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黄河水患
历史上有很多太子,惊才绝艳,才情过人,忧国忧民,心系百姓,堪为国之良君,但同样存在着那些才华并不太出众的太子。
面前的李珩就是一个例子。
不过萧景昭并不如同很多朝臣那般讨厌这位太子。
他是笨了些,反应慢了些,但那只是相较于他们这些五湖四海层层选拔上来的精英而言。李珩追根究底只是一个普通人,并且还是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萧景昭叹了口气,道:“殿下没必要这样想。人人都有长处,人人都有短处,只是你将自己的目光过分集中在别人的长处之上,却没有看得到自己的长处。殿下宅心仁厚,这正是殿下的长处,一国之君,体恤百姓,拥有容人之量,这才是明君应该具备的,殿下作为储君,这一点做得很好。”
“策论我们可以慢慢学,随机应变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根据实践总结。殿下没必要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旁人用自己的想法去框架您,去指责您,您都无须在意。您是储君,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解释很多事情。”
太子向他投去感谢的目光,感动的道:“要是……要是小萧大人是我的先生便好了。”
“殿下这说的是什么话,臣同殿下年岁相仿,当殿下的老师恐怕还不够格。殿下今日上脸,那臣便斗胆分析一下那日的事情。”
这件事具体还要从前些日子黄河水患刚刚报上朝廷说起。
陛下因为黄河水患和钦天监的上奏勃然大怒,朝臣跪了一地。
这次的黄河水患算是近年以来最大的一次,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黄河三花区间干流和伊,洛河洪水遭遇。
淹了成千的村庄,被淹掉的耕地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建于洛河的水坝更是被冲毁,亟待重建。
皇帝可能也是急昏了头,他本来就知道太子什么都不会,还拎住太子,让他做了这个出头鸟。
那日天气阴沉,现在太子想起来,都觉得是自己的噩梦。
“珩儿。”皇帝的声音如同催命符一般,响在了太子耳边。
二皇子嘴角轻扬,笑了笑,没说话。
太子连忙跪下,道:“儿臣在。”
“你是太子,你说说,黄河水患的事情,该怎么办。”
太子慌慌张张地四下看了看,却没有朝臣愿意帮他,好容易有个盛柯看了他一眼,但是盛柯自己都是大字不识的纨绔子弟,就算他告诉太子,太子也不敢采纳啊。
太子只好抖着嗓子自己说:“儿臣以为,应该马上救灾,马上……马上修河堤。”
“怎么救灾,怎么修河堤?”
“这……”太子磕磕巴巴地“这”了半天,最后心一横,抖着嗓子说:
“父皇英明决断,自有主张。”
皇帝一拍桌案,皮笑肉不笑:“寡人当然自有主张。现在寡人问的是你,你有什么主张?”
太子眸色几变,最终低下了头,磕了头,沉默不语。
反倒是二皇子抢了先,青年上前两步,禀报道:“一条黄河千古泛滥,历朝历代,那一代人不因黄河而受苦。但是自父皇当国以来,殚精竭虑,倾力治河,百姓不受黄河的苦难,已经长达数十年之久。百年治理黄河者,不但未有父皇之功,更是没有父皇之诚。”
“此次黄河水患,不在人事,纯属天灾。”
二皇子这话相当于把钦天监的主张堵在了肚子里,钦天监主张这一次黄河水患是上天给皇上和太子的警示,皇帝心下不愉,但是君权神授,他也不得不受制于这些闲言碎语。
现在经过二皇子这么一说,皇帝听着,面色渐渐和悦了些,道:“你继续说。”
“父皇心中感怀天下,儿臣认为这已经足够,报自疚之意则不必。”
钦天监的监官站出来道:“二皇子漂亮话说的倒是不错,但是殿下可别忘了,五年之前也发过一次大水。”
“这正是儿臣要说的,五年前那次黄河发大水,各地督抚为了从国库掏出来银子,将灾情无限夸大,其结果是,所报灾情的府县,人数,与实际情况大不相符。因此,儿臣敢断言,此次灾情所报,也不像奏折上所说的那样巨大。”
拥护二皇子的朝臣站出来附议,宁家为了避嫌并没有站出来附议,但是面上的神色已经代表了一切。
皇帝将他们的神色收入眼底,转头看向太子,眼中更是失望。
太子将头垂的更低了。
“儿臣以为,当务之急,非是钱、银两项,第一应该立刻降旨灾区附近的省份,命他们即刻调粮前往灾区,第二,立刻降旨户部,从国库拨出银两抢修河工。”
皇帝经过这件事之后,表面上对二皇子的态度比对太子好了些,嘉赏了二皇子,让太子更是唯唯诺诺,但其实追根究底还是希望太子能提出来什么良策。
只可惜当时的太子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萧景昭见太子回忆起自己当时说的话,萧景昭对太子道:“这件事其实陛下心中早有论断,太子殿下说什么,都不应该说出当时那句话。毕竟陛下只是想听听殿下的想法,您即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只要敢说,就说明您是有想法有主张有主见的人。”
太子惭愧的低下头。
“户部的存银和周围几个相邻省份的存粮,陛下那里都有很清楚的数目,当时下朝,陛下就让臣去代替他清点过了。二皇子向陛下提出的建议,据臣所查,邻近省份已经无粮可以用,户部也几乎无款可拨。这些年陛下轻徭薄赋,国库存银本就不是很多,更别提从国库之中拨那样一大笔钱去黄河灾区,这其实是不可行的。所以即便殿下当时说出什么不合理的点子,陛下也不会怪罪您,您看,二皇子说出来的点子不也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吗。”
太子忙点头,道:“我下次会改,下次父皇若是问我什么,我一定大胆发言。”
萧景昭点点头:“现在户部能够拨出的库银,已不足五十万两,这是我们前些日子清点下的数据。其中聂国公府也出了万两雪花银支援灾区,勇康王府将祖上封荫存下的十万两都拿给了陛下。既要赈灾,又要修河堤,至少需要二百万两以上。”