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狄承坦白告诉杨暮芸,他跟杨芳菲两个人并无什么以后,杨暮芸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开始她还担心如果真跟姐姐喜欢上同一个人,那该如何是好?好在并没有发生这种事情。
后来几天,杨芳菲虽然有意去跟狄承走近,但却明显感觉狄承有些刻意疏远她。她想着来日方长的,关系可以慢慢走近的,也不必急于这一时。反而如果太过于殷勤,倒失了女子的矜持,说不定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杨芳菲也并不着急,只盼着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逐渐走近狄承的生活。
然而在后来的接触中,杨芳菲慢慢觉察到狄承对旁人态度都比较疏远且客气。单单却对暮芸不一样,看她时总是带着暖暖的笑意。
许是他们自小就认识的缘故吧,这么多年相处的情分自然比他人要深。嗯,一定是这样的,杨芳菲这样安慰着自己。
转眼间便到了七夕前后,今年夫人吩咐说小姐们都长大成人,可以准备准备拜拜织女了,祈求她们心想事成。
这天到了以后,夫人院里的丫鬟、婆子们都忙碌起来了,准备各种祭品、供桌、香炉…好不热闹。
夜幕降临,天上繁星闪烁,夫人小姐们早早得就用过晚膳在夫人院里等着拜织女了。
唯独三夫人才匆匆赶来,见到夫人行了礼笑道:“来迟了来迟了,都怪那两小子,不知下午跑到何处去玩儿。弄得一身泥,才帮着给他们拾掇干净便赶过来了。”
夫人让她坐下,然后问道:“那怎不见他们跟你过来?”
“唉,他们说这拜织女什么的尽都是些女儿家做的事情,他们可不愿来凑这热闹。”三夫人有些无奈得回答。
夫人点点头,“不来也罢,只是他们年纪也不小了,你不要成天纵着他们玩闹。闲时也要多读读书,要不然相爷空了问起来,他们二人一问三不知的,相爷可是又要恼了。”
三夫人听后连连说是。
杨暮芸和杨芳菲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没太在意长辈们的对话,只听得一声“请小姐拜织女吧”。
她们二人同时站了起来,却见摆着香炉的供桌前只放着一个蒲团,于是乎她们都站在原地没上前去的意思。
二夫人见状笑吟吟得说:“芳菲啊,你年长,你先去拜吧。”
此话一出,只听得夫人轻咳了一声,旁边的丫鬟立刻会意道:“这大小姐是嫡女,自然大小姐先拜。”
本来上前了一步的杨芳菲一听这话,很是尴尬,只得又退了回来。
气氛瞬间凝固了般,大家都没吱声。
杨暮芸呵呵一笑打破这种尴尬:“大姐先吧,长幼有序。”
然后她推了推杨芳菲,在场所有人转头看着夫人,见夫人点了下头,杨芳菲才敢挪步上前去拜。
她们姐妹二人一前一后拜过织女,许过愿。不知她们到底祈求了什么,也不知到底她们谁的愿望会实现。又或许无论谁先谁后许愿,这个愿望都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经过刚才的小插曲,大家心里都有些不愉快,也没有再多聊下去的意思,于是都借着夜深露重要先回去休息便都散了。
杨芳菲母女二人回去后,二夫人让准备回房休息的女儿跟她去自己的屋,说是有话要跟她说。
杨芳菲很是不解,这大晚上的也不知有何要紧的事要说,非得急于这一时的。
一进房内,二夫人自己关上了房门。拉杨芳菲坐到桌边,压低了声音道:“女儿,告诉娘,你最近是不是跟北契国的世子走得特别近?”
杨芳菲明白,她一定是问了自己身旁的丫鬟,自己最近的行踪什么的。
杨芳菲有些不悦道:“娘,你怎么还让人监视我啊?”
“为娘的只是担心你,问问你最近的情况怎么了?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回答我呢。”二夫人有些急切道。
杨芳菲无奈得说道:“我跟狄承在学堂一前一后坐着,平日里向他讨教些问题,他为人也随和,就自然走得近了些。”
二夫人是过来人,自是明白女儿的那点儿小心思的,神情严肃得说道:“你也别瞒我,你是不是喜欢上世子了?”
杨芳菲一听立刻摇头否认。
二夫人见她摇头,也并没有没有继续逼问,只是继续说道:“不喜欢最好,我告诉你,你要是喜欢他,你们也不能在一起。”
“我和他为什么不能在一起?”杨芳菲不假思索得反问。
看女儿反应如此大,二夫人明白女儿肯定对世子是有好感的,便拉着杨芳菲的手语重心长得说:“女儿啊,他是北契国世子,虽然现在在我们梁国住着,但将来总是要回去的,他是北契国未来的王呀。难道你要为了他抛开为娘去北契国?”
