了一个好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