杨芳菲对二夫人的话有些不耐烦,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狄承对自己可还没表露出喜欢之意,怎么娘就说到什么跟他去北契国了?想得也太远了些。
见女儿没作声,二夫人继续说道:“以后你离世子远一些,没事儿可以多跟太子走动走动。你要是能嫁给太子为妃,就是未来的皇后。为娘也不必再仰人鼻息,看人脸色过日子了,今天晚上的那种事情就不会再发生了。”
见女儿依然没搭理自己,她接着道:“我常常嘱咐你,为娘就你这么一个女儿,万事可都指望着你呀。我们背后没有像夫人那样的家世,只能靠自己去争取,要争取当然要争取到最好的,要不然这一辈子在这个府里都说不上一句话。”
这些年夫人是在有些事情上会故意刁难二夫人,很多事情都得看夫人脸色行事。虽然下人们表面上恭恭敬敬,背地里也是传了些闲言碎语到杨芳菲耳朵里的。只是无非就是她娘当年是夫人的丫鬟啦,虽然早于夫人生下女儿,不过是个庶出的女儿连大小姐的身份都配不上啦。杨芳菲也未曾将这些放在心上,也没有因此跟杨暮芸生出嫌隙来。
可是二夫人不同,她很小便是夫人的丫鬟,受她使唤了好几年。好不容易生了女儿爬到主子的位置,却依然要看夫人脸色过日子,这种日子是她迫切想要改变的。做梦都希望有朝一日她能趾高气扬得站在比夫人高的位置,让夫人也体会一下她现在的感受。这个愿望只能靠女儿去帮她实现了,而实现的唯一方法就是让女儿能够嫁给太子。
谁知杨芳菲根本不在意二夫人的那些心思,一心只想着那个让她一见倾心的世子,就算将来让她远嫁北契国她也无怨无悔。
她坚定得对二夫人说道:“娘,女儿不在乎什么皇后之位,只愿嫁给自己的如意郎君,平淡幸福得过一辈子。”
见女儿如此不思进取,二夫人有些急了。
“你的如意郎君?世子喜欢你吗?而且我可听说,好像杨暮芸那丫头也喜欢世子。别怪娘没有提醒你,你要是跟那丫头喜欢上同一个东西,你想想看夫人会把它给谁?只要杨暮芸要的,就算你再喜欢,再不舍,你也得双手捧着你心爱之物递到她面前。”
“妹妹不会跟我争的。”杨芳菲跟杨暮芸一直关系很好,就如今晚,很多事情方面她都会让着自己。
二夫人冷笑了一声:“让着你?你以为是一支钗,一件衣裳,还是一个先后顺序?这些东西都是她不曾缺少的,甚至是多余出来的。所以让你无妨,让了你一个,她还有成百上千的。至于这喜欢的人,可是世间独一个的,你敢断定她会让着你?”
听她这么一说,杨芳菲也有些不确定了。是啊,这可是爱慕的人呀,谁不想一辈子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呢?这下她不敢再笃定得说杨暮芸会让着自己了。
“你跟她争,是毫无胜算的,别说夫人会不择手段帮她。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你赢得了世子的心,如愿嫁给了世子。谁知道夫人会用什么方法报复我们呢?她背后可是有整个将军府在撑腰呐,所以趁你跟世子感情还不深,断了吧。要不然将来我们的日子真的就举步维艰了。”二夫人把所有的厉害关系都跟杨芳菲道明了。
听二夫人说了那么多,杨芳菲本来坚定的心也开始动摇了,是啊,娘说的都是句句在理的,即使自己跟暮芸关系不错,可是夫人那一关始终是越不过的啊。
见女儿已经听进去了自己的话,二夫人让她先回去休息了。
“明日还得去学堂,早些休息了吧,回房好好想想娘的话。”
杨芳菲有些失落得回自己的房内。
杨芳菲刚走,身边的丫鬟春兰便进了二夫人房间。
“你继续时时盯着小姐,她在外的一举一动回来都要来跟我汇报。她要是去跟世子私下见面,你要劝阻着些,实在不行也可使些手段让他们产生隔阂,久而久之自然就疏远了。”二夫人叮嘱春兰了好些事情后才吩咐她下去。
然而杨芳菲回房后躺在床上辗转反则得无法入睡,于是起身走到梳妆台前,从抽屉里取出那支白玉簪。
她看了许久,这十七年来,她第一次怨了自己为何是如此出身?如若自己是杨暮芸,是丞相府名副其实的大小姐该多好?什么也不缺,什么都唾手可得,不用争不用抢,只用开心得活下去就好。
她把那支簪子装进一个盒子,放到了柜子里锁起来。也许娘说得对,作为庶女拿什么跟夫人的嫡女去争呢?
想想十七年来第一次刚对男子萌生了好感,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扼杀了这刚刚萌芽的喜欢。这些无奈和心酸,暮芸是体会不到的吧?
想到这儿,杨芳菲无奈得摇摇头讪笑起来。抹了一下眼角快掉下来的泪珠,不就是一个世子吗?他除了对自己好些外,哪点能跟太子比呢?娘说的那些话不无道理。
然而杨芳菲不知的是,她一开始就错了,世子对他的那些好,其实也是基于她是杨暮芸的姐姐,别不是因为她自己的缘故。可她却误以为,是自己拱手相让了一个对她也颇在